丹溪叟 发表于 2014/7/8 15:56 民间有“少裁缝,老医生”之说。生病请医生,首先选择的,是有临床经验的老医生。虽然我出身中医世家,但 ...
使用道具 举报
余则文 发表于 2014/7/8 23:39 硝黄取性,余药取味。愚见,月余之病,正焉不衰。消导之药是否有量过之嫌!
余则文 发表于 2014/7/9 18:11 首先我要表示我没有一点对师兄不敬的意思,作为同行,我对师兄在中医的修行路上孜孜不倦的态度还 ...
丹溪叟 发表于 2014/7/9 13:53 方中消导药为萝卜子、谷芽、麦芽,药性均平和,患儿积滞日久,故用量稍多,况且小儿服药每因味苦而不愿多 ...
liziliang315 发表于 2014/7/10 10:41 高,实在是高
风再起 发表于 2014/7/10 11:28 观楼主文笔,很像《古今医案按》之笔法,恍惚觉得古人在施教耳。
木易丰色 发表于 2014/7/11 18:53 请先生指点,为什么燥屎旁流,会日泻数次?这一点我还是不明白。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小黑屋|手机版|民间中医网论坛 ( 黔ICP备19001372号 )
GMT+8, 2025/2/24 03:32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