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鼓励。 我愿意就您的提问,谈谈我的一点理解,不过可不是什么高见。呵呵,很怕您失望。 一般阴虚的体质,由于阴液少,就不能储够多的阳;再有瘀来阻阳入阴,体内之阳就更少了。 而阳是身体的能动、机敏之权,阳不足,身体的机能就差,阴中之阳就藏不住就会散,就会生内寒;然虚散之热又会作祟。所以本病例所言的症状,都是寒热错杂身体的表现。 从这分析可以看出,阴少,只相当于胃小饭量小,而饭量小并不会致病,吃不饱饭才会让人不舒服。 所以要让机能正常,就要补阳。但同时还要祛瘀,以保证阳顺利人位。 下面这段文字是我平时的思考,供您参考。 我觉得年少时阴虚火旺水少,真接补水就可以。而年长的阴虚,要治起来就复杂了;要祛瘀、添火后,才能补水吧。 而无论是阴虚阳虚,当身体有了寒以后补热药,热药通常是温肾,直接温肾水,以使身体功能提高。此阶段,为火神派胜。但身体功能的提高在此阶段是暂时的,因为阴液还是不足,并且由于药热蒸肾水,还会使阴液更为减少,所以此时如果不适时地滋阴,那伤阴的后果是很不好的。所以火神派也为人诟病。 温病派见阴虚滋阴,把身体弄得越来越寒;火神派见阳虚补阳,让身体阳燥少阴,都是一叶障目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