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加入
查看: 1199|回复: 8

【原创】中医病名诊断的必要性探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6/9 22:35: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医病名诊断的必要性探讨
(附:病例分析--冠心病心衰案例)

  河北省河间市人民医院

 楼主| 发表于 2014/6/9 22:36:11 | 显示全部楼层
[关键词] 中医病名诊断;病例分析;冠心病心衰;胸痹心水;快速房颤脉;散脉;解索脉

 楼主| 发表于 2014/6/9 22:37:15 | 显示全部楼层
1、病历摘要

郑某,女,63岁。半个月前感受风寒,咳嗽流涕,痰白而稀,继而浮肿,由足背开始,蔓延到腰腹,胸腹胀闷,纳减,尿少,完谷不化。近日病情加重,汗出,恶寒,肢冷,心悸,气急不能平卧。在急诊室用过毒毛K 0.25mg未能控制而入院。患者面色苍白,口唇青紫,神倦嗜卧,语声低微,颈脉怒张,舌色紫黯,苔白腻,脉细数,一息七至,叁伍不调,有不规律停搏。体温36°C,呼吸42次/分,心率140次/分,有缺脉,心律不齐,收缩期杂音Ⅱ~Ⅲ级,心尖搏动增强,腹部有移动性浊音。心电图示:心房纤颤,心肌损伤。(本病案选自单书健、陈子华《古今名医临证金鉴·心悸怔忡卷·柯雪帆验案》[1])

下面是原诊治方药及分析

中医辨证:阳虚水泛,肾不纳气,兼有外感,肺气失宣。
西医诊断:冠心病,心房纤颤,全心心力衰竭Ⅲ级,支气管炎。
中药处方:别直人参3g、熟附块9g、白术9g、桂枝15g、生姜皮9g、泽泻9g、芍药9g、猪苓9g、茯苓9g。
本病是比较严重的心力衰竭,对洋地黄制剂不敏感,所以转中医病房治疗。

中医辨证属亡阳重证,以《伤寒论》六经病分析,属于少阴病。患者有明显的水肿,属于阳虚水泛,与少阴病篇真武汤证相符合。正气将脱,病情严重,此时虽有外感留恋于肺,肺气不宣,但不是主要问题,根据表里同病、里证阳虚而重者应“急当救里”的理论,不解表,但温里,用真武汤温脾肾之阳以化水气。人参、附子相配,温阳益气以防气脱,再配合五苓散以通阳利水,水去有助于阳气宣通。第2天足转温,小便倍增,虚喘得平,脉数转缓,前方再进。第3天,心率降为80次/分,能平卧,略有咳嗽,酌加化痰药(海浮石12g,苏子9g)。6剂后肺部啰音消失,腰围减为82cm,腹部移动性浊音消失,仅足背轻度浮肿。12天出院。

 楼主| 发表于 2014/6/9 22:39:49 | 显示全部楼层
2、从中医角度,给予辩证施治

(包括中医病、证诊断,病机分析,理法方药等予以分析)。

下面是笔者的分析(参考原治疗方案)

1 中医疾病诊断:心衰病--胸痹心水合并心悸兼有外感(西医诊断:冠心病-心律失常房颤、心力衰竭合并呼吸道感染)

2 中医证候诊断:少阴阳虚水泛证(心肾阳虚,阳虚水泛证),肾不纳气,兼有外感,肺气失宣。

3 病机分析:原方案。

4 病证鉴别:⑴水肿;⑵喘证。见下面讨论。

5 治法:回阳固脱,温阳益气,通阳利水

6 代表方剂名称:参附汤、真武汤合五苓散加减

7 具体药物:别直人参3g、熟附块9g、白术9g、桂枝15g、生姜皮9g、泽泻9g、芍药9g、猪苓9g、茯苓9g。

8 注意事项:⑴预防感冒(呼吸道感染是心衰的重要诱发因素之一);⑵避免劳累及情绪波动,保持心情舒畅;⑶饮食宜清淡,低盐低脂饮食;⑷基础病的维持治疗。

 楼主| 发表于 2014/6/9 22:41:25 | 显示全部楼层
3、讨论

3.1 关于中医疾病病名诊断的讨论与分析-疾病病名诊断的意义

狭义的“病”,是指由病名所代表的各具体病种。每一具体病名及其定义,是对该具体疾病全过程的特点(如病因、病机、主要临床表现等)与规律(如发病条件、演变趋势、转归预后)所作的病理性概括。

“症”、“证”与“病”是中医诊断医学最基本的概念。“症”是诊病和辩证的主要依据。证和病都是对疾病本质的认识,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证”主要揭示病变当前的主要矛盾,“病”要求体现疾病全过程的根本矛盾。病的本质一般规定了症的表现和证的动态变化规律,在病的全过程中可有不同的证,而同一证又可见于不同的病之中,所以病与证之间存在着同病异证、异病同证的相互关系。临床上既要辩证,又要辨病,才能使诊断更合理、更正确,治疗更有针对性。

诊病,亦称辨病,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综合分析四诊资料,对疾病的病种作出判断,得出病名诊断的思维过程。

疾病诊断就是确定疾病的种类和病名。病名是中医学在长期临床实践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重要概念,是中医学术体系中的重要内容。病名代表着该具体病种的本质及特征,因而病名诊断是中医诊断不可缺少的部分[2]。

对于临床上的各种具体疾病,进行综合分析而作出的判断,是为病名。因而病名是各种具体疾病的代名词。如疟疾、痢疾、肺痈、肺痨病、鼓胀、癫痫病、消渴病、中风病、滑胎、痛经、麻疹等,都是病名。病名是对疾病全过程的特点与规律所作出的概括与抽象[2]。

你将这个“病”治愈了,具体叫个什么病呢?不知道,反正是治好了,管它是什么病呢!你翻阅古今医案就会发现多是这种情况。给人的感觉,好像中医只治症(证)而不治病。因为多数情况下没有具体的病名。如这个病例也是如此,没有中医疾病名称。

通过阅读古代医籍、医案、医话、医论等医史文献及今人的病例分析发现,由于对疾病认识的角度不同,从而导致对疾病的命名形式不拘一格,随意性、主观性比较大,以致出现一病多名、名同病异等病名不规范现象。实际上有时只是治的症状,或称之为(病)症名吧。这是中医诊治疾病的特点,它是以症状命名的疾病,即病“症”名称。

因为中医学特点之一是辩证施治,没有病名也可以治疗,而且能够治愈,但称为症状尚不能很好地说明问题。因为症状不能代表这个疾病全过程的特点与规律,只有疾病病名可以。有时病名虽暂时不能确立,但有证名就可以着手治疗了。为此国家有关机构相继出台了中医规范性标准,如《中医临床诊疗术语》、《中医病证分类与代码》等国标文件。目的是中医治病是有病名的,是有依据可查的,如此对中医的可持续发展,引导向标准化、规范化、国际化发展迈出了至关重要的一步。

 楼主| 发表于 2014/6/9 22:43:49 | 显示全部楼层
3.2 中医诊断什么病呢?

具体到这个病例,中医疾病病名诊断为:心衰病----胸痹心水合并心悸,兼有外感。

心衰是西医病名,中医过去无此名称。根据临床特点,高校教材和中医权威性专著多将心衰归属于中医的“心悸、怔忡”、“水肿”、“喘证”、“痰饮”、“心痹”等证(症)范畴。这种对疾病的归属问题,是以经典为依据,如《内经》、《伤寒论》和《金匮要略》等,再结合历代医家医学著作的论述以及临床特点归纳而来。由于临床具体症状表现不同,而有不同的病“症”名,但多不是“疾病”名称,中医称为病证(症),而不是病名。

现代中医学者多不满足于这种疾病的诊断,而国家的相关机构也拟定了多个疾病的诊断标准,如中医心病特别是冠心病的诊断标准,多参以西说予以制定。冠心病中最常见的几种类型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中医也有相关的诊断标准。冠心病相当于中医的“胸痹”,凡此之类皆属胸痹病。

胸痹一病,出自《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并治》,源于《内经》(《灵枢·本脏第四十七》:“肺大,则多饮,善病胸痹、喉痹、逆气。”《内经》胸痹属肺系病,非心系病,与《金匮》及后世之胸痹,名同实异),与现代医学冠心病类似(高校教材及许多权威性著作多持此说)。正因为如此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牵头,组成“胸痹急症协作组”,制定了冠心病的中医诊疗规范。其中对于病名有规范标准,如冠心病--心绞痛规范为中医的“胸痹心痛”,冠心病--心肌梗死规范为中医的“胸痹心厥”,冠心病-心律失常规范为中医的“胸痹心悸”,冠心病-心力衰竭规范为中医的“胸痹心水”。这些规范见于苏诚练、沈绍功主编《现代中医心病学》[3]或其他有关资料。但是临床上有时并未参照执行。后来又有了新的国家标准。   目前的标准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15657-1995·中医病证分类》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1997)中医临床诊疗术语·疾病部分》的分类标准,在“心系病类”有“心衰病”这个病名。对于“心衰”定义为:“心衰:因心病日久,阳气虚衰,运血无力,或气滞血瘀,心脉不畅,血瘀水停。以喘息心悸,不能平卧,咳吐痰涎,水肿少尿为主要表现的脱病类疾病。”[4]

所以具体到这个病例可以诊为“心衰病”,或“胸痹心水合并心悸”,其诊断依据则源于此。

“心衰病”这个病名,绝对是参照西医这个参照物、参照体系而制定的,是现代中医临床的具体产物。你能接受西说嘛?这是中医西化吗?你对这个病名的诊断认同吗?你对中医特有的感情是否因此而受到了影响和撼动?这就不是真正的中医了吗?这是中不中、西不西吗?非也!这就是发展和创新,这是历史发展之必然。

如果你对中医情有独钟,感情上受不了,没关系,你可以使用传统的中医病名,即“胸痹心水合并心悸”,但是若使用“喘证”、“水肿”等病证名称显然不妥,何也?

 楼主| 发表于 2014/6/9 22:47:27 | 显示全部楼层
3.3 心衰病与喘证、水肿病的关系与区别

现代医学认为,心衰后其病理表现主要为两个方面,一个是由动脉系统缺血所导致的全身缺血症状,一个是由静脉系统瘀血所导致的大(体)、小(肺)循环瘀血的症状,而临床表现以瘀血为主。体循环瘀血主要是右心衰竭,表现为水肿等,水肿以下肢为甚;肺循环瘀血主要是左心室衰竭,表现为呼吸困难、气喘等。

心衰的两大主要症状,气喘(呼吸困难)和水肿,在中医理论中多不涉及与心脏有关,即便是间或提及,至清代以前张锡纯时代确属不多。所以目前中医“心衰病”的国标标准非常合理、公允,恰到好处。“心衰:因心病日久,阳气虚衰,运血无力,或气滞血瘀,心脉不畅,血瘀水停。以喘息心悸,不能平卧,咳吐痰涎,水肿少尿为主要表现的脱病类疾病。”从这个定义分析,心衰病是由心脏原因引起,未涉及其他任何脏腑,是名副其实的“心水”病。将原来的几个主要症状如“心悸、怔忡”、“喘证”、“水肿”、“痰饮”,甚至“心痹”都包括在内了,合理至极。这完全是借助于西医这个参照物而制定的。如此说来中医临床无“心衰病”病名的时代已成为过去,这是一个非常值得庆祝的事。

那么如何将心衰病与喘证、水肿病区别呢?

高校教材《中医内科学·喘证》说道:“喘证是以呼吸困难,甚至张口抬肩,鼻翼煽动,不能平卧为临床特征的病证。……喘证虽是一个独立的疾病,但可见于多种急慢性疾病过程中,所涉及的范围很广,不仅多见于肺系疾病,而且可因其他脏腑病变影响于肺所致,因此应结合辨病,西医学中如肺炎、喘息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源性心脏病、心源性哮喘、肺结核、矽肺以及癔症等发生以呼吸困难为主要表现时,均可参照本节辩证施治。……喘证的发病机理主要在肺和肾,涉及肝脾。”[5]这是因为肺主宣发肃降,肺失宣肃,肺气上逆则为喘。肾主纳气,肾虚摄纳失常则气不归元,阴阳不相接续,亦可气逆于肺而为喘。

《中医内科学·喘证》又说道:“喘证的严重阶段,不但肺肾俱虚,在孤阳欲脱之时,每多影响到心。……亦可导致心气、心阳衰惫,鼓动血脉无力,血行瘀滞,面色、唇舌、指甲青紫,甚至出现喘汗致脱,亡阴、亡阳的危重局面。……心气、心阳衰弱时,喘息持续不已,伴有紫绀,心悸,浮肿,脉结代。”[5]结合西说,当是肺源性心脏病失代偿期出现心衰和或呼衰的表现。

由此可见,喘证虽是一个独立的疾病,但后期可能合并心衰等病变。若无“心衰病”这个新的病名,诊为喘证是合理的。因为已有了“心衰病”这个新病名,再诊为喘证则显得欠妥。在治疗过程中可参与喘证进行施治。

水肿病一般情况下,多定位于肾,与肾虚(阳虚)不能制水、不能化气行水有关,这在中医经典如《内经》等都有详细论述,而且后世医家多遵之。如高校教材《中医内科学·第五章肾系病证·第一节水肿》:“水肿是体内水液潴留,泛溢肌肤,表现以头面、眼睑、四肢、腹背、甚至全身浮肿为特征的一类病证。……水肿是多种疾病的一个症状,包括西医学中肾性水肿、心性水肿、肝性水肿、营养不良性水肿、功能性水肿、内分泌失调引起的水肿等。本节论及的水肿主要以肾性水肿为主,包括急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继发性肾小球疾病等。”[5]

水肿是由水液代谢障碍引起。而水液的代谢,中医认为与主要与肺、脾、肾、三焦、膀胱等多个脏腑有关,这在中医经典《内经》中有详述,但就是没有提及心脏和或肝脏。提及与心脏有关系的,见于张仲景《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有“心水”一病证名,说道:“心水者,其身重(肿)而少气,不得卧,烦而燥,其人阴肿。”后世如《中藏经·论心脏虚实寒热生死 逆顺脉证之法第二十四》也说道:“心有水气,则痹,气滞身肿,不得卧,烦而燥,其人阴肿。”及宋·陈言《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之十四·水肿证治脉例》:“古方十种证候,以短气,不得卧,为心水。”等记载。但是历代医家多忽略水肿与心脏有关,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水肿绝对是阴盛阳虚,中医特别强调与肾(脾肺)脏有关,因肾主水液,水液的代谢主要靠肾阳的蒸腾气化来完成等等。实际上目前看来,水液的代谢及水肿的发生与心脏是有密切关系的。

《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血不利则为水。”血液运行不利,则瘀而为水肿。心主血液,血液的运行主要靠心气的推动、心阳的温煦共同完成。若因心病日久,心脏功能衰弱,心的阳气不足、虚弱无力,血液运行不利、迟缓,则可瘀阻于皮下、脏腑组织间而成为水肿,或气滞血瘀,心脉不畅,血瘀水停。这就是心性水肿的主要病机。临床若再兼有喘息心悸,不能平卧,咳吐痰涎,少尿等症状时,则发展为心水(衰)病。幸好经典有这麽一句话,用来解释水肿的发生机理与心脏的直接关系,但是这句话并没有引起历代医家足够的重视。你这不是“断章取义”吗?也可以这样理解。否则你找不到充分的证据来说明,水肿的发生与心脏有直接关系。《内经》找不到的、是没有的。《内经》的一段话,将水液代谢的过程论述的似乎非常完美,这就是《素问·经脉别论》所云:“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合于四时五脏阴阳,揆度以为常也。”但现在看来完美否?

 楼主| 发表于 2014/6/9 22:51:20 | 显示全部楼层
3.4 谈谈这个病的脉象问题

原病例交代:“脉细数,一息七至,叁伍不调,有不规律停搏……心率140次/分,有缺脉,心律不齐……心电图示:心房纤颤。”   在现今28病脉中,这是个什么脉象呢?愚见以为这是散涩脉,以散脉为主。主元气离散。就此曾撰文说明这个问题,如《房颤脉探讨》[6]、《房颤脉脉象规范探讨》[7]、《散脉探讨》[8]及《涩脉探讨》[9]等文章。

3.4.1 快速房颤脉即散(涩)脉

房颤临床常见有两种,即阵发性快速房颤(脉率>100次/分)与慢性持续性房颤(脉率60~100次/分和脉率<60次/分),脉象不一致。阵发性房颤时,因心房快速不协调乱颤,导致心室率快而不规则。此时听诊:心律绝对不规则,心率快慢不一,心音强弱不等,心电图可确诊。脉诊时脉律绝对不规则,杂乱无序;脉率>100次/分(脉率少于心率,脉短绌),但快慢不匀,即至数不齐,或来多去少,或去多来少;脉搏强弱不等,大小不一。其强的脉搏,应指明显,可谓浮大而长;其弱的脉搏,则短小无力不足位。强弱之间显得散乱错杂不整齐,脉率无法数清,即至数不清,散乱无序,参差高低不齐,长短不一,如杨花散漫无定踪。此阵发性快速房颤脉正与散(涩)脉[6-11]和怪脉之解索脉相合[12]。

3.4.2 散脉乃规范称谓

因快速房颤脉之脉率多在90-180次/min之间,从至数而言,一息四-五至以上当属数脉,即>90次/分,故有的医家称“数而三五不齐”,或称“数中一止之促脉”,或称“数而涩”脉等;若房颤脉之脉率>126次/分,一息七-八至而属疾脉,故有的医家称“脉细数,一息七至,叁伍不调,有不规律停搏”[1],或称“脉细数疾,至数摸不清楚,按之参伍不齐”[1]等,目前看来,快速房颤脉当规范为散(涩)脉或解索脉,其它称谓皆不妥。有的学者可能并不认同,甚或讥讽、谩骂。

 楼主| 发表于 2014/6/9 22:52:38 | 显示全部楼层
参考文献
[1] 单书健,陈子华编著.古今名医临证金鉴·心悸怔忡卷[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9:138,138,269
[2] 朱文锋主编.中医诊断学[M].第2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232-233,1
[3] 苏诚练、沈绍功主编.现代中医心病学[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529-552
[4] 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中医临床诊疗术语·疾病部分[S].1997:7
[5] 周仲瑛主编.中医内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88-90,90-91,329-330
[6] 金栋.房颤脉探讨[J].中医杂志,2010,51(2):185-186
[7] 李冬梅,金栋,杜宝良.房颤脉脉象规范探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1-2
[8] 金栋,杜宝良,李冬梅.散脉探讨[J].中医杂志,2010,51(S2):56-57
[9] 金栋.涩脉探讨[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0,16(12):1101-1102
[10] 金栋.房颤脉初探[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1999,5(10):12-13
[11] 金栋.间歇脉探讨[J].浙江中医杂志,2001,36(6):232-233
[12] 尹继增,金栋.怪脉解索新探[J].河北中医,2004,26(7):545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民间中医网论坛 ( 黔ICP备19001372号 )

GMT+8, 2024/11/23 09:59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