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天文与历法的基本常识
阳历:阳历是以太阳从冬至点出发又回到冬至点所需时间为基本数据制定出的历。太阳回归年为365.25天。
阴历:阴历是月亮受光面的圆缺变化12次为基本数据制定出的历。月亮圆缺12次的1年为354天。
阴阳两历之间的时间差:阳历年一年为365.25天,阴历年一年为354天,两者之间的时间差是11.25天。
闰:中华先贤以冬至点为基点,测定出太阳回归年4年的平均长度为365.25天。以月圆月缺为依据,测定月圆12次的时间是354天。365.25-354=11.25(天)。阳历年与阴历年之间每一年要差11.25天。积3年就有11.25×3=33.75天。积5年就有11.25×5=56.25天,积19年就有11.25×19=213.75天。所以,中华先贤采取了三年一闰、五年再闰、十九年七闰的方法,来调配阳历年与阴历年之间的时间差。“五岁再闰”的说法,最早见于《周易·系辞上》。只有使用了闰的方法,四时之序才不会错乱,一年二十四节气的先后顺序才不会错乱。
如果没有闰月,春夏秋冬四季就会错乱。在中华元典中,一个“闰”字最早出现在《尚书·尧典》之中。《尧典》曰:“以闰月定四时。”从《尧典》中可以知道,尧时代的中华先贤,已经知道了闰月对于四时的重要性。
一个“闰”字,在实际生活中,能给人们带来什么方便呢?方便体现这样几个地方: 第一,望月知日。抬头一望,弯弯细细的月牙,马上就可以知道现在是月初。抬头一望,圆圆的月亮,马上就可以知道现在是月中。 第二,知道了眼下这个节气是清明,马上就可以知道下一个节气是谷雨。 第三,知道了今天是谷雨,就可以知道当下是春夏秋冬的哪一季。 第四,知道当下的季节,就可以预测眼下与今后的天气。
这些方便,恰恰是纯阳历、纯阴历都达不到的。
十三度有奇:“行有分纪,周有道理,日行一度,月行十三度而有奇焉。”本篇这句话之中含有1与13两个数字。两个数字背后,涉及了两方面的丰富内容:一是天文,二是历法。何谓日行一度?中华先贤观测天文,认为太阳在做周天圆周运动,每天行走1度,行走365~366度为一年,四年下来平均每年是365.25天。月亮每天行走多少度?每天行走13度多,即13度有奇。这些数据,由《周髀算经》首次公布。13度这个数字是怎么求出来的呢?《周髀算经》公布了两种求法:
第一种求法是以19个回归年的235个朔望月数(12×19+7=235)为被除数,以19为除数,235÷19=12.368,加上太阳日行的1度,得出13度有奇的结果。这是第一种求法。
第二种求法产生于太阳与月亮的会合周期中。中华先贤发现,太阳与月亮每76年才能在一个点(某一星座)上会合,然后又同时发出。76年,太阳在天球上运行了76周,月亮运行了1016周;以1016为被除数,以76为除数,同样会得出13度有奇的结果,1016÷76=13.8.这是第二种求法。
“天之高也,星辰之远也,苟求其数,千岁之日至,可坐而致也。”(《孟子·离娄下》)千岁之日至者,千年之后的冬至也。可做而致者,坐在室内就可以求出也。这句话是孟子说的,这句话的意思是:无论天多么高,星辰如何远,只要懂得了日月运行的所以然,千年之后的冬至日,我坐在室内就可以求出来。孟子的一句话,表现出了当时的中华民族在天文与历法两方面的高度自信。
一个数字背后,涉及了如此丰富的内容。面对这样的数据,面对善于求证问题的中华先贤,稍微有点良知的人,应该作何感想呢?
候、气、岁、时:本篇指出:“五日谓之候,三候谓之气,六气谓之时,四时谓之岁。”每五天就是一候,三候为一气,六气为一时,四时为一岁。
五运:中华先贤认为,天上有运动着的金木水火土五星,地上有运动着的、与五星相对应的五气,此之为五运,即五种气候。五运的运行状态为如环无端的圆周状,为周而复始的无限循环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