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栋按:俞,同腧。整理如下:
1、俞,腧穴也
腧,古作俞,音恕shu。乃古今字,即俞→腧。古字在先,今字在后;古字简,今字繁。
俞,《说文·舟部》:“空中木为舟也。”段玉裁注:“《淮南·范论训》:‘古者为窬木方版,以为舟航。’高曰:‘窬,空也。方,并也。舟相连为航也。’按:窬同俞。”本义是挖空树木做的小船,音yu于,引申为中空之义。
清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需部》:“《素问·奇病论》:‘治之以胆募俞。’王冰注:‘背脊曰俞。’按:皆中空之义。”
俞,后来写作腧,腧穴也。
2、腧,古作俞,亦作输,乃通假字
《素问·生气通天论》:“俞气化薄,传为善畏,及为惊骇。”俞,《太素卷第三·阴阳》作“输”,杨上善注:“输者,各系于藏。”
《素问考注》:“案:‘俞’即输字省文,《素问》作‘俞’者,《太素》皆作‘输’。《灵枢》有本输篇,《医心方》引《黄帝明堂经》、《扁鹊针灸经》共作‘输’,并可以徵矣。《医心方》又引华他(佗)《针灸经》作‘窬’。‘窬’即输之去车从穴者,而经穴所注之处,故从穴。与‘窬门’字,字源自别。其音宜从《玉篇》‘式朱反。’皇国古来为音俞,非是。盖以俞穴字,分输泄字也。《医心方》卷二·诸家取背输法第二傍书云‘乙俞’,即‘音俞’之略假字。是古来为音俞之徵也。……[眉]《玉篇》:‘腧,式注切。五藏腧也。’本篇音释:‘俞,音庶。’”
《灵枢·背俞》:“愿闻五脏之俞出于背者。”俞,杨上善《太素卷第十一·输穴·气穴》作“输”,萧延平云:“平按:输,《灵枢》作‘腧’,《素问》作‘俞’,上下均同。”
《灵枢·本输》马莳注:“输、俞、腧三字,古通用。输者,以其脉气之转输也。俞者,从省。腧,从肉。本篇‘输’字,是言推本各经之有腧穴也。”孙国中按:“‘腧’,古文作‘输’,乃通假字。”
3、纵观《内经》全书,其“俞”字,音恕shu,或俞、或腧、或输而有四义:
⑴指腧穴、穴道、穴位
《素问·生气通天论》:“俞气化薄。”
《素问注证发微》:“各经皆有俞穴。此非井、荥、俞、原、经、合之俞,凡一身之穴,皆可曰俞。”及水俞、热俞等。
⑵指背部的背腧穴,即五脏、六腑之背腧穴
《灵枢·背俞篇》:“愿闻五脏之俞出于背者。”
《素问注证发微》:“五脏之腧,皆在于背。”
《类经七卷·经络类十一》注云:“五藏居于腹中,其脉气俱出于背之足太阳经,是为五藏之腧……腧音恕。本经腧、输、俞,三字俱通用。……背俞,即五藏之俞,以其在足太阳之经而出于背,故总称为背俞。”
《素问·血气形志篇》:“欲知背俞,先度其两乳间……是谓五藏之俞。”
《素问吴注》:“此取五脏俞法,与《甲乙经》不合,盖古人别为一家者也。”
《类经七卷·经络类十一》注云:“按:肝俞、脾俞、肾俞,以此法折量,乃与前《背俞》篇及《甲乙经》、《铜人》等书皆不相合,其中未必无误,或古时亦有此别一家法也。仍当以前《背俞》篇及《甲乙经》等书者为是。”
又,《素问·奇病论》:“治之以胆募俞。”王冰注:“背脊曰俞。”《类经十六卷·疾病类六十一》:“胆俞在背,足太阳之穴也。”
⑶指肘膝以下的五输穴--井(木)、荥(火)、输(土)、(原)、经(金)、合(水)
《灵枢·九针十二原》:“五藏五腧,五五二十五腧;六府六腧,六六三十六腧。……所出为井,所溜为荥,所注为腧,所行为经,所入为合。”
《灵枢注证发微》:“五藏者,心、肝、脾、肺、肾也,每藏有井、荥、腧、经、合之五腧,则五五二十五腧也。六府者,胆、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也,每府有井、荥、腧、原、经、合之六腧,则六六三十六腧。……言五腧而不言‘原’穴者,以阴经有‘腧’而无‘原’,而阳经之‘原’以‘腧’并之也。”
《类经八卷·经络类十四》注云:“五腧,即各经井荥腧经合穴,皆谓之腧。六府复多一原穴,故各有六腧。”又如《灵枢·五输》:“五输之所留。”马莳《灵枢注证发微》:“五输者,即每经之井、荥、输、经、合也。……凡经脉之所出者为井,所流者为荥,所注者为输,所行者为经,所入者为合。”
《类经八卷·经络类十六》注云:“如下文井、荥、腧、经、合,各有所留止也。”
又,《素问·气穴论》:“藏俞五十穴,府俞七十二穴。”
王冰注:“藏,谓五藏,肝心脾肺肾,非兼四形藏也。俞,谓井、荥、俞、经、合,非背俞也……五藏之俞,藏各五穴,则二十五俞,以左右脉俱言之,则五十穴。……府,谓六府,非兼九形府也。俞,亦谓井、荥、俞、原、经、合,非背俞也。”
《素问注证发微》:“此与《灵枢·本输篇》大同。此言五脏经、荥、俞、经、合之穴,左右共有五十穴。……此言六府井、荥、俞、原、经、合之穴,左右共有七十二穴。”
《类经七卷·经络类七》注云:“府俞七十二穴。府,六府也。藏俞惟五,府俞有六,曰井、荥、俞、原、经、合也。六府之俞,六六三十六穴,左右合之,共七十二穴。”
⑷指五输穴中的输(土)穴--特十二经脉自指端数第三个穴位
《灵枢·九针十二原》:“所出为井,所溜为荥,所注为腧,所行为经,所入为合。”
《素问注证发微》:“从此而注,则为腧穴。腧者,注此而运输之也,如肺经太渊之类。”
《类经八卷·经络类十四》注云:“注,灌注也。腧,输运也。脉注于此而输于彼,其气渐盛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