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何谓道?
《易纬·乾凿度》乃西汉作品,已佚。经东汉郑玄注释得以保存。《乾凿度》所云“太易、太初、太始、太素”之先天四太,当是沿袭战国时期道家《列子·天瑞》篇之内容。
《列子·天瑞》:“子列子曰:昔者,圣人因阴阳以统天地。夫有形者生于无形,则天地安从生?故曰:有太易,有太初,有太始,有太素。太易者,未见气也;太初者,气之始也;太始者,形之始也;太素者,质之始也。气、形、质具而未相离,故曰浑沦。浑沦者,言万物相浑沦而未相离也。视之不见,听之不闻,循之不得,故曰易也。易无形埒(音裂 lie,界域),易变而为一,一变而为七,七变而为九。九变者,究也,乃复变而为一。一者,形变之始也。清轻者上为天,浊重者下为地,冲和气者为人;故天地合精,万物化生。”
《易·系辞传》:“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乾凿度》:“易始于太极,太极分而为二,故生天地。”
朱熹《周易本义·序》:“易有太极,是生两仪。太极者,道也;两仪者,阴阳也。阴阳一道也,太极无极也。……故易者,阴阳之道也;卦者,阴阳之物也;爻者,阴阳之动也。卦虽不同,所同者奇偶;爻虽不同,所同者九六。”
即太易→太初→太始→太素→太极,为先天五太,乃五种道学由无极过渡到太极万物的开始。
《列子·天瑞》“浑沦(沌)”状态之“视之不见,听之不闻,循之不得”之《易》,与老子《道德经》之“道”相合。《道德经·第二十五章》:“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故强字之曰道。”《第十四章》:“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又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第二十五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第四十二章》)
《周易·系辞传》:“一阴一阳之谓道。”《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
由上可见,道是“无”-视之不见,听之不闻,循之不得,乃“太易”者。“道生一”之“一”即太极混沦(沌)状态之“有”。
即道、太易(无)→一、太极(气、有)→二、两仪(天地阴阳)→三(阴阳交感和合)→万物。
所谓道,是指客观世界的自然规律。即客观世界、宇宙间存在着统一的本质和规律,它本身无形无象,神秘莫测,无增无减,独立不改。它不被他物产生,而能产生他物;它本身不变化,而能使天地万物发生变化;它比任何具体事物及具体的变化更具有主宰性,从而成为天地万物产生和变化的总根源。
《史记·太史公自序》:“夫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此天道之大经也。弗顺,则无以为天下纲纪,故曰:四时之大顺,不可失也。”
具体而言,道乃天地间四时阴阳五行术数的变化规律,即寒暑之更替:春夏为阳,秋冬为阴;春木温,夏火热,长夏土湿,秋金凉,冬水寒;春木少阳,夏火太阳,长夏土至阴,秋金少阴,冬水太阴;春木生,夏火长,长夏土化,秋金收,冬水藏等。如《素问·上古天真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四气调神大论》:“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故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顺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阴阳应象大论》:“天有四时五行,以生长收藏,以生寒暑燥湿风。”《天元纪大论》:“天有五行御五位,以生寒暑燥湿风。……夫五运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史记·太史公自序》:“夫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此天道之大经也。弗顺,则无以为天下纲纪。故曰:四时之大顺,不可失也。”
术数者何谓?乃《易》之阴阳五行之道。《四库全书总目·子部十八·术数类》:“术数之兴,多在秦汉以后,其要旨不出乎阴阳五行、生克制化,实皆《易》之支派,傅(附)以杂说耳。”
《老子》“道生一”是论道的,《易》“有太极”是论道的,《素问》释名乃《问道》之书,毋庸置疑,《素问》亦是论道的。三者之心是相通的,三者交相辉映、与道同德共鸣,三者之道是相承的,三者乃新三坟典籍,即《素问》与《老子》、《周易》论述的都是大道。大道就是自然之道与生命科学之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