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加入
楼主: 529778693

伤寒论条目及学习笔记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4/6/3 21:44:14 | 显示全部楼层
7、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发于阳,七日愈。发于阴,六日愈。以阳数七阴数六故也。
简句:发热恶寒者发于阳。无热恶寒者发于阴
(1)、山田宗俊:此三阴三阳之大纲,为寒热虚实之根本……《玉函经》以此条为太阳篇开卷第一章,可谓有识。夫外邪而为寒热两途者,固非邪气有二,皆由人之虚实而分阴阳二字,指其固有之寒热虚实而言。太阳、少阳、阳明,皆属实热,少阴、太阴、厥阴,皆属虚寒,可以见矣。其发于阳之始,谓之太阳;发于阴之始,谓之少阴。
(2)、王焘:发于阳者可攻其外,发于阴者可温其内。
(3)、陈慎吾《伤寒论讲义》:阴阳者,正气也。正气充足之人偶感风寒,正气必向外而与邪气争,故恶寒与发热同时并见;正气衰微之人若感风寒,正气不足或一时不能与邪争,故无热或不即发热。故曰发热恶寒者,邪中正气充足之人也;无热恶寒者,邪中正气衰微之人也。正气足则病实,正气衰则病虚,此阴阳虚实之要也,而汗吐下和温清消补涩治法出矣。……经文单指气者,指精气、正气而言,如气上冲、少气、气上撞心、气逆欲吐者日矣;若冠气以名者,指机能发病气而言,如胃气不和、心下有水气、噫气不除、腹中转矢气也。……阴阳者,由性质、部位而定,有绝对相对之分。……绝对者有定名,相对者无定名。
(4)、简明伤寒杂病论样注及临床应用:发于阳,一是指太阳中风,中风初起即有发热恶寒;二是指发于太阳,太阳病多是发热与恶寒同时并见;三是指发于阳经,发于三阳,是阳证,凡是以发热为主要特征的,都是阳气抗邪有力反映,所以都属阳证,是三阳经病。发于阴,一是指太阳伤寒,太阳伤寒初起,常以恶寒为著,而不见发热。二是指发于少阴,少阴病阳气虚衰,故以无热畏寒为主要特征;三是指发于阴经,发于三阴,是阴证,凡以恶寒为主而不发热的,多是阳气虚衰,抗邪无力的反映,所以都属阴证,是三阴证候。此三说,从临床实际看,第二说“发于太阳”“发于少阴”不合临床实际,其一,少阴病发热者甚多,并不都是无热畏寒;其二,太阳病包括“中风”“伤寒”,“伤寒” 初起并不都发热,应如何解释。故此说不通,不可从。……编者认为第一说甚为合理。
(5)、聂氏伤寒学:本条所释只能言其常,而常中有变,如太阳病初起有“或未发热”的阶段;阳明病得之一日,不发热而恶寒者;少阴病有始得之反发热者。……往往从症状表现,可以知脉象;从脉象变化,可以察证候。发热恶寒,病属阳证,其脉必见浮紧、浮大、浮数等阳脉;无热恶寒,病属阴证,其脉必见微细、沉弱。
(6)、张正昭《伤寒论归真》:“病”:此处指太阳病,因其为太阳病中之轻者,见症只有发热恶寒或无热恶寒,而无头项强痛等症状,不具备太阳病的诊断条件,故不直称太阳病。正因为是轻型太阳病,所以才“六日愈”“七日愈”之可能。……这是因为任何疾病的痊愈都要经过一个正胜邪却、阳气恢复的过程,这个过程在轻病以一候为期。其中阴邪致病,多伤阳气,五天阳气恢复,六天即可自愈;而阳邪致病,除伤阳气外,更多伤阴,故其自愈除阳气恢复外,还需阴气渐旺,因而愈期要长一此。……第三种意见以风、寒邪气来划分阴阳,可以认为是符合愿意的,《伤寒论》中其他一些条文也可佐证这一观点。如第134条“病发于阳而反下之,热入因作结胸;病发于阴而反下之,因作痞也”,其中的发于阴,发于阳所指为何,其后的138、156条已为之作了注脚。138条“太阳病,脉浮而动数,浮则为风,数则为热……医反下之……则为结胸”。156条“脉浮而紧而复下之,紧反入里作痞。”显然,前者以浮数代表风热阳邪,后者以浮紧代表寒湿阴邪。所以说此二条实际是134条“阴”“阳”二字的注脚。
(7)、承淡安《伤寒论科学化新注》:一部伤寒论,论列病态。以阴阳为总论,以“表”“里”“半表半里”为三领域。“表”再分阴阳,“里” 再分阴阳,“半表半里”再分阴阳,以此成为“三阳”“三阴”六大门。称“阳”者多实,多热;称“阴”者多虚多寒。“表”之阳称太阳,“表”之阴称少阴,里之阳称阳明,里之阴称太阴,半表半里之阳称少阳,半表半里之阴称厥阴……其它以躯体组织之内分泌液、水分、血浆等有物质者谓之“阴”,身体之抵抗力、细胞之新陈代谢力、各脏腑之自然机能等属无形者谓之“阳”。一部伤寒论所言“阴阳”之意义大率如此。……故含有机体之抵抗力充实性,有抵抗病毒之能力者,称之为“阳”;含有生理机能之衰弱性,已失却抵抗力者,称之为“阴”。阴阳之意义明,方可读中医书。……生理机能中,原有抵抗病毒之一种能力,慎药之人与夫乡农山居者,往往受病之后,节劳慎食,休养数日,即不药而愈,此即生理机能中自然发挥抵抗病毒之能力也。但得几日而愈,得视病体之年龄、强弱、环境与病邪之轻重而不一致。大率与气候亦有关系,五日为一候,地球之转动与赤道距离之远近,气候每有变更,与病体之影响甚大。视观虚弱病体者往往至节令时,即觉不舒适,甚至有旧病复发者。
(8)邢锡波《伤寒论临床实验录》:阴证是三阴证之总称。无热恶寒为少阴证所独有。太阴病以吐利为主,厥热病以寒热胜负为纲,……不论任何疾病,阳证一定发热,阴证多不发热,或有时出现低微之发热。必须说明古人之辨证,不独是从症状上来分析,而必脉舌结合起来,才能作出正确的诊断。如只从症状,而忽略舌脉,是不够全面的。……少阴证虽属阴证,然阴证亦有轻重之不同。
按:邢老乃实干家也,所言应当重视。
(9)、伤寒论析疑:诊断外感病的首要任务是辨别阳证与阴证。……本条也可以作为太阳病和少阴鉴别的要点……1)时间方面:太阳病未发热的恶寒属于表证,表证总是出现在外感热病的早期。少阴病的无热恶寒属于里虚寒证,大多出现在热病后期,若见于早期,便是直中少阴。2)脉证方面:太阳病初起和直中少阴虽然都是无热恶寒,而且同见于疾病早期,但太阳病是风寒在表,应伴有头痛、项强、脉浮、体痛等症状。而少阴直中则是阳虚阴盛,应伴有脉沉微细、但欲寐、肢冷、腃卧等症。3)精神状态:太阳病初起,由于正气未衰,精神状态并无变化;少阴病则精神状态非常萎顿,甚至出现神志迷蒙。
(10)、钱潢《伤寒溯源集》:“仲景以外邪之感,受本难之,发则可辨,因发知受,有阳经阴经之不同,故分发热无热之各异”。“发于阳者,邪入阳经而发;发于阴者,邪入阴经而发。”
(11)、伤寒论现代解读:阴阳:是两种不同属性相对的机动代名词。……在表里虚实中,又各有阴阳……“阴阳”不同于现代哲学中“矛盾”的概念,二者相同之处都在于表示对立统一的关系,不同的是现代哲学中的“矛盾”对对立双方的属性无任何规定,而阴阳在研究对立统一关系时,对对立双方的属性有质的规定性,凡动的、热的、在上的、亢进的、强壮的为阳;凡静的、减退的、虚弱的为阴。中医学引入并发展了阴阳概念,其基本含义可分为哲学阴阳和医学阴阳两类。哲学阴阳指代表自然界相互对立相互联系的事物属性,如自然气候的冷和暖;医学阴阳也称为本体阴阳,其中将对人体具有推动、温煦、兴奋的作用的物质和功能称为阳;将对人体具有凝集、滋润、抑制作用的物质和功能称为阴。
(12)、陈亦人《伤寒论译释》:任何疾病或者仅是一个症状都有相对的两种情况……
(13)、李克绍《伤寒论语释》:伤寒发病总离不开三阴三阳,但无论三阴病或三阳病,其发病的开始,症状并不典型,患者或者只是发热恶寒,或者只是无热恶寒,并周身酸懒不适而已。但尽管这时还分不清日那一经病,其阴阳属性是明确的。这就是,发热恶寒的,是阳盛体质,象征邪气实,将来必定型于三阳;无热恶寒的,是阳虚体质,象征正气虚,将来必定型于三阴。
(14)、王正龙讲伤寒论:治太阳之病,即宜预顾少阴。
(15)、陆渊雷《伤寒论今释》:太阳之恶寒,或由浅层血管收缩,或由汗出肌腠之故。少阴之恶寒,则由心脏衰弱,体温降低之故。是以等是发热,在太阳则以发热,在少阴则无热也。然发于阴之病,殊非绝对不发热者。少阴篇麻黄附子细辛汤、麻黄附子甘草汤证,皆发于阴而有发热之例。盖伤寒六经,不过就病变上分作六个段落,身体机能之亢进或衰减,中间阶级正多,非可截然分画,学者勿执定于少阴无热可也。凡发于阴之少阴,皆即旧说所谓直中。至临床上所见之少阴病,则多由传变而来。
(16)、李心机《伤寒论通释》:分类是人类认识事物的最基本的方法
(17)、刘渡舟《伤寒论讲稿》:这一条是辨阴阳寒热的。《金匮玉函经》把这一条放在太阳病前面,作为《伤寒论》六经辨证的一个总纲。《伤寒溯源集》也这样排列。去年我们在湖北参加几个兄弟院校编的全国教材《伤寒论讲义》,也是把这一条列在前面了。为什么要这样排列?因为这一条是讲大纲的。六经辨证实际上就是阴阳辨证,由三阴三阳构成,以阴阳两纲统摄六经。阴阳不是抽象的东西,反映在六经为病上就是寒热。这一条简明扼要地抓住了六经的阴阳寒热纲领。.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病人既有发热,又有恶寒,就是阳证,也就是阳经的证候。也可以说发于阳就是发于太阳。太阳病的表证就是发热恶寒,恶寒是阳气被邪气所伤,发热反映阳气抗邪有力。在这两个证候中,一个代表邪气,一个代表正气,但正气处在一个积极的地位,阳气能抗邪才会发热。这就知道病发于阳而不是发于阴。依此类推,阳明病有蒸蒸发热,少阳病有往来寒热,三阳经病皆以发热为主证,所以才叫阳经病。无热恶寒,发于阴也.,阳虚而有寒邪,阳气不能积极地和邪气做斗争,所以就没有发热,只有恶寒,这个病发于阴经。少阴病有没有恶寒呢?.恶寒身蜷.,不但是恶寒,而且到了屈蜷的程度。手足厥逆.,手足都凉了。 .发于阳者七日愈,发于阴者六日愈.,意义不大,其原理是阳数七、阴数六。作为三阴三阳的提纲,如果加上这两句话,反倒把它的意义变狭小了。原文中没有提出相应的治法,《外台秘要》给予了补充:.夫病发热而恶寒者发于阳,发于阳者宜攻其外.,要攻它的表邪;.无热而恶寒者发于阴,发于阴者宜温其内.,当用温热药温其内。.发外宜桂枝汤,温里宜四逆汤.。把这个材料提出来供大家参考。
(18)、胡希恕《伤寒论通俗讲话》:这一段也很重要,它讲太阳病啊。太阳病是表证,表证里头还有个少阴病呢。那么差别在哪呢?
少阴病偏虚偏寒呐,所以一开始就病有发热恶寒者,那就指太阳病,太阳病是发热恶寒呀。没有热,一味是恶寒,那不是太阳病是少阴病了。就是说疾病的一始有这么两类表证,有发热恶寒的,是发于太阳病;无热恶寒的发于少阴病。发于阳者七日愈,发于阴者六日愈,这是个约略之词。
真正的伤寒病啊,我也得过。在我小的时候我们家一家子,六七天的时候是个要紧的关头,病好不好在这个时候很厉害,老太太都知道,这几天是憋汗的时候,好大约在这个时候,不好这个时候也减轻,那么在六七天的时候减轻这个病就没问题了。那么这个书呢,也是约略之词。那么至于下面他说的“以阳数七,阴数六故也”,这是一种符会之言。古人有拿这十个数,一二三四五,这几个谓之生数了;六七八九十,叫成数,这是五行学说。你们排一排,一二三四五在上头,六七八九十在底下,一对六,二对七,不就这样子嘛。这个“一”呀是奇数,属于乾,乾坤的乾,就是天。偶数属于阴,属于地。他说天一生水,“一嘛”,属于天了,阳嘛,天一生水。你看看对应的是六,地六成之,这六是地呀,总得天地交媾万物生成啊,他是这么看的。他说天生则地成之,地生则天成之。数一摆就看出来了,“天一生水,地六成之”。那个“二”,又是地了。“地二生火”,你看二底下是七,就是天了,天七成之。你看三又该轮到天了,“天三生木”,底下呢又该是地了,八,地八成之。“三”过去不就是“四”了嘛,“四”又是地了。“地四生金”,底下是九,九是天,“天九成之”。到五又是天了,“天五生土,地十成之”。他这个五行啊,是瞎造的,这么捣出来的(按:经方家快人快语,胡老体现最真,可对于病程,确又是直言不讳)。
那么阳数七,阴数六啊,就是根据这个,这是瞎说,所以我向来不讲这个东西。这就是五行的生成,十个数字。这个没什么意思,但是头前的那几句话,“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发于阳者七日愈,发于阴者六日愈”,这是一种约略之词,不关乎五行生成的关系。
(19)、张长恩《伤寒论临证指南》:“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无热恶寒表示正气不足,抗邪无力,故多属阴经病表现,如太阴病脾虚寒湿,无热恶寒,脉弱;少阴病心肾阳虚,无热恶寒,脉微细;厥阴病正虚邪实,正气邪作最后的较量,厥热胜复是为特征,当阳气虚衰时,也是无热恶寒而厥。……此仅言其常,还须知其变。如太阳病伤寒证早期有“或未发热”报阶段,少阴病阴盛格阳,也有外见假热者,临证时还须具体分析,才能真正理解本条的真谛。……意在根据发病之初有无发热以分辩属阳经还是阴经。……大凡外感病初起,以发热为主的,多是阳证;不发热而恶寒的多是阴证。
阴阳:是两种不同属性相对的机动代名词,例如表与里,表为阳,里为阴;动与静,动为阳,静为阴;热与寒,热为阳,寒为阴;实与虚,实为阳,虚为阴。在表里虚实之中,又各有阴阳,例如表虚证就是阳中之阴,表实证就是阳中之阳,热实证也是阳中之阳,依此类推。
   阴阳是中国传统哲学的重要范畴之一,也是构成中医理论体系的基本概念。阴阳的本义指日照的向背,战国时期阴阳概念进一步被用来称谓世界上两种最基本的矛盾势力和属性。阴阳不同于现代哲学中“矛盾”的概念,二者相同之处在于都表示事物之间对立统一的关系,不同的是现代哲学范畴中的“矛盾”对对立双方的属性无任何规定性,而阴阳在研究事物对立统一关系时,对对立双方的属性有质的规定性,凡动的、热的、在上的、亢进的、强壮的为阳;凡静的、减退的、虚弱的为阴。中医学引入并发展了阴阳概念,其基本含义可分为哲学阴阳和医学阴阳两大类。哲学阴阳指代表着自然界相互对立又相互关联的事物属性,如自然气候中的冷和暖。医学阴阳也称为本体阴阳,其中将对人体具有推动、温煦、兴奋等作用的物质和功能称为阳;对人体具有凝聚、滋润、抑制作用的功能和物质统称为阴,如心阴、心阳、肾阴、肾阳等。
     解读   本条所谓发热恶寒者,发于阳,无热恶寒者,发于阴,其阴阳的区别就是以热之有无为主要标志,也就是说有发热的属于阳,没有发热的属于阴,根据阴阳学说奇数七为阳,偶数六为阴,所以发热的七日病愈,不发热的六日病愈。这种推理具有或然性而不具备必然性,但是普通感冒六七日自愈的客观观察是真实的,这与现代医学的观察是一致的。联系第8到条和第10条可以看出对于疾病愈期的判断,张仲景主要的还是根据具体的脉证与疾病的趋势来分析判断,而不单是以日数为根据。
 楼主| 发表于 2014/6/5 20:33:53 | 显示全部楼层
8、太阳病,头痛至七日以上自愈者,以行其经尽故也。若欲作再经者,针足阳明,使经不传则愈。
简句:太阳病,头痛七日以上自愈者,行其经尽故。欲作再经者,针足阳明,使经不传则愈。
(1)、曹颖甫《伤寒金匮发微》:头之所以痛者,皮毛为表寒所闭,阳气不得外达,郁而上冒也。……太阳当传阳明,故泻跗阳穴以泄其热,使阳明气衰而不复传,则病亦当愈。此乃曲突徒薪之计,不似近世医家,俟治疗期至,然后治之,焦头烂额为上客也。
(2)、陈慎吾《伤寒论讲义》:柯琴云:“曰头痛者,是未离太阳可知,行经则与传经不同。……而曰欲作再经,是太阳过经不解,复病阳明而为并病也……”庞安时:针足阳明,补三里穴。……头痛、表不解者有桂枝汤、麻黄汤,表不解而兼水证者有桂枝去芍药加苓术汤、五苓散,表已解而水证重者有十枣汤,里证中胃不和者有小承气汤、吴茱萸汤、理中丸,阴证除吴茱萸汤、理中汤外,尚有四逆汤。总之,头痛原因有三:表不解、水证、胃不和。四逆汤虽有头痛,非四逆本证。盖表不解而兼里虚证,先用四逆救里,非以四逆治头痛也。吴茱萸汤是虚寒在胃,兼蓄水饮,寒气上冲而头痛;理中汤与五苓散同治霍乱之头痛,但寒热虚实不同耳;盖阳证除胃寒外,多无头痛。
(3)、倪海厦《人纪》:太阳病,有时候传阳明或少阳,或从阳明进入少阳,或从少阳进入阳明,不一定的,如果太阳病,在还没到足阳明之前,先扎足阳明本穴”足三里”就不会传了,在还没到足少阳之前,先扎胆经的本穴”临泣”就不会传了,如果到了第六天满第七天还没好,可能传阳明或少阳了。如果小孩到了第七天还没好,变成恶心呕吐就是传少阳了。阳明热就是大肠经,因为津液干了,大便会堵在大肠里,如果小孩变成烦躁、不吃、东西乱丢、晚上发狂奔走、捻衣摸床,就是传阳明了……
(4)、聂氏伤寒学:头项强痛为太阳病主症之一,它的轻重缓急表现,直接标志着太阳病邪气进退的病机。……临床上可取足三里穴……若再针刺趺阳穴,泄阳明已入之邪,效果更佳,据此原则,亦可以用药预防,辨别所出现的阳明证候,随证治之……太阳病自愈,何单以头痛标示?考其原因有二:1)头项强痛是太阳病的主症,因头为诸阳之会,太阳病必有头痛,故以头痛的减轻与否,决定预后,作为判断太阳病进退的一个标志;2)此种论述受《内经》“七日巨阳病衰,头痛少愈”的影响。
(5)、陈修园:曲尽伤寒之变幻,六经皆有行有传,举太阳以为例。
(6)、刘绍武《伤寒论阐释》:所以否定第八条,肯定第三、四条,太阳主头,厥阴主足,把其他症状舍去,只留头痛一证为代表说明。……我们认为第三、四条是符合客观实际的。
(7)、张正昭《伤寒论归真》:反之,虽头痛消除,而余症不解,或出现不恶寒而渴、小便数等症状,则是进入阳明的征象……
(8)、李培生《伤寒论讲义》:当然,不能拘于头痛一症,应与发热、恶寒、脉浮等一起权衡分析,才能准确分析。
(9)、伤寒论讲义(成都中医学院):七日是经气来复之期,勿误解为邪气传变过程……
(10)、承淡安《伤寒论科学化新注》:即以《内经》之义言,营卫之气流行,一日一夜漏水百刻,五十周于身,则人身十二经,气血流走一昼夜有五十次之多,计算二刻钟即一周于身。一呼脉行三寸,一吸脉行三寸,一呼一吸脉行六寸。足太阳膀胱经,《内经》云其长约八尺,十三呼吸即可行尽其经,如何需七日以上行其经尽故耶?果需七日以上始行尽其经,何以一二日之间,即可见少阳、阳明甚至厥阴之证乎?……《内经》有云:一日太阳,二日阳明……安知其非“日”为“曰”之误耶?……针足阳明,使经不传,则非伪言,确能使发热、头痛等自解。然则既有其效,传经之理当合矣。……周禹载谓“趺阳脉”,柯韵伯谓针“足阳明”之交,陈修园谓针“足三里”,莫衷一是。按足阳明与足太阳之交为“睛明”,“睛明”不能治头痛、发热等症,凭空理不凭实际,可谓荒谬之际。“趺阳脉”为“冲阳穴”,冲阳禁针,出血堪虞,亦是凭空理之谈。足三里比较实际,以太阳病头痛、发热等证,其血液大多奔放于表层与上部。三里一针能引血压下降,头部血液即趋下行,而头痛可愈,脑系之压迫减轻,生理机转可为之一变而汗出热解。依淡安经验,当取“头维”、内庭、三里等穴,可确实收效于俄倾。
(11)、伤寒论临床教程:然而,受感邪轻重、病人体质因素的影响,太阳病愈期亦非固定不变。
(12)、王占玺《伤寒论临床研究》:据此原则,亦可以用药预防,并且等同于针足阳明之义。
(13)、刘举俊《伤寒论释义》:临床常有胃气不和而外感者,是因胃为卫之本,脾为营之源,此针足阳明恢复营卫之本的又一根由所在。
(14)、伤寒论现代解读:西医以7、14为周期(如西医伤寒病的分期)、伤寒论以6、12为周期……体现了两种文化的差异。……太阳经病、卫分证合起来与上感的范围才能一致,把太阳经病、卫分证前驱期作为一个证态,是为了强调疾病的动态发展过程,因为把感染病作为一个整体研究时,这个证态是首先出现的状态,这个状态可以不向下发展,成为单独的一个病,也可以向下发展形成其它的证态,这符合《伤寒论》的思维逻辑和六经辩证的理论构架。
(15)、李克绍《伤寒论语释》:可针足阳明三里穴,这个穴,治伤寒热不已,热病汗不出……
(16)、王正龙讲伤寒论:推之发于阴者六日愈之故,也可以此例而得其旨也。针足阳明者,未必针足三里,服桂枝加葛根汤或葛根汤亦可。
(17)、柯雪帆《伤寒论临证发微》:一日是指初起,二三日是指病情已发展到另一个阶段,……而三日往往是指太阳病容易发生传变的时期,……至于“伤寒十三日不解”是指病程较长,已超过两过发展阶段……
(18)、伤寒论临床发挥:刘渡舟认为……其二,凡是太阳之邪要往其它经传的,都要针足阳明……
(19)、陆渊雷《伤寒论今释》:要之,伤寒所病,多属全身症状,绝非游行于全身细长之物如经脉者,……此皆借以名病状之段落,与灵枢经脉之经自异。
(20)、李心机《伤寒论通释》:在本论六病诸篇中,凡论及自愈的条文,其病机不外乎正胜邪退,正复邪衰,阴阳自和而自愈。
(21)、章太炎:此以六日、七日为一经,犹如女子月事以一月为经,乃自其期候言,非自其形质言。
(22)、刘渡舟《伤寒论讲稿》:这一条应当和第C4、C5条所讲的传经结合起来看。.太阳病.,说明是表证,就会有头项强痛。这里是以头痛症状作为例子。病到了七日以上了,.自愈者,以行其经尽故也.,邪气在太阳之经已经是行尽了,所以病就好了。 .行其经尽.和.头痛至七日以上自愈者.要联系起
来看,要不就容易发生错觉。有的注家认为这个病第一天邪气在太阳,第二天到阳明,第三天到少阳,第四天到太阴,第五天到少阴,第六天到厥阴,第七天又到太阳,转了个大圈,又回到太阳了,病也就好了。这种注解是不对的。从.头痛至七日以上自愈者.来看,表证一直存在,邪气也始终在太阳一经。从.以行其经尽故也.来看,这个.行.不是传(按:一字之差,谬之千里),是邪气在太阳经的行动已经尽了,.其经.指太阳经而不是指的阳明、少阳。这七天邪气还在太阳本经,没往他经传变。为什么到七天病就好了?这也不是很好理解。因为过去有个说法,叫七日来复,人的正气每过七天就有一个来复期。医学上很多病都是以七天为一个疗程。也有注家认为太阳病是阳气受病,七是个阳数,得了阳气了,病就好了。这是实践当中积累出的一种经验。.若欲作再经者,针足阳明,使经不传则愈.,如果过了七天太阳病还不好,要过经,从太阳经传于其他的经,怎么办?要采取既有治疗意义又有预防意义的措施,用针刺疗法针刺足阳明胃经的穴位,使太阳经的邪气不往另一经传,这个病就好了。
邪气传到哪一经,就要扎足阳明?为什么不说扎足少阳?(按:此问甚有见地!)注家对这个问题说得都笼统。其实,这里有两层意思。其一,太阳之邪有传于阳明的倾向,针足阳明就是在传经的时候迎而夺之,使经不传则愈。其二,凡是太阳之邪要往其他经传的,传阳明也好,传少阳也好,都要针足阳明。常用的穴位就是足三里,在膝眼下三寸两筋间,是一个强壮穴。足三里属胃经,胃为后天之根本,.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观色、切脉都要看是不是有胃气。.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太阳经邪不解,还要向里传,通过针刺足阳明,振奋胃气,使正气抗邪有力,就可以预防传经。
按:张老谓“经”为自然病程,窃为至当!
(23)、胡希恕《伤寒论通俗讲话》:那么,这个根据上面的“七日愈”。那么太阳病啊,七天愈了。那么在七天以上又好了,那就是“行其经尽故也”,到时候了。就是行其经尽的缘故啊,他就不再传了。假设要传呢?针足阳明,那就足三里穴了。
这个也不一定,这个就是在这个太阳病啊,在六七天的时候是要传里的时候多,那么在五六天、四五天他传少阳的时候多(按:一得)。他是隔个七日,一般在这个时候呢传阳明的时候多,所以他说针足阳明。那么六七天他也有时候传里的,也有啊,那你针足阳明就没什么用了,这也是就一般人倾向来说的。说这个太阳病啊,在这个七八天的时候,这是传阳明的时候,如果病不好,有传阳明的可能,那么这时候呢,你针足三里,那么可以使他不传。那么在仲景后边治疗,他不用这个法子,这也是古人有这么一种说法的,是属于针灸的,可以作参考,这个也不一定(按:直截了当!)。
(24)、张长恩《伤寒论临床指南》:“行其经尽”是指太阳本经自然病程已经结束……揭示了人体生命活动和病理变化中存在着一个七日节律的问题……
发表于 2014/6/5 23:13:47 | 显示全部楼层
好贴 受教了
 楼主| 发表于 2014/6/11 18:55:03 | 显示全部楼层
9、太阳病,欲解时,从巳至未上。
简句:
(1)少阳欲解寅至辰(3:00~9:00);(2)太阳欲解巳至未(9:00~15:00);(3)阳明欲解申至戌(15:00~21:00);(4)太阴欲解亥至丑(21:00~3:00);(5)少阴欲解子至寅(23:00~5:00);(6)厥阴欲解丑至卯(1:00~7:00)。
(1)、曹颖甫《伤寒金匮发微》:正日中阳盛,无病者进午餐之候,阳明正气当旺,此时卫气若强,便可一汗而愈。盖病之将退,不惟专恃药力,亦赖天时之助也。
(2)、成无已:阳三经解时由寅至戍,以阳道常饶也;阴三经解时由亥至卯,以阴道常乏也。
(3)、陆渊雷《伤寒论今释》:六经病之欲解时,于理论与事实皆不合也。时令与疾病因有重大关系,重病痼疾多发于二分二至(按:指春分秋分夏至冬至?),死于二分二至。老人过节气则骨痛疲惫,此四季之关系疾病者也。通常热病多日轻夜重,其死多在黎明、薄暮或日中、夜半之时。阳明病之日晡所潮热,肺痨病之日晡骨蒸,此昼夜之关系疾病者也。其事固信而有征,其理则颇难索解。……
(4)、简明伤寒杂病论校注及临床应用:相当于现代时间上午9时至下午3时……一般发热性疾病,虽不用药,其病情多在早晨好转,神清气爽;上午比较安静,下午逐渐欠佳,至夜半病情最重。其发热情况,早晨往往不烧或低烧,中午发烧渐高,下午发烧更高,至夜半(24时),发烧至最高峰,过此,其烧又渐下降。
(5)、刘绍武《伤寒论阐释》:因太阳病的性质不是阳衰而是阳盛(发热、高温)……时间对病不是不无关系,是很有关系,但把性质颠倒了。时间对病不是起决定作用的,只是客观帮助,起决定作用的是人的抵抗力和药物,虽有帮助但病人亦不能寄治疗希望于时间上。病症的痊愈是有时间性,但太阳病在已时至未时痊愈者少见……
(6)、张正昭《伤寒论归真》:天地不正之气能致人于病,天地之正气则能养人助正……
(7)、伤寒论讲义(成都中医学院):证之临床,大病久病对于气候变化,确有密切关系,疾病往往日轻夜重,其例也很多,亦属信而有证。论中六经皆有欲解时一条,因尚不能指导临床,当存疑待考。
(8)、周禹载:太阳病自解,固如日矣。服汤而解,亦如是乎?曰然,纵使服汤有先后,则其解应无定期,然亦必至其所主之时,而精神爽慧也。
(9)、王占玺《伤寒论临床研究》:但于临床经验中,不但外感有此规律性,重症结核病在抗痨药物问世前的四十年代中,常常死亡的是春分和秋分;各型心脏病、心力衰竭,又多加重或死于“二至”,往往冬至多于夏至。
(10)、刘举俊《伤寒论释义》:太阳之病变即寒水之病变,若得以温化寒水,病则解。
(11)伤寒论现代解读:相对而言昼夜对病程的影响不大,所以研究也不深入。
(12)、贺有琰《伤寒论纵横》:在不同时间里,外环境对人体内环境影响是不同的。
(13)、李心机《伤寒论通释》引矍岳云《辨时论治与伤寒论的时间预测》:某,男,32岁。1968年12月5日诊。发烧、怕冷、头痛已6天,体温39℃,汗出恶风,鼻寒干呕,苔白不渴,脉浮缓。桂枝9克芍药9克生姜9克大枣12枚甘草6克。服巳须臾,饮热粥一小碗,以助药力。……每隔两小时测体温一次。8时30分服药巳,9时盖被睡觉,11时开始出汗,体温38”2℃;13时,37”5℃;15时,37℃,以后体温一直正常。……
(14)、刘渡舟《伤寒论讲稿》:这一条是说人和自然界的阳气有相互统一的关系。.太阳病,欲解时,从巳至未上.,这句话要活看(按:大家风范!)。.欲解时.不是说太阳病解时,带有商榷的口吻,但这个时间对于太阳之气是有利的。太阳为诸阳之长,巳午未午时正是自然界阳气最旺的时候,人身上的阳气随之也旺盛,邪气就要退却,对于太阳病缓解有利。太阳病作解,如果有可能的话,往往在这时候。我年幼时学中医,就见过有些老大夫诊病水平很高,对于疾病什么时候加重、什么时候痊愈,有一定预见性。说明这些理论还是比较科学的。
(15)、胡希恕《伤寒论通俗讲话》:这个没有什么理性。这个巳啊,巳时到未,正是天中的时候,午时嘛这个正当中,那么午时的前边就是巳时,午时的后边就是未时,在这个期间呢阳气最盛,在这个一天的十二个时辰来看的。这个太阳病,他是旺于那个时候,热的最厉害呀,那么就在这个从巳至午这个时候,正在这个旺气的时候要好的,要好就在这个时候,这也靠不住(按:最喜胡老耿直)。那么这是一个,大概我想仲景,就是出自仲景手,这也根据《汤液经》上的一个照例的文字,也没有什么解释的必要,事实也不一定,可也没人体会这个病是不是准在这个时候好,据我看也不一定的,这也没有什么意思。他这个中医啊,什么他都要解释,可是往往呢,他不是拿这个五行啊,拿这个臆测啊,再嘛拿现象解释。你看我这随便举个例子吧,你看就像这个六七天这个好,那么在西医不算什么,西医他什么病都有个周期性,这什么时候要减轻,什么时候要好了,这个病啊大概的意思,他就是一个病他这个本质上的一种这个进退的变化,没有什么可解释的。中医不然,古人他非要解释不可,他解释不出来道理啊,他就像阴阳五行什么都上来了,他就是这个事,这个用不着解释的。那么这个病必好于什么时辰,因为这个时辰正他旺的时候,这哪对啊,这个就不合理是吧。还有这个,你像这个几日传变他都要解释。伤寒里头是不对的多(按:哈哈哈,真性情!),那么这个“巳至未上”,这个东西这个靠不住的。
语释   太阳病将要解除的时间,大概在上午九时到下午三时。
    解读  人体内的生物钟、人体稳态系统机能状态的涨落都与昼夜的变化息息相关,疾病的恶化、好转与昼夜的时间变化之间的关系,从经验上都认为有一定的关系。因为影响疾病进程的因素太多,而昼夜对疾病进程的影响不大,所以研究也不深入,有待今后作深入研究。
 楼主| 发表于 2014/6/17 20:00:09 | 显示全部楼层
10、风家,表解而不了了者,十二日愈。
(1)、曹颖甫《伤寒金匮发微》:如必欲服药,可于陆九芝《不谢方》(按:《吴中医集方药类》第800页)中求之。
(2)、倪海厦《人纪》:如果得到伤寒中风,吃了药,表证去掉了,病人还不了了,也就是精神萎靡,很不爽,精神还没完全恢复,如果不吃药,十二天会好,如果吃开心汤,心情好,病马上就好了,所以情志上要注意一下。
(3)、聂氏伤寒学:如或身体酸楚,饮食懒进,或乏力不适,……本条给我们三点提示:一是凡病之解,只注意祛邪仍不全面,还应注意扶正和正气的自身恢复;二是正气恢复,不要“唯药论”,凡药皆有所偏,以饮食调养,亦能促进恢复;三是外感病有一定周期性和规律性。……“古人衰其大半而止之”,即是此意……
(4)、喻昌:静养以需,不可喜功生事。
(5)、李培生《伤寒论讲义》欲解,说的是有解除之可能,并非必愈。
(6)吴谦:今人凡有诊视,会不与药,反使自愈之病,反不能愈。
(7)、刘渡舟《伤寒论讲稿》:这一条比较简单。.风家.,就是太阳病表证,不仅包括太阳病中风,也包括太阳病伤寒'。.表解.,由于治疗得当,表邪已经解除了。.而不了了者.,还有遗留证候,譬如打喷嚏、流清鼻涕、身体酸困,表证没完全的好。这时候就不要吃药了,因为大邪已解,只是正气未复。.十二日愈.,再过十几天,正气恢复,这个病就可以好了。至于.十二日.,只是一个大致的数字。
(8)、胡希恕《伤寒论通俗讲话》:这个风家就指的太阳中风者。表已经解了,那么有些余证,犹不了了啊,大概就是在十二日愈了,这也是约略之词了。有的样子呢,这个病都好了,身上老有些酸痛,当然他在自己消了,他自己就好了,不用吃药了,但是一般说来呢,大概十二天他就可以好了,这都是就一般说的,实质上这个病,伤寒病病多少日的都有啊(按:胡老之解,当句斟字酌),那么后头就有了,这都是就一般。
风家:指患太阳病中风证的病人。
    不了了:没有了结,没有结束的意思,此处的意思是表证已解,而病人还感觉身体不清爽。
    解读   现代医学研究证明,流行性感冒和普通感冒都是由病毒引起的,其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大致相同,临床表现有急起高烧、乏力、全身肌肉酸痛和轻度呼吸道症状,病程短(5~7天),有自限性。其发病机理以流行性感冒为例,流行性感冒病毒颗粒吸入呼吸道后,吸附在呼吸道的纤毛柱状上皮细胞,继而进入细胞内,在细胞内复制,复制的子代病毒,以出芽方式排出上皮细胞。一个复制过程的周期为4~6小时,排出的病毒扩散感染至附近的细胞,并使大量呼吸道上皮细胞受染,变性、坏死和脱落,产生炎症反应临床上可出现发热、肌肉痛、白细胞降低等全身毒血症样反应,但不发生病毒血症。起病4~5日后,基底细胞层开始增生,形成未分化的上皮细胞,两周后纤毛上皮细胞重新出现和修复。说明了六七日愈、十二日愈的病理学基础。六七日愈、十二日愈都是大约数字,在这种情况下,西方多以7、14为周期(如西医伤寒病的分期),《伤寒论》以6、12为周期,这是由于西方圣经中上帝创世纪以7天为一个周期,《伤寒论》以六经为一个周期,体现了两种文化的差异。
流行性感冒是由流行性感冒病毒引起的,其潜伏期一般为1~3日(数小时至4天),临床表现为畏寒、发热(可达39~40℃)、头痛、乏力、全身酸痛等,一般持续2~3天后渐退,全身症状逐渐好转,但鼻塞流涕咽痛干咳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较显著,少数患者可有鼻衄、食欲不振、恶心、便秘或腹泻等轻度胃肠道症状。
     普通感冒,简称感冒,是一组呼吸道急性自限性常见病,大部分由病毒引起,鼻病毒是主要病原体,占50%,15%~20%由冠状病毒、15%~20%由副流感病毒和呼吸道合胞病毒引起,其余由腺病毒和肠道病毒引起。其临床表现,成人感冒表现比较轻,发病后2~3日症状达到最高峰,体温往往不超过39℃,大约3~4天热退,病期一般不超过5~7天,成人很少出现气管炎症状;小儿感冒比成人临床表现严重,发热可达39℃以上,有某些下呼吸道和消化道症状,出现食欲不振、呕吐、腹泻,约有50%患儿下呼吸道受病毒侵犯,咳嗽可持续1周以上,引起气管炎、支气管炎、肺炎及哮喘等。
    上呼吸道感染,上呼吸道是指喉以上的呼吸道,包括结膜囊、鼻腔、中耳、上颌窦、咽部、扁桃体、会厌、喉等。喉以下至肺泡为下呼吸道,肺泡及肺泡间组织为肺实质。上呼吸道感染包括细菌、病毒、衣原体感染。上呼吸道感染是一大组疾病,一般地讲由病毒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以及由细菌引起的轻型上呼吸道感染,因其临床表现相类似,习惯上统称为感冒。许多传染病的前驱期、轻型都表现为上呼吸道感染;上呼吸道感染还会向下呼吸道和消化道蔓延;上呼吸道感染还会加重原有的慢性疾病或促使其复发;还可使某些免疫性疾病加重,有人说上呼吸道感染是万病之源。太阳经病、卫分证合起来与上呼吸道感染的范围才能一致,把太阳经病卫分证前驱期作为一个证态,是为了强调疾病的动态发展过程,是把感染病作为一个整体研究时,这个证态是首先出现的状态,这个证态可以不向下发展,成为单独的一个病,也可以向下发展形成其它的证态,这符合《伤寒论》的思维逻辑和六经辨证的理论构架。
发表于 2014/6/18 18:20:07 | 显示全部楼层
写的很全啊,关键还是要领会
 楼主| 发表于 2014/6/19 09:58:1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529778693 于 2014/6/19 10:00 编辑
古黟居士 发表于 2014/6/18 18:20
写的很全啊,关键还是要领会

让先生见笑了,我刚刚学,我做笔记的目的是为了熟悉条文,四十多岁的人了,记忆不太好,只好用这个笨办法,先生说的非常对,我是想先吞下来,再慢慢消化,真正的领会不是一年半载能做得到的,还请先生多多指教。
 楼主| 发表于 2014/6/21 13:12:36 | 显示全部楼层
11、病人身大热,反欲得衣者,热在皮肤,寒在骨髓也,身大寒,反欲不近衣者,寒在皮肤,热在骨髓也。
简句:身大热反欲得衣,热在皮肤寒在骨,身大寒反不近衣,寒在皮肤热在髓。
(1)、曹颖甫《伤寒金匮发微》:伤寒之为病,外虽壮热,往往拥被而卧。虽在盛暑,衣必装绵,并欲向火;兼有目珠火热、鼻中燥、唇口疮发者。要以背如冷水浇灌,为病之真相;甚者如卧井水中。但胸腹之间,绝无患苦。此即病未入里之验,所谓标热本寒也。此时用麻黄汤原方,当可一汗而愈。惟麻黄剂量,万不可轻,轻则无济。余常以二、三钱为标准,重证或用至五六钱;章成之亦能用之。世言麻黄发汗能亡阳,予治病多年未见亡阳者。时医但用二、三分,又加蜜炙,故无效。设汗后胃中略燥,可用调胃承气汤以和之,得下便无余事矣。若温热之为病,外虽微寒,往往当风而坐,虽在冬令,犹欲去衣,甚至饮冷盥凉,犹言畏热。此证,有实热为湿痰所遏,不得外出而手足厥逆者,有津液素亏而尺中脉微者,要以渴欲冷饮为病之真相。实热内伏者,宜大承气汤,即厥阴篇之“厥者当下”之例也。阴亏阳陷者,宜人参白虚汤,加凉营解渴之品,如麦冬、生地、玉竹、栝蒌根之类,皆可应手奏效。一或错误,杀人俄倾,学者慎之。
(2)、陈慎吾《伤寒论讲义》:凡诊病遇脉相反,虚实真假难辨之际,依病人喜恶而定则无遁情。如程注,盖病有疑似,情无久匿。……本条有疑似之处,待考。“病人身大热,反欲得近衣者”,疑为恶寒发热证。
(3)、李培生《伤寒论讲稿》:真寒——不渴或渴不欲饮,喜宾炉火,小便自利,大便多溏,无臭气,神情困疲,脉多浮取有余,沉取不足,舌胖嫩,苔滑润。真热——口渴喜冷饮,扬手掷足,动作有力,溲赤热,大便多结,有臭秽气,脉浮沉有力,舌苔多黄燥等。


寒热真假辨别表
四诊        真寒假热        真热假寒
望        舌淡,苔滑润,颧红如妆,有时烦躁,状如阳证,但精神萎靡,似睡非。        舌红,苔黄燥裂,或黑苔生刺,质红绛,面色晦暗,神情昏昏,状若阴证,但目张炯炯有神,扬手掷足,谵语烦乱,喜敞衣。
闻        语声低微,气息低弱,口鼻气冷,口无秽恶,大便无恶。        语声高亢,气壮息粗,热气臭秽,大便恶臭。
问        口不渴或微渴,喜热饮,身大热,反欲得近衣,喜近炉火,小便清长,大便自调或溏泄,或下利清谷。        口渴,或喜冷饮,身寒肢冷,反不欲近衣,溲赤灼热,大便秘结或热结旁流,肛门有灼热感。
切        脉多沉迟或微弱,但亦有浮数有力或浮大无根,或细微欲绝之脉,肢冷胸腹不热。        脉多沉实有力或洪滑而数,或迟而坚实,四肢虽冷,但胸腹灼手。
(4)倪海厦《人纪》:如果摸病人,身体很烫,病人还要穿衣服,就是热在皮肤,寒在骨髓,这是“真寒假热”,表面上是热,其实里面是寒,表示病是往里面走的。……摸病人的身体是冰的,而病人不要穿衣服,要脱掉,就是热在里面,这就是”表寒里热”,热在骨髓,”真热假寒”的现象。
鉴别真寒假热:
面色:两颧色红,界限分明,红部虽鲜艳,而不红部则白中带青。
口鼻气:呼出气不温,且不急促,气亦不臭。
舌形:舌虽干而质淡,或红而质润。
脉象:脉虽浮数,按之则无力。
按胸腹:胸腹部按之不蒸手,初按似热,久按不如平人,不觉甚热。
真热假寒:
面色:面色表虽冷,面色虽滞,两目则炯炯有神。
口鼻气:呼出气必温,且急促,或有不臭。
舌形:舌虽干而质燥,苔虽薄而根必厚,或黄而疏松,或润而齿枯。
脉象:脉虽沉细,必兼数急。
按胸腹:四肢虽寒,胸腹必热,久按且蒸蒸有热气感。
以后我们会常看到”上寒下热”,而不用”真寒假热”、或”真热假寒”,看到”上热下寒”,就是告诉你去热和去寒的药必须同用。
医圣张仲景在伤寒论中不谈阴虚内热,他用的是阴盛、阴亡,阳盛、阳亡,所谓的阴盛就是阴实,阳盛就是阳实。温病派的医生看到每个人都是阴虚,都想到用补药,但是张仲景治病的时候不用补药。他治病的时候小补的时候用炙甘草,中补用大枣、白芍,大补的时候加人参,补阴的药顶多就是这样 反而阳药用的很多。所以治病的时候不用补药。那什么时候吃补药?身体健康的时候才吃补药。这与温病派的观念完全不同。
(5)、聂氏伤寒学:真寒假热证者,望诊见舌淡、苔滑润、颧红如妆,有时烦躁,状似阳证,但精神萎靡,而欲入寐;闻诊见气息低弱,语声细微、口鼻气冷,便无恶臭,问诊见口不渴或微渴,喜热饮,身大热,反欲得衣,小便清长,大便如常或下利清谷;切诊脉多沉迟,微弱,或微细欲绝;但亦有浮数无力或浮大无根者。四肢厥冷,胸腹不热。真热假寒证者,望诊但见舌红或绛,苔黄燥裂或黑苔生刺,面色晦暗,神识昏昏,状似阴证,但谵语烦乱,扬手掷足,或目张有神;闻诊见气壮息粗,语声高亢,热气臭秽,大便恶臭;问诊见口渴,喜冷饮,身寒肢冷,反不欲近衣,溲赤灼热,大便秘结或热结旁流,肛门有灼热感。切诊多沉实有力或洪滑而数。……真热假寒证与真寒假热证,临证时多见于危重病症。真寒假热证常见于心肾衰竭、并发急性感染,病人所患为虚寒证是真,所见发热,为虚热浮越于外,身有大热是假。真热假寒证,见于感染性高热病患,并发休克,病人所患为热实证是真,并发休克,阳气闭郁,厥逆身冷是假。
(6)、张正昭《伤寒论归真》:如果病变发展迅速,脉舌二便来不及发生相应变化,无佐证可参,则病人的主观欲望则成为辨别证情真假的关键。因为在外之寒热虽可有假,而病人之欲恶之情则必为真。
(7)、伤寒论讲义(成都中医学院):病证有类似,病情不可掩……
(8)、张横柳《伤寒论解读与临床应用》:综上所述,第1条至第11条仅阐述三个问题:1)首条为太阳病辩证纲要,即今太阳病诊断依据。2)第2、3、6、7、11条是继首条之后展开辨表里寒热虚实及其真假,为今后六经证治铺平道路,后世的八纲辩证亦从此得到启发,并加以归纳与总结而成的。3)第4、5条则告诫后学,中医临证的唯一正确的方法论、认识论就是“脉证”两个字,以《伤寒论》中六经病证皆以“辨某某病脉证并治”为标题可据……
(9)、承淡安《伤寒论科学化新注》:
        真寒假热        真热假寒
面色        两颧色红,界限分明,红色虽鲜艳,而不红部则白中带青        面部表皮虽冷,面色虽滞,两目则炯炯有神
口鼻气        呼出气不温,且不急促,气亦不臭        呼出气必热,且急促,或有臭气
舌形        舌虽干而质淡,或红而质润        舌虽白而质糙,苔虽薄而根部必厚,或黄而疏松,或润而齿枯
脉象        脉虽浮数,按之无力        脉虽沉细,必兼数疾
按胸腹        胸腹部按之不灼手,初按似热,久按如平人,不觉甚热        四肢虽寒,胸腹必热,久按且蒸蒸有热气
(10)、伤寒论现代解读:身大热、身大寒:是病人的体表情况,既是病人的主观感觉,又是医生用手触摸病人的结果……这里主要是告诫医生要认真分析病情,不要被表面现象所迷惑。
(11)、陈亦人《伤寒论译释》:有许多医疗事故,都是由于不能辨清寒热真假的缘故。
(12)、赵桐《伤寒述义》:再验舌之润燥,甲之青红,溺之赤白,粪之秽清,渴之饮量,自无遁情。最重要是辨二便也。
(13)、王正龙讲伤寒论:上章言其所恶,此章言其所欲,皆探其病情。
(14)、柯雪帆《伤寒临证发微》:但本条的文字内容是比喻……发热与恶寒是外感病的最重要的症状,在其早期太阳病的阶段,对发热恶寒加以深入的分析,无疑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的。……现在还可以根据现代医学检查的结果作为判断真假的根据。
(15)、李心机《伤寒论通释》:论中典型真寒假热证是以317条所述为代表:少阴病,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手足厥逆,脉微欲绝,身反不恶寒,其人面色赤,或腹痛,或干呕,或咽痛,或利止、脉不出者,通脉四逆汤主之。论中典型的真热假寒证是以350条所述为代表:伤寒,脉滑而厥者,里有热,白虎汤主之。……本条只是一个简化的提示。
【启示与范例】
1)杨某,男,31岁,初诊:1923年3月。始因微感风寒,身热头痛,连进某医方药10余剂,每剂皆以苦寒凉下,并重犀角、羚羊角、连黄等,愈进愈剧犹不自反,殆至危在旦夕,病已20余日,延余诊治。斯时病者目赤,唇肿而焦,赤足露身,烦躁不眠,神昏谵语,身热似火,渴而喜饮滚汤水,小便短赤,大便已数日不解,食物不进,脉浮虚欲散。此乃风寒误治之变证,误服苦寒凉下之药大过,已将真阳逼越外而成阴极似阳之证……如确系阳证,内热薰蒸,应见大渴饮冷,岂有尚喜滚饮乎?况脉来虚浮欲散,是为元阳将脱之候。……急拟白通汤加上肉桂一剂:附片二两、干姜一两、上肉桂三钱(研末,泡水兑入)葱白四茎……告以上肉桂泡水试服,若能耐受,则照方煎服,舍此别无良法。病家乃以上肉桂水与服之。服后即吐涎痰碗许,人事稍清,自云内心畅快,遂进上方药。一剂后,病情较减,即现出恶寒肢冷之象。午后再诊,身热略退一二,已不作烦躁谵语之状,且得熟寐片刻,乃以四逆汤加上肉桂主之:附片三两,干姜二两,甘草三钱,上肉桂三钱(研末,泡水兑入)。服上方药后,身热退去四五,脉稍有神,小便赤而长,略进稀粥,再进则热退七八,大便始能,色黑而硬,惟咳嗽痰多,痰中带血。病家再延数医诊视,皆言热证,出方总不离苦寒凉下之法。由于前医所误之鉴,又未敢轻试。后因病人吃梨一个,当晚忽发狂打人,身热大作,有如前状,又急邀余诊治,始言吃梨之事。余视之,苔白而滑,仍喜滚饮,此阳神尚虚,阴虚未净,急欲扶阳犹不及,反与滋阴清凉之水果,又增里寒,病遂增重。即告以禁服生冷水果及清凉苦寒之药,仍以大剂回阳祛寒之剂治之。照第二方加倍剂量,并加茯苓一两,半夏一两五钱,北细辛一钱,早晚各服一剂。共连服6剂,三日后再诊,身热已不作,咳痰渐愈,饮食增加,小便淡黄而长,大便转黄而溏。照方去半夏、细辛,加砂仁,白术,口黄芪,每日1剂,连进药10余剂,诸症悉愈,后体健胜于前(吴佩衡医案)。
2)某女,62岁,初诊于1965年秋。患重症肌无力住院半年,所用皆八珍、十全大补、归脾、左归及或右归等温补滋养之类,其效不显。四天前突然发热(38”5℃),病情陡变,致饭前不注射新斯的明,则无进食之力,且体温渐增。患者面色萎黄,形瘦肉削,精神萎靡,两目难睁,舌胖苔白,糙老而干,两脉虚濡,按之略滑,沉取弦细似数,一派虚羸之象,但心烦梦多,小溲色黄,大便两日一行,身热颇壮(39”4℃)。……余久思而曰,阳虚气弱,法当甘温,药量虽小,病热理当少轻,岂可对症之后,热势反增?夫新病多实也有虚者,久病多虚也有实证,且虚证可能挟有实邪,实证之中也挟虚,真假虚实,错综复杂,变化莫测,病无定体,治有定理。本势高烧,进甘温而病势续增,脉象虚濡之中按之略滑,沉取弦细似数。此属本虚而标实,真虚而新感实邪,似白虎证。可拟试用白虎法,以观动静。请经治医生取开水200毫升少少予之,病人饮毕,仍索凉水,此渴欲冷饮也,又取200毫升续饮,饮后遂安然入睡,且头额似有潮汗,综观其脉舌色症,非本虚为主,实标热之象也。若虚热何能渴欲冷饮,且饮后小汗出而入睡也?又其舌白,糙而干,脉象之细弦而数,心烦梦多,溲黄便干,断为阳明气分之热,虽病人素体气血不足,但现因邪已化热则成实热标证,故改用白虎之辛凉,以虎嘯生风,金飙热退之效。药用:生石膏25克生甘草10克知母10克粳米60克。1剂,煎100毫升,分两次服。药后,夜间汗出而身热即退,体温正常,两脉虚软而滑,按之细弱,已无弦数之意矣。病人精神如常,食欲见增,改用甘寒生津益气法而善其后(赵绍琴医案)。
(15)、刘渡舟《伤寒论讲稿》:这一条是辨证寒热的真假,涉及到现象和本质的关系问题。要通过现象看清本质,这样才不会被病的现象所迷惑,作出正确的诊断。 这一条和病发阴阳要联系起来看。.病人身大热.,就是已病之人身上热得很厉害,是说病象。我们不能单凭一个现象就说这个病是阳证,是病发于阳。.反欲得近衣者.,是说病情。.反.字用得很好,就是说这个人既然身大热了,应当恶热喜凉,却相反地出现.欲得近衣者.,反映出了阳虚的真情。病人的喜恶往往能反映出本质的东西(按:渊雷谓从欲不欲处断之)。因此,张仲景认为这是.热在皮肤,寒在骨髓也.。.骨髓.是说人体之里。.寒在骨髓.也可以说是少阴的寒盛,此时阳气被强大的寒邪格拒、排斥,浮露于体表,就会出现身大热。中医学把这种现象叫做格阳。因为这种大热由阳虚所致,所以.反欲得近衣者.,出现喜热喜温的真实情况。当然,这些症状只是张仲景举出的例子,临床上所见的阴盛格阳症状还有脉大无根、面红如妆、烦渴而不欲饮水等等。同样的道理,.身大寒,反不欲近衣者,寒在皮肤,热在骨髓也.,就是阳盛格阴了。阳盛于内,格阴于外,病象是.身大寒.,病情是.反不欲近衣.。其成因是.热在骨髓也.,阳热太盛,格阴于外。
后世一些医学家对于这一条还提出了治疗的方案,针对.热在皮肤;寒在骨髓.这样的格阳证,治疗用通脉四逆汤;针对.热在骨髓,寒在皮肤.这样的格阴证,治疗用白虎汤。 这一条体现了中医辨证的抓要点,不能单凭现象看问题,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关于格阴格阳的问题,以后在少阴篇、厥阴篇还要讲。
(15)、胡希恕《伤寒论通俗讲话》:他有些病是这样的,看着外边是热,而里是真寒,看着外边是寒,而里是真热。这得举个例子,也不是每一种病这样的,有的时候遭遇到这个可能,你看头一个嘛,他说这个病啊大寒,手足厥冷啊,这是里头是真热,所以他不欲近衣啊,那么这一类呢,白虎汤证就有这个情形。这不是厥深热深嘛,外边手脚都凉,可这个人呢他是啊,烦渴饮饮啊,不愿衣被啊,正是大热。他这个寒是个假象,这人是吃了白虎汤他这个厥逆就都好了。
还有一种病里头是大寒,这个人这点浮热啊都跑到外头来了,这也了不起了,这都是大病,你像这个四逆汤就有这个情形,通脉四逆汤也有。那么这里头那么样的虚寒,外边呢反不恶寒,脸还有时候发红,这像是外边有热的,其实一点热也没有。他就里头那个大寒哪,他把人的一点虚热啊反倒都跑到外头来了,所以这个大夫也知道,也应该知道。我们在临证哪,不能够只就表面上看我们就来确定寒热了这也不行。他这也是举个例子,后边这个具体的情形有的是呢。
今天咱们就讲到这了,这就是说上边解说,然后你看太阳病的时候,你要详细的观察,那么然后他就看出形似太阳病而实际不是太阳病的一种温病,这个呢不要错当了太阳病来治疗,那样治疗就坏了,不能发汗,发汗不行吃泻药,这是一般大夫常干的事啊。那么先汗后下,这是庸俗的一种套法(按:胡老所鄙之医),这更不行,他虽然里热,(但是)没到那个时候不能下,这个温热的病更不能用火攻,要火攻就可以使人卒死啊,“再逆促命期”嘛!那么,然后他又说这个疾病在太阳病的时候得加小心少阴病。有两种表病,看着都是身疼痛啊,你要是试验体温哪都有体温,不是少阴病没体温哪也有体温(按:少阴病也有发热,是否为胡老之原意?),可是他这个证候的反映上啊,他又不发热但恶寒,这个发热就人感觉热,那么这个要注意。言外呢少阴病有少阴病的治疗方法,就在这里就提醒了,他单有一篇论少阴病的。那么然后呢,他又说一般的情形,他说太阳病一般好啊,都在六七天,时辰呢,大概都在巳时到未时上。这个啊,也有靠不住啊,他这里我们这样来理解他也可以嘛,是吧。那么最后啊,他又提到这个有真寒假热,假热真寒,这一句在临床上要注意的。中医得讲辨证,他根据证候的反映来辨证啊。以假当真,你把人家给治坏的,是吧,所以这一个也要注意。所以他讲到这个地方呢,都讲的太阳病原则的问题,那么底下呢,太阳病应该怎么治啊,原则是要发汗的啊,怎么发汗呢,他要根据具体情形,他底下就要讲了,我们下次讲呢,就要讲到这些具体的情形。
(16)、张长恩《伤寒论临证指南》:本章前(6)条以寒热辨阴阳之发病,可谓六经之总纲。今又以欲与不欲辨寒热,以补充寒热也有真与假。
皮肤:意思是指外表、浅在;
骨髓:是指内里、深在。
身大热、身大寒:是病人的体表情况,既是病人的感觉,又是医生用手触摸病人的结果。
语译与解读  身发高热的病人,反而欲穿很多的衣服,这是外显假热,里有真寒;周身寒冷的病人,反而不欲穿衣盖被,这是外露假寒,里蕴真热。“欲”与“不欲”是病人的主观愿望,却常常是疾病的本质反应,因此,对于辨别病情的寒热真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除了以上的表现外,寒热真假的辨别还有其它临床表现为佐证。这里主要是告诫医生要认真分析病情,不要被表面现象所迷惑。
 楼主| 发表于 2014/6/26 10:51:40 | 显示全部楼层
12、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简句:太阳中风,阳浮阴弱。阳浮热发;阴弱汗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桂枝汤主
桂枝汤
桂枝汤治太阳风,芍药甘草姜枣同,
解肌发表调营卫,表虚自汗正宜用
项强头痛汗憎风,桂芍生姜三两同
枣十二枚甘二两,解肌还籍粥之功
(1)、陈慎吾《伤寒论讲义》:第2条多头项强痛证,本条多鼻鸣干呕证。见证虽异,上冲则同,故第2条主证为本条主治也。
(2)、柯琴:此为仲景群方之冠也,乃滋阴和阳,调和营卫,解肌发汗之总方也。凡头痛发热、恶风恶寒、其脉浮而弱、汗自出者,不拘何经、不论何经、不论中风伤寒杂病,咸得用此,惟以脉弱自汗主耳。愚常以此治汤治自汗、盗汗、虚疟、虚痢,随手而愈。
(3)、吉益东洞:头痛发热、汗出恶风者,正证也。头痛一证,亦当投此方。若由咳嗽、呕逆而头痛者,非此方之治也。
(4)、汤本求真:凡用芍药、甘草、大枣者,必诊得筋肉挛急,而于直腹筋为最明确,易于触之,可为三药之腹证。桂枝汤有此三药,其腹证亦当如是。惟因非瘀血性,其挛急必见于右侧,而左侧不见,或左比右为轻,气上冲亦必沿右侧发。
(5)、陆渊雷:中风有上冲证,又肌表组织血管驰缓,故治之以桂枝。天下事物必盈于此必绌于彼。肌表及头面血管驰缓而充血,则内部脏器及下部肢体必有挛急而贫血者,故治以芍药。芍桂相协,则全身无偏急偏缓之患。前贤谓桂枝汤调和营卫,此也。
(6)、陈慎吾《伤寒论讲义》:
【桂枝】:……发散药。调剂:……又因本药有刺激作用,大量或常用之易诱起炎症,惟利用此点,使胃粘膜充血,而兴奋其机能。……
【芍药】:……收敛药。……调剂:本药为强力收敛药,发汗、祛痰、泄下、利尿诸方剂内,不应使用。
【甘草】:……缓和药。……药征:脏腑或筋肉因急剧紧缩所发疼痛及其它诸般急迫。……本药与大枣均为缓和之代表药物,大枣之缓和作用强,治牵引疼痛及驱水之能力则不及也。
【生姜】:……发散药。……调剂:本药刺激胃粘膜作用大,故胃内若无停饮,体内外燥热时禁用。……要皆水毒上逆所致,若不因水毒用之用害无益。
【大枣】:祛水剂,忌芍药时常用本药。……本药药征类似芍药,但芍药之解拘挛,其凝结充实之触觉较本药为强,而本药急引痛之知觉,较芍药为敏,且芍药无利水作用,与本药不同。
(7)、简明伤寒杂病论校注及临床应用:主证外,凡急性传染病,流行性感冒等之前驱期,尤其如体虚弱之感冒患者,恶风寒、发热、头痛,骨节酸楚而有汗者,或寒冷腹痛,神经痛,风湿痛等,圴可以本方治之。
(8)、李翰卿《伤寒论讲义集要》:“太阳中风”,就是有汗的太阳病。……“干呕”,是恶心欲吐,不是指呕吐。从临床上看,如果有明显的的呕吐,单用桂枝汤是不会取效的。
(9)、倪海厦《人纪》:伤寒金匮中的方剂,大概有百分之六十的处方都是用桂枝汤做加减,经方家认为桂枝汤是调和阴阳的第一方,这个汤方是古代圣贤历代相传的经方,张仲景将它归经到治疗太阳中风来使用。读伤寒金匮的时候,会遇到三种剂型,有汤剂、散剂、丸剂。什么时候用汤剂、散剂、丸剂?汤者”荡”也,就是说扫荡的力量很强,取它的迅捷之性。当我们要涤荡五脏六腑的病邪的时候,通关活络的时候、阴阳不平衡的时候,这些情况都用汤剂。怎么知道阴阳不平衡?
白天昏昏沉沉,晚上精神很好,就是阴阳不平衡;或者是你跟大多数人不一样,也是阴阳不平衡,
例如十个人吃虾子,结果九个人没事,一个人有事,那一个人就是阴阳下平衡。如果倒过来,吃了虾子,九个人都拉肚子,一个人没事,那就是虾子有问题,或者是那一个人做了什么事。学中医跟侦探一样要有 c。mm。n sense(按:判断力)。还有,病情沉重的时候、病人有痿症、肌肉枯槁的时候、皮肤干枯的时候、要增益气血的时候,都用汤剂。
例如桂枝汤,如果做成桂枝丸,结果桂枝丸吃下去等很久才会发汗,桂枝汤一喝下去就发汗,不一样的效果。煮汤也有技巧,大火煮取其“气”,小火煮取其“质”,发表的药,例如桂枝汤要用大火煮,所有发表的药方都用大火煮。攻里的药、温里的药用小火煮,取其“质”。
散剂用在久病、或病在四肢,像是风湿的痹症、或者表里游走的病,都可以用散剂。丸剂最主要的可以逐破积聚,或者不进饮食的人,胃口不好的情况下,可以用丸剂,丸剂药缓力专,效力缓慢但力量专一,可以集中于一处病灶,所以如果病邪扩散全身的时候,就要用汤剂才有办法。例如要打虫的时候,用到乌梅丸,集中攻击一个定点,引诱虫来吃,如果做成乌梅汤,乌梅是用醋泡过两天,乌梅汤又酸又辣又苦,怎么喝?勉强喝下去结果虫没吃到,只有你吃到,虫没事只有觉得很爽。以后会慢慢介绍方剂的运用,有很多技巧在里面。
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代表病在表,脉浮在表面上就是热自发,代表身体的免疫系统出来和病毒相抗,阴弱者汗自出,阴弱就是身体素虚的人,本身身体常年不好、瘦瘦的、肠胃不好,身体的固表能力不够,就不能保持身体的津液,而一直往外散,流出来的就是汗,汗是从血里面的水出来的,血因为有水,可以很容易的在身体里面跑,来供应身体里面的能量,表不固的时候水散出去了,相对的血液循环就会受到影响,病人就感觉到啬啬恶寒,一阵一阵的冷,淅淅淅恶风,风吹得很难过,翕翕发热,一阵一阵的热,要发烧也是一阵一阵的热,鼻鸣、干呕者,这些副证,桂枝汤主之,张仲景的第一个方剂。
散的时候,胃、小肠、大肠的黏液都会跟着出去,红枣表面是红的,里面是黄的,火生土,而且红枣煮出来的汤液黏黏的,所以喝之后,等于是肠胃的津液,举凡在肠胃的津液快干掉的时候,要赶快用红枣补足。为什么用”甘草”?”本草”里面写甘草解百毒,但解释不清楚,病人得到伤寒可能已经一段时间了,在感冒的这段时候里,胃口一定不好,因为本身的能量跑去抵抗外邪,能量减少了,肠胃的蠕动就减缓,有很多食物就会坏死在里面,而甘草可以解百毒,可以把食物分解掉,好的留下来坏的分解掉。为什么用”生姜”?因为肠胃蠕动的能源都跑到表面了,生姜下去马上刺激肠胃所以生姜有发阳的功能,阳就是动能,它能让肠胃马上蠕动,这三种大枣、甘草、生姜下去,跟感冒没有关系,只是固本。桂枝这药可以壮心阳,所以心脏病的药一定会用到桂枝,桂枝一下去的时候,心脏的阳,也就是心脏的动能会加速,血一加速,我们的免疫系统就全部出去了,把滤过性病毒赶出去。但是不能光让动脉加速流动,还要让静脉加速回来,所以为什么用”白芍”,在”神农本草经”里面说:白芍轻用的时候,可以补血,重用的时候,可以活血、破血,就是破瘀。所以张仲景只要病人有腹痛,肚子痛,妇人的肚子痛,通通用白芍,芍药重用的时候可以活血化瘀,所以芍药在静脉里面走,可以让静脉的血加速流回心脏。”桂枝”、”白芍”这两味让血液循环加速,一加速把免疫系统带出去,很快的把滤过性病毒赶出去,但是加速产生的后遗症是排出汗来,为了怕津液丧失掉,后面又加了三味药同时补足它,并可以同时把肠子中已经坏死的食物分解掉。
因为人身上的动脉和静脉是等长的,所以桂枝白芍用等量,胖子用五钱,桂枝白芍等量,都用五钱,瘦子用三钱,小孩子可以开半钱。如果阳不足加重桂枝、阴不足加重白芍,所以可以调阴阳。生姜开两片,不用开三片会太辣了,桂枝已经很辣了,不过辣些也无所谓,辣一下让肠胃的蠕动加强起来。如果病人得到感冒比较久了,甘草就用重一点,五钱,如果只两三天,就用二钱,甘草尽量少些,因为甘草会把其它药的药性减缓下来,甘草在”本草”里写有缓和的作用。所以有时候为了让药走的快些,不加甘草,炙甘草就是把甘草用蜂蜜炒过,甘草炙过后”性”很热, 所以甘草炙过后可以增加发汗的力量 就会进入胸阳 胸是诸阳的通路 所以炙甘草马上跑到肺上面,马上把阳气发散到四肢,如果小孩吃”桂枝汤”太辣了,红枣可以加个十枚,让它甜一点?如果不用红枣,吃完桂枝汤后容易便秘,因为汗都发掉了,肠胃里的津液不足,所以后面三味完全是为了保持肠胃功能而设计的。
根据清代名医王朴庄的考证、汉制的八两约等于现在的六钱,所以汉制三两约等于现在的 2”3 钱。汉制的一升王朴庄说是“六杓七杪”,约是现代的五钱。
桂枝汤方:
桂枝三两去皮,芍药三两,甘草二两炙,生姜二两切,大枣十二枚劈;右五味,咀三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适寒温,服一升。服已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温覆令一时许,遍身絷絷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除。若一服汗出,病差,停后服,不必尽剂。若不汗,更服依前法。又不汗,服后小促其间,半日许,令三服尽。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时观之,服一剂尽,病证犹在者,更作服。若汗不出,乃服至二三剂。禁生冷、粘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
用七碗水,用大火煮,古时候升柴火煮汤药,柴火的“微火”等于现在瓦斯炉的大火、煮成三碗渣拿掉,等温了再喝,一次服一碗。服了以后,等一下再喝热稀饭一碗,来帮忙药力。然后,被子盖起来,躺一时,差不多二个小时,全身微发汗。最好,把感冒病毒从汗排出来了,但是没有伤到体内的津液,这样最刚好。如果药开太重,一下子大汗出就不好了。汗出了以后,不能当风,也不能烤火,都不好。如果第一碗下去,好了就好了,不要把剩下的药喝掉。如果不流汗,再喝一碗,还不流汗,服后小促其间,就是缩短服的时间,就是三到四小时。半日许,令三服尽,十二小时喝三碗,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时观之,就是每四小时喝一次,日夜都服,服一剂尽,病证犹在者,更作服,再去煮,若汗不出,乃服至二三剂。喝桂枝汤中间禁生冷、粘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臭恶就是腌制的东西、臭豆腐腐等,为什么要禁?
“桂枝汤”是恢复胃阳、脾脏功能的药,就汤剂来看,桂枝壮心让动脉的血流出去,白芍让血流回心脏,所以心脏的力量加强,火生土,土就是脾脏,所以桂枝汤喝下去,脾就充满了血,脾在胃的下方,脾一充血,胃下面很多血管,一充血,胃就开始收缩,就肚子饿,想吃东西,所以桂枝汤是让胃口恢复的药。生冷、粘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这些东西都是容易腐败的。吃了肉类,会有浮热产生,对病情恢复有影响;如果吃了生冷的东西,会抵消阳药发汗的效果,因此都要避免。喝完桂枝汤,为什么喝热稀饭?在中医的观念认为稀饭、白饭是最好的营养,肠胃最能吸收的是稀饭。平时吃蕃薯稀饭可以保护脾胃,蕃薯与稀饭各一半,对养生很好。
桂枝汤最明显的表证就是有汗,代表皮肤毛孔没病的,是滤过性病毒在肌肉里面,因此桂枝汤是解肌的。如果滤过性病毒在皮肤毛孔,皮肤毛孔就封闭起来了,就会没有汗。
红枣:”朱雀”,就是保护胃的,红枣的加减很重要,红枣是甘饴的东西,很甜,平常肚子(中焦)湿热比较盛的人。如果加了红枣会增甘加腻、遇到这种情形,把红枣拿掉。
(10)、聂氏伤寒学:用“啬啬”“淅淅”“翕翕”描述恶寒、恶风与发热,目的是为了形象的描绘中风患者的征象,同时又说明太阳中风的发热恶风寒不同于伤寒。……太阳中风证辨证特点:发热的特点,……如身披羽毛,噖温和发热的感觉,热在肌表,热势轻浅,与阳明蒸蒸发热有明显区别。……“自汗出”其特点是:一为微微自汗,二为汗出与发热并见,三为汗出与恶风、脉缓并见。……从而提示恶寒与恶风,既可相互并见,又有轻重之别。……“桂枝君芍药,发散之中寓敛汗之意;芍药臣桂枝,和营之中有调卫之功”……1)药后啜粥……2)温覆微汗……3)见效停药……4)不效继进……5)药后禁忌…………笔者临证体验太阳中风证的辨证要点,最主要的有三点:一是体质素虚易感,二是脉象浮缓虚弱,三是发热恶风寒、自汗出。……在《伤寒论》中,桂枝汤的应用范围可归纳为四个方面,一是治太阳中风证,二是治营卫不和的自汗证,三是治太阳病经汗下后表证不解者,四是治阳明经表证、太阴表证、霍乱里和表不解者。在《金匮要略》中,桂枝汤一用于妇人妊娠呕吐,二用于妇人产后中风。【现代临床应用】1)流感…桂枝汤加黄芪…2)产后虚热自汗,……加黄芪、当归、酸枣仁、五味子,治产后失血发热,动则自汗,恶风,服二剂后体温恢复正常,……治疗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引起的自汗症。3)关节炎、神经痛:治疗风湿性关节炎,主要症状为关节无红肿热痛,亦无关节的变形,唯有下肢关节疼痛,遇冷加重,恶风者,属风寒痹,用桂枝汤加附子;如属热痹,用桂枝加白虎汤。用于治疗神经痛时,主要用于三叉神经痛,腕神经痛,坐骨神经痛。属风寒型血管神经性头痛者,具有遇冷加重,或遇冬则发作频的特点者,亦可用。4)小儿小叶性肺炎……5)妊娠反应:本方治疗妊娠反应应为全身疲乏,困倦嗜睡,胃脘嘈杂不舒,遇冷则寒慓,属胃虚者,加砂仁、白术、党参、茯苓;属肝气犯胃者,加苏叶、竹茹、黄连、龙胆草;有痰浊者,加砂仁,陈皮、茯苓。6)荨麻疹、皮肤瘙痒症:皮肤瘙痒症以自汗出、恶风、脉浮作为投药指征;荨麻症以疹色不红,素体常自汗出,恶风寒、脉浮缓弱,或长期患荨麻疹施用各种治疗无效者为指征。7)对寒冷过敏的过敏性鼻炎:……加葶苈子、蝉蜕……8)寒冷性多形红斑:……每以遇冷而发生多形红斑状皮损为特点……寒邪侵袭肌表,营卫不和,血脉郁滞所致,可选用桂枝汤加当归、川乌、羌活、防风、川芎治疗……【笔者临床应用】1)风寒外感 :证见恶寒、头痛、鼻寒、脉浮、苔薄白者,用桂枝汤加荆芥5~10克、芦根5~10克、茅根5~10克,收到良效。若风寒较重,可加荆芥;年老、体虚易感冒者,加黄芪;兼咳嗽者,加杏仁、桔梗。2)荨麻疹、皮肤瘙痒症:以自汗出、恶风、脉浮为辨治要点;荨麻疹与疹色不红,素体常自汗出,恶风寒、脉浮弱、风寒束表者,均宜桂枝汤。若营血不足者,加当归、党参、丹参;若气虚者,加黄芪;若风邪较重,加防风、蝉衣、荆芥穗;若有血瘀者,加川芎、丹参。3)自汗症:因卫气不和,营卫失调,而常自汗出,时发热自汗出,多汗症,现代称之为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者,以桂枝汤加黄芪、生牡蛎、防风。4)过敏性鼻炎:以寒冷过敏而致,鼻寒流涕,喷嚏频作,用桂枝汤加辛夷花、苍耳子、蝉衣;若头痛甚者,加白芷、蒿本、川芎;若兼热邪者,加银花,菊花。【使用注意】:1)桂枝、白芍比例:……应为1:1,才有调和营卫的功效……2)服桂枝汤后,要啜热粥,温覆而取遍身挚挚微似有汗……余无言亦曾强调指出“服本方应注意三点:其一服后须臾啜热粥以助药力,但尤当注意于“须臾”二字。其二是温覆令一时许,尤当注意“一时计”三字。三是取挚挚微似有汗不可令如水淋漓,但尤当注意“微似汗”三字”……将此法推广用于内伤外感,发热、恶寒、无汗或汗出不透者……桂枝汤归属于哪一类方剂?1)……可见服桂枝汤必须通过“啜粥”“温覆”才能达到汗出的目的。所以桂枝汤的解肌作用,是通过本方药物功效,使在表之营卫得予调和,肌腠得以疏解,外邪随汗出而除,故为解之剂。2)……又可调和气血,调和肝脾,调和阴阳而和里,这些功用突出了一个“和解”效用,用于各种失治、误治的各种变证及杂病……如桂枝新加汤,调和阴阳,调和气血,用于气血营阴不足之身痛症;桂枝汤调和脾胃用于妊娠恶阻;调和营卫治疗自汗症;小建中汤调和脾胃,温中补虚用于“腹中急痛”,虚劳不足之证,均说明桂枝汤和里之功效……【医案选录】1)太阳中风:某,男,48岁。初夏患感冒,头痛发热汗出,在发热不甚时,而欲撤除衣被以自适,然稍一遇风则啬啬,淅淅而恶风为甚。于是又须着衣覆被以自卫,然恶风虽去,而发热汗出又来。切其脉浮缓,舌苔白润。辨为太阳病的中风证,投桂枝汤温覆,啜粥取汗而愈。(刘渡舟《伤寒挈要》)2)荨麻疹:某,女,30岁。1989年11月20日初诊。患荨麻疹三月余,晨起尤甚,遇寒加重,脉缓弱,苔薄白。治以调和营卫,养血疏风法,投桂枝汤加味:桂枝10克白芍15克炙草6克生姜3片川芎6克大枣6枚当归12克丹皮10克荆芥穗6克。服药3剂药疹锐减,继进6剂而愈。(聂惠民医案)3)过敏性鼻炎:某,女,27岁,1999年10月29日初诊。患鼻塞流涕,时时频作,病已三年,每以寒冷则发,伴有前额头痛,脉沉略细。苔薄白。证属风寒束肺,营卫不和。治愈调和营卫,散寒通窍。宗桂枝汤加味:桂枝10克白芍10克炙草6克大枣6枚辛夷10克苍耳子10克生芪15克蒿本10克。生姜三片为引,服药七剂,诸症皆减,头痛已去。守方调理三周,证除病愈。(聂惠民医案)
(11)、吴谦:然在皮肤之表,非若伤寒之壮热无汗,恶寒虽烈火而不减,恶风虽身处密室之仍畏也。
按:由此观之,伤寒当有壮热无汗!
(13)、冉雪峰《冉注伤寒论》:故仲景用药凡例,腹痛均加芍药。……至无汗不得服桂枝,此是专对麻黄汤说法。桂枝果忌无汗,麻黄汤是汗剂,何以方中又用桂枝,……不过桂枝解表则有余,开表则不足;辅助麻黄发表则有余,单独发表则不足……再麻黄汤中用桂枝,桂枝汤中不用麻黄,所以然盖麻黄汤中用桂枝,可以助其氤氲鼓荡外出之力。桂枝汤原用解肌,无事用麻黄开外,即令风寒两伤,二证并见,亦只用桂枝麻黄各半汤,桂枝二麻黄一汤,此表证有汗无汗的分界,亦即麻桂二方方制的分界……可发汗,可止汗,可祛邪,可扶正,并可醒灵窍以回苏,柔神经而止痉。……
(14)、刘绍武《伤寒论阐释》:这条用来解释第2条中风证的……张仲景叙述脉时,均冠以脉字……这条的恶寒、恶风、发热是没有恒久性,持久性,而太阳病有以示区别,所以在辨证上带来区别。……三阴发热是阳浮,三阳发热是热邪……因此要用小火,保持酫酮的疗效……
(15)、张正昭《伤寒论归真》:若以战喻,则邪气如同外敌,卫气如同边防部队,营阴好比粮草军需。现在的军事形势是:大敌压境,边防部队已奋起抵抗,而粮草军需却供应不足,以致不能与敌速决以取胜。……就必须设法增加粮草(扶营气)以壮军力,而不能采取消减兵员(抑卫气)的办法来缓解粮草的不足。……要滋生阴液,就必须有化生阴液之品,故选用芍药、大枣。……然阴药不能自成营阴,必须通过中焦之气化才能产生。……故又以桂枝、生姜辛甘性温之品振奋脾气,助其气化。而甘草补中益气,居中燮理,配芍药、大枣以生阴;合桂枝、生姜化气。……桂枝汤本是一个通过振奋中气来滋生营阴,进而达到调和卫气的方子,从这个意义上讲,桂枝汤又是一个健中之剂,故桂枝汤中5味药皆能入脾,都有补中益气之效。……实际上是一个补益之方,而不是发汗之方。
(16)、伤寒论汇注精华:干呕者,气上逆,不可发汗,皆非桂枝的对之证也(舒远驰语)……
(17)、李培生《伤寒论讲义》:应补充头痛一证。阳浮而阴弱,既指脉象,复言病机……且姜枣合用,也有调和营卫之功……服桂枝汤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一剂药一次煎好,分三次温服。二是服汤后须喝热粥,并加衣被,使全身微汗湿润为佳,不可过汗。三是服第一次药汗出病愈,即可停服,如服后不出汗,可服第二次,还不出汗,则可缩短服药的间隔时间,在半天左右时间服守三次药。四是病重者可昼夜服药至二三剂,并加强观察和护理。五是服药期间,禁忌生冷和一切不易消化,有刺激性及腐败的食物。
【案例】某,女,四十岁。头痛,腰背痛,肢痠乏力,微自汗出,恶风寒,鼻寒流清涕如清水,微咳,腹痛,大便溏,日二、三次,舌质淡红,苔薄白。此属伤风,宜桂枝汤:桂枝10赤白芍各4”5克炙草6克生姜10克红枣10枚擘开。服一剂,微似有汗,全身温暖舒适,各症均除。(《伤寒论方运用法》)
(18)、伤寒论讲义(成都中医学院):有调和营卫、解肌止冲,发汗止法的功能……凡论中支一两者,折今约一钱,云一升者,按重量折六钱至一两不等,按容量折60到80毫升,云一方寸比,折今二至三钱,云一钱比,折合五至六分,云厚朴一尺,折今一两,云如鸡子大,折今一两五钱,余如杏仁、桃仁、大枣、栀子、枳实、附子、水蛭、虻虫等以个数计者,均应结合实际情况,比较他药的配伍,灵活运用。
(19)、张横柳《伤寒论解读与临床应用》:因中风证每每无发热,但汗出一证必见。本条“阳浮而阴弱”与第3条“脉阴阳皆紧”为对照文法,示表虚与表实的脉象,指下和心中俱各了然。……本条“干呕”与第3条“呕逆”亦为对照文法,未太阳中风证感受风寒之邪较伤寒证为轻。……吴鞠通“以鲜苇根汤煎”银翘散是变通仲景“啜热稀粥”之法。而叶天士对温邪留连已久,正气尚未虚衰,正邪处于剧烈交争之时的“战汗”,提出“法宜养胃”法,灌溉汤液,如雪梨浆、五汁饮、粳米汤等,令气机宣展,热达于外,腠开汗出邪祛,更是对“啜热稀粥”的又一重大发展与应用。“温覆令一时许,遍身挚挚微似有汗出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漓”,乃能调和营卫不伤阴阳,否则,阳气大伤而有阳气暴脱之第61条的姜附汤证。(按:姜附汤证当有汗出如水流漓)
(20)、承淡安《伤寒论科学化新注》:或手部之脉浮,血液活动之赵上也,故发热而恶寒。足部之脉弱足部之脉弱,下腹“丹田”之气不足,内不固而收摄力微,故汗自出也。……翕翕发热者,血充于表,阵阵作轰热之状也。此“中风”特有之证状。……主证去,兼证也随之而解也。……舌为苔薄白。……风池(强刺激)、风府(强刺激)、头维(强刺激)、外关(强刺激)、合谷(强刺激)……芍药为和缓挛急,引血内返,使血液不致向外奔集。……大枣增加营养而化水毒,偕甘草补偿发热汗出之损失……
(21)、方机:汗、吐、下之后,更凑一证,又发热,汗出而身疼痛者,此方犹为可用。若脉浮紧而疼痛者,非本方所宜。
(22)、伤寒论临床教程:
【诊断依据】符合以下两点即可参考诊断:1)具有太阳病的典型证候,如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2)病人往往素体腠理疏松,其人多表现发热程度不高、汗出、脉浮相对宽缓柔和。
【鉴别诊断】1)与太阳伤寒证鉴别:太阳伤寒证可见先恶寒而后发热、热度较高、无汗、脉来浮而绷紧有力,当头项强痛或周身疼痛时,应特别注意汗出之有无。2)与阳明证里热炽盛鉴别:此类病人因里热外蒸,而见发热汗出,初期亦有短暂恶寒,应该注重在舌象和口渴症状方面的鉴别。3)当呕吐证突出时,要注意是否发生太阳与阳明合病或欲传阳明。
【处方医嘱】桂枝9~12克芍药9~12克炙甘草6克生姜9~12克大枣6枚,二剂,水煎200毫升,分二次服。嘱:药后啜粥,温覆,取微汗。汗出病差,余药勿服。若不效,间隔4~6小时,不避晨昏,连续服用。忌食生冷,油腻,随诊。
【应变举要】1)服桂枝汤后,若诸症不减,仍头痛项强,发热、脉浮,反见心烦不安者,可在服药前先针刺风池,风府,以疏通经络,缓解症状,再服用桂枝汤。2)头疼明显,加川芎、白芷、羌活、蒿本;鼻塞清涕,加辛夷、苍耳子;兼见呕吐明显者,加制半夏、芦根;当出现舌红、苔黄等热象时,加黄芩、芦根、竹叶;兼见湿浊邪气而舌苔白腻时,加佩兰、白扁豆、茯苓。
【预后转归】1)见于外感病的初期阶段,及早治疗,调护得当,可迅速痊愈。2)病久失治可入里化热,有162条邪热壅肺咳喘者,有26条转属阳明形成阳明热盛津气两伤证者。
【验案举例】某年夏。某。先,其人畏热,启窗而卧,周身热汗淋漓,风来适体,乃即睡去,夜半觉冷,覆被再睡,其汗不减,反加甚。次日诊之。头有汗,背汗不多,周身汗亦不多,当与桂枝汤原方:桂枝9克芍药9克甘草3克生姜3片大枣3枚。又次日,未请复治,后以他病来乞治,曰:前次服药后,汗出不少,病遂告差,药力何其峻?然安知此方乃吾之轻剂也。(曹颖甫《经方实验录》)
【误案举例】某,男,60岁。1963年5月6日。素来嗜烟酒,形体瘦弱,工作过于劳累,1周前曾感冒,至今未愈。5月1日开始发烧头痛,恶寒,咽痛,面部略红,某医予辛温解表:桂枝6克白芍10克炙草3克生姜3克大枣7枚。1剂后面目红肿,体温升至39℃,咽红肿痛,病势沉重。又请某医诊治,诊为大头瘟,予普济消毒饮原方,未加减:升麻3克牛蒡子6克甘草6克桔梗6克薄荷3克连翘10克玄参15克蓝根10克马勃3克柴胡3克僵蚕6克荆芥穗6克银花15克,1剂。药后发热更重,体温39”3℃,面目红肿加剧,眦流黄水,皮肤作痒,咽红肿痛,嗜睡,夜间神志欠清,舌红口干,苔黄而腻,两脉洪滑且数,大便未通,小便短少色赤。此温毒蕴热夹湿,误服辛温之桂枝,又服升麻、柴胡、荆芥穗之升阳疏风,致使热势鸱张,病已加重,防其神昏致厥,故以清气兼以解毒,凉血分而化其湿,辛辣荤腥皆忌。紫草10克紫花地丁10克连翘30克银花30克黄连6克黄芩10克赤芍10克蚤休10克僵蚕6克片姜黄6克,2剂。外用赛金化毒散15克油涂外敷(或如意金黄散醋调外敷)。
二诊:1963年5月9日。服上方2剂后,体温降至37”6℃,两脉洪滑,热象已退,面目红肿已减,仍有黄水,但量不多,皮肤作痒,咽红口苦,夜寐稍安,大便通而不畅,小便黄少。温毒蕴热渐减,湿邪仍在,再以疏风燥湿,凉血解毒:蚤休10克蝉衣16克赤芍10克黄芩10克黄柏10克苍术3克片姜黄6克僵蚕6克金银花25克白鲜皮10克焦三仙各6克,3付。另用如意金黄散10克外敷。
三诊:1963年5月13日。前药连服3剂后,身热退尽,面肿已消,眦流黄水亦止,两脉弦滑,舌红苔白,胃纳已开,二便如常,皮肤痒势已退,再以凉血疏风,化湿止痒。连翘10克忍冬藤25克赤芍10克黄芩10克黄连4克地丁10克粉萆薢10克花槟榔、地肤子各10克,焦三仙各10克,3付。上药又连服3剂后,身热已退净,面目肿势已退而眦流黄水未作,饮食二便如常。嘱其忌腥荤鱼肉之类,后半月恢复正常。(赵绍琴《温病纵横》)
【防误要点】……风府穴是全身危险穴位之一,若经验缺乏者,可针刺大椎穴代之。
【相关条文】太阳病,初服桂枝汤,反烦不解者,先刺风池、风府,却与桂枝汤则愈。(24)太阳病,发热汗出者,此为荣弱卫强,故使汗出,欲救邪风者,宜桂枝汤。(95)
(23)、邢锡波《伤寒论临床实验录》:感觉踡缩怕冷,有时又感到凛然畏寒,在身体肤表上,又感到一阵烘热,这是中风特有的症状……鼻鸣,干呕,在太阳中风,虽非主证,而在中风的症状中,常为习见之兼证。……桂枝汤对于太阳中风,不但能驱邪外出,而其能畅通循环,又能调和营卫,以增进抗病机能,更为它主要的作用。故阳虚之人,用之尤为适宜。……中风证,是一种常见疾患。其表现的症状,以发热恶寒自汗为主,常伴鼻寒咳嗽,身倦无力等症。其脉象浮缓者,是桂枝汤主证。而现在一般常见之中风,其症状大多相同,而浮缓之脉不多见,所以采用桂枝汤,其效果不好。现在时常流行的伤风,其症状相同,脉象都不是浮缓,而为浮大或浮数,大多数皆为热邪的表现。用辛温之桂枝汤,不能针锋相对,所以服药后每有烦热的反应(按:邢老之书,甚为实际,后学治王姓中年女子之感冒,就有此反应,故邢老之书,应为细读!)病亦不解。此时若投以辛凉解表之剂,则奏效迅速。如银翘散、桑菊饮之类,是治疗伤风而内挟郁热的最好方剂。中风桂枝汤证为其脉浮缓,缓则雍容和缓,主于风邪侵入肌表,而内无热邪者。如挟有热邪者,则脉必不缓而为数,或为大。这是使用桂枝汤的关键,也是我们最应注意的。而桂枝汤治疗脉缓的中风,则有很好的疗效。在夏令褥暑季节,人每当风乘凉或贪食生冷瓜果之类,以消暑取爽,有时引起伤风,发热、恶风、脉浮、有汗、身觉倦怠不爽,食欲不振等,脉象多是浮缓。这一部分患者,多属养尊处优、不事劳动之人。与桂枝汤汤则应用而效,如投以辛凉之品,每使病势缠绵。由此可知辨证施治,必须脉证相符,才能应手奏效,如只辨证而不辨脉,轻率地投以方药,不但不能发生疗效,往往促成疾病的恶化和发展。……如发汗排邪,则不但卫气更受到损伤,而体津亦必遭到劫夺。不祛邪,则风气无由外排。……这因桂枝汤既能解表又能和里,卫气虚有表邪的可能,卫气虚而表不固的亦可用。心阳虚而卫气弱的可用,气血虚而营卫不和的也可用。因此说桂枝汤是调理营卫的专方,是卫虚邪存的主方。不但治风邪袭表,更能温通和里,所以历代名医,认为此方是扶卫气、疏表邪 、调营卫、和气血的最好的方剂。
(24)、王占玺《伤寒论临床研究》:如汗出过多,可用玉屏风散以固其表……“干呕”,在太阳是脏腑的正气上冲,往外祛邪,而太阴呕是阳气不足,食而不化则吐,故治中风不用止吐药,而用桂枝汤助正驱邪则愈。如15条所说:下后气上冲者用桂枝汤,此即是还有正气向上冲……如感冒出现上述基本方证,或长期不明原因的“低热”,长期易患感冒,时好时发,连绵不已,稍遇气温改变则易外感,平时易于出汗,或产后汗多易于着凉,关节疼痛等均作“营卫不和”、机体防御机能低下所致,均可用“桂枝汤”调和营卫或发汗或止汗退热,则诸证可解。此即桂枝汤“汗少可发、汗多可止”之意。一般外感、感冒、流感等,应用桂枝汤治疗较易理解,兹举二例“表虚营卫失调”所致低热、产后关节痛等仅供参考:
【病例1:产后低热关节痛】患者年30岁,于一年前产后着冷,低热不愈,体温常在37”4℃~37”6℃,偶而升至38”6℃,多汗,动则汗出,右手腕关节疼痛,睡眠不佳,二便正常,月经正常,白带偏多,时有腹痛。多查而未见其他疾病,久治不愈。73年9月27日就诊。苔薄白、脉虚数。产后气血虚衰之际受风邪,正虚无力祛邪外出,营卫不和,虽有汗而热不退,拟“调和营卫、固表安神”,先予:桂枝10克白芍10克生姜10克大枣4枚(去核)甘划6克桑枝30克炒枣仁18克合欢皮18克。日一剂,8剂后体温降至37”0℃~7”3℃,汗出腕关节好转,脉转缓和。前方加生芪15克白术10克防风3克,3剂后,体温37”1℃~37”3℃,未再升高,汗出腕关节疼痛基本消失,要求返乡,上方3剂为末,每用一握煎二次分服。
【病例2:表虚挟湿,低热带下】女,30岁,75年4月18日诊。素有带下,近二周每于午后身热37”1℃~37”6℃。食欲不振,胃脘作胀,易于出汗,下肢怕冷,双膝关节及右胁时痛,72年至今即患痛经带下不愈。某医诊为“神经官能症”,服药未效。苔薄而稍腻,脉沉细无力。卫气虚营卫失和,易出虚汗,卫阳不布致下肢怕冷酸痛,素有脾虚挟湿,以致纳差胃脘作胀,苔腻带下痛经诸症。调和营卫,佐健脾除湿安神:桂枝10白芍18生姜甘草各6克大枣去核4枚陈皮10克南星10克茯苓12克白术10克知母12克合欢皮30克夜交藤30克,3剂低热消失,9剂膝痛减半,胃胀减轻,易于出汗明显好转,白带消失,苔变薄白,脉象虚大,邪去正虚为主,前方加砂仁4克,再服数剂。……桂枝加桂汤,即原方桂枝用量加到15克。由于加强了桂枝的温阳作用,在治疗上除原有桂枝汤证外,主要用于气从少腹上冲心胸的奔豚证。或神经官能症、癔病之“癔球”上冲,或七上八下,忐忑不安等症……桂枝加厚朴杏子汤……主治桂枝汤证兼有咳喘上呼吸道感染,或并发支气管炎等,从而提示厚朴、杏仁相互配伍应用可治喘或定喘作用,我们常将这二味药加入其它定喘处方中,治疗支气管哮喘,喘息性支气管炎,或加入豁痰宽胸、益气养阴、活血化瘀方药中治疗心力衰竭之“喘息”,均显示出明显的平喘止咳作用。新加汤,即桂枝汤原方再加芍药3克生姜3克人参6克,使该方增强了芍药的敛阴止汗作用,生姜和胃走表,人能气阴两补,故用于表解后身痛不止,脉沉迟的气阴不足证,或外感汗后体力衰弱,或感染炎症发热体温因大汗而分离下降血压下降的欲脱证;桂枝加附子汤,即桂枝汤加附子6~10克,附子温阳散寒,用于治疗因过汗而出现的四肢挛急抽搐发紧、怕冷身痛、小便频数、脉象软弱等阳虚证,同时也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及某些关节肌肉疼痛之偏于寒痹者。乌头桂枝汤,即桂枝汤加乌头10~15克,由于乌头的温经助阳药力更大于附子,除治疗上述寒痹外,更常用于治疗少腹冷痛,疝痛、及疝气之偏于寒疝者;桂枝加葛根汤,即桂枝汤加葛根12克,主要用于治疗桂枝汤证兼见项背强急俯仰转动不利者,也用于颈椎病及着冷落枕后引起的颈后部疼痛运动不灵活者,……桂枝加芍药汤,即桂枝汤再加芍药9克,倍用芍药敛阴止汗柔肝止痛,冶疗太阳表证误用攻下以致发生时满时痛者,仲景谓此证“属太阴”,用于治疗急性胃炎、肠炎、胃肠炎、消化不良之腹泻疼痛,妊娠呕吐,纳差而有腹肌痉挛,脉弦等症均有一定效果。桂枝去芍药汤,……用于太阳病误下伤阳后,表证未解而兼见脉促胸满,表证误用苦寒,攻下损及胸阳,故去芍药恐敛阴,依此为例,对于胸痹心痛、痰浊上扰蒙闭胸阳的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塞、和某些器质性心脏病,脾阳虚衰之胃脘痛等症,用芍药当慎之。桂枝加大黄汤,倍用芍药,加大黄6~10克,治疗太阴脾家气血不和而又兼阳明,又有腹满时痛大便秘结之里实热者;桂枝附子汤,即桂枝汤去芍药,再加桂枝3克、附子9克,……治疗风湿相搏身体疼痛,甚至不能自转侧,脉虚而涩等。尤于各种关节炎、关节肌肉疼痛之偏于寒者。若风湿久病而有化热趋势,宜本方去桂加术;桂枝去桂加苓术(各10克)汤,治疗服桂枝汤或下之后,仍头项强痛,翕翕发热,无汗,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者……
(25)、刘举俊《伤寒论释义》:本证的发热比较轻浅,就象羽毛覆盖在身上一样温和发热,这都是桂枝汤证的特点。……恶寒未有不恶风,恶风未有不恶寒……
按:此家之释,多无新意!
(26)、伤寒论析疑:吕搽村《伤寒寻源》云:卫强故阳脉浮,营弱故阴脉弱。这两句话与第95条“太阳病,发热汗出者,此为荣弱卫强,故使汗出,欲救邪风者,宜桂枝汤。”是一致的。……因此太阳中风兼见鼻鸣,病情反而比较轻浅。我们说,太阳中风包括伤风感冒在内,但太阳中风不等于就是伤风感冒,这一点必须搞清楚。干呕,是胃气失于和降,这是受外邪束表的影响而引起的一种反应,病变不在胃的本身。根据临床体会,此条干呕与第4条的“颇欲吐”在程度上有轻重的不同。应该加以区别。第4条的“颇欲吐”是胸中难受,只想呕吐,再加上其他脉证,便是向里传变的征兆。本条的干呕,是指有恶心想呕的感觉,但并不厉害,这种情况多见于伤食感冒。……临床上不论外感,内伤,只要出现头痛发热,汗出恶风等证,便是桂枝汤的适应证。……如果再不汗,可以再三服用桂枝汤,它的目的显然是为了发汗。……太阳病本身是没有虚证的。……桂枝汤证是由于汗出不彻,所以需要解肌发汗。它和桂枝加附子汤证兼表阳虚,桂枝新加汤的气血虚不同,和《金匮要略》的桂枝加龙骨牡蛎汤不同、桂枝加黄芪汤证也不同。和腠理不固,经常出虚汗,须用玉屏风散、牡蛎散之类固表敛汗方法来治疗的那种自汗也不一样,性质不同,病机不同,不得混为一谈。……均强调芍药是通利之品,无一语涉及酸收。……但在第280条则提出:“太阴为病,脉弱,其人续自便利,设当行大黄、芍药者,宜减之。以其人胃气弱,易动故也”。此条芍药与大黄相提并论,从侧面揭示芍药的药性作用,与《本草经》的说法正相吻合。古今有不敛汗的名方,如玉屏风散、牡蛎散、当归六黄汤等,都不用芍药敛汗。张锡纯的《医学衷中参西录》以善治自汗虚汗自豪,极方山萸肉为补肝酸敛第一要药,而称芍药之功在于苦降。他在建翎汤中用白芍平肝,用代赭石潜阳,治阴虚阳亢的高血压病,作者在临床也常用此方治此病,确有显著疗效(按:一得)。因此说桂枝汤用芍药的目的在于酸收敛汗,不但在《伤寒论》中没有根据,即使在后世方中也缺乏足够的佐证。……芍药之酸,有和营益阴的一面,也有酸苦涌泄的一面,这要看芍药和那些药配伍而发挥其不同作用。与补药同用则益阴,与泻药同用则苦降。说芍药益阴,看来大家不会有异议,而仲景方中的芍药,大多以苦降为用,这一点还须进一步进行论证。《伤寒论》中的麻子仁丸、大柴胡汤等方,芍药与枳实、大黄同用。《金匮要略》中的芍药与枳实、桔梗同用。这些都发挥了芍药苦泄的作用。又如芍药甘草汤治胁痛、腹痛以用腓肠肌痉挛等证,这就是日人吉益东洞所谓“结实拘挛”,说明芍药具有益阴柔肝、缓急止痛的作用。近年来用芍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这和《本草经》除血痹的论点也完全一致。所有这些资料都是用芍药酸收来解释的。或许有人认为,芍药在汉代以前是赤白不分的,目前两者在临床应用上有所区别。作者认为,白芍长于益阴,赤芍长于破瘀。……古代既然用芍药赤白不分,那么《伤寒论》中所用芍药,势必既有白芍,也有赤芍。在这种情况下,桂枝汤中的芍药,究竟是白芍的功效,还是赤芍的功效,看来要截然划分是有一定难度的。……归结到一点,芍药本身,它具有和营益阴和酸苦涌泄的作用,但没有酸收敛汗的功效,看来这一点是可心基本肯定的。
(27)、作寒论现代解读:啬啬:本意为寒秋之风吹动树叶和枯枝发出的声音。……淅淅:风雨所。……啬啬恶寒、淅淅恶风,都是形容恶风寒的程度比较轻,就象秋天的风雨一样,不象冬天那样严寒。翕翕发热:形容发热轻浅,就象鸟把羽毛合起来的样子。……桂枝汤的适应证还是有一定范围的。它不适用于急性传染病的前驱期,它也不能代替麻黄汤。……在西医界也有类似的情况,如阿斯匹林一直用作解热镇痛药,后来发现它有降低血液粘稠度的作用。灭滴灵原来是治疗阴道滴虫的药物,后来发现它对厌氧菌有效。桂枝汤的现代药理研究非常多。其作用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1)对体温、汗腺分泌、心率、血压、肠道蠕动、免疫功能的双向调节作用,双向调节作用的前提是建立在特定的病机基础上,并且与一定的病理基础相联系。双向调节作用的基础是桂枝芍药、桂枝甘草、芍药甘草这些药对的配伍,双向调节作用的实质还待进一步研究;2)抗炎;3)镇痛、催镇作用;4)抑菌抗病毒作用;5)对呼吸道具有祛痰、止咳、保护呼吸道粘膜的作用,还有平喘作用;6)改善心血管功能,增强血液循环;7)抗过敏。桂枝汤服用方法与注意要点,完全符合现代药理学理论和临床实践。一是服药后稍停片刻,再喝热粥一碗多,帮助出汗。此法非常重要,如果不吃热粥,则效果不好或者无效。徐灵胎说:桂枝本不能发汗,故须助以热粥。二是要盖上被子,而且不要盖得太厚,以免出汗太多,以达到遍身微汗,皮肤湿润为度,不可出汗太多,如果大汗淋漓,病反不好。三是一剂药分三次服,如果得第一次后,即得微汗而病情解除,其余的两次药以后再服,不要再接着把药服完。四是服药后没有出汗,病情没有变化,应当按照以前的方法再服。假如还不出汗,少少休息一会,在半天或稍微长一点的时间内把3次药服完。假如病情严重,严密观察一昼夜,只要病情没有变化,服完一剂可以再服二、三剂。五是服药期间禁止食用生冷、粘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之物。……感冒发热时,机体会丢失盐和水分,如果发汗太多,会引起水、电解质紊乱。《伤寒论》中,对因为误用汗法引起的变证和坏病,作了大量的记述,其中主要的是水、电解质紊乱。所以,在服用桂枝汤后,吃一大碗热粥,补充水、电解质、营养物质和热量,并且一再强调出微汗,得汗便止,不要大汗淋漓,都是非常科学的观察和无数成功与失败经验的科学总结。温病学说也一再强调时时保护阴液(防止水、电解紊乱),也是继承了《伤寒论》的学术思想。
(28)、柯雪帆《伤寒论选读》:一指卫气浮盛,故称阳浮,营阴不足,故称阴弱;一指脉象,轻按即浮,故称阳浮,沉取即弱,故称阴弱。……故外邪侵袭,卫气亢盛于外,营气失于内守,是太阳中风证的基本病机。……此外,本方还有调和气血与调和阴阳的功效。……若一服无汗,可提前进第二、三服,甚至一昼夜之内可以连续服药达6~9次……桂枝汤在《伤寒论》中主要用于治疗中风证以及阳明病、少阳病、太阴病兼有表证而证似太阳中风者。临床上凡表证见发热汗出、恶风均可用桂枝汤治疗。其中发热较为轻浅是桂枝汤证发热的特点之一。《伤寒论》中还将桂枝汤治疗营卫不和的“自汗出”等其他病证。桂枝汤证以“脉弱自汗”为主。后世医家广泛应用本方,即使是温病学家也不例外。如叶天士将本方用于治疗伤寒患者,吴鞠通将本方用于温病初期“恶风寒”者。……对于体虚易感冒者,常可加入黄芪,年老患者可加入附子。治疗自汗患者也常加入黄芪以益气固表,低热是临床常见症状,用桂枝汤治疗常能取效。桂枝汤还用于治疗多种皮肤病,如荨麻疹,冻疮,只要是营卫不和,寒象明显的均或用桂枝汤取效。其辨证要点仍按《伤寒论》所论述的。……桂枝汤对发热有解热作用,对体温低之虚寒证经作用,从而使体温恢复正常。又如表虚证发热自汗出者可用桂枝汤发表汗出而愈,长期自汗者服之其自汗可止。
(29)、陈亦人《伤寒论译释》:由于自汗,所以热不太高,与无汗发热不同,与里热薰蒸的蒸蒸发热也不同,因此翕翕发热为最恰当的形容,也是太阳中风证发热所独有的特征,掌握了这一特征,就更有利于辨证……因此,不论是外感内伤,只要符合营卫不和或脾胃不和的病机,使用本方皆有良效……近代发现,桂枝汤有双向调节作用:一是对体温的双向调节作用,能使营卫不和的体温偏高或偏低的病理状态趋于正常;二是对汗液的双向调节作用,既能发汗,又能止汗;三是对心率的双向调节作用,既能治心动过速,又能治心动过缓;四是对血压的双向调节作用,临床用于风心、久泻等慢性病的后期,或产后气亏虚引起的低血压,及中气不足,阴阳失去维系所致的高血压,常可用之;五是对大肠功能的双向调节作用,能治脾虚运化不利的久利,又能治气郁,结肠痉挛引起的便秘。……徐灵胎云:“……内经:“谷入于胃,以传与肺”,肺主皮毛,汗所从出,啜粥充胃气达于肺也。”……但不宜覆盖过多,以免出汗太多……犹如被盗之家,家人一齐夺门而出,贼便逗留于主人出奔之空处……本方应用范围:除外感风寒,营卫不和外,广泛用于多种疾病:1)无名低热,久治不愈;2)顽固自汗,服益气固表无效者;3)头汗,本方加桑叶;4)慢性功能性腹泄;5)虚寒性胃痛,痉挛性腹痛;6)血管神经性头痛、关节炎、原发性坐骨神经痛;7)面神经麻痹,本方蝉蜕,僵蚕;8)小腿溃疡、荨麻疹、皮肤瘙痒站;9)妊娠恶阻;10)过敏性鼻炎,本方加葶苈子,蝉蜕;11)鼻无嗅觉,本方加石膏。
【医案选录】
吴,23岁,头项强痛而恶寒,脉缓有汗,太阳中风,主以桂枝汤。桂枝三钱白芍三钱甘草二钱炙生姜三钱大枣二个,水五杯,煎二杯,头杯服后,即啜粥取汗,有汗,二杯不必啜粥,无汗仍然。(录自《吴鞠通医案》)
(29)、李克绍《伤寒论语释》:既然发热轻,恶寒也就较差,只是有风时才拘束紧缩,象向身上喷洒水点似的。……【临床应用】临床上凡见头痛、鼻塞、流清涕、恶风、汗出、舌苔白润、脉浮或浮缓,或兼面色晦暗,精神倦怠,肢体浮肿等症,均可使用本方。常用于治疗伤风感冒,流感、神经性性水肿、过敏性水肿、产后发热、感寒腹痛等病之有上述见证者。……
(30)、贺有琰《伤寒纵横》:李,男,48岁。昨日起病,恶寒发热,头痛,微汗出,胸闷,欲吐,苔白薄,脉浮略数,重按无力。桂枝10克芍药10克炙甘草6克生姜6克大枣4枚清半夏10克,一剂热退,自觉头晕,不食,前方去清半夏,加麦牙10克,一剂愈。(《广东医学》)
(31)、赵桐《伤寒述义》:阳浮者热自发,是剽悍之卫气抗骤袭寒风之激战也,阴弱者汗自出,是卫为所困,营无所守而士卒逃窜也(汗为血液)。寒风伤,恶寒则啬啬;开阖失,恶风则淅淅;外恶寒而翕翕,卫抗邪而发热也。……要知,阳浮阴弱不是尺寸,若是尺弱则禁作汗,论有明训也。风伤卫则卫分邪强,卫强则不能与营气谐和,未有卫病而营不病者也。
(32)、熊曼琪《伤寒学》:
【医案选 释】
1、低热:女,15岁。76年6月20日。前月患感冒,体温38”5℃,经用解热镇痛药和抗生素,体温降低,但低热不除,每天37”5℃,已20余天。各项辅检正常。某投以清热解毒之剂,2剂无效。刻诊:时有头痛,微恶风,动则汗出,倦怠乏力,纳食不佳,二便正常。面色萎黄,精神颓废,舌淡红,苔薄白,脉寸缓弱,尺微弱。此乃外感……邪未尽解,邪恋肌腠,营卫不和而发热。治宜解肌退热:桂枝10克白芍15克甘草10克生姜6克大枣3枚,2剂。1剂热退,2剂愈。(柯利民:低热的辨证论治)
辨治思路:观其证候,仍具备头痛、发热、汗出、恶风、脉缓等太阳中风的主要脉证。……然则在具体用药上,虚其罹病日久,已有面色萎黄,精神颓糜等正虚之象,巩不任大剂辛散走窜之品,故在原方中减桂枝用量(但非倍芍药,仍为桂枝汤),应用而效。启示有二,一为法为证立,不拘时日。二乃经方妙在变化,因人因时国地调整剂量,药与证符,乃可服之。
2、自汗:林,男,农民。体素健壮。某夏,午饭后汗渍未干,潜入海中捕鱼,回家时汗出甚多,自此不论冬夏昼夜,经常自汗出。以卫阳不固论,投玉屏风散、龙牡、麻黄根等,后又用桂枝汤加黄芪,均稍愈而复发。某医疑为肺结核,然透视无异常。如此年余,体益疲乏,皮肤被汗渍浸成灰白色,汗孔增大,出汗时肉眼可见。自觉肢末麻痹,头晕,惟饮食如常。虽未病倒,但不能参与劳动。脉浮缓,重按无力,汗出虽多,但口不渴,尿量减少。流汗时间,午、晚多而上午少,清晨未起床前,略止片刻。……其病虽久,脏气未伤,故脉仍浮缓,应微发其汗与和营卫。桂枝9克芍药9克炙甘草3克生姜9克大枣7枚,水一碗煎,清晨睡醒时服下,嘱少顷再吃热稀粥一碗,静卧数小时避风。第三天复诊,服药后全身温暖,四肢舒畅,汗已止,仍照原方加黄芪15克,服法如前,但不啜热粥,连服两剂,竟获成功。其后体渐健壮,7年未复发。(孙溥泉《伤寒论医案集》)
3、无汗:男,9岁。85年7月15日。其母代诉:自幼未有汗出,每致暑月则全身皮肤发红,干燥,瘙痒,经常抓破皮肤血流结痂,痛苦难忍,诊为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服谷维素等未效。刻诊:全身皮肤发红,干燥,四肢、胸腹部见有条状血痂,及出血痕迹,呼吸气粗,烦躁,口鼻干燥,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浮数。虽呈一派热象,审证求因,此非内有实热,乃营卫不和,汗液不得宣泄之故。桂枝5克白芍5克甘草5克生姜3片大枣5枚。水煎,5剂。药后,唯腋下略有汗出肌肤较前舒服柔和。因患儿服药困难,改以桂枝、白芍、甘草各等分,研为细末,装入胶囊,每日二次,每次10克,用生姜、红枣煎汤送下,服用20日,患儿遍身挚挚汗出,诸证咸除,随访三月未复发。(陈明《伤寒名医验案精选》)
辨治思路:患儿自幼无汗,显然非外感所致。虽有呼吸气粗,时烦躁等看似热象,但舌淡红,苔薄白,反映里无实热之本质。况该患儿内在脏腑无显著病变,此无汗之产生,乃属“荣弱卫强”之桂枝汤证。营气内弱,不济卫阳,则卫阳欠通,滞于玄府,关门闭郁。荣气内弱,汗孔闭塞,则见无汗。营卫失和,腠理郁闭,气机不通,卫阳不得宣泄,则见皮肤发红,瘙痒诸证。桂枝汤解肌发汗,滋营畅卫,待营卫相济,各司其职,则汗出气畅,烦热自除。……以桂枝汤所治疾病达数十种之多,如呼吸系统之感冒、流感、呼吸道炎症等。消化系统之慢性肠炎、胃溃疡、便秘等。循环系统之心律不齐、高血压、低血压以及各种器质性心脏疾病所致之胸闷、怔忡等,运动系统之颈肌劳损、肩肌劳损、急性腰扭伤、慢性腰肌劳损、腰椎病、梨状肌综合征、骨关节炎、肩周炎、慢性滑膜炎、以及肢体麻木疼痛等。神经内分泌系统之经常性自汗、盗汗、头汗、半身汗、非黄疸型黄汗、无汗、失眠、多梦、健忘、遗精、梦交、脱发、神经衰弱、癫痫、眩晕、糖尿病性神经痛、耳聋、交感神经紧张症等。妇科月经病如寒滞痛经、经行后期、经行头痛、经行身痒、经行浮肿、崩漏等。妊娠病如妊娠恶阻、水肿、癃闭、低热、滑胎等;产后病之产后发热、自汗、身痛、恶露不绝、乳汗自出等症。术后病如人流术后或绝育后低热,绝经期综合征及白带阴痒等。儿科之小儿厌食症、营养不良症、遗尿症、夜尿症、多动症、地图舌、过敏性紫癜等。皮肤科之多形红斑,湿疹,皮肤瘙痒症,冬季皮炎,冻疮,蛇皮癣等。其他还有疲劳综合征,过敏性鼻炎、无脉症、痿证、奔豚气、慢性阑尾炎、浅层点状角膜炎等……
(33)、柯雪帆《伤寒论临证发微》:具体来说是轻度或中度发热,轻度恶风,微微有汗。外感风邪,人体卫气与病邪作斗争而浮盛于外(同时也受外邪阻遏),营气内守功能减弱。……脉象以浮脉为主,可见浮弱、浮缓、浮数等。有人说桂枝汤证脉无定形。……用水较多(1400毫升),煎煮时间较长,煎成药汁较多(600毫升),只煎头汁不煎二汁。病情较重可在一日内煎服二三剂药,即在一日之内服药6~9次,白天服,夜间继续服。这与现服西药每8小时或每4小时服药一次相同。这对外感病相当重要。目前服中药不论病情如何,都是一剂药煎二次,一日服两次,这对某些病情是有影响的。
【桂枝汤的临床应用】除太阳中风证之外,在阳明病、少阳病、太阴病、差后复热等病证中也有应用。在《伤寒论》中论及桂枝汤的就有18条。在内伤病中也多有应用。其应用可归纳以下几个方面:1)证情与太阳中风证相同的发热。如感冒、流感、高热之后的低热;2)气血不和所导致的皮肤病如冻疮、荨麻疹、过敏性皮炎等;3)营卫不和导致和汗出异常、时寒时热等;4)气血不和所导致的痉挛性脘腹疼痛、血管疾患及妇科疾患;5)阴阳不和所导致的心烦、夜眠不安。从清代温病学家吴塘将桂枝汤用于温病早期之有轻微恶寒者,可见其应用面之广。……在临床应用桂枝时应掌握其主要功能为调和营卫、调和气血、协调阴阳。其主要症状是微热、微寒、微微有汗。因此,可以把第13条“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桂枝汤主之”看作是桂枝汤主症的小结。
【医案医话选】
1)感冒低热:女,40岁。头痛,腰背痛,肢酸乏力,微自汗出。恶风寒,鼻塞流清涕,微咳,腹痛,大便溏,舌淡红,苔薄白,脉浮缓。体温37”5℃。此属伤风,宜桂枝汤:川桂枝10克赤白芍各4”5克炙甘草6克生姜10克红枣10枚擘开。服1剂,微似有汗,全身温暖舒适,各症均除。(《伤寒论方运用法》)
2)治感寒肌肤麻木:男,21岁。酒后寐中受风,遍身肌肤麻痹,搔之不知痛痒,饮食如常。吴鞠通投与桂枝汤,桂枝5钱,白芍4钱,甘草3钱,生姜3片,大枣2枚。水三杯,煎二杯,得汗止后服,不汗再服。并嘱弗夜膳,临睡腹觉饥,服药一杯,须臾啜热稀粥一碗,复被取汗。只一服,便由头面至足,遍身得微汗,汗到处,以手搔之,辄知痛痒,次日病若失。观此医案,知欲用桂枝汤原方发汗者,必须啜粥,若不啜粥,即能发汗,巩亦无此功效。(《医学衷中参西录》)
3)产后外感风寒:女,23岁。素体弱,产后10余日,衣着单薄,感受风邪,头痛发热,汗出恶风,厌油食减。某医用银翘散辛凉疏表,一二剂病无进退,第3剂加重剂量投之,至夜汗出不止,内衣湿透,心悸难耐。舌质淡,苔薄白,脉浮缓。此本桂枝汤,非银翘散证,产后得此亦可用之……桂枝9克白芍9克炙草6克生姜3片大枣6枚。1剂热解汗止,2剂则外感痊愈。(《熊寥笙医案》)
【加减法选要】
1)愚用桂枝汤时,恒加黄芪以补胸中大气,加薄荷以其速于出汗,不至如方后所云,恒服药多次始汗也。(《医学衷中参西录》)
2)青防风与炒白芍同用,微辛微温配微苦微寒,用于内伤病可调和肝脾,用于外感也有调和营卫之意。(《疑难病证思辨录》)
【应用要点与适用病证】应用要点有表证的发热脉浮头痛恶寒而微微有汗。适用病症有:体力虚弱或一时体务下降情况下的外感病初期;卡他性肠炎初期;产后下利;不明原因的低热;妊娠恶阻见多汗恶心。(《汉方概论•药方直说》)
(34)、熊曼琪《伤寒论》:微火:取和缓不猛的火力,使不溢沸,亦称文火。……卫阳浮盛(并非卫气强盛)……桂枝汤证4个主症中为何言症遗脉?因为太阳中风证,其脉固多浮缓,但桂枝汤主治证却不一定全是浮缓之脉,如57条“伤寒发汗已解,半日许复烦,脉浮数者,可更发汗,宜桂枝汤”。……“阳浮阴弱”,当以既言脉象(脉浮缓),复指病机(卫强营弱)的观点甚为全面,准确。……啬啬恶寒,淅淅恶风,肌腠疏缓,卫气不谐,虽无寒若不能御,虽无风而常觉洒淅也。尤在泾云:“翕,越也,动也,盛也,言其热时动而盛,不似伤寒之一热至极也。”
【临床应用】
(1)、张仲景对本方的应用:
1)主治太阳中风证,见12条、13条(12、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13、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桂枝汤主之。);
2)用于营卫不和常自汗出证,见53条(病常自汗出者,此为荣气和。荣气和者,外不谐,以卫气不共荣气谐和故尔。以荣行脉中,卫行脉外,复发其汗,荣卫和则愈。)
3)用于脏无他病,时常自汗出而不愈者,见54条(病人藏无他病,时发热、自汗出而不愈者,此卫气不和也,先其时发汗则愈,宜桂枝汤。)
4)用于伤寒发汗已解,半日许复烦,脉浮数者。见57条(伤寒发汗,已解。半日许复烦,脉浮数者,可更发汗,宜桂枝汤。)
5)用于太阳病虽经误下而表证不罢者,见15条(太阳病,下之后,其气上冲者,可与桂枝汤,方用前法,若不上冲者,不得与之。)、164条(伤寒大下后,复发汗,心下痞,恶寒者,表未解也,不可攻痞,当先解表,表解乃可攻痞。解表,宜桂枝汤,攻痞,宜大黄黄连泻心汤。)
6)用于太阳病外证未解,脉浮弱者,见42条(太阳病,外证未解,脉浮弱者,当以汗解,宜桂枝汤。)
7)用于太阴病表未解者,见276条(太阴病,脉浮者,可发汗,宜桂枝汤。)
8)脾肾阳气大虚兼表证,以四逆汤先温其里,里和而表未解者,用桂枝汤。见91条(伤寒,医下之,续得下利清谷不止,身疼痛者,急当救里。后身疼痛,清便自调者,急当救表。救里,宜四逆汤;救表,宜桂枝汤。)372条(下利腹胀满,身体疼痛者,先温其里,乃攻其表。温里,宜四逆汤;攻表,宜桂枝汤。)、387条(吐利止而身痛不休者,当消息和解其外,宜桂枝汤小和之。)
9)阳明病,脉迟,汗出多,微恶寒,表未解者,仲景仍以桂枝汤治之,见208条(阳明病,脉迟,虽汗出,不恶寒者,其身必重,短气,腹满而喘;有潮热者,此外欲解,可攻里也。手足濈然汗出者,此大便已硬也,大承气汤主之。若汗多,微发热恶寒者,外未解也,其热不潮,未可与承气汤,若腹大满不通者,可与小承气汤微和胃气,勿令至大泄下。)
10)《金匮要略》用桂枝汤,一用于妇人妊娠呕吐,一用于产后中风。
(2)、后世医家对桂枝汤的应用:
1)《南阳活人书》:桂枝自西北二方居人,四时行之,无不应验。江淮间惟冬或春可行之,春末及夏至以前,桂枝证可加黄芩一分,谓之阳旦汤,夏至可加知母半两,石膏一两,或加升麻一分,若病人素虚寒者,不必加之。
2)《伤寒来苏集》:以汤治自汗、盗汗、虚疟、虚痢。
3)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不论风寒、温热、各种杂病,凡是病机上具有卫阳受伤,营气虚寒,或阴阳不和,营卫失调等特点,都可以本方化裁。如治阴虚风温,用桂枝汤加杏仁宣肺外,更加花粉以生津清热。再如阳伤饮结之咳嗽,以桂枝汤温阳,或加杏仁苦降以肃肺,或加茯苓、苡仁淡渗以利饮,或加半夏以止咳。
4)吴鞠通《温病条辨》以桂枝汤化裁加减治疗风寒、温热等多种外感病。
(3)、现代应用:
1)呼吸系统疾病:用于普通感冒、流感、呼吸道炎症。用桂枝汤治疗夏季感冒,均在服药2~3剂后痊愈。桂枝汤证并非寒冷季节所独有,夏令天气炎热,汗出当风,或突出空调环境,则易为风寒之邪所中,故曹颖甫把桂枝汤誉为“夏令好冷饮而得表证者之第一方”,实属经验之谈。桂枝汤用于风寒型各类感冒,疗效好坏的关键在于是否有汗及汗的多少而辨证用药:如汗出不彻,恶寒较重,四肢疼痛者,宜重用桂枝,并酌加羌活、桑枝;如汗多或自汗,宜重用芍药、甘草,减轻桂枝生姜的用量,酌加黄芪、白术、防风;如头痛甚,加白芷、蒿本;干呕重者,宜重用生姜,白芍,酌加姜半夏、陈皮;桂枝汤夺体温有双向调节作用,既能退热降温,又能散寒升温。
2)消化系统:临证以脘腹不适,或疼痛时作,纳呆,舌淡,苔白,脉弱等作用为辨证要点。对大肠功能具有双向调节作用,既能治脾虚运化不利的久利,又能治气郁、结肠痉挛引起的便秘。
3)循环系统疾病:桂枝汤及其类方,能治疗心血管疾病已被临床所证实。对心率、血压具有双向调节作用……临证以畏寒、心悸、胸闷、气短、舌淡黯、苔白、脉缓等为辨证要点。各种器质性心脏病所致的胸闷、怔忡症,心脏神经官能症及受惊后心悸等,只要符合辨证要点,皆可用……
4)运动系统疾病:颈肌劳损、肩肌损伤、急性腰背扭伤、慢性腰肌劳损、腰椎病、梨状肌综合征、骨关节炎、肩周炎、慢性滑膜炎及肢体麻木疼痛等,只要具有骨肉关节酸冷麻痛的特点,即可用桂枝汤加味治疗。如加姜黄、羌活、桑枝治疗肩周炎。
5)神经系统疾病:用桂枝汤加味及其类方,治遗精、梦遗、阳痿、失眠、多寐、健忘、脱发、癫痫、偏瘫、交感神经紧张症、耳聋等,如桂枝汤加石菖蒲治神经性耳鸣。
6)内分泌系统:经常性自汗、盗汗、头汗、半身汗(偏沮)、非黄疸性黄汗及无汗症等,既能止汗,又能发汗。以汗出异常,舌淡红,苔薄白,脉弱或缓为辨证要点。如加煅龙牡、浮小麦治酒后当风淋雨所致的半身汗出症。
7)妇科疾病:月经病(寒滞痛经、经行后期、经行头痛、经行身痒、经行浮肿、崩漏),妊娠病(妊娠恶阻、水肿、癃闭、低热、滑胎等),产后病(产后低热、自汗、身痛、恶露不绝、乳汁自出等),术后病(人流术或绝育术后低热),绝经期综合征及白带阴痒等。辨证要点:必须在正气虚弱、或脾胃、气血、营卫、阴阳失调,或外感风寒之邪导致营卫不和的基础上,见自汗、恶风(恶风寒)、发热(热不甚高),舌淡红,苔薄白者。
8)儿科:小儿厌食症、营养不良症、遗尿症、夜尿症、多动症、地图舌、过敏性紫癜、只要符合饮食不佳,身体虚怯、面色无华、舌淡苔白,脉弱的辨证要点,即可加味治疗。如治一周后地图舌消失者。
9)皮肤科:以桂枝汤为主治疗多形性红斑、湿疹、皮肤瘙痒症、冬季皮炎、冻疮、蛇皮癣、过敏性紫癜的疗效已获公认。临证以营卫不和、郁而生邪、或邪乘虚客于营卫等病机特征为辨证要点。如加味治老年瘙痒症。
10)其他:虚劳综合征,瞑眩、过敏性鼻炎、无脉症、痿症、奔豚气、慢性阑尾炎、浅层状角膜炎等。
【医案选录】
1)太阳中风证:太医之女,病伤寒、发热,恶风,自汗,脉浮而弱。许叔微云:当服桂枝。彼云:家有自和者。三啜之而病不除。询其因,用肉桂耳。许自制桂枝,一啜而愈。论曰:仲景论用桂者,盖取桂枝之轻薄者耳,非肉桂之厚也。肉桂之厚,治五脏之用,取其镇重;桂枝清轻,治伤寒用之,取其发散。
2)夜间潮热:某,男,35岁。88年6月12日就诊。自觉夜间发热10载,加重5月。10余年来,每至夜晚10点时许始周身发热,体温不高,肌肤扪之微热,心烦不安,关节酸困不适,骨蒸潮热,彻夜难眠。寒冷之夜,床被稍厚即觉烦热加重,四肢伸出被外方感舒适。至凌晨4时左右,夜热缓解,肢体发凉,怕冷汗出,此时才可入睡。白天感头痛,头昏乏力。诊见面色黄白,舌淡,苔薄白腻,脉浮缓而虚。曾多方求医,予养阴透热、滋阴除烦,健脾燥湿,清热利湿,凉血活血等法,终未能效。予:桂枝白芍各9克生姜甘草各6克生龙牡各20克苍术10克大枣3枚。服药6剂,夜间潮热缩短至1~2小时,发热明显减轻,心烦好转,睡眠尚可。再进6剂,夜间发热基本治愈,无汗出恶风之感,守方10余剂,症状消失,痼疾遂愈。自按:本案所述之夜间发热虽夜间发热比较明显,但热有汗,且汗出恶风,头痛身困,舌淡、苔薄白腻,脉浮缓而虚,与常见之夜热早凉,热退无汗一证机理完全不同,故不可滋阴清热或养阴透热,滋阴则可恋邪,故以桂枝加减化裁。营卫不和何以导致夜间潮热?营卫之气运行乖异,阳不入阴,阴不交阳,阴阳失交,营(阴)卫(阳)不和,卫气夜间应行于阴分而浮于外,即所谓“阳浮者热自发”。(《陕西中医》)
3)、自汗:男,成年。素本体虚,近五日来自汗淋漓,憎风,纳谷不香,脉浮弱无力,苔薄白,营卫不和,腠理失密。桂枝9克杭芍9克炙草4”5克生姜9克大枣6枚,3剂。自按:“病常自汗出者,此为荣气和。荣气和者,外不谐,以卫气不共荣气谐和故尔。以荣行脉中,卫行脉外,复发其汗,荣卫和则愈”。“营气和”即营气无病;“外不谐”,言卫气不固。本案卫气不与营气和谐故,故用桂枝汤调和营卫,和阴阳,腠理固密,自法得止。(《经方应用》)
4)面神经麻痹:男,26岁。右侧面神经麻痹十天,右眼不能闭合,口有歪斜,进食时咀嚼不便,舌淡,脉细弦。风寒郁滞,络脉不和。桂枝汤加味:桂枝9克白芍9克甘草4”5克红枣5枚白附子6克僵蚕6克蜈蚣2克。5剂后口眼歪斜明显好转,右眼已能闭合,进食咀嚼好转,原方继用5剂。自按:桂枝汤合牵正散治面神经麻痹,取效颇捷,可知桂枝不惟解表邪,和营血,且能调和气血、温通经脉,推而广之,凡风寒郁滞经络肌肤,气血运行不畅而致肌肤麻痹及风寒湿痹等,均可加减用之。(《经方应用》)
按语:除用于太阳中风外,阳明病、少阳病、太阴病兼表证似太阳中风者及里虚寒而表未解者,凡表证见发热、汗出、恶风均可用,其中发热较为轻浅是桂枝汤证发热的特点。还是治疗杂病营卫不和“发热汗自出者”之良方,临证又以“脉弱自汗”为要点。
(35)、伤寒论临床应用:本条“阳浮而阴弱”与第3条“脉阴阳皆紧”为对照文法,提示表虚与表实的脉象区别。……因太阳中风证未必见发热,但必见汗出……“鼻鸣”:……指鼻窍不通,气出不畅而发声响,与后35条(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麻黄汤证之喘作对比,提示太阳中风之寒邪不甚,肺气之郁闭较麻黄汤证为轻,故其表现也相对较轻。……“干呕”……与第3条(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伤寒证之呕逆亦是采用对比文法示太阳中风证感受风寒之邪较伤寒证为轻……曰桂枝汤主之唯第12条、第13条,可见桂枝汤之功用当从此两条中求取……除太阳所主统之营卫不和外,病变尚涉及肺及脾胃……桂枝汤是太阳中风证的主方,功效是调补脾胃、调和营卫、解肌发汗。……桂枝、生姜、大枣俱为日常生活中常用佐料,功可调补脾胃。……而甘草亦具补益脾胃之功……而《伤寒论》中小建中汤、桂枝加芍药汤均用芍药治疗邪中焦脾胃之腹痛,只是小建中以虚为主,桂枝加芍药以实为主,故前者多饴糖建中。可见芍药可治邪犯中焦所致的腹痛。由此可见桂枝汤中诸药无不是脾胃药也。……
【验案举要】
1)脑疽:老妇,患脑疽,周围蔓延,其径尽许。启其所盖膏药,热气蒸蒸上冒,头项不能转侧。先以治脑疽法,膏药敷之,三日不效。四日晚诊之,见病者伏被中不出,询知每日于此时恶寒发热汗出。余乃悟此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之桂枝证。即用桂枝5分,芍药一钱,加姜草枣轻剂投之。一剂而病大减,后逐日增加剂量,至桂枝三钱,芍药五钱,不加他药,数日后竟告痊愈。(曹颖甫《经方实验录》)
2)月经后期:女,无表证,月事后期而少,时时微恶寒,背部为甚,纳谷减。血运迟滞,胃肠虚弱,宜桂枝汤:川桂枝三钱、大白芍三钱(酒炒)、炙草三钱、生姜三片、大枣十二枚。(曹颖甫《经方实验录》)
3)盗汗:某,男,28岁。02年12月26日诊。自述自2000年冬天起,夜间睡后汗出,醒来汗止,衣被皆湿,伴怕冷,反复3年。诊为“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经服谷维素、维B1等药,无效,多次服当归六黄汤泻火敛汗及玉屏风散固表止汗,及五倍子粉醋调敷脐部三月,亦无效。诊时面白,神差,怕冷,喜热饮,舌淡胖大,边有齿痕,苔薄白,脉缓无力,卫表气虚,营卫失调,治以调和营卫固表敛汗。桂枝6克、白芍20克、大枣12枚、生姜2片、炙草9克、炙北芪20克、党参20克、浮小麦30克、煅牡蛎30克,二剂,每天一剂,分三次饭后温服,28日复诊,自述盗汗明显减少,效不更方,续服十剂,随访2年,愈。(李丽权:桂枝汤加味治盗汗症)
4)叶,大暑之夜,游于大世界屋顶花园,披襟当风,兼进冷饮。当时甚为愉快,觉南面王不易也。顷之,觉恶寒,头痛,急急回家,伏枕而睡,适有友人来访,强起坐中庭,相与周旋。夜阑客气,背益寒,头痛更甚,自作紫苏生姜服之,得策汗,但不解。次早乞诊,扶至楼下,急呼闭户,吐绿色痰涎甚多,盖系冰饮酿成也。两手臂出汗,抚之潮,疏方:桂枝四钱、白芍三钱、甘草钱半、生姜五片、大枣七枚、浮萍三钱。加浮萍者,因其身无汗,头汗不多故也。(曹颖甫《经方实验录》)
按:夏日感冒并非全系伤暑、风热,桂枝汤是夏日冰食饮冷者外感常用之方。
(36)、伤寒论临床发挥:
【辨证提要】
要点:汗出,发热,恶风,头痛,脉浮缓
病机:风寒袭表,营卫不和
治法:解肌祛风,调和营卫
【思考与启迪】
1)阳何以浮?……人体本身有抗病和自我调节的能力……阳浮的目的是为了防御外邪,是具有积极意义的病理生理现象。
2)如何战胜邪气?……要补充营阴,必先振脾气,这就需要用桂枝汤。……要滋生营阴,必须有化生阴液之品,故选大枣、芍药,然阴药不能自成营阴,须通过中焦之气化才能产生。
【医案选】
1)谵语狂笑:某,伤寒六日,谵语狂笑,头痛有汗,大便不通,小便自利,众议承气汤下之,士材诊其脉浮大,因思:伤寒不大便六七日,头痛有热,小便清者,知不在里,仍在表也。方今仲冬,宜桂枝汤。众皆咋舌,以谵狂为阳盛,桂枝入口必毙也。士材:汗多神昏,故发谵妄。虽不大便,腹无所苦,和其营卫,必自愈。遂违众用之,及夜而笑语皆止,明日大便自通。(清 余震《古今医案选》)
2)过敏性鼻炎:女,37岁,03年3月28日诊。患过敏性鼻炎十余年,反复鼻痒,喷嚏、大量清涕,春秋两季发作较频,平时亦发。此次无明显诱因发作两天。现鼻痒,眼痒,喷嚏连连,清涕特多。查:鼻粘膜水肿,色苍白,舌淡苔薄白,脉浮。风邪中卫,方用桂枝:桂枝10克、白芍10克、大枣10克、炙草10克、干姜10克、细辛5克,1剂水煎,每日3次趁热服。1剂后症减,去干姜、细辛加防风10克、白术10克、黄芪10克,2剂,随访一年未发。(桂枝汤治验三则)
3)上鄂部瘙痒、耳鸣:某,男,64岁。05年7月19日诊:5年前确诊为2型糖尿病,一直服美迪康及三黄降糖片。就诊时诉上鄂部瘙痒1年余,耳鸣半年余,夜间尤甚,四肢烦疼,腹胀不适,大便难,3日一行,小便调,纳可,舌淡红,苔薄白,脉弦弱。太阴虚寒,营卫不和。党参20克、白术15克、干姜15克、桂枝15克、白芍15克、大枣5枚、炙草10克、熟附子15克(先煎)、独活15克、麻黄5克、细辛6克、防风10克,7剂。7月26日复诊:精神好转,止方两剂后上鄂部瘙痒感消失,现大便已畅,已无四肢烦疼,仍腹胀,耳鸣如蝉,腰酸,小便调,胃纳可,舌淡红,苔薄白,脉弦弱。疏方:党参20克、干姜15克、桂枝15克、白芍15克、熟附子10克(先煎)、柴胡10克、法夏10克、枳壳10克、黄芪30克、山萸肉15克、桑寄生30克续断15克、炙草10克、独活15克,7剂。此后,皆按温阳补肾之法调治耳鸣,然随访一年,上鄂部瘙痒感无再发。(编者医案)
营卫不合,营强卫弱则表现为多汗,卫弱营强则表现为少汗,……体温过高或体温过低是阴阳在体表失去平衡的表现,肠蠕动亢进或抑制是阴阳在肠道中失去平衡的表现,阴阳无处不在。
(37)、陆渊雷《伤寒论今释》:其实,太阳病之浅层动脉皆大而软,皆当属浮,近尺部之脉渐主皮下深藏,故觉似弱尔。……鼻鸣干呕,为兼见症,然亦可见有正气上冲这势。如上文所说,太阳之正气上冲,为欲祛除毒害性物质,使与汗俱出,桂枝汤所以助正气达此目的也。……患流行性热病者,于日常体力之外,聚需抵抗毒害性物质之力,故代谢亢进,体温增高而为发热。于此而欲强退之,必抑减其代谢机能而后可,代谢机能被抑制,无以产生抗毒害之力,体力不足抗毒,则毒害性物质愈益滋生,此取死之道也。故治太阳病,用寒凉抑热者,非是;视太阳方为退热剂,非是。
《总病论》:凡桂枝汤证,病者常自汗出,小便不数,手足温和,或手足稍露之则微冷,覆之则温,浑身热,微烦,而又憎寒,始可行之。若病者身无汗,小便数,或手足逆冷,不恶寒,反恶热,或饮酒后,慎不可行桂枝汤也。
《皇汉医学》:余之经验,凡用芍药大枣甘草之证,必诊得肌肉挛急,而于腹直肌最为明确,易于触知,故诊得此肌肉挛急,即可为应用三药之目标。然则此肌肉之挛急,可为三药之腹证,桂枝汤中有此三证,则腹直肌亦必挛急,三药之腹证,亦为桂枝汤之腹证。又,桂枝汤证之腹直肌痉挛,非属于瘀血性,故其挛急,必现于右侧,而左侧则不现,或左侧稍挛急,比之右侧则甚轻。其气上冲之际,亦必沿右侧而发,不沿左侧也。以上纯属理论,于实际上,本方之应用,当随师论(案谓《伤寒》《金匮》也),准据脉证外证,可以不问腹证也。
渊雷案:论中太阳正方,无不用桂枝,而不必皆用芍药,是知桂枝为解肌发表所必需。解表既为祛毒,而桂枝洗涤血液,排除毒害性物质于肌表,从可知也。……且古今治自汗盗汗之方,无专任芍药者,知芍药非为敛汗也。……能破能收,世人徒知其能收,而不知其收实破而不泄之功也。……不需芍药者,虽似热高病重,往往一汗而愈。凡桂枝汤葛根汤小青龙汤诸证,方用芍药者,虽似热浅病轻,往往缠绵不能速起。此无他,毒害性物质结与不结也。故发表剂中之芍药,所以使毒害性物质与血液相游离也,血为阴,故为破阴凝。病毒游离,则得桂枝而祛出肌表,桂属阳,故曰布阳和。芍药虽能游离毒害性物质,而不能排之外出,故曰破而不泄。……今于攻泄方中用桂枝,于温补方中用肉桂。……今于攻泄方中用赤芍,于补益方中用白芍,此则后世辨析之进步,不可以泥古也……意在病瘥,不在汗出,不然,证本自汗,药汗与病汗,将何从分辨哉。
(38)、李心机《伤寒论通释》:恶寒恶风不得以轻重论,若以轻重言恶风、恶寒,那么则是当病情轻而仅有恶风时,必不至恶寒的程度;而当病情较重,已至恶寒的程度,则必已不恶风。而本条恰恰是恶寒与恶风同见。……鼻鸣,感受风寒后鼻音声重……21条“太阳病,下之后,脉促,胸满者,桂枝去芍药汤主之。”,280条“太阴为病,脉弱,其人续自便利,设当行大黄、芍药者,宜减之。以其人胃气弱,易动故也。”。此二条,前者下后阳气受损,故去芍药,后者胃气弱,慎用芍药。可见在仲景心底,芍药性凉,属阴无疑。故《神农本草经》云芍药“益气”只能是益阴气而不能是益阳气。……若不温覆,不啜热希粥,即使桂枝汤重用桂枝,更加桂二两,也是不发汗的。如117条“烧针令其汗,针处被寒,核起而赤者,必发奔豚,气从少腹上冲心者,灸其核上各一壮,与桂枝加桂汤,更加桂二两也。”论中对于服桂枝汤不温覆,不啜粥,顺其自然者,称为“小和之”。如387条“吐利止而身痛不休者,当消息和解其外,宜桂枝汤小和之”……本方方后注所强调的根据病情连续用药的方法,有重要临床意义,今人服用中药,不分病情缓急,概以一日一剂,此误也。《伤寒例》指出:凡作汤药,不可避晨夜,觉病须臾,即宜便治,不等早晚,则易愈矣。
【启示与范例】
1)药量:某,外感发热,体温39℃。伴头项牵紧微痛,微汗出,脉浮缓。舌淡红苔白,实习生拟桂枝汤原方三剂,余审之证方相符,无异议。但第二天,患者复诊,诉非但热不退,且诸症加重,体温38”7℃。余细阅昨之处方,发现桂枝用量为24克,遂改为8克,一剂而愈。(陈灿医案)
2)某,男,25岁。78年2月27日诊:7天前患感冒,当时高热40℃,晚10点钟服阿斯匹林2片,夜间1点钟大汗淋漓,以后每于夜间1点钟即出汗不止,擦而复出,到3点钟渐停。至今汗不稍减,周身乏力,关节骨肉酸痛,兼有咳嗽,吐黄白痰,发热,微恶风寒,脉浮稍数,舌略红,苔薄黄,表邪未解化热,营卫不和。拟调和营卫,解表清热止咳:桂枝9克、白芍12克、甘草9克、生姜3片、大枣5故、黄芩9克、杏仁9克。1剂汗减咳轻,又服2剂。(柳学洙医案)
(39)、刘渡舟《伤寒论讲稿》:这一条讲太阳中风的治疗方法、病理变化,并补充了证候,要和第C2条”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合在一起来看。 太阳病中风的脉象是”阳浮而阴弱”,”阳”是指浮取,”阴”是指沉取(按:渊雷、李心机谓寸尺,刘老与之不同,不知何从)。太阳中风是风邪伤于卫,所以脉见浮脉,是阳浮。营阴不足,所以沉取脉就是迟缓无力的,是阴弱。”阳浮而阴弱”是太阳中风脉浮缓的一个具体描写。”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两个”自”字说明中风的发热和汗出都比较快,和伤寒的阳气闭郁以后发热不同(按:言下之义谓伤寒发热较迟?)。”阳浮”就是卫受邪,风阳并于卫阳,所以发热很快。卫强,卫有风邪而强,营阴得不到卫的保护而外越,加上风阳之邪的开泄,所以在发热的同时自己就出汗。从描述中又反映出太阳中风的发热、汗出是有次第先后之分的(按:先发热后出汗?)。”啬啬恶寒,淅淅恶风”,是微恶风寒的互辞,不要割裂开来体会。太阳中风发热汗出以后,毛窍开泄,会出现微恶风寒。”啬啬”指怯冷貌,是对恶寒的形容。”淅淅”是形容恶风的程度就像冷水浇身一样。”翕翕发热”,卫阳被风邪所伤,虽然发热快,但是热在表,不是蒸蒸发热,而是像穿衣盖被过厚所捂出来的发热(按:刘老大家,此之见也),所以叫翕翕发热。”鼻鸣干呕”,风邪上行,影响肺胃,肺气不利就会”鼻鸣(按:有指鼻音加重)”,胃气上逆就会”干呕”。
针对这种病情,应该用”桂枝汤主之”。”主之”的意思就是审证无疑,方证吻合,可以放手用之。桂枝汤由五味药组成,包括桂枝、芍药、甘草、生姜、大枣。其中,甘草要炙、生姜要切、大枣要擘;桂枝和白芍的剂量必须是相等的(按:刘老大家,此之见也)。煎服方法很有讲究。上五味,口父咀”,在赵本中口父咀后有”三味”两字,比较合理。也就是说,生姜要切,大枣要擘,口父咀的只有三味,就是桂枝、芍药、甘草。”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适寒温,服一升。服已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温覆令一时许,遍身漐漐(zhé zhé,也有念zhízhí的),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除。若一服汗出病瘥,停后服,不必尽剂;若不汗,更服依前法;又不汗,后服小促其间,半日许令三服尽;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时观之。服一剂尽,病证犹在者,更作服;若不汗出者,乃服至二三剂。禁生冷、粘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
服用桂枝汤,总的精神要抓住两点:其一,服桂枝汤一定要发汗,不出汗就达不到解肌祛风的治疗目的。”若不汗,更服依前法;又不汗,后服小促其间”;”若汗不出者,乃服至二三剂”。总之,一定要出汗。其二,对于汗出的程度有要求,”遍身漐漐,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除”,就是遍身和润如有汗貌。”遍身漐漐”,就是在出汗以前,遍身很温很润,像是要出汗的样子。然后,汗出的特点是”微似有汗”,”似”字当继续讲,汗要微微地、连续地周身都出来。不能把汗出到像”如水流漓”的程度,否则就”病必不除”,那个病好不了。 与麻黄汤较为单一的辛温发汗法不同,桂枝汤是以桂枝配芍药,芍药是酸敛之品(按:此说与他家不同,李心机谓破阴结,陆渊雷谓解除毒害性物质与血液的结合),因此它的发汗力量很微弱。如果想发出汗来,在服用桂枝汤的同时还要给予它一些条件:”服已须臾”,”须臾”就是不久的时间,”啜热稀粥”,”啜”就是大口而喝,热粥能振奋胃气,”以助药力”,帮助桂枝汤发汗。然后,”温覆令一时许”,”温覆”就是保暖,”一时许”就是两个小时,等着发汗。通过喝热稀粥,盖上被子温覆避风,才能”遍身漐漐,微似有汗者益佳”。以上就是桂枝汤的汗法。同时,服完桂枝汤后有的时候出汗,有的时候就不出汗,要”周时观之,一日一夜服”,”周时”就是一天二十四个小时,白天可以服,晚上也可以服,务必要出汗。服这个方子还要忌口,”禁生冷、粘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就是对胃气有损伤的食物都不能吃。桂枝汤是辛甘温的方子,鼓舞胃气,喝热稀粥帮助出汗,如果又吃生冷、粘滑、奶酪,那就会影响胃阳之气,也就会影响桂枝汤的效果。
下面看一下桂枝汤的组方特点。桂枝配生姜,都是辛味药,发汗解肌,能解卫分之邪。芍药配大枣,芍药味酸,有养营的作用,大枣味甘,有养津液的作用。《神农本草经》说大枣”气味甘平无毒……补少气,少津液,身中不足,大惊,四肢重,和百药”,可以看出大枣有补津液的作用。为什么十枣汤用大戟、芫花、甘遂峻泻水邪之后要用十个大枣?因为大枣不但有健脾的作用,还有补津液的作用。大枣在这里可以加强芍药固护营阴的作用。太阳病中风的病机是卫强而营弱,卫分强,故用桂枝生姜以发之;营分弱,故用芍药大枣以补之(按:陆渊雷谓芍药主要起”破阴结,布阳气”作用,与此有异)。甘草能调和阴阳,与桂枝生姜相合,辛甘发散卫阳;与芍药大枣相合,酸甘化生营阴。同时,甘草还有一些补中益气的作用,有扶正祛邪的作用。同时,桂枝汤中的五味药都是生活中所用的调料,也都有不同程度的健胃作用。桂枝汤在外就能够调和营卫,在内能调和气血、调和脾胃,归根到底是能调和阴阳。小建中汤是在桂枝汤的基础之上倍芍药加饴糖而成,治疗虚劳腹痛。以桂枝汤为基础方,就是因为桂枝汤有调和脾胃、调和气血的作用。《金匮要略》中的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是在桂枝汤的基础上加龙骨、牡蛎而成,治疗男子失精,女子梦交,心肾不能交通。以桂枝汤为基础方,就是因为桂枝汤有交通心肾,调和阴阳的作用。桂枝汤是《伤寒论》的第一张方子,所以柯韵伯就说桂枝汤为群方之冠。
我个人体会,桂枝汤这个方子能滋阴和阳,调和营卫,调和气血,调和脾胃,调和阴阳,治疗范围广泛。这部书叫《伤寒杂病论》,桂枝汤既治伤寒,又治杂病,兼而有之,因此张仲景把桂枝汤列为第一张方子。无论是什么病,作为治疗也不外乎“阴平阳秘,精神乃治”桂枝汤就有滋阴和阳,调和阴阳的作用,可以体现张仲景治疗诸病的指导思想。
桂枝汤的发汗有以下几个特点:
其一,发汗以止汗。在发汗的同时能起到止汗的作用。太阳中风本身就有汗出,是卫强营弱所致,服了桂枝汤以后温覆啜粥,随着汗出就把卫分之邪解除了,使营卫调和了,在发汗的同时就有敛营止汗的作用。
其二,发汗而不伤正,止汗而不留邪。桂枝汤外能解肌祛风,内能调和气血、调和脾胃而调和阴阳,外感也好,内伤也好,以及气血营卫不和等病,都可以用这个方子进行治疗。通过加减法,我们也可以看出来桂枝汤治疗范围的广泛性。桂枝汤的加味方,如桂枝加葛根汤、桂枝加厚朴杏子汤、桂枝新加汤、桂枝加附子汤、桂枝加桂汤、桂枝加芍药汤、桂枝加大黄汤;桂枝汤的减味方,如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桂枝去芍药汤,不只是治太阳病中风,而是适用范围很广。
(40)、胡希恕《伤寒论通俗讲话》:这条啊,就是承太阳中风那一条,开始不是太阳中风嘛,就是承那一条而申明其证和治。太阳中风咱们头前有一个概要的认识了,那么这个详细的证候和他的治疗,这一节啊,就是接着那个来谈的。“阳浮而阴弱”,指这脉说的。外为阳,内为阴。阳浮而阴弱呢,就是指这个脉呀,有浮于外而弱于内的这个形状,实在说起来就是浮弱。脉,我意思说这个脉呀,轻按浮,那再使劲一按呀,不禁按,弱,非常地软弱无力。(按:同刘老所解,与李心机、渊雷异)仲景这个脉呀,有的指上下尺寸说的,阴阳,上为阳,下为阴了。也有的指这个浮沉说的,就是外为阳,内为阴,指这个脉的外内上说的。这一节说的“阳浮阴弱”呀,我方才讲了,就是外和内。脉是浮出在外,但不禁按,软弱无力。这个弱脉同这个弦脉是对比的,比如说我们这个琴弦铣丁丁给它上上,一按这个弦呢,上下端直,这叫做弦。你这个弦上得不紧,拿手一按,软弱无力,这个叫做弱。
“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这个说阳浮之脉,那么为有热之应,就是发热之应。阴弱之脉呢,就是汗出之应,就是由于汗出,脉就弱,脉与证是相应的。
底下这个“啬啬恶寒”,这个啬,就是嗦,嗦嗦的意思。冷了,人就拘蜷,就是嗦嗦然而恶寒,就是形容恶寒这个状貌。
淅淅恶风,淅淅这两个字,本来是风的声音,微风的声音,淅淅。也有这个淅呀,指着咱们这个淘米的水,叫做淅。所以当水讲也行,当风声讲也行。那么这一段应该当风声讲,本来没有风,太阳中风这类的病呀,老感觉有微风淅淅然来袭的可证,老感觉得有微风吹得慌,其实没有,就是因为出汗那,感觉外面有风,有风刺激。
“翕翕发热”,这个“翕”,你看这个字,一个“合”字,底下搁一个“羽”字,就是合而不开的意思。这个翕当合,当闭,关闭的闭讲。“翕翕发热”这个意思,就是表证这个时候这个热,弥漫全身,合而不开,感觉着闷热这个意思(按:刘老形容为像穿衣盖被过厚所捂出来的发热),合而不开嘛。那么总起来,上面就是发热、恶寒和这个恶风,用一些状词,形容词。
“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这个表证啊,这个气不得旁达。我们平时这个人啊,皮肤感觉不出透气,(其实)也是透气的,要不然我们衣服总得洁洁,我们老洗澡,衣服还脏,它也往外排出废物,也通透气息。那么这个表证呢,就是不透,不透这个气就不得旁达,那就往上壅,逆于上,就鼻鸣干呕,这都是气往上壅的一种反应。那么这一节说的是太阳中风的证候,比以前说的太阳中风的证候详细多了,那么至于治疗呢,他用桂枝汤,桂枝汤主治这种病。
桂枝汤这个药物啊,桂枝三两,我们现在不要去皮,这个去皮呀恐怕是个错误。现在干脆有的就把这个去皮去掉,不要了。这个桂枝呀,能够有点发汗作用,就依赖这层皮,这层皮有一种挥发油这种成分。。。。。。(音频缺失)。这就是十六两一斤的,它一两合这个三钱,三两不就是九钱吗?可是古人的一付药开的一付单子,它一煎就是三付药。我们现在看这个量呢,要拿三除,比如这个三两,拿三除才一两,那么一两不就是三钱吗,那么现在拿“克”计算就是 9 克,这个也是约略数,古人的一两合现在的三钱,也是个约略数,也不是绝对准确,但是一般应用啊都根据这个分量差不多,有的说是二钱八九这个样子,也有的说就是三钱,或者还多一点,那么这个也没有一定的考据。历来的习惯呢,就是古人的一两合现在三钱(按:此大得一也)。我们现在呢,又把它变成公制了,就是克了。克呢就是 9 克,那么其他的分量也都是一样。它这个在汉的时候,度量衡特别小。芍药也三两,甘草二两,炙,这个三两,因为它是三剂,都要拿三除的。生姜也是三两,都要切成片。大枣 12 枚,把它掰开。
那么桂枝汤根据这个方剂的组成,对于上面这个中风证的治疗,我们要分析分析它。最好我们还要借助《内经》上有这么一段说得非常的好,能帮助我们更容易理解这个药。《内经》有个《评热病论》,这是《素问》里的。首先研究这个汗的问题,《评热病论》上说“人之所以汗出者,皆生于谷,谷生于精”(按:可否理解为汗生于精,精生于谷)。它意思是什么意思呢?是人所以出汗,就由于饮食,这个谷气,古人说的“谷”就是五谷的谷啊,主要的是饮食所化生的。那么这个谷气不能直接为汗啊,它得在胃经过消化之后,变成养人之精气,这个精就是精气,所以它又说“谷生于精”,就是谷气变成精气之后才能为汗。而拿到现在的生理学上来把它解释,就是说我们饮食经过消化,吸取的营养成分,血管吸收进来的营养成分供给周身。那么这种营养成分那,经过吸收这个时候,古人叫做精气。这个精气也是养人那,养人之精气,就是精真之气,古人这么样子来说的。
在《评热病论》那,它是阴阳交头一节把这个汗(讲了),因为阴阳交它也出汗。第二节它又说了“夫邪气交争于骨肉”,说这个太阳病这个阶段,就是在表时候这个阶段。这个邪,就指外邪了,咱们现在说病邪都可以的。与“气”,气就指的精气。“交争于骨肉”这个骨肉就是说的体表了,他是约略言之。我们这个体表是由皮肤、肌肉、筋、骨所组成的,外在的躯壳嘛,就是人身的外在的躯壳。《内经》上说是“交争于骨肉”,他是概举的,意思就是在体表这一块儿,来相交争,就是互相在这一块斗争。那么这就与我们头前讲的太阳病是一样的,太阳病的时候,就是人身上的正与邪是老发生斗争。“汗出者”,干什么呢?怎么个斗争的方式呢?就是这患病的肌体呀,打算要出汗,把这个病邪解除体外,就是为这个。那么交争的结果出汗了,出汗就是“精胜也”,就是精气胜了,精气胜了邪就解了,这根据这个《内经》上这几句话。
但是精要如果胜,起码这个人能吃东西,为什么呢?他根据头前那个“人之所以汗出者,皆生于谷,谷生于精”,他是胃消化水谷啊。如果精气能把邪祛除出去,而胜了邪了,这个胃气一定旺盛,胃气旺盛人能吃东西,“当能食”。这个邪要是解除了,“不复热也”,人应该吃东西而不复,不再热了,这就是说机体的机能完全胜利的一个结果。那么,“阴阳交”不是这样的。“而复热者”,又还是发烧,这个邪盛也,就是这个发烧还是邪在那儿呢。那么那个汗呐,是精气也,这会儿提出精气来了,那个外边出去的汗呐,是这个精气跑到外头去了。那么如果再不能吃,“不能食者筋骨疲也”,他说如果人再不能吃,这个精气来源断绝了,唯独吃东西他才能够化水谷为精气呢。如果不能吃东西,只是邪留在人的体内,而邪留着,那样的人活不了了,“其寿可立而倾也”,这是《内经》上《评热病论》有这么一节。
为什么讲这个呢?我们看看桂枝汤,桂枝汤症啊就这个中风证啊,他并不是阴阳交,还能吃啊,没到那个程度,但是他也是汗出而复热呀。你看看这一段就看出来了“翕翕发热,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他也是汗出,一般这个说法,汗出就不应该有热,这个也是汗出而还有热,那么说明这个精气也是打败仗了,他不足以驱邪,他这个力量不足以驱邪,但是胃可不是衰,还能吃,所以不到阴阳交。那么对这个汗出呢?这个精气不足以驱邪,所以虽然汗出,而邪不去,这么一种病。这么一种病怎么治疗呢?
我们根据《内经》上的这几句话我们可以理解的,第一个,我们必须要促进胃气,增强精气,那么再有汗,病就能解了,因为这个精气力不足以驱邪嘛,所以他出其微汗,可是邪还留着。那么,这样咱们研究桂枝汤就好研究了。你看看这桂枝汤,桂枝汤的发汗,主要在桂枝和生姜这两味药,这都是辛温嘛。这两味药合起来足以使人发汗的,可是这两味药我们再分析分析,这个桂枝汤,桂枝这个药,我们后头也有,他主要治气上冲,气往上冲逆,他能治。那么后边那个奔豚气,所以他能泄奔豚气,这个生姜治呕逆。那么根据这两个药,一个治气冲,一个治呕逆的这种性能上看,他都有下达之性,都有往下的力量,而升发的力量不强。就这两个药合到一起,固然能使人出汗,但是不至于大出汗。凡是大出汗的药都往上升发的力量非常强,旁的咱们没吃过,大葱就吃过,大葱往上升发的力量就强,所以容易出汗,而是容易出大汗。这个麻黄也是,这个药非常的轻,往上升发的力量非常的强。这个桂枝和生姜啊,他都有下达之性,往上升发的力量不强。
咱们讲太阳病也是,他这个汗要出,全是从上体部,所以越升发的药使汗越容易出。他为什么摘取这两个药呢?你看看这个病,“阳浮而阴弱”,就是津液有所损伤了,你再大发汗,那更损伤津液,所以不要大发汗,采取这么两个发汗的药,而不采取麻黄(按:之所以然,为后学之艰)。那么另外这两个药啊,都有健胃作用。桂枝也是挥发性的药,辛,有点稍甘,那么他刺激胃,也能健胃。这个生姜也是,生姜咱们都知道,古人食不离姜,就是起健胃作用的。这两个药啊,都有健胃作用。同时配合甘草、大枣,这都是纯甘之品哪,甜药,是甜能补脾,补脾就是健胃。所以这个桂枝生姜,再配合甘草大枣,他就有补益胃气的作用。那么这四个药,甘,温,这个甘温搁到一起他又怕出汗出多了。
那么这个病,中风的病啊,已经丧失人的体液了,他出汗嘛,再出多,人得虚下来,这可不行,所以他加芍药,芍药这个药其实他不是酸,但是这个药不利于发汗。在本经上说它是味苦,微寒,他这个苦,这个桂枝生姜,他是辣呀,辛嘛,用苦以制辛,使他辛散的力量更让他小;同时这个苦微寒的药配他这个甜药,还养液。所以一个药的应用两方面照顾,一方面制桂姜之辛,辛散的辛,同时一方面又助甘草大枣,甘药以养液,他这个寒嘛。那么这样五个药搁起来你再看一看,他既是发汗、解热药,这个发汗就解热,我们夏天出汗不就散体温嘛,所以它既是发汗解热,同时又是安中建胃,增加养液,安中养液,滋液的一种药。所以对于上面由于精气虚,力不足以驱邪,虽汗出而邪不去者,用这个正好。精气虚,亢进卫气,增强精气,这样就使邪不得以伏留于肌肉,后面要讲的,这叫解肌。这才能解除这个疾病,这是根据这个药物分析,对这个病的治疗的作用。
那么,我们再来看看这个药,根据后边它的煎服法来说,搁七升水,我们现在不要搁这么多水,他是三服药,他一堆儿煎,取三升。古人的升也小的多,要是大升,一回吃一升,那还了得了。他的一升就是现在一茶杯,你看他每服一升,就象我们现在吃一回药一样的量,没有我们的饭碗大,就象小茶杯那么一杯。他们有考据的,大概是不是现在还有那么东西,他们以前还有看到的,汉时候的一升,就像咱们现在那个大酒盅,东北那块叫(…)的那种酒盅,大,个也是很大,但是没有碗大,他就那么大。所以我们现在呢,就是一茶杯。那么,这个水就搁三茶杯就行了。你看他七升煮取三升,我们要搁三杯煮取一杯那是蛮好的。不过这点我们还是要考据,就是煎药的问题,古人他用微火煎,这个微火呀,它慢慢的使药的成份溶解到水里去。我们现在这个灶不行,都是用这个汽油,煤气。
这火,暴,这样子水要多搁点,按理应该是要用微火,早些时候这个柴火,而且不要让它大,慢慢慢慢煎,所以这个煎药于治疗的作用都有关系。你看我们要炒个菜,火候要不对头还不好吃,你吃这个药,更厉害了,要治病的。我们应该遵照古法,应该用微火,但是现在一般生活条件变了,这个微火也是比较难。要是用那个风窝煤火也行,小一点呀,慢慢煎,那水就可以少搁。否则,这水就要多搁,时间就要跟上。那么这个药呀,他一回吃一升,就是一小碗。而且吃完这个药,你看看他要喝稀粥,要服稀粥“一升余”,比服这个吃药的量要大点,药仅喝一升,这要一升余,以助药力。
你看看这个全书呀,只是喝桂枝汤有喝稀粥,再没有喝稀粥的办法了。什么道理呀?这就是增强精气。它有了甘温的药来鼓舞胃气,在这期间再喝点稀粥,这个精气是要能盛,这些都是挺要紧的。这才足以驱邪,再一有汗,这个邪就解了,不要发大汗。“温覆令一时许”,温覆就是要盖一盖,不盖也不会发汗的,虽然这个药是发汗药,你吃完药,跑外头逛去,也不会发汗的。“温覆”就是多盖点,差不多“一时许”,就是现在两钟头,古人一时辰合现在两钟头。“遍身漐漐”,“漐漐”就是微汗。“微似有汗者益佳”,顶好要出汗而不出汗才好,微似有汗,身上发潮糊糊的,那最好了。“不可令如水流漓”,大汗亡阳那就坏了,病必不除,所以这个发汗也要告诉患者。“若一服汗出病差,停后服”,这也要紧,这个发汗伤人津液的,如果吃一服,汗出,病也好了,那后头那个药就不要吃了。“不必尽剂”,它尽剂是三服药,一服药就是吃一回。假若,头一回药吃下去,不出汗,“更服,依前法”。“更服”,还无汗,方法得变变了。“后服小促其间”,这时候再给他吃呀,这个时间要缩短。“半日许”,就半天,要“令三服尽”。那么现在呢,就是半天内两个钟头吃一回。“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如果这个病比较重,白天晚上一起吃。”周时观之“,就是 24 小时,古人就是 12 个时辰。白天晚上一起吃,经过 24 小时,好好观察。“服一剂尽”,病没完全好,“病证犹在者,更作服”,给他吃第二剂,一剂就是三剂呀。“若汗不出者,乃服至二三剂”,如果汗还不出,可以吃两三剂,三剂就是现在的九剂呀。“禁生冷、粘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这是一般服药应该戒口的地方,按理这说都是对的,真要是得热病呀,他也不想吃。尤其这个五辛、生冷,它与吃药是有妨碍的。你看这个药吧,它不要发大汗,你要真吃辣的东西,它就配合这个药要发大汗了,那就不对了,所以该戒口的还是要戒口。为什么这一段我要这么详细的说呢?这就证明桂枝汤不是个了不起的药。
因为现在呀,把这个桂枝看的都是热的不得了。就我们这里也是,你开桂枝呀,这个病发烧怎么还吃桂枝呀?你看看,(伤寒论)是吃桂枝没有不发烧的,这个书就这样的,你一看就知道了,而且它非常平稳,不会发大汗的。这是发汗之中讲(究)养胃增津液的一种办法,不伤人,所以这个药最平稳不过了。所以他告你,吃了不发汗再吃,不发汗再吃,就是发汗病没完全好也可以再吃。那么以后,就不每一个方剂都这么说了。因为这个桂枝汤呀,现在也有这个陋习,都不敢用。
在陈修园那时候就有过这个情形,福建,陈修园是福建人,福建就怕桂枝,那也是南方,陈修园用过之后,大家一看用桂枝挺好,后来那个地方后来也用到四钱五钱,也不咱的,大家还敢用。陈修园在闽候,闽候那个地方要有熟人可以打听,他那边对桂枝后来就不怕了。这是头一节,太阳中风,发热汗出,恶寒恶风,那么这个一定,不一定干呕,这种太阳中风证,可以用桂枝汤,道理咱们都讲过了。
(41)、张长恩《伤寒论临证指南》:“阳浮而阴弱”,此以脉象示病机……桂枝汤由桂枝、芍药、炙草、生姜、大枣组成,其比例为:3:3:2:3:4。……方证的四要素,可以分为两组。第一组是证象与证质,证象是证质的外在表现,而证质是证象的内在本质。此二者是医者对方证的深刻认识,属于认识论的范围。第二组是证治与证方,证治是对方的指导原则,而证方是证治的具体实施。此二者是医者对方证的处理方法,属于方法论的范围。……【医案选例】某,男,56岁。95年12月26日诊:今春患冠心病,曾住院两个月,出院后自觉体质下降,稍有不慎,即患感冒。昨日着凉,旋即头痛身疼,鼻塞流清涕,发热恶寒,无汗,自服感冒通而汗出太过,遂致 全身酸楚,动则汗出,纳呆而呕逆,心悸气短,脉缓弱。表证未解,营卫失和,治以祛风解表,调和营卫:桂枝9克、白芍9克、炙草6克、生姜9克、大枣4枚。水煎分温服。2剂。
词解
阳浮而阴弱:具有双重意思,一是指脉象浮缓;二是指病机卫强营弱。
啬啬:即瑟瑟,本意为寒秋之风吹动树叶和枯枝发出的声音,这里形容太阳中风病人恶寒畏缩的状态,就像秋天的凉风吹到人身上一样。
淅淅恶风:淅淅,风雨声,形容病人恶风寒的程度,就像寒风冷雨侵入肌肤的感觉。啬啬恶寒,淅淅恶风都是形容恶风寒的程度比较轻,就像秋天的风雨一样,而不像冬天那样严寒。
翕翕发热:形容发热轻浅,就像鸟把羽毛合起来的样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民间中医网论坛 ( 黔ICP备19001372号 )

GMT+8, 2025/1/24 08:35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