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加入
楼主: 529778693

伤寒论条目及学习笔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5/26 23:46:48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样写怎么学啊,感觉越学越糊涂的
 楼主| 发表于 2014/5/27 11:33:49 | 显示全部楼层
koyota 发表于 2014/5/26 21:22
请教楼主, 我刚看伤寒论,对于中风和伤寒还是不太懂,注解又比较杂乱.
1, 中风到底是风伤卫,还是伤了肌腠?
...

谢谢道友的回得。我也是最近才学的《伤寒论》。很多东西也是不懂。不过,对于道友的这几个问题,我的理解是不要纠结于个别字段,多读条文,很多东西自会理解。之所以把众注家的解都列出来,我的想法,一要相信这本书的价值,二是不要盲从那一家,三是学习主要是为了应用。后面我会加上很多跟临床联系比较密切的医案,当然这些都是各位前贤经历的,我想,对于我们初学伤寒论的人来说,会照葫芦画飘用伤寒方,起码也算有点收获了。毕竟这本书是值得用一辈子去学习我应用的。
 楼主| 发表于 2014/5/27 11:43:14 | 显示全部楼层
深神审慎 发表于 2014/5/26 23:46
这样写怎么学啊,感觉越学越糊涂的

谢谢道友的回复。我也是才学伤寒论。可以说连皮毛都不懂。只是我觉得当我们感觉糊涂的时候,也就是有问题的时候,至少我们对于这本书已经开始思考了。学伤寒论,我的体会是:一是条文一定要熟,二是学是为了要用,不要在个别字词上浪费太多的精力和时间,关键是看前贤们是如何用伤寒方的,至少我们不会犯常识性的错误。具体的很多医案,我会在接下来的时间里上传,我想,对于我们才接触这本书的人来说,学会用方,可能才是我们学习的真正关键。很多东西本来就玄,你看众注家各说各词,就能知道这一点了。我的想法是,一要相信这本书的价值,二不要盲从那一家。
发表于 2014/5/27 17:03:0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529778693 发表于 2014/5/27 11:33
谢谢道友的回得。我也是最近才学的《伤寒论》。很多东西也是不懂。不过,对于道友的这几个问题,我的理解 ...

楼主说的对,这些理论真得是很杂,各位名家注解竟然都有冲突,我若执着于字句,真心头大!中医的理论真得是深奥,费解!还是以应用和验方为主,慢慢学习吧。
发表于 2014/5/27 21:42:23 | 显示全部楼层
希望楼主持续更新,最好整理为可下载打印文本,方便大家!
 楼主| 发表于 2014/5/28 21:27:19 | 显示全部楼层
5、伤寒二、三日,阳明、少阳证不见者,为不传也。
简句:伤寒二三日,阳明少阳证不见,不传
(1)、刘举俊《伤寒论释义》:上条言伤寒一日,就有传变的可能。本条言伤寒二三日,也有传变的可能。但无不恶寒反恶热身热口渴心烦不眠等症,与少阳证之寒热往来,胸胁苦满,口苦咽干,目眩,耳聋等症,此为太阳邪轻热微,不传阳明少阳也。
(2)、李克绍《伤寒论语释》:发热恶寒是三阳病共同有的症状,所以要确定是三阳病中的哪个阳,还要逐日观察。……但是二三日出现阳明证或少阳证者,实际是该经的表证发展为其经里证的结果,它和太阳病五六日、七八日转属少阳或阳明,出现寒热往来、胸胁苦满,或濈然汗出成胃家实者不同。前者传之前或之后,症状虽然不同,但实质是一个病,而后者转属之前是太阳病,转属之后,则是另一经——阳明病或少阳病。
(3)、赵桐《伤寒述义》:邪之中人也,随人而异,虚则直受,实则抵抗,虚则若静,实则数急。其欲吐、燥烦,乃邪正相争之征也。要知邪之传受,由强抵抗,体之不适,迫而使然。如民之遭受战争之蹂躏也,弱者不抗迎降,民虽苟安,而国必亡也。脉静,有正强而邪也退,正弱而不能抗邪之别也。当察缓而静长者,为正胜邪却,迟弱无神者为正败无余。静而不躁,未可定抱乐观也。……阳入阴,就是表入里,不必是三阳入三阴,此传更不必是传某经,就是邪轻自已,不复入内。入内者,包括结胸、痞证、蓄水、瘀血、犯本等。
(4)、李心机《伤寒论通释》:机体虽感受外邪,但二日不见阳明病脉症,三日不见少阳病脉症,说明正盛邪微,其邪尚未至传而为热的程度,因此不能发展为阳明病或少阳病,此等微微之邪,仅能自消自散于肤表。
(5)、胡希恕《伤寒论通俗讲话》:二三天这个病就传少阳的多,人也无力了,发烧不退,脉浮细这类情况。你看他胸胁满闷,柴胡证这就来了,这个病较为重。
(6)、陈慎吾《伤寒论讲义》;传变即无定期,更无定位……
(7)、倪海厦《人纪》:在太阳少阳的时候,有时候还会觉得冷、寒,进入阳明的时候就看不到寒证了,全部是热证。少阳,就是「往来寒热」,好像打摆子一样,忽冷忽热,一下冷一下热,这是主证。……烦就是心情郁,心情很不好,压力很大的感觉,躁就是情绪很不稳定,看到人就很火大,很容易发脾气,动作上没有办法定下来,情志上没有办法安定下来,晚上失眠反复,通通可以称为烦躁。
(8)、胡希恕《伤寒论通俗讲话》:上面说的是开始,一日。这个说过了两天三天的时间。那么如果这个病传,一定是有征兆的,传哪去呀,它由表往里传,或者传阳明,或者传少阳,而阳明少阳证一点都不见,肯定它不传。
那么这两段我们看的虽然是太阳表证,那么你对这个病的轻重缓急、传与不传,当大夫的也要心里有数。怎么来观察呢?那么不外乎在脉证。开始二三天不传,那它肯定是不会传。这个我们在临床上常看到的,二三天这个病就传少阳的多,人也无力了,发烧不退,脉浮细这类情况。你看他胸胁满闷,柴胡证这就来了,这个病较为重。那么二三天还不传,肯定这个病还是不要紧的,就是一般的伤风感冒了。
发表于 2014/5/29 10:11:34 | 显示全部楼层
iocn 发表于 2014/5/21 17:39
楼主还要解释下,伤寒论里的部位现在的解剖是哪里,如:心下?

伤寒派腹证对伤寒论里的这些部位描述很详细。日本人稻克田的《腹证奇览》是伤寒派腹诊的代表作,里面图文并茂,对伤寒论里的方症及腹证描述很详细,希望对你学习伤寒有帮助。
发表于 2014/5/29 10:15:51 | 显示全部楼层
koyota 发表于 2014/5/26 21:22
请教楼主, 我刚看伤寒论,对于中风和伤寒还是不太懂,注解又比较杂乱.
1, 中风到底是风伤卫,还是伤了肌腠?
...

我觉着你可以从陆渊雷的《伤寒论今释》找到答案
 楼主| 发表于 2014/5/30 12:03:14 | 显示全部楼层
6、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风温。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视失溲;若被火者,微发黄色,剧则如惊痫,时瘈疭;若火熏之,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
(按:浮脉:轻取即得,重按稍减而不空,举之泛泛有余。主表、主虚)
简句:热渴不寒为温病,汗已身灼名风温,风温病,阴阳浮,自汗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语难出。被下小便不利,直视失溲;被火微发黄色,剧如惊痫时瘈疭;火熏之,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
(1)、曹颖甫《伤寒金匮发微》:按温病之轻者,其始亦必恶寒。近世蜀医张子培,著有《春温三字诀》,言恶寒之时,用麻绒二三钱于桑菊饮中,视原方尤妙。……所以发热而渴者,其人冬不藏精,当春气发生之时,内藏失其滋养也。所以不恶寒者,则以津液素亏,里气外燥,益以外感之温邪,而表里俱热也。……试观垂死之人,身重如石,此非肌肉无气之明证也?……病温之人,津液本少,渴饮不恶寒,则有似阳明实证。……但温病之始,必微恶寒,温病之成,汗多而渴,汗下虽误,然犹有说与处之也。……瘛疭如惊痫状,若火从下薰毛羽纸片,时上时下而不能定,则必死无疑也。……予谓此症初起,即宜人参白虎汤及竹叶石膏汤,使其热势渐杀,或可换回一二。门人刘仲华治安徽林振羽亲见之。始由某医误汗误下,诸证皆备,刘用白虎汤加犀角、生地、西洋参,二剂后始有转机,十余日方见霍然。治法差谬,生死攸关,是不可以不慎之。又按犀角生地,能清脑中上冲之热血。恽铁樵治王鹿萍子脑中热痛,用之奏效,亦其一效也。
(2)、金鉴:由于膏梁之人冬不藏精,辛劳之人冬伤于寒,内阴已亏,外阳已郁,周身经络早已温化,所以至春遇外邪即从内应,名曰温病。
(3)陈慎吾《伤寒论讲义》:无汗为温病,有汗为风温。温病与风温以无汗有汗别之。……若被误施姜附、灸治、烧针之治法,轻者则发溶血性黄疸而发黄色……若火熏焦黑之色,无论轻重,皆热盛津伤,血动筋不得养,运动神经反常,凡此皆为误治之坏证。……本条虽未言治法,即言不可汗下温,则麻杏石甘汤、白虎汤可随证选用。……渴是水津不足,其原因有热盛、津伤、水蓄不行。若白虎汤之烦渴、大渴者,热盛之渴也。此渴是主证,其余各汤之渴皆为客证也。五苓散、猪苓汤之渴与小便不利者,水蓄不行也。小青龙汤证或渴,是表不解,心下有水停留也。小柴胡汤或渴,上焦不通,津液不布也。大陷胸汤之渴,水与热结也。茵陈蒿汤之渴,湿热内结也。柴胡姜桂汤之渴,津伤而水不行也。妇人妊娠用桂枝汤者,亦津伤而气不化也。此外,若单纯津伤胃不和之渴,少少与之即愈。白虎、五苓、猪苓汤渴者是为小便不利,蓄水不行也。身重为有热之证,大青龙之身但重虽有表而里有热。大小承气之身重,内实之热也。柴胡加龙牡汤一身尽重,烦惊之热也。白虎汤之身重,里虽不实而全身皆热也。上述各汤之身重皆为客证也。
(4)、倪海厦《人纪》:人的身上 有百分之七十的水和百分之三十的血,人的体温都是在血里面,所以如果失血过多的时候,会发冷,所以血量不足的时候,会怕冷,如果血里面的水不够,病人会发热,就不会恶寒了。……吐法用的不多,一般病在膈上,就是胸膈以上的时候,才会采用吐法。
(5)、柯韵伯:太少两感者,必恶寒,而且烦满,今不烦满,则不涉少阴,反不恶寒,则非伤寒,而为温病也。温病内外皆热,所以别中风伤寒之恶寒发热也。此条不是发明冬伤于寒春必病温之义,乃概言太阳温病之证如此。若以春温言之,失仲景之旨矣。夫太阳一经,四时皆能受病,不必于冬。人之温病,不必因于伤寒,且四时皆能病温,不必于春,推尔广之,则六经俱有温病,非独太阳一经矣。
(6)、程效倩:风温为温病之坏证,非温病外别有风温也。
(7)、冉雪峰《冉注伤寒论》:风寒一开一闭,为两峰对峙;寒温一热一寒,亦为两峰对峙。……此则初病即热,不宁发热,且有口渴。太阳病发热有已发未发,寒则必恶,此则不恶寒,实开太阳病未有之变局。
(8)、刘绍武《伤寒论阐释》:为什么要另立温病呢?因太阳病是发热的同时有恶寒,而此证无恶寒证。……比如太阳病必须有恶寒的症状,如果不恶寒者,就不能说它是太阳病,阳明病应该有胃家实,可它无有时,就不能它是阳明证,下法不对,汗法也不对,这个证就只能在半表半里了,用清法,也就是只能用竹叶石膏汤比较合适,口渴的症状用白虎汤来治,温病又属少阳病,风温是病情加重,温病用了麻黄汤发汗的方法,病情加重,其中的桂枝甘草汤使热增加,这是一个方吗,即无表证,用麻黄甘草汤一出汗,就会有脱水的现象,温病的根本是水分不足,这样一出汗,必然会引起脱水现象……
(9)、张正昭《伤寒论归真》:为温病:温病,太阳病病因分型之一,为六淫中温热之邪所致,与后世广义温病含义不同……名风温:风温,太阳病病因分型之一,为六淫中风挟温邪所致,……风温为病,即风温引起的(太阳)病之意……小便不利:指小便次数减少和量减少,非不通畅之谓……失溲,即大小便失禁……微发黄色,即微则发黄色……剧则如惊痫:剧,严重,……该条之惊痫症候系因风温误治所致,非杂病惊痫之属,故曰“如惊痫”…………概括温邪所致太阳病的初起脉症特点,以为太阳病瘟病型的分型依据……太阳风温为风挟温邪所致,故起病特点不如单纯温邪所致的太阳病那样明显,常常在一开始还可兼有恶风寒、口不渴的特点,易被误认为一般的太阳病(中风、伤寒)而采用辛温发汗。但因其毕竟为风温之邪所致,故发汗后不但身热不解,反而还会更甚。……太阳风温初起虽现一派热象,便此时尚在肺卫肤表,若误认为阳明胃家热盛而过早攻下,只会徒伤津气,……若误用辛温,汗出而身反灼热,则表示表证已过,热入气分,此时,正确的治疗应是清泄气分,可根据情况选用白虎汤或白虎加参汤,攻下、火治都是错误的,太阳风温的治疗是如此,太阳温病则更是不言而喻的。
(10)、《伤寒论汇注精华》:误下,津竭于下,则小便不利;津液竭于上,目系紧急,则直视;肾气将竭,不能约太阳,遗溺;……冬伤于寒,至春随阳气发为温病……
(11)、李培生《伤寒论讲义》:温病:外感病中属温热性质的一类病证,与前述中风、恶寒属伤寒的一类范畴。身灼热:形容发热很高,如火烧灼,在此还有发热加重的意思。风温,在此指温病误用辛温发汗引起的一种变证,与后世温病学中的“风温”不同。发热而渴不恶寒,是温病的主要表现,它从温病的总体上揭标温病的一般特征(当然,温病初起,也有微恶风寒的)……温病虽证候百端,但“发热而渴,不恶寒”是基本特征,……温病初期的恶风寒,其程度一般较轻,且多有口渴、舌红、脉数等邪热内蕴之证,最宜细辨。
(12)、尤在泾:温病者,冬春之月,温暖太甚,所谓非节之暖,人感之而即病者,此正是伤寒对照处,伤寒变成热,故必传经而后渴;温邪不待传变,而在太阳而即渴也,伤寒阳为寒郁,故身发热而恶寒;温病阳为邪引,故发热而不恶寒也。
(13)、程郊倩:温病之源头,只是阴虚而津液少……
(14)伤寒论解读:若火薰之,像烟火薰的一样,指病人的皮肤暗晦自卫枯黄。……然温初起,首犯肺卫,亦有发热、头痛、脉浮等症状,故仲景统称为“太阳病”,……温病学中的风温是感受风热病邪所引起的一种外感热病,多发于冬春两季,发于春的称之为风温,发于冬的称之为冬温,如流感,大叶性肺炎,急性支气管炎等属于风温的范畴。……语言难出,非舌强失音之病,此指语言困难……若不能辨其真伪,把大便失禁,小便不利误以为阳虚不能固摄而用火法,以火治热犹如火上浇油……本条虽以太阳病冠首,但不同于太阳病,以太阳病冠首的目的意在辨证……
(15)、张横柳《伤寒论解读与临床应用》:本条文中“风温”是温病用辛温发汗后的变证,其特点为津伤热盛,热盛不断迫津外泄,气液两虚,以身灼热汗出身重嗜酸为据,故不能与《温病学》中的风温混为一谈……
(16)、承淡安《伤寒论科学化新注》:温病无表寒之证,其则内外皆热,……(内经)冬伤于寒,春必病温,言病毒久伏于里,一旦趁机爆发而成,此言病因,有些意义……故内经之言亦简而欠实际……张璐玉言:发热而渴,不恶寒者,提挈温病自内而发之大纲,凡初病不恶寒,便发热,烦渴,三四日间或腹满,或下利者,此温病也,若先恶寒,发热,三四日后表邪传里,变烦渴者,此又伤寒热邪传里而显内实之故也……本条之脉证、舌证,以经验言,其脉必滑数,尽部更显明有力;舌质红绛,舌苔薄白而燥,或无苔而燥……
(17)、邢锡波《伤寒论临床实验录》:由此可知温病无表寒之证,……内经说“冬不藏精,春必病温”,这是说温病由于阴虚之素因而造成,也就是说阴虚之人是感受温病的有利条件,……温病和风温,皆属于阴伤液劫,使机体阴虚,体内阴阳失却平衡,出现了阴虚阳亢之趋势……在临床遇到新感的病人,最注意病人阴虚阳亢的程度和病邪侵袭轻重的具体情况,……凡阴虚阳亢之体,如阴虚较盛者其脉多现细数,或虚数无力;如阳亢较盛者,其脉多现滑数或弦数有力;同时,在症状上也有种种之区别。
病案:刘某,于冬令11月间,患伤寒证,初起发热恶寒,头痛甚剧,口燥苔黄,大便二日未行,周身酸痛、身热重而微觉恶寒,脉象滑数而浮;此为内蕴郁热,新寒外束,以辛凉解肌,透邪外出,再用苦寒清热之剂,清在里之郁热,今医者只见其新感,而忽视其内蕴之邪热,竟用辛温解表之剂,药后大汗出,反心烦、口渴、身灼热。此为外邪已解,郁热暴发,更兼大汗夺津,而成热邪壅闭,故食欲不思,心烦不寐、转侧困难、神识烦乱。风寒误汗劫津,转成风温,与辛凉疏表,育阴清热:生石膏24知母12银花20连翘24丹皮10薄荷6元参20生地20青蒿6茅根20煎汤送服至宝丹5克。药后身热渐退(由40℃降为38℃),神识清醒而口舌之渴燥较前渐减,连服三剂身热全退,食欲渐展,后以清热生津之品,八剂。……常见风温之病,治不及时,酿成危证,卧床半载治疗不愈者有之。温病着重在内伏,风温着重在新感,而新感又以风热为主……

鉴别1:太阳病中风伤寒温病脉证分析表
六经太阳病        主要脉证        证候        脉象        症状        鉴别
                                主要症状               
        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中风        浮缓        发热恶风自汗出        头项强痛,鼻鸣干呕        脉浮缓,自汗出
                伤寒        浮紧        发热恶寒无汗        头项强痛,身体痛而喘        脉浮紧,无汗
                温病        浮数或滑数        发热口渴不恶寒                心烦口渴不恶寒,反恶热,初起时尚有恶寒,但为时很短暂
鉴别2:伤寒风温温病三证鉴别表
病名        成因        途径        症状鉴别        脉象
伤寒        外感风寒        邪由外入        发热恶寒、不渴        脉浮紧
温病        阴虚郁热,外感风寒        邪由内发        发热不恶寒,口渴        脉浮数或细数
风温        阴虚郁热,误用辛温发汗        误汗劫津        汗出不恶寒,身灼热        脉阴阳俱浮
(18)、王占玺《伤寒论临床研究》:而是温病在太阳的阶段。……其二,发汗已,身灼热者,经治不好的是风温,即原来是风温,发汗了也治不好,不是误治,后一种说法,是以治疗法来鉴别诊断。……自汗出,加上本来就有发热,很象中风,但不可误用桂枝汤,差别点则没有恶风脉缓之证;……多眠睡,与少阴证相鉴别,脉微细,怕冷,为少阴病;此证不怕冷脉浮,是热证,实证引起嗜睡;……急性传染病晚期目直视,可知其因伤津之故;……身重,不同伤寒之无汗体痛。……太阳中风、风温与温病辨证亦有明显区别:中风是翕翕发热,恶风有汗,脉浮缓;风温是身灼热有汗而不恶风寒,口渴轻,脉阴阳皆浮;一般温病则不一定都有汗,口渴重而身热轻,脉浮数。这三者,在发病初期必须细辨。
(19)、刘举俊《伤寒论释义》:张仲景把外感病的早期阶段都称为太阳病,如《金匮要略》的“痉温曙”也如是。……提出风温是温病一个类型,说明温病也有无汗和有汗的区别,有汗者为风温,无汗者为温病。
(20)、朱晓鸣《伤寒论条解》:伤寒则一定有恶寒,邪未化热入里时无口渴。……“被火”二字,不应理解只为艾灸、温针,应该泛指一切温法。……微发黄色有三种病机:1)里热薰灼肝胆,肝胆郁热出现黄疸。现代黄疸性肝炎有些类似;2)“若被火者”,是里热炽盛,里热迫血妄行,外溢皮肤,出现黄疸,现代医学败血症引起的溶血性黄疸、钩体病引起的黄疸与此类似;3)“风温之为病,脉阴阳皆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一句,可以理解为湿温证初起而湿重。湿之为病,可以出现浮小而软的濡脉,轻取重取都是浮脉;痰涎多,阻塞气道则鼻息必鼾,语言难出;湿温证汗出而热不解,偏湿则身重,嗜睡。由于湿温证用温药治疗,湿热薰蒸发为黄疸。肝炎后肝昏迷与之类似。……风温与温病的区别,有3种解释:1)温病发汗后成坏病,叫风温……2)风邪与温邪并感叫做风温……3)温病+出汗=风温,正象伤寒+出汗=中风一样。
(21)、伤寒论现代解读:伤寒论认为太阳病除中风、伤寒外,还包括温病的卫分证。……中医学术界认为“不恶寒”应该理解为“微恶寒”。……温病应当有恶寒的症状,只是恶寒比较轻微。实际上寒战、恶风、恶寒也只是程度不同,其病理机制是一样的。……在这个证态里一定要把太阳病(感冒、流行性感冒)与卫分证区分开来,因为太阳病可以使用发汗法,而温病(一般认为温病主要是指传染病)不能使用发汗法。发汗法包括麻黄汤、大青龙汤、桂枝汤,西医的解热镇痛剂如阿司匹林、氨基比林等也属于发汗解热剂,现代医学也认为阿司匹林、氨基比林不能用于诊断不明的发热性疾病,特别是传染病的前驱期。
(22)、陈慎吾《伤寒论译释》:根据太阳病提纲,恶寒为必有症状,不恶寒,不得称之为太阳病。从后世温病学说的卫分证来看,恶寒也是必见症状。本条既然提出是太阳病中的温病,又说不恶寒,显然与太阳病的定义不合,与温病卫分证的条件不符,与临床实际也不符。……我们认为“不”字可理解为“微”,因为临床上所见的温病卫分证,恶寒较发热为轻,确实具有程度轻微、时间短暂的特点,若恶寒一罢,则成为气分证,也就是由太阳传入阳明而成阳明证了。
(23)、豚园医话:女,十二岁,先进服表散温燥,大热大渴大汗。延诊时,见其热渴异常,脉浮大而芤,身无汗,舌无苔,鲜红多起芒刺,心烦不寐,米饮不入,证殊险恶。此证因误表而大热大渴大汗,身无汗则是阳明津液被灼告竭,不能濡润皮肤;脉芤心烦,舌无苔而鲜红多芒刺,则病邪由卫而累及于营也。即书白虎汤去粳米(按:不知何意?),加西洋参、萎蕤、沙参、花粉、生地、天冬、麦冬大剂,一日夜尽三剂,又守原方服二日,各证始十愈七八;嗣后减轻分量,再进甘寒养阴药饵,丝毫不犯温燥,计三十余剂,始恙悉捐。惟如云之鬓发,手一抹而盈握,浅者纷纷堕也。皮肤飞屑如蛇蜕然,驯至手足爪甲亦次第脱尽,久而复生。可见温病误表,真杀人不用刀也。
(24)、李克绍《伤寒论语释》:凡伤寒论提到发汗,是指用麻黄汤、桂枝汤辛温药物而言。……伤之微者,亦能身发黄色,伤之剧者,就不仅仅发黄色,还能黄中带黑,象火薰似的(按:本条李老句读为:若被火者,微发黄色,剧者如惊痫,时瘛疭,若火薰之。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第23条云:“太阳病,发热恶寒,热多寒少,脉微弱者,不可发汗,宜桂枝二越婢一汤”。在古代还没有银翘、桑菊的时候,此方用于温病的卫分证是比较理想的。
(25)、王正龙讲伤寒论:推而言之,凡服一切消导之剂,皆犯被下之禁;凡服一切辛热之药,皆犯被火之禁。……火劫发汗:姜附桂茱之类,服后温覆取汗,皆犯火劫之禁;消导被下:荆防羌独芎芷苍橘之类。
(26)、新世纪伤寒学:脉阴阳皆浮,浮代表阳脉,此处有洪大之意。……故发病之初,在发热的同时就有口渴。……【辩证提要】要点:发热,头痛,口渴,不恶寒(或初起轻微恶寒),脉浮数。【病机】温邪犯表,化热伤津,营卫不和。【治则】辛凉解表,切忌辛温发汗,否则易生变证。
(27)、高级伤寒学:以壮火食气,元所损伤,故身体困重,难以转侧……化源枯竭,则小便不利。阴伤热盛则动风,故双目直视。……本条以举例形式,申误治之变,并引为诫律……
(28)、伤寒论临床发挥:【思考与启迪】1)主表之浮脉与主热之浮脉的区别:主表之浮脉,轻取即得,重按无力,举之有余,按之不足,如水漂木;而主热之浮脉,轻取即得,重按滑数有力。2)太阳病各类病证的特点。中风:发热,自汗出,头痛,恶寒(恶风),脉浮缓。伤寒:恶寒,头身痛,无汗,脉浮紧。温病:发热,头痛,口渴,不恶寒(或轻微),脉浮数。风温:高热,汗出热不退。……亦有医家以为,仲景原意是感受风寒之邪引起,理由有三:其一,从“太阳病”三字来看,结合前述第1条太阳病的内涵,既有指第1条脉证,也有指感受风寒引起这一病因;其二,从阳明表证的病因仍属风寒直犯来看,同于阳明胃阳素盛,燥气司天,又属多气多血一经,故感受风寒后,迅速化热化燥入里,以183条、184条可据;其三,阳明有中风中寒之别,如原文190条、191条就因体质不同(实指胃气强弱不同)同是感受风寒却有中风中寒之别。据此推理,仲景重在脉证二字,不能以感受温邪来印定眼目。……中医对温病的认识总结:1)冬伤于寒,春必病温:2)冬不藏精,春必病温;3)先夏至日为病温,后夏至日为病暑;4)温邪上受,首先犯肺。
(29)、陆渊雷《伤寒论今释》:学者将温病治法有异于伤寒,故仲景于此只列证候,不列治法。所以示渴而不恶寒既同于阳明,而治法也于阳明中求也。不称阳明而称太阳温病者,以自古相传六经之概念也。阳明由传变而来,温病则始病即如此。至于治法,则凭当前之证候,不凭原因,及以往之经过故也。……至于肺炎诸病,初起皆宜大量麻杏石甘之剂,温热家用其所谓辛凉之剂,反多溃决不可收拾。……鄙意,诚能审证用药不误,则伤寒家固能治温病,温热家亦能治伤寒。
(30)、李心机《伤寒论通释》:内经之温病,与本条之温病,及后世明、清时期发展起来的温病学说之温病,虽有渊源关系,但不尽相同。本条之太阳温病,以发热口渴,不恶寒为特点,对本条之温病,不能完全用明清以后的温病概念去框套。……本证发汗有两种可能:一是“若发汗已”,温热之邪外散,温病表邪可解(如113条)。二是“若发汗已”,温热之邪不但不解,反而愈加鼓荡,致使身热如灼,出现变证,仲景对此命曰为“风温”……
(31)、刘渡舟伤寒论讲稿:中风也好,伤寒也好,这些太阳表病都没有口渴,如果到了口渴的程度,一定是传到阳明,或者是传到少阳了。也就是说,只有邪所入里化热了而出现传变才会有口渴……在旧社会,大约是四月份,我在大连看过一个温病病人,前一位医生给他开了九味羌活汤,吃下去以后,脸上出汗如油,头疼欲劈,高烧不退,说胡话。显然是治错了……
(32)、胡希恕《伤寒论通俗讲话》:这个病形似太阳病,也头项强痛,脉浮,很像太阳病,但主要的是它渴(按:胡老点睛,不似刘老绕过)。这个渴是内热的一种表现,像阳明病白虎汤证就渴呀,它里头有热。里热的这种病啊,它不恶寒(按:刘老谓有些瘟病开始也有些微恶寒,应是实际),这是什么道理呢?它也身热,身上不是不热,根据我们刚才讲的太阳病,身上热,加大外边差距,他要恶寒的,这个是不恶寒。这里热是很强烈的,人身上的这个条件反射啊,这是巴甫洛夫弄得,这个我认为很好。
这种刺激过于兴奋,那一种刺激就被抑制。他是个实验,这个巴甫洛夫很有意思,他用那个狗呀,用很热的电线烫这个狗,这个狗当然叫唤了,甚至咬他,那时候喂它什么它也不吃,可是呢他每要见到这条狗就给它好吃的。过的日子多了,狗一见到他拿电线,它就淌哈喇子,它就老老实实的。后来都给烫破了,它也不动弹,直撂滚了。为什么呢?它这个食欲过于亢奋了,把烫的这种疼的刺激反到抑制了。这也是的,这个里热啊刺激相当厉害,要不阳明病的人说都胡话,谵语烦乱,它这个刺激相当强烈的,尤其对于大脑。所以这个恶寒他到不恶寒了,他是光恶热了,就是恶热的这种刺激过于亢奋,而恶寒的刺激被抑制了,所以就不恶寒了。这温病就是这样,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里热,这说的很清楚了。你看这个地方还这样,与上面的“中风,伤寒”的文法就不一样,那个“名为伤寒”、“名为中风”,这个是“为温病”。
那个中风、伤寒都是太阳病的一种证,这个是温病,是对着太阳病说的,太阳病才叫病,这个温病不是太阳病的一种证,它是对等的看法。这是另一种病,叫温病。所以他(伤寒论)的文章就是这样,你要细心读就能够知道了。那么既然是温病,就不能根据太阳病的方法来了。太阳病治疗是发汗,温病不属于太阳病就不能发汗了,里热是不能发汗的,这个千万要注意。
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曰风温。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
假若发汗的话,这个发汗最伤人津液。这个里头有热,就怕发汗,你越发汗,他越热,象我们这个壶在炉子上坐着似的,火蒸着它,你再一撤这水,这壶热的更快。这个温病就是如此的,它是热病,里头有热,不能发汗。假若发汗之后,“若发汗已”,就是发汗之后,假若这个你当了太阳病了,而误发其汗之后,那不是一般的热了,身灼热,身上干热干热的,灼热,像火烤的那样子,这就是由温病变成风温了。这个风温这个字怎么起的,它就是根据底下这个证候,我们头前不是有个太阳中风吗?发热汗出,它这个也汗出,也发热,但是它不恶风也不恶寒,它是热盛啊。类似中风的那种情况,这么一种温病,它的意思是这个意思,所以它叫风温(按:刘老谓此热还加风)。
那么,它的证候是什么样的呢?底下就解释了,“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就是上下的脉全浮,这个浮呀,也主表也主热,这就主热。“自汗出”,那么这个身灼热自汗出,我们讲阳明病就有了,它这个热由里往外蒸的,里热往外出的这个热就是蒸蒸,身上热而汗出,它是这么一种汗出,不像头前那个中风证一样,他那个汗出的有限,它并没透,所以肌肉还是不解。这个不是,它是由里往外出汗,他是热。
“身重”,这个身重也很重要,说明身体有湿,皮肤肌肉里头湿挺重的。这说明什么问题呀,虽然里头热,身上还这么大的湿,说明里面不实,这个在阳明病里头就有了。凡事阳明病的里热最伤人津液,热实到极点了,津液就枯燥了,所以大便也干了。水火这两个东西互相排斥的,火盛了,水就少了,水多了,火就要熄。所以在这个里热程度上看,身还重,里还不实。由于这个热往上涌,鼻息必鼾,出气呼吃呼吃的,有声。
“语言难出”,这都是热往上涌的反应。这就是说这个温病就是加重了,假若要是发汗,吴鞠通《温病条辨》还说用桂枝汤,这个用不得(按:哈哈哈,挺有意思,吴是否非临床家?)。温病里头有热用桂枝汤是绝对不行的,不但这个桂枝汤不能用,就是银翘散、桑菊饮也不可以用。这个咱们要注意了,要记得。这个病就是白虎汤,它里头热,不是表热,解表没用,越解表越坏。桂枝汤更不能用,那是甘温的药(按:一大得)。
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视,失溲。
上边隐伏这个身重,就告诉你辩证了,中医就这个东西,不辨证不行。“直视,失溲”,下后伤津液,吃泻药、发汗药,都伤人津液、伤血液。而且里头不实,身还重嘛,湿还盛嘛,你为什么给他吃泻药啊?一吃泻药,更伤津液了,小便没有了,小便不利,这就是津液丧失的太甚了。吃下药为什么也伤津液?下药这个东西就是把胃肠里头原来给消化吸收的东西都给催下去了,可不就是丧失津液了。所以下、发汗都是亡津液亡血液的。津液亡失多了,小便也就少了,同时眼睛也发直,眼睛失去血液的融养,就发直。同时这个下药伤脏气,如果里头是热实的,象阳明病大便秘,下而不伤人的。里头不实,下的脏气虚了,不但小便不利,由于津虚,膀胱有点尿还瞥不住,还就拉了,失溲,这个病就比上面那个风温就更重了。失溲者,就是肾功能失去收摄作用了。
若被火者,微发黄色,剧则如惊痫。
若被火者就更不行了,它是温病、是热病。这是以火济火,如抱柴救火,这火烧的更厉害了。“微发黄色”,微,有点,所以说要被火呀,这个人顶轻了,这个人脸上身上都是黄的,这个黄不是发黄疸,就是微黄的样子,一点血色都没有。那么要是剧呢,剧就是厉害。“剧则如惊痫,时瘛疭”,就是一阵一阵的发惊恐,时常的抽,身上的颜色就不只是发黄了。“若火熏之”,就是拿火烤过那个颜色,所谓黄褐色了,就是熏肉那个颜色。
“一逆尚引日”,就是指泻下和火攻,这个火攻是古人治病的方法了,有很多种火攻的方法,(比如)扎火针,再如把地用火烧得非常热,人躺到上头,也就是捂大汗,这也是火攻的一种。再有就是熨背,后背拿热东西敷,这都叫做火攻,这个火攻是必须大汗。“一逆”是指误下,人还能活些日子,“尚引日”,但是已经是很重了。“再逆”就是指火攻,活不了了,真像如火熏色那个样子,那就是促其命期了。那么这一段呢,有人就讲张仲景不讲治温病,这段很清楚。所以温病不能发汗,又不能吃泻药,更不能用火攻。火攻与吃凉药都是对待的看法了,温病能到这样子,就得清了,没别的办法了。可见这个温病只能用白虎汤,根据他这个条文,决不能发汗,泻药也不行,他没有实,实可以。那么后世,你像陈修园他们主张,真正的温病实证,可以用大量的麦冬、生地配合白虎加大黄,这我实验过,非常好使,但是得实。什么实啊?人说胡话,大便干了,那么这种温病你也说不能下吗?那得该下就下,但是只是攻不行,你得用强壮滋阴解热的药,就是麦冬、生地这类药,相当好使,得大量的用,不用生地用人参温补行嘛。
那么这个《伤寒论》里讲不讲温病呢?讲的。这一段在太阳病中提出来了,你不要把它当成太阳病来治疗,后来我们在阳明篇里就有了。阳明篇里讲“外证云何”呀,那就是指温病了。“身热汗出,不恶寒,反恶热”,那就是温病,就与这个一点不错嘛。那个用什么治,就用白虎汤,渴呢就用白虎加人参。他讲的这个都对的,怎不讲温病啊。这个读书,你得前后看。但是太阳病里头没有温病,温病不属于太阳病。也有把中风,伤寒,温病放到太阳病里边,这就错了,根本不是太阳病,不是在表呀,所以特意拿出一节来,讲的是太阳病啊,恐怕医家也拿这个当太阳病来治,一治这就坏了,辨证主要的一点呢,就是“渴而不恶寒”,“不恶寒”就与提纲冲突了。前头说了,“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为了)加重恶寒的语气,才搁了个“而恶寒”。那么这个不恶寒,就不是太阳病。那么所谓的提纲啊,是太阳病的起码证候啊,他必须具备这个条件,尤其这个恶寒。
(33)、赵桐《伤寒述义》此际,不独误主表邪为汗、误为里邪而下者为促其生命,即骤进大寒遏其自然外出之机者,亦误也。夫热向外者,自然之力,逐邪之表现也。逐之不出,向外不透,正邪争胜,悬于一发,稍制正气,则必败也。……亡阳之气,亡阴之液,身重昏睡,语方难出而诀也。若谓热在骨则身重,热入阴则昏睡,鼻鼾热壅肺,难言肾系舌,则求深反浅也。……阴虚者,忌通二便……被火,谓烧针,艾灸、瓦熨等劫汗法也,在伤寒犹转坏证,况阴虚伏邪之温乎?
(34)、刘渡舟《伤寒论讲稿》:以下讲两个类证,一个是温病,一个是风温。《伤寒论》是论狭义伤寒的,主要讲风寒外感。这里提出风温和温病,来作太阳病的一类,有很重要的鉴别诊断意义。 第6条讲温病。温病和太阳的风寒外感不同。中风也好,伤寒也好,这些太阳表病都没有口渴,如果到了口渴的程度,一定是传到阳明,或者是传到少阳了。也就是说,只有邪气入里化热而出现传变,才会出现口渴。 温病就不是这样了。温病是由一种温热之邪所致,在.太阳病.这个开始阶段,也可以说是在卫分阶段,就会出现口渴这些热邪伤阴、伤津液的症状,这是它的特点。另外,因为它是温热之邪,不是风寒之邪,所以不恶寒。根据临床观察,温病初期的时候也会有轻微恶寒,但恶寒的时间很短,症状也很轻。 中医学对于温病的认识有这么几个方面:第一,.冬伤于寒,春必病温.,温病是由伏邪所致。也就是说,虽然在冬季感受了寒邪,但是没发作,而是潜伏在里,随着春季的阳气外引,或者一些外因的诱发,人身的阳气就化热了,出现一些温热的现象。第二,.冬不藏精,春必病温.,就是人体内阴精不足,必然导致阳热有余,感受了邪气就会化热,出现一些温热的现象。第三,.先夏至日为病温,后夏至日为病暑.。夏至以前化热的病叫做温病,夏至以后化热的病叫做署病。到了清朝,对于温病的认识更进步了,认为温病是.温邪上受,首先犯肺.,是伤了手太阴肺经所致,叫做太阴温病。热邪势必伤阴,以太阴为主。总之,虽然说法不同,但是认识是一致的。温病是温热之邪所致,最能伤人的阴气、津液。张仲景就是持这种看法。因为温邪耗伤津液,化热最快,所以出现.发热而渴.。因为热势较甚,所以恶寒为轻,甚至不恶寒。将温病与伤寒混淆,往往会造成对温病的误治,譬如用麻黄、桂枝治疗温病发生错误的医案记载还是很多的。温病是温热伤阴之病,用麻黄、桂枝这些辛温之药不但治不了温邪,还会助热伤阴,后患无穷。在旧社会,大约是四月份,我在大连看过一个温病病人,前一位医生给他开了九味羌活汤,吃下去以后,脸上出汗如油,头疼欲劈,高烧不退,说胡话。显然是治错了。因此,温热伤阴和风寒伤阳是截然不同的。张仲景在论风寒以后要提出来温病和风温,是因为这种病有一些像太阳病,是太阳病的类证,也可能有头疼、发热,开始的时候也可能有轻微恶寒,但是它是温邪所致,会出现口渴这些伤阴的症状,所以千万不能够混淆(按:尚未给二者之判断标准,刘老圆滑,确实如此)。
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曰风温。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视,失溲;若被火者,微发黄色,剧则如惊痫,时瘛疭;若火熏之,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C7
这一条是讲风温。风温比温病更严重,因为温热还加风,就叫风温。风温之邪也是造成温病的一种邪气(按:李心机、渊雷皆谓坏病,刘老谓邪气)。 .若发汗已.,.已.,已毕,发汗已毕,说明之前一定有表证。风温也有类似太阳病的证候,譬如发热、头疼之类。如果属于风寒外感,发汗以后,烧就退了,表就解了。如果把风温病也当作一般的风寒外感而用发汗之法,就会出现.身灼热者.,身热更重了,像火烤一样。说明用辛温发汗法治疗风温病,不但不能退热,反而能增热。.风温为病.的证候有哪些?首先是脉象变化,.脉阴阳俱浮.,因为风温合邪,所以浮而不紧,和太阳伤寒有所区别。.自汗出.,风温之邪迫使津液外泄,就会有汗出。.身重.,是热邪壅盛的反映。伤寒是浑身疼痛的,因为寒邪伤阳,气血凝滞。风温之邪壅遏阳气,使阳热之气盛,就会.身重.。以后要讲到的大青龙汤证也有身重,与此道理相同。.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是风温之邪影响心肺所致。心神被扰,就会出现昏睡,精神昏聩,.多眠睡.实际上有神昏的倾向(按:一得)。心主言功能受到影响,就会出现.语言难出.。这都是热邪伤心的反映。肺气被遏,就会出现.鼻息必鼾.,呼吸粗重。这些症状都很严重。 对于风温病,只有采用甘寒辛凉之品来清热滋阴,别无他法。如果不这样治疗,.若被下者,小便不利.,泻下就会伤阴,就会出现小便不利。肝肾之阴受伤,就舍出现.直视.,眼球转动不灵。这都是危险的征兆。.失溲.,.溲.指的是二便,大便为大溲,小便为小溲。《伤寒论》的二版教材持这一观点,但庞安时的《伤寒总病论》认为.失溲.就是遗尿,不包括大便。这里有没有矛盾?前边说小便不利,后边说遗尿失溲,实际上这两种情况都有。误下以后,伤了津液,应当小便的时候会出现小便不利。同时,已经出现了神昏、多眠睡,下焦的肾失去了主宰小便的作用,在不应小便的时候反而会遗尿。 .若被火者,微发黄色.,古代经常用艾灸、瓦熨之类的物理疗法使人出汗退烧,叫做火疗。风温病本来就是热邪所致,如果误用火疗,就是火上加火,皮肤就会出现轻微发黄,就像是烟熏的一样。.剧则如惊痫,时瘛疭.,如果热邪伤了心肝之阴,就更为严重了,会出现类似惊痫的.时瘛疭.,就是阵发性的抽搐。惊痫是古代儿科的一种证候,主要见到搐、搦、掣、颤、反、引、窜、视.八候.。 .若火熏之.,这就是错上加错了。火熏也是古代的一种发汗法,又叫劫汗法,一般是在地上挖一个坑,用火把这个坑烧得很热,填上桃树叶子,铺上席子,再在上面洒上水,人躺在上面,就会出汗了。或者把窑洞里面烧热了,把火拿出去,人到里面去熏烤。我曾经给朝鲜留学生讲过课,他们说朝鲜还有这个风俗。.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一次误治尚且可以迁延时间,还有挽救的机会。伤阴已很重,如果再加上火熏,就是一误再误,会促短人的性命,导致死亡了。 补充说明一点,后世用银翘散治疗太阳温病,在认识上是继承自《伤寒论》。.银翘散治太阳温,脉数发热口渴频。.温病和风寒是不同的,在治疗上也是一寒一热,千万不能混淆。我们伤寒教研组以前有一个陈慎吾老大夫,他对我们讲过一个出麻疹的孩子因为误用了桂枝汤而致死的例子,真是应了.桂枝下咽,阳盛则毙’,这句话。同样,风寒外感如果误用了银翘散、桑菊饮等辛凉之药,就会郁遏阳气,使表邪不解进而传经。 《伤寒论》的条文看起来很普通,其实内涵很深刻,希望大家在学习的时候要前后联系,细细品味,学会.于无字中求之.。
(35)、伤寒论现代解读:直视失溲:两目直视、眼球不转动,大、小便失禁。
被火者:用艾叶等药烧火熏病人的身体。 瘛从:抽风,手足抽(制)。
语释 《伤寒论》认为 太阳病除中风、伤寒外,还包括温病的卫分证,但是太阳病中风、伤寒与温病的卫分证两者必须严加区别,才能避免错误。温病的临床特点是“发热而渴,不恶寒”,后世医学家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了温病学说。中医学术界认为“不恶寒”应该理解为“微”恶寒, 现代医学认为各种微生物及其产物作为发热激活物作用于机体,激活产内生致热原细胞,产生和释放内生致热原(EP),再经一系列后续环节,引起中枢发热介质的释放,由下丘脑发出信息,经交感神经使皮肤血管收缩而致浅层血流减少,引起皮肤苍白和皮肤温度下降,后者刺激冷感受器,把信息传递到感觉中枢而感到发冷或恶寒,此为发热的第一期升温期。所以,温病应当有恶寒的症状,只是恶寒比较轻微。实际上寒战、恶风、恶寒也只是程度不同,其病理机制是一样的。(参考厥证条)
解读   本条中的风温是指温病误用辛温发汗后的变证,其临床表现是挠动脉处的脉象为浮象,自动出汗,身体沉重,经常睡眠,呼吸时鼻有鼾声,而且语言困难,这与后世的外感风温病不同。假如误用下法,便会引起小便不利,两眼直视,甚至大小便失禁。假如误用火法,轻则导致皮肤发黄,重则可以引起如同惊痫的表现,时时手足抽搐痉挛。倘若再用火熏的方法,那就错上加错。一次错误的治疗,变证虽重,还不至于有生命危险;再次误治,生命就危险了。
“火法”包括烧针、艾灸、熏、熨等治疗方法,都是通过给予热的刺激,促使病人发汗的方法。这些古老的治疗方法,在秦汉以前经常应用,现代早已不用了。
解读  这一条的意思是伤寒要与温病相区别,温病不能使用发汗、泻下及火法治疗,特别是在疾病的早期即太阳经证卫分证前驱期证态,在这个证态里一定要把太阳病(流行性感冒、普通感冒)与卫分证区分开来,因为太阳病可以使用发汗法,而温病(一般认为温病主要是指传染病)不能使用发汗法。汗法包括麻黄汤、大青龙汤、桂枝汤等,西医的解热镇痛剂如阿司匹林、氨基比林等也属于发汗解热剂。现代医学也认为阿司匹林、氨基比林不能用于诊断不清的发热性疾病,特别是传染病的前驱期,误用汗法的后果中、西医的认识是一致的。在太阳经证卫分证前驱期证态里,只要把汗法的适应症掌握好,就不会犯原则性的错误,汗法只适应于诊断明确的流行性感冒、普通感冒,年轻体壮、高热无汗的病人,其他情况不得使用汗法特别是麻黄汤。误用汗法引起的后果是严重的,特别是传染病,例如流行性出血热误用氨基比林会很快导致死亡。泻下法、火法现代用于感冒及传染病比较少,这也是因为它们的副作用比较多,被自然淘汰掉了。误治引起的变证,其临床表现非常复杂,远比本条所述多的多,以后的篇幅中还要述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民间中医网论坛 ( 黔ICP备19001372号 )

GMT+8, 2024/12/22 23:15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