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加入
楼主: 529778693

伤寒论条目及学习笔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11/3 14:39:56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章,mark一下。
发表于 2016/12/2 11:10:12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么好的文章,怎么我今天才看到啊
感谢楼主了!
 楼主| 发表于 2016/12/5 13:20:1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529778693 于 2016/12/5 13:21 编辑

85、疮家,虽身疼痛,不可发汗,发汗则痉。
简句:疮家虽身疼痛,不可发汗汗则痉

(1)伤寒论古今研究:校勘 平治、赵本“发汗则痉”为“汗出则痉”。
词解①疮家;久患疮疡者,谓之疮家。 ②痉:痉的含义有二:一为症状,即痉挛,一为病证,即痉病。其证卒口噤,背反张而瘛疭。
【释义】久病疮疡,气血已伤,虽有表证,不可用辛温之剂发汗。误用汗法则阴
血更伤,筋脉失其濡养,必致筋脉强直,肢体拘挛的痉证。393
【选注】成无己:表虚聚热则生疮,疮家身痛如伤寒不可发汗。发汗则表气愈虚,热势愈甚,生风,故变痉也。
喻昌:身疼痛为寒伤营之证,本当发汗,疮疡之人,肌表素虚,营血暗耗,更发
其汗,则外寒袭虚,内血不营,必致颈项强,身反张而成痉。痉亦膀胱之病也。
柯琴:疮家病与外感不同,故治法与风寒亦异。若以风寒之法治之,其变亦不可
不知也。疮家虽痛偏一处,而气血壅遏亦有遍身疼者。然与风寒有别,汗之则津液越出,筋脉血虚,挛急而为痉矣。诸脉证之当审,正此故耳。
程应旄:疮家风湿袭肌。肌表必虚,虽有身疼痛之证,乃营处不从,搏及肌脉,
更发其汗,则营气被夺,经脉失养;必致成痉。凡遇可汗之症,便当顾及周身之津液有如此者。(后学按:若以现代医学知识论之,除柯师外,诸家之言,不可解。)
钱潢:疮家,非谓疥癣之疾也(后学按:语境不同所造成之惑也。),盖指大脓大血,痈疽溃疡,杨梅结毒,臁疮,痘疹,马刀挟瘿之属也。身疼痛,伤寒之表证也,言疮家气虚血少营卫衰薄,虽或有伤寒身体疼痛等表证,亦慎不可轻发其汗。若误发其汗,则阳气鼓动,阴液外泄,阳亡则不能柔养,血虚则无以滋灌,所以筋脉劲急而成痉也。
吴谦:疮家初起,毒热未成,法当汗散。已经溃后,血气被伤,虽有身痛应汗表
证,亦不可发汗,恐汗出营卫愈虚,外风乘袭,即不受外风,筋脉失养,亦必致项强反张而成痉病也。
尤怡:身疼痛,表有邪也,疮家脓血流溢,损伤阴气,虽有表邪,不可发汗,汗
之血虚生风必发痉也。
李荫岚:疮家者,患疮疡之人也。身疼痛有二义:一为风寒在表,荣卫不利;一为血脉枯燥,经络失养。今疮家血液已伤,即属太阳证,亦不可发汗,血虚发汗,血脉不荣,必作痉也。
余无言:经云汗之疮已,而此则云疮家不可发汗,何居?不知经所云者,乃指疽
疮疡之初,恶寒发热,漫肿无根,在三四日内者,言之也。初起之时,气血未伤,胃纳亦佳,故可一汗而愈。若既破溃流脓,气血大泄,则周身疼痛,不可认为表证而误发其汗。盖此身疼痛者属气血两虚,不能濡充筋脉所致,当以人参养荣等法治之。若误汗之,则营血愈虚,筋脉抽搐而为痉矣。
【讨论】 对本条身疼痛的病机有如下几种不同的看法:
(一)柯氏谓血气壅遏,并无表邪;
(二)程氏认为是“风湿袭肌”, “营气不从,搏及肌脉”;
(三)余氏谓“气血两虚,不能濡充筋脉”;
(四)尤氏等多数注家认为“身疼痛,表有邪也”。
仲景示人疮家虽有身疼痛之表证,不可妄用汗法。其在皮者,汗而发之乃不易之
理。欲用汗法,必具表证。身体疼痛也是以概其余之意,如无其它表证,绝不会妄用汗法。因此前三种意见均有片面之嫌,以尤氏之见为妥。
疮家并非绝对禁用汗法,若疮疡初起,表现为外感风寒或风热表证者,宜当用辛温或辛凉解表之药,使邪从汗解,故《内经》云:“汗之疮已。”但是,若疮疡溃破日久不敛,气血亏损,正气大衰,虽有表证,亦不可发汗太过。否则,汗出过多,正气更虚,可致痉厥、亡阳之变。
本条未出方治,但此证可用养血发汗法,于解表剂中加当归、熟地等补气养血之品。
(2)吕志杰《伤寒杂病论研究大成》:【注脚】
〔1〕疮家:指久患疮疡之人。
〔2〕痉:《金匮要略》第2篇有“痉病”之名,其病因之一即曰:“疮家,虽身疼痛,不可发汗,汗出则痉。”
【提要】疮家禁汗。
【简释】久患疮疡者,气血已伤,虽有表证,不可单纯发汗。施用汗法不当,则阳液受伤更甚,筋脉失其濡养,必发生筋脉强直,肢体拘挛的痉病。
按:《金匮要略》第18篇第1条曰:“诸浮数脉,应当发热,而反洒淅恶寒,若有痛处,当发其痈。”第4条曰:“肠痈者……发热……恶寒……大黄牡丹汤主之” 这就使我们领悟到,身体内外发生疮痈,出于气血郁滞,热毒壅盛,正邪相争,亦可表现为类似感受外邪之发热恶寒等症。若不加辨别,误认为表证,错施汗法,遗害无穷!这正如成无己所说:“疮家身疼如伤寒,不可发汗,发汗则表气愈虚,热势愈甚,生风,故变痉也。”《注解伤寒论》
(3)曹颖甫《伤寒金匮发微》:伤寒为病。甚者寒从皮毛直入。凝沍肌肉。一身肌肉。为之疼痛。非用大剂麻黄汤与发血中之热度。则疼痛不止。惟疮家脓血太多。不能再行发汗。发汗则肌肉中营血。不足以资营养。筋脉刚燥而为痉。故虽身疼痛。止宜薰洗而不当发汗。盖薰洗从外治。自能得微汗而解。(薰洗之方、可用紫苏干姜乌头红花桂枝赤芍。)
(4)陈慎吾《伤寒论讲义》:
【征引】
成无己:痓,常作痉,传写之误也。
方有执:痓,风强病,俗谓打寒噤是也。
常:宜桂枝加葛根汤。
休:宜小建中汤加归芪。
【讲义】疮家,盖言久病痈疽溃疡之属。气血虚少虽有身疼痛之表证,亦慎不可发其汗。若误发之,则变痉病矣。
【附注】痓,谓身热足寒,头项强急,恶寒,时头热、面赤、目赤,独头动摇、卒口噤,背反强者是也。经云:太阳病,发汗太多,因致痉。产后、跌仆、损伤津液者多病痉。
(5)姜春华《伤寒识义》:识义:钱璜说“非谓疥癣之疾也。盖指大脓大血,痈疽溃疡,杨梅结毒,臃疮痘疹,马刀侠瘿之属。”疮古作创,创伤也,后世遂以疮为痈疽。浅田氏说:“此论血亏躯壳者也。疮指金创而言。《金匮》:“若身有疮,被刀斧所伤,亡血故也。”
痓,痉之误。时身热足寒颈项强急,恶寒时,头热、面赤、目脉赤,独头动摇,卒口噤,背反张者是也。疮家有可以致痉之因,不必由汗也。如创伤之染破伤风,狂犬咬伤之狂犬病,皆由创而致痉者。
大出血、大脓血,忌汗。
(6)李翰卿《伤寒讲义集要》:[疮家]平素久患溃疡之人叫做疮家。疮家脓血流溢,气血暗耗。
[身疼痛]是应发汗之外感证,不是疮家因疮所致之身疼痛,后者没有发汗的道理,也用不着考虑汗后的变证。
[不可发汗]恐麻黄汤辛温发汗后,益虚其体液,反增加其热势。
[痉]祝氏:神经麻痹,肌肉强直也。有的说是项强口噤背反张之病,这种病是由于津伤热炽,筋脉失养,神经反射所致,有人认为是破伤风证状,但破伤风之口噤背反张,是由破伤风杆菌毒素所致,不在于发汗与否,并且没有身疼痛的前驱证状。
【按语】未发汗之先,曹氏主张用熏洗外治微汗之法,我认为宜辛凉解表法酌加补气养血药,如生芪、当归之类,或人参败毒散、小柴胡等汤加减。关于这一点经验不多,可作进一步的研究。痉病治法,详《金匮》,兹不赘。(后学按:师之为师,在于知者言知,不知不强解,李师翰卿,真师矣。)
(7)倪海厦《人纪》:什么叫疮家?一个是未化脓,一个是已化脓,现在讲的是第二个, 已化脓的不可发,未化脓的疮家,必须用解表,就是疮家反而要用表药来让他好,指的是没有化脓的时候,化脓就不可以用表药了,化脓的定义是脓疮已经破掉了,脓水流出来了,这时候就不要发汗,但是平常在还没有破的时候,就要用表药,例:病人的皮肤表面,一块一块的脓疮,但是都没有化脓,用桂枝汤发表?一发让药到皮肤表面上来,这时候用白朮附子,白朮附子令皮肤表面上消炎的力量很强,把脓逼出来,反而是最好的药,【内经】说疮家要发汗,这里面的定义是还没有化脓。即使虽身疼痛,就是疮家有表热的时候,也不可以发汗。(后学按:一得。)
「疮家」有二说:一为受金疮流血过多之贫血症,一为久患溃疡脓血过多之血虚症或淋巴外漏之液亏症;总之,属于血虚、液虚,发汗则阴愈亏,致组织干燥,成血不养筋之窒病,故不可发汗。所以有用「小建中汤」来温补取微汗,或用「小柴胡汤」来和解之。
(8)冉雪峰《冉注伤寒论》:金鉴曰:疮家初起,毒热未成,法当汗散。已经溃后,血气被伤,虽有身痛应汗表证,亦不可发汗,恐汗出营卫愈虚,外风乘袭。即不受外风,筋失液养,亦必致项强反张,而成痉病也。
恽铁樵曰:此条与上一条同一机括,人身血液,只有此数,伸于此者,必绌于彼。疮家本属血病,且患疮不但血中液少,即内分泌亦受影响,此而汗之,是夺各脏器仅有养命之液体。此时无物可为救济,体工起异常变化,神经悉数紧张,則偏身强直,故云汗出则痉。神经不紧张则已,既紧张,则仓谇不得驰缓,而继起之祸患,乃不可胜言,故云不可发汗。
(9)刘绍武《伤寒论阐释》:痉,抽,葛根治痉挛(第14条),平常患有痈疽溃疡的病人。不可用发汗法,出汗以后,就会发生痉挛,以治痉为主,以发汗为副。
(10)李培生《伤寒论讲义》:疮家兼有表证,根据其病机,可釆用益气养血兼予解表之法。
(11)邢锡波《伤寒论临床实验录》:【阐述】疮家古人有两种解释,一为因受金刃所伤,而失血过多之贫血证。一为久患确痈疡之病,流失脓血过多,体内津血不足。这种病人虽患身体疼痛之麻黄汤证,然在津血空虚之际,亦不得强发其汗。《内经》上说:夺血者无汗。医不知此,而强发其汗,以重伤其津液,每至酿成血不荣筋之痉病。此处所谓之痉证,系血液虚损,筋脉失养,而呈现强宜不柔之现象。与外邪诱起之刚痉和柔痉,四肢搐搦,角弓反张之痉证,必须加以区别。
(12)王占玺《伤寒论临床研究》:本条是血不足不可发汗。
“疮家”:亦包括疥疮,疥癣,主要是痈疽较大者,久病者,血气营卫已伤,脓血淋漓则营卫气血皆伤,主要伤血为甚,因血化为脓,血为阴为荣。
“虽身疼痛”指太阳病而言,伤寒有身疼痛,中风亦少有身痛,应汗之,但因疮家阴伤甚,不宜辛溫发汗。
奈何?是说不用桂枝麻黄汤发汗,可养血养阴补气发汗。有人用小建中汤加参芪来治疗。
如用麻黄桂枝发之,“汗出则痉”,因疮家血不足,则筋脉失其所养,如再汗津刼则更不能养筋,故发痉。
汗出则痉者,奈何?养血而止其痉,不是一般镇靜药所能济。
若为感染所致疮、疖、痈病时,伴以恶寒发热身痛者,吾验之,亦应为邪找其出路,临床常用淸热解毒的五味消毒饮,仙方活命饮等方药治疗时,要适量佐以芥穂、浮萍、苏叶等,使其从表遂邪外出(后学按:临床家之言,非理论家空谈。)。若有尿赤便干者,又宜佐加黄柏大黄等,使热邪毒火从前阴排或从大便出,其效更佳,但对慢性感染或寒性脓疡者又当別论。茲举二例急性病历供参考。
例一,右手感染,使邪从表透达:127
于1976年10月4日治患者王XX,年50余,男性。右手鱼际穴处被蚊虫咬伤后感染,全手背浮肿疼痛明显,已用2天依比膏外敷及口服磺胺,肌注靑霉素等均不效,局部肿胀疼痛增重,全身恶寒发热,周身疼痛。诊其舌苔薄白,脉象弦数,遂就以当地中草药,施以辛凉解毒为主,佐以辛温透表法,处以:连翘18克大靑叶25克紫地丁30克葛根10克赤芍I2克丹皮10克黄连60克芥穗10克。煎服第1煎药后,遍身微汗出,翌晨恶寒身疼等症状已除,手肿痛明显减轻,服2剂后局部浮肿基本消失,疼痛洧失而逐渐痊愈。
例二,烫伤感染,使邪从大便而下
患者孔XX,女性,26岁,1962年8月25日初诊。于5天前两大腿內侧烫伤,伤面各有15X20厘米,烫后脫皮未予往意治疗。自昨日起身发髙热39以上,恶心恶寒,心烦懊侬,吐出食物数次,头痛眩晕,身虽有汗而热不能被汗所衰,症状不能被汗所减。经XX医院肌肉注射靑霉素,并绐予中药(1)银花15克川连12克公英30克川贝10克川柏12克黄芩3克川牛膝30克花粉15麦冬15克生甘草6克,毎日煎服1剂;(2)绿豆30.0克,炙草6.0克,煎汤频服。服药注射2日后,上述诸症状增剧,患者卧床不起,恶心眩晕加重,一日呕吐2次,伴以胃脘疼痛,寒热往来,体溫达39.5以上,邀余诊治。观其身汗仍多,面赤身壮。舌苔薄白,脉象沉数104次/分。心音亢进,心率104次/分,节律整齐。两側腹股沟淋巴节肿大,各有2—3个如指头大,压痛明显,但移动性良好,创面如前。查白细胞13000,中性偏高,遂诊为“烫伤感染,併淋巴腺炎,走黄”,虑及前方淸热解毒虽当,但过于辛凉苦寒,使邪无出路,遂处以:银花30克连翅25公英30克土茯苓30板兰根15克生军3克(后下)丹参12克炮山甲3克赤白芍各12克灵仙10克生甘草6克陈皮10克柴胡3克。每日煎服1剂。服药1剂24小时后,身出微汗,排大便一次,诸自觉症状均减,体溫降至正常。服用3剂后,诸症均除,悉如常人,创面涂以四黄膏数日愈合而治愈。
(13)伤寒论现代解读:词解 疮家:指久患疮疡的病人。
痉:筋脉拘急、项背强直、肌肉抽搐。
解读 经久不愈的皮肤感染,形成溃疡、脓肿,长期的渗出以及感染、毒素对机体的毒害作用,机体损失了大量的营养物质和无机盐,大量发汗不仅能促使感染扩散,而且能够引起严重电解质紊乱,病人就可能出现肌肉痉挛。
(14)陈亦人《伤寒论译释》:语译  平素患有疮疡的病人,虽然有表证身疼痛,也不可用发汗方法,误发其汗,就会出现角弓反张,筋脉强急的变证。
提要  疮家营血虚少的,禁用汗法。
浅释  久患疮疡流脓流血,营血必然亏虚,虽然有表邪身体疼痛,亦不可发汗。因为营血为汗液之资源,若误用发汗,则已经不足之营血,必更加亏耗,筋脉失去濡养,而强直拘急,成为角弓反张的痉证。
选注  张令韶:疮家久失脓血,则充肤热肉之血虚矣,虽身疼痛,而得太阳之表病,亦不可发汗,汗出必更内伤其筋脉,血无荣筋,强急而为痊矣。
尤在泾:身疼痛,表有邪也。疮家脓血流溢,损伤阴气,虽有表邪,不可发汗,汗之血虚生风,必发痉也。
钱天来:疮家,非谓疥癣之疾也,盖指大脓大血,痈疽溃疡,杨梅结毒,臁疮痘疹,马刀挟瘿之属也。身疼痛,伤寒之表证也,言疮家气虚血少,营卫衰薄,虽或有伤寒身体疼痛等表证,亦慎不可轻发其汗,若误发其汗,则阳气鼓动,阴液外泄,阳亡则不能柔养,血虚则无以滋灌,所以筋脉劲急而成痉也。
柯韵伯:疮家病与外感不同,故治法与风寒亦异,若以风寒之法治之,其变亦不可不知也。疮虽痛偏一处,而血气壅遏,亦有遍身疼痛者。然与风寒有别,汗之则津液越出,筋脉血虚,挛急而为痉矣。诸脉证之当审,正此故耳。
按语  凡称为家,总不是一时之病,所以疮家,也是指久患疮痈溃疡的人,有释为创伤亡血过多,不够妥切。张、尤、钱的注释基本一致,都以身疼痛为表证,无疑是正确的。但对疮家之虚看法略异,张、尤二氏认为是营血虚,钱氏认为是气虛血少,因之误汗致痉,钱氏也主张阳亡血虚,看来应以血虚为是。关于疮家的范围,钱氏提出非疥癣之疾,颇是。但把臁疮、痘疹,马刀挟瘿都列于疮
家之内,不仅失之太广,而且名实不符,严格地说,是概念的错误,未免千虑一失。柯氏认为本条的身疼痛,纯属疮家,并无表证,更是一种片面的看法,如果没有表证,医生绝不会只据身疼痛就使用汗法的。条文中提出‘虽身疼痛,不可发汗’,用意十分清楚,柯注显然有悖原意。
这里的痉,是因营血亏耗,筋脉失养所致,与外邪引起的刚痉、柔痉有别,不应混为一谈。
(15)边正方《伤寒论译注》:〔注释〕①疮家:已患刀创或疮疡之人,因出血或溃脓,津血有所亡失。
〔语译〕素患疮痈的病人,虽然(因表邪而)身体疼痛,亦不可用发汗法,如使其汗出则导致抽搐强直。
〔选注〕成无己曰:“表虚聚热,则生疮,疮家身疼如伤寒,不可发汗,发汗则表气愈虚,热势愈甚,生风,故变痙也。”。张隐庵:“诸痛痒疮,皆属心火。身疼痛者,太阳之为病也,太阳之气上合心主之神而外浮于肌表。疮家神气已虚,虽身疼痛,若再夺其汗,则筋脉不能荣养而为痉。金氏曰:血虚则痉,是以产后妇人及跌扑、刀斧伤者,多病痉,疮家则失其脓血多矣,故汗出则燥,强而为痉。”
曹颖甫:“惟疮家脓血太多,不能再行发汗,发汗则肌肉中营血,不足以资营养,筋脉刚燥而为痉。故虽身疼痛,止宜薰洗而不当发汗。盖薰洗从外治,自能得微汗而解。”
〔边按〕疮家久发脓血,则充肤热肉之血虚,虽身疼痛,而得太阳之表病,亦不可发汗。但疮家是限于溃疡后,若痈疡初起,宜发汗者多矣。学者当知之也。
(16)程昭寰《伤寒心悟》:【提要】本条论营血不足的疮家不可发汗。
【词解】“疮家是指久患疮疡之人,流脓已久,营血不足的患者而言。痓:集韵云“风病也”,正字通云:五痉之总名,其证卒口噤背反张而瘛疭。”即筋脉拘急,口噤不能开,角弓反张等病证。
【心悟】凡久患外科疮疡之病的患者,因其流脓日久,必营血不足。虽身疼痛,或为营血久虚,筋脉失养而痛。或为外感风寒,已闭营滞而痛。但不管何种原因而身疼痛,都不可用辛温发汗之剂。因汗血同源,误发其汗,则营血愈亏,营血亏则筋脉愈失其养,可由身疼痛再发展到筋急而挛,拘急而痛,形成口噤不开,角弓反张的痉病。
理解本条精神,应注意:其一本处痉与刚痉柔痉有别,但总归是过汗伤津耗液有关;其二“疮家,不可发汗”,提示我们凡是营血不足患者患外感之证,都不可辛温发汗;其三营血不足的患者,兼有外感之证,麻黄桂枝二汤辛温发汗均非所宜。辛凉发汗亦不可,可采用后世养血发汗的方法,如发表药加当归、熟地等品,《通俗伤寒论》中养血发汗法可参。
(17)陆渊雷《伤寒论今释》:疮家有二义:一者,刀剑所伤,亡血过多;二者,痈疡之病,流脓已久。此皆组液组织液受到损失,身疼痛虽属麻黄汤证,然因血亏,故在禁汗之例。误汗而益虚其体液,肌肉失于营养,以致项背强直而为痉矣。痓《玉函》作痉,为是,详《金匮要略今释》。
(18)李心机《伤寒论通释》:本条指出不论外伤金疮或是肌肤疮疡,气血倶损,虽有表证,亦不可发汗。
疮,包括金疮和疮痍。《金匮要略疮痈肠痈浸淫病脉证并治》有云:“若身有疮,被刀斧所伤,亡血故也。”。“浸淫疮,从口流向四肢者,可治;从四肢流来人口者,不可治。”。《妇人杂病脉证并治》云:“少阴脉滑而数者,阴中即生疮,阴中蚀疮烂者,狠牙汤洗之。”等等。
不论是伤于外之金疮或发于肌肤之疮痍,不论新病久病,其外亡之鲜血和浊脓败血均为气血所化。这一类病人轻则气血暗耗,重则阴阳气血俱损,即使感受外邪而有表证,症见身体疼痛,也不可以径直发汗。若发汗,本已告匮之阴阳气血,陡加戕伐;本已失养的筋脉,再失滋养;故轻则肢体拘挛,重则肢体强急,犹辜涸之败柳骤然拘曲挛张。
按痓(zhi),痉之讹。
(19)胡希恕《伤寒论通俗讲话》:所谓疮家,不是起一个小疮就不能发汗了(后学按:真师矣。),所以说疮家是颈带疮、瘘啊这种恶疮,这也是丧失人的精血最厉害的,这个疮没有不出脓出血的。“虽身疼痛”,身疼痛是表证的证候了,虽然有身疼痛也不能发汗,汗出则痉,他阴血虚,你再夺其汗,这个肌肉组织更枯燥了,完了就要抽。痉,这是一种病名,就是现在咱们说抽,厉害了就是背弓反张,这都是肌肉不和了。肌肉不和有多种原因,这个就是津液、血液枯燥的这种不和。
(20)张长恩《伤寒论临证指南》:疮疡早期,热毒壅滞多为实证,久则脓血过多,气血暗耗,多呈气血两虚或虚中夹实之证。其身疼痛当责之气血失调,应以调补气血,清解余毒为治。……疮家兼表,必于在调补气血,清解余毒的基础上,兼以解表,方为正治。

 楼主| 发表于 2016/12/5 13:31:0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529778693 于 2016/12/5 13:33 编辑
mcc302 发表于 2016/10/28 22:03
什么时候能学完啊?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哦。。。。。。。。

实在对不起,最近病人太多,诊务太忙,加之家里有很多杂事耽搁,有时连看书的时间都没有,更新晚了,请包涵!其实没时间看书学习,我也着急。但《伤寒论》这本书,确实值得学习一辈子,内心话。
发表于 2016/12/5 14:19:06 | 显示全部楼层
529778693 发表于 2016/12/5 13:31
实在对不起,最近病人太多,诊务太忙,加之家里有很多杂事耽搁,有时连看书的时间都没有,更新晚了,请包 ...

不必过责,能这样进行汇集,工作量很大,很辛苦的。多注意身体。再次感谢你的努力,感谢你的分享

640(32).jpg
发表于 2016/12/10 12:07:28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用心了。感谢分享!
 楼主| 发表于 2016/12/18 22:32:07 | 显示全部楼层
86、衄家,不可发汗,汗出,必额上陷脉急紧,直视不能眴,不得眠。
简句:衄家不可汗,汗出额上陷脉紧,直视不眴不得眠

(1)伤寒论古今研究:校勘《玉函》发汗作攻其表。必额上陷作必额上促急而紧。
词解①衄家:索患鼻衄之人谓衄家。②额上陷脉:额上两旁陷中之经脉,相当于太阳穴处。③眴:“眴,动目也,音舜,动目而使之也”。《辞源》眴与瞬通,眼球转动之意.
释义 素有衄血者,阴血不足,津液亏乏,虽有表证,亦不可妄用汗法。心主血而藏神,脉为血府,目得血而能视。衄家,若妄发其汗,重伤阴血,阴血亏损,筋脉失养,则额上陷脉急紧,目直视不能眴。血不养心,则不得眠。
选注  成无己:衄者,上焦亡血也。若发汗,则上焦津液枯竭,经络干涩,故额上陷,脉急紧。诸脉者,皆属于目。筋脉紧急则牵引其目,故直视不能眴。眴瞬合目也。《针经》曰:阴气虚则目不瞑,亡血为阴虚,是以不得眠也。
方有执:衄,鼻血也。额上通乎鼻也。不能眴,谓目上瞪而不能开合动摇也,所以不得瞑而眠也。
张志聪:此言三阳之经血皆虚者,不可发汗。夫三阳之气合并于上,而三阳之脉皆起于鼻额间。衄则三阳之经血皆虚。若再发其汗,则见三阳之剧证矣。夫上部天,两额之动脉,手足少阳脉也。少阳血虚故额上陷。脉紧急也。太阳之脉上循目眦,为目上纲,太阳之经血虚,则目直视而不能润动也已,阳明之脉起于鼻交额中,下膈属胃,阳明之经气逆,不得从其故道,故不得眠也。此言三阳之经血虚者,不可更发汗而夺其血也。
程应旄:衄家为血凌清道。阳经受伤也。清阳之气素伤,更发其汗,是为重虚。额上者,诸阳所聚,阳去则额上陷矣(后学按:不可解而强解,无趣。)。诸脉皆聚于目,目得血而能视,筋脉无血以益。则牵引其目,以致脉紧急,目上瞪而不能合眼矣。卫气夜行于阴则眠。今卫无营所主,仅能行于阳,而不能行于阴,则不得眠矣。(后学按:不可解而强解,无趣。)
钱潢:额上,非即额也,额骨坚硬,岂得即陷,盖额以上之囟门也。(后学按:实际,囟门则非。)
吴谦:衄家者,该吐血而言也。谓凡吐血衄血之人,阴气暴亡,若再发其汗,汗出液竭,诸脉失养,则额角上陷中之脉,为热所灼,故紧而且急也。目直视,目瞪不转睛也。不能眴,目睫不能合也,亦皆由灼其脉引缩使然。不得眠者,阳气不能行于阴也,凡此所见之病,皆阳盛阴微之危证,谁谓衄家可轻发其汗耶。
尤怡:血与汗,皆阴也。衄家复汗,则阴重伤矣,脉者血之府,额上陷者,额上两旁之动脉,因血脱于上而陷下不起也。脉紧者,寸口之脉,血不荣而失其柔,木无液而枝道劲也。直视不眴不眠者,阴气亡则阳独胜也,经曰:“夺血者无汗”,此之谓也。
陈念祖:血从阳经并督脉而出者为衄。汗为血液,凡素患衄血之人,名曰衄家。三阳之经血俱虚,故不可发汗,汗出则重亡其阴,必额上陷,脉紧急,目直视不能眴,不得眠。所以然者,以太阳之脉起于目内眦,上额上巅。阳明之脉起于鼻交额中,旁纳太阳之脉。少阳之脉起于目锐眦。三经互相贯通,俱在于额上鼻目之间。三阳之血不荣于脉,故额上陷,脉紧急矣。三阳之血不贯于目,故直视不能眴也。阴血虚少,则卫气不能于阴,故不得眠也。此三阳之危证也。
李荫岚:衄家者,病衄血之人也。额上之脉,下通于鼻,衄血更汗,血去脉空,故额上陷脉紧急。经云:上部天,两额动脉。其脉动于两额,近陷中,足少阳脉气之所行也。衄多则伤脑,两目之神经,上通于脑,脑血受伤,则目系坚而不柔,故直视不能瞬。亡血伤阴,阴阳失调,故不眠也。
【讨论】关于额上陷,各家认识不一:1.陈氏认为是头额部;2.钱氏谓囟门;  3.尤氏云额上两旁之动脉;4.吴氏谓额角上陷中之脉,此说比较客观。
对于脉紧急的病机,陈氏以三阳经之血,不能荣于脉立论,不甚贴切。血汗同源,夺血则无汗,夺汗则无血。过汗亦必伤血,阴血不足,笳脉失养,则筋脉紧急。
本条言衄家不可发汗,而46条云:服麻黄汤后,衄乃解。47条又说:自衄者愈。伤寒初起,有衄不成流而点滴而出者,非为衄家,亦可发汗,使邪从衄解,衄后脉静身凉,方为佳兆。至于衄家不可发汗,只不过示人此时宜慎汗,非谓绝对不用汗法,有故无殒亦无殒矣。(后学按:此为正解。)
(2)吕志杰《伤寒论研究大成》:【注脚】〔1〕衄家:素易鼻出血的人。
〔2〕额上陷脉:《灵枢九针十二原》有“针陷脉则邪气出”一句。“陷脉”,指孔穴在筋骨陷中而言。“额上陷脉”,指额上两侧凹陷处之脉。〔3〕直视不能眴:两目呆滞而不能灵活转动。古人云:“眴,目动也。”
【提要】衄家禁汗。
【简释】津血同源。衄家,阴液必不足,虽有表证,亦不可单纯发汗。若发汗不当则阴液重伤,筋脉失其濡养,则可表现额上陷脉急紧,目直视不能转动以及夜卧不安等证候。
按:《金匮要略》第16篇第4条与本条相同。
(3)曹颖甫《伤寒金匮发微》:衄家不可发汗。汗出必额旁陷。脉紧急。目直视。不能润。不得眠。(此条订证)
伤寒入于营分。始见发热。初犯皮毛。固无热也。但皮毛不开。血分热度增高。不能从毛孔泄。则上冲于脑。颅骨受阳热薰灼。则骨缝开而脑中血出。由阙上下走鼻孔。是为衄。此不发汗而致衄者。所以发其汗则愈也。若夫衄家。则未病时已屡见衄。不因失表而见。与不发汗而致衄者不同。故与淋家疮家。并有发汗之戒。脉紧急者。阳气以发汗而愈张。目直视不能润。津液亡而目系燥也(此与温病误下直视同)惟额上陷三字。殊不可通(后学按:以临床求之,此说切。)。额外额上颅骨复冒处。不似无骨之处。易于下陷。岂有病衄之人。一汗而陷之理。愚按上字为旁之误。指两太阳穴。尝见久病劳瘵之人。形脱肉削。两太阳穴下陷不起。年老之人气血两虚者亦然。则夫衄家发汗。一虚再虚。宜其形脱内削额旁陷也。(余治金匮,知额字为颧之误。盖额上即太阳穴也。)
(4)陈慎吾《伤寒论讲义》:【征引】
成无己:衄者,上焦亡血也。若发汗则上焦津液枯竭,经络干涩,故额上陷,脉急紧。诸脉者皆属于目,筋脉紧急,索引其目,故直视不能眴。
皇甫谧:阴气虚则目不眴。亡血为阴虚,是以不得眠也。
钱天来:眴,目动摇也。
汪琥:衄家系阳明经热。
【讲义】衄家,久衄失血之人也。血与汗皆属阴液。衄家复汗则阴液重伤,故不可发汗。若误发之必见以下各证:额上陷,脱血于上,组织萎缩,额之上部陷下不起也;脉急紧,血不荣脉,血管收缩,失其柔韧也;直视不能眴者,动眼神经麻痹也;不得眠者,心血不足,阴虚生燥也。
【附注】本证见证皆以误汗、亡失体液所致,独上部首当其冲也。衄血之人血燥于上,头中之阳已虚,发汗则阳愈虚,固不仅津亏也。
【习题】1.试述衄家不可发汗之故。2,试拟一方以治衄家之有表证者。
(5)姜春华《伤寒识义》:识义:“额上陷”,诸家以为额上肉陷,或谓额上肉脱而陷下也;或谓额肉安得陷,必系囟门也;或谓额两旁筋脉陷,释均未妥。《外台》作“额上脉急而紧”,无“陷”字,额上无肉,焉得下陷?应从《外台》。
“直视不能眴,不得眠”是神经系统证。
“眴”。音县,原注音唤。《说文》“目摇也”。《史记•项羽本纪》“项粱目眴藉曰:可行也。注渭:“目私视之也”。又音舜,与目闰同。
(6)李翰卿《伤寒讲义集要》:[衄家]素患衄血之人叫做衄家。
[不可发汗]衄家血液素虚而有热,用麻黄汤辛温发汗,则血愈虚,而热愈盛,故不可发汗。
[额上陷,脉急紧]额上陷,曹氏作额旁陷,言两太阳穴处下陷不起。陆氏说:前额部组织萎缩。祝氏说:额上肌肉祜瘪,非前额骨下陷也。《医宗金鉴》:额角上陷中之脉,为热所灼,紧且急也。都可作为参考,故并存之。
[直视不能眴]眴,目动也,言视神经反射失常,不能转动也。
[不得眠]脑神经失养,故不得眠。
【按语】在未经误汗之先,我仿照产后采用小柴胡汤加减治之多效。已经误汗之
后,恐致不救,不得已可参照温病四损的治法。38
(7)倪海厦《人纪》:「衄家」就是经常容易流鼻血的的人,称为衄家。由于三阳经聚会于额上, 今此处易出血,已经明示三阳经血俱虚,由于发汗药物的药性都是向上向外发散的,中医认为汗血同源,意即此人本已失血,此际如果给予发汗的药物,必然加重亡阴,因此额上天仓位下陷,这是气血两虚之侯。脉急紧,是因为阳气受到发汗药物的激发而产生阳亢的现象,这种阳亢的现象是阳虚产生,因为发汗亡阴所导致的阳虚而阳亢,造成脉急紧。
人的眼睛受血滋润,原本血不足之人,因为误受汗药,使血更伤,因此血下贯目,造成双目无法合住。又因为阳虚而血少,使得卫气不行于阴,阴阳不相合作,于是失眠不寐。
一般如果时常流鼻血之人得到表证需要发汗时,吾人多给予像黄连阿胶鸡子黄汤,加上葱豉汗之,利用黄连苦寒来降虚热,使热血不升,阿胶鸡子黄滋阴补血,柔和血管,令血不外溢,葱豉稍微汗之,就可以解之,或小柴胡汤亦可。
(8)聂惠民《聂注伤寒论》:【词解】
①亡血家:平素失血之人。
②寒慄而振:即寒战。
【提要】失血之人,禁用汗法。
【阐论】
疮家、衄家、亡血家均属营血不足,禁用辛温发汗。
1.疮家禁汗:疮家复感外邪,致卫闭营郁而引起身疼痛,不可用汗法解之,因为汗血同源。疮家营血巳伤,发汗必然更伤营血,故不可发汗。误用辛温发汗,则可致痉。证见筋脉拘急、口噤不开、角弓反张等。这些症状是疮家发汗后,血虚不能润养筋脉之故。本条所论的痉,是症状表现,与《金匮要略》中的痉病不同。痉发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过汗伤津致痉是原因之一。正如《医宗金鉴杂病心法要诀》所说“痉病项强背反张,有汗为柔无汗刚,生产血多过汗后,溃疮犬咬破风伤。”
所谓“疮家”即指久患疮病之人,亦可包括急性疔毒恶疮突发者。关于疮家身疼痛的机理,一为久患疮疡,营血受伤,筋脉失养,故疮家本有身疼痛;二为疮家复感寒邪,卫闭营郁而致身痛,临证当从两方面考虑为宜。对疮家外感的治疗,有主张用养血发汗法;有主张用小建中汤加参芪治疗;有主张在扶正解毒的基础上配以荆芥、防风之类,可资辨证论治。据临床之见,一般可以采用荆防败毒散为主方,药用羌活、独活、柴胡、前胡、枳壳、茯苓、人参、桔梗、川芎、荆芥、防风、甘草,亦可用小柴胡汤加山栀子、豆豉、金银花等。89
对疮家本有之身疼痛,发热恶寒等类似外感之证,切不可误用发汗之法。此当淸热解毐治其疮疡,而收热退身和之效。临床实践中疔毒、多发性节肿、丹毒、蜂窝组织炎、毛囊炎等症,因感染引起的发热,若误用辛温解表发汗,尤如抱薪救 火,以致热毒伤血则痉,此类似现代西医所见因疮瘍感染而致菌血症、败血症。
2.衄家禁汗:经常鼻衄之人,多因阳经有热动血而致,久衄必致阴血亏虚,故衄家虽有表邪,也不可辛温发汗。若强发汗,势必更加损伤阴血而助阳热,产生“额上陷、脉急紧,直视不能眴,不得眠”的变证。“额上陷、脉急紧”,是阴液耗伤,血脉失养所致,表现为额上肌肉陷下、血脉拘急。误汗之后,出现此现象,一因汗后津伤,无阴血充养和滋润;二因辛温发汗更助阳热,邪热更炽,灼津耗液,以致血脉拘急而紧。这一部位在诊断上尚有其他意义,凡人体气血津液的盛衰,在额部往往反映最明显。如临床所见亡阴失水患者,额部肌肉多呈干瘪塌陷之象。衄家外感,可取小柴胡汤加生地、白茅根、丹皮、白芍等淸热凉血之品。
3.亡血家禁汗:亡血家,亡,乃丢失之意。指平素因各种原因引起的失血患者。气帅血行,血为气府,气血相互依存,所以亡血之人,不仅伤血,而且耗气。因此,亡血家虽患伤寒表证,也不可辛温发汗。此乃血汗同源,夺血者无汗之理。 若强发汗,不但更伤阴血,而且重损阳气,以致发生“寒栗而振”的变证,表现为畏寒怕冷,周身振慄。亡血家临床颇为多见,如月经过多,痔疮出血、咯血、呕血、便血、贫血以及外伤出血等。这些病人若患外感风寒,治疗原则应当在益气养血的基础上,微发其汗,可酌选葱白七味饮(葱白、葛根、豆豉、生姜、麦冬、地黄、劳水)或小柴胡汤加生地、葛根等。
(9)冉雪峰《冉注伤寒论》:喻嘉言曰:目得血而能视。汗为血液,衄血之人,淸阳之气素伤,更发其汗,则额上必陷,乃上焦枯竭之应也。诸脉皆属于目,筋脉紧急,则目上瞪而不能合,目不合則不得眠也。伤寒发烦目瞑者必衄,且麻黄汤发其汗,此言素常失血之人戒发其汗,以重虚其虚故也。
陈修园曰:血从阳经,并督脉而出者为衄。汗为血液,凡素患衄血之人,名曰衄家。三阳之经血俱虚,故不可发汗,汗出则重亡其阴,必额上陷,脉紧急,目直视,不能眴不得眠,所以然者,以太阳之脉起于目内眦,上额交颠。阳明之脉,起于鼻交额中,旁约太阳之脉。少阳之脉,起于目锐眥,三经互相贯通,俱在于额上鼻目之间。三阳之血,不营于脉,故额上陷,脉紧急也。三阴之血,不实于目,故曰直视,不能眴也。阳血虚少,则卫气不能行于阴,故不得眠也。此三阳之危证也。
(10)成友仁《伤寒论阐释》:【注释】衄家:素患衄血的人。额上陷:《玉函经》作“必额上促急而紧”,为是。脉急紧:即筋脉拘急之谓。眴:音旬,目摇也。
【译解】素患衄血的人,也不可发汗,汗出则津血更伤,经络失于充灌,心神失养,引起额部筋脉拘急,两目直视不动,不得睡眠等危险证候。
【参考】成无己氏说:“衄者,上焦亡血也,若发汗则上液枯竭,经络干涩,故额上陷,脉急紧。诸脉者,皆属于目,筋脉紧急则牵引其目,故直视不能眴也。《针经》曰:阴气虚则目不瞑,亡血为阴虚,是以不得眠也。
(11)刘绍武《伤寒论阐释》:常流鼻血的这种情况如果得了,发汗不能单纯用麻黄,要照顾到衄,阳气重和阳气胜之区别,根据第46条“阳气重故也”,可用大青龙汤治之。第111条“阳盛则欲衄”,用竹叶石膏汤。为啥鼻衄,原因是阳气故也,要加止衄的方子,麻黄汤合竹叶石膏汤,竹叶石膏汤和白虎汤是凉药,都是治阳气盛,衄家带虚象,用清法,也能用浮泻心汤(黄连黄芩黄柏)。
(12)李培生《伤寒论讲义》:【注释】额上陷脉急紧:指额部两旁(相当于太阳穴)凹陷处动脉紧张痉挛。
不能眴:眴,音舜,指眼珠转动。不能眴,即眼珠不能转动。
[分析】素患鼻衄之人,阴血亏虚者居多,故虽有表证,亦不可径用辛温发汗。若误发其汗,可使阴血更伤。血不濡养筋脉,则额两旁陷中之脉紧急;血不养目,则目直视而睛不能转动;血不养心,心神失守,则不得安眠。故阴血亏虛者应禁用汗法。
本条衄家不可发汗,与第55条“伤寒脉浮紧,不发汗而致衄者,麻黄汤主之”在病因病机证治法上均不相同,应注意鉴别。彼条为阳气郁遏太甚,损伤络脉而致衄血,其量必不多,且衄后表实证仍在,故仍治以麻黄汤发汗;本条乃素衄之人,重在阴血不足而兼患表证,故治疗时必须虑及其虚,不可单纯使用辛温汗法,而养血解表似可用之。
【选注】《医宗金鉴》:衄家者,赅吐血而言也。谓凡吐血衄血之人,阴气暴亡,若再发其汗,汗出液竭,诸脉失养,则额角上陷中之脉为热所灼,故紧且急也。目直视,目眴不转晴也。不能眴,目睫不合也。亦皆由热灼其脉引缩使然;不得眠者,阳气不能行于阴也。凡此所见之病,皆阳盛阴微之危证,谁谓衄家可轻发其汗耶?
喻嘉言:目得血而能视,汗为血液,衄血之人,清阳之气素伤,更发其汗,則额上必陷,乃上焦枯竭之应也。
钱天來:额上,非即额也,额骨坚硬,岂得即陷,盖额以上之囟门也。
〔按〕关于本条的“额上陷脉急紧”,一般均断句为“额上陷,脉急紧”。并由此对额上陷产生了不同的理解。如喻氏认为额凹陷,而额为颅骨之一部分,骨质坚硬,自无下陷之理。钱氏认为是囟门下陷,但囟门只见于婴儿,成人则囟门已合,不能下陷。故我们认为《屄宗金鉴》的说法较为客观,《脉经》“必额陷脉 上促急而紧”可证。
(13)张横柳《伤寒论解读与临床运用》:“衄家”,指经常流鼻血的病人,不但血虚而见阴虚火旺,故禁汗。误则额上之“陷脉”失养而痉挛,影响眼珠的转动。神失血养则心烦不得眠。
对本条的句读与注释,历代争论颇多。然“陷脉”出自《内经》,如《灵枢九针十二原第一》载“夫气之在脉也,邪气在上,浊气在中,清气在下。故针陷脉则邪气出,针中脉则浊气出,针太深则邪气反沉,病益”。《素问生气通天论篇第三》载:陷脉为瘘,留连肉腠”。而“额上陷脉急紧”则见于《伤寒论》第86条。推之,仲景引用《内经》之“陷脉”,提出衄家忌汗,紧接又指出若误汗必“额上陷脉急紧”、“不能眴”、“不得眠”,此二种症状皆因衄家误发汗后阴血更虚損致经脉、心神失养之外在表现。由是,“额上陷脉急紧”非属脉象,也不是输穴(亦非经外奇穴),更不能在“陷脉”二字之间断句,否则属割一为二。明马莳《黄帝内经灵枢注证发微》曰“邪气之中人也高,凡风寒暑雨之邪,由上感之,故曰邪气在上也。邪气由风府、风门时入。水谷皆入于胃,其精微之气上注于肺,而寒温不适,饮食不节,则浊气独留于肠胃而病生,故曰浊气在中也。清湿之地气中人也,必从足始,故曰清气在下也。治之者必针于上,以取其陷脉,则上之邪气可出。针其中脉,以取其足阳明胃经之合,即三里穴,则中之浊气可出。然针之勿宜太深,正以浅浮之病不欲深刺,若剌之深,则邪气从之反沉而病益深也。”可见,“额上陷脉”意指额部之筋脉肉腠的病变部位。《中医大辞典》“陷脉”指“寒邪陷于经脉,使气血凝滞在肌肉腠理之向,久则成为瘘疮”;“陷经”指“经血下陷、漏血不止的病证”;“陷中”指“筋骨间的凹陷处”由是,“额上陷脉”又可视为专有名词。
(14)承淡安《伤寒论科学化新注》:解曰:素易衄血者,亦不可發汗。汗出必額上陷,脈亦急緊,兩目直視不能動,不得合目而眠。
易於鼻衄血之人,名曰「衄家」,其前額篩骨內部之組織必不健全,其前腦部之神經亦必虛弱不健全(后学按:谬!)。發汗則血與熱易向外向上奔集,血管因而擴張,素不健全之額內血管因擴張而再裂,如血流於外而為衄,則不致有額陷直視之危症,想必血管裂,血滲於外,凝固不流動,眼神經為之壓迫而失其用,致直視不動(后学按:如此,属脑意管意外之病。岂是衄家可解。)。眴者,動也。額上陷,以額部之神經亦在前腦,被內部流出之凝血壓迫,失去皮膚活動也。額陷,前額之皮膚板緊也。脈急緊,有謂額上之脈管緊急,以前額之皮膚緊急,脈管亦為緊急,其說亦合。但衄家必陰虛,發汗神經失養而起虛性緊張,故兩脈緊急如真藏脈,為陰虛欲脫之象也。且直視不能眴,額上陷,皆是神經緊張狀態,則兩脈亦必發生緊張狀態可以無疑。不得眠者,兩目直視,眼瞼不合,如不眠之狀也,非煩燥不眠之眠也。病至如此,已無挽救,可不慎哉!然則「衄家」發生感冒,如何而可也?可以「黃連阿膠雞子黃湯」加「蔥豉」汗之。以「黃連」之苦寒降血壓,使其熱血不升;「阿膠」、「雞子黃」滋養神經,柔和血管,
防止血溢;「蔥豉」則微汗之。或參「小柴胡湯」亦可。
(15)邢锡波《伤寒论临床实验录》:【提要】本条论述发汗禁例之四。
【阐述】平素衄血之人,谓之衄家。衄家血燥于上,故在禁汗之例,额上陷之“陷”字,历代注家谓系衍文,理由是额上有颅骨支持,不致倾陷,钱璜说:“额上,非即额也,額骨坚硬,岂得即陷,盖额以上之囟门也”。据钱氏谓额陷,可能是囟门下陷,系指小儿而吉。成人囟门早已拢合,岂能下陷。由于历代注家对于陷字的认识不够正确,所以对本句的注释每多曲解,皆由不知陷脉,为人身内陷深处之经脉,《素问生气通天论》说“陷脉为瘘,留连肌腠,”《灵枢九针十二原》说:“故针陷脉使邪气出”,都提陷脉这一名词。本条应断句为“衄家,不可发汗,汗出必额上陷脉紧急,直视不能眴,不能眠。”以衄血之人,头部之津血素亏,而再强迫其汗,重伤其津液,致额上的筋脉,失于荣养必致額上的陷脉拘急,目系与额上陷脉相连。陷脉拘急,目系僵直,而两眼即不能自如转动。不得眠,是阴虚生烦,因烦而不得眠。皆为失血亡津之候,最为难治之证。
(16)王占玺《伤寒论临床研究》:本条是血不足不可汗,误汗后的另一结果。
“衄家”素有衄者,有表证亦不可发汗,因血不足。
“衂家不可汗”奈何?不用桂枝也,因其辛溫药可逼血妄行,其治宜养血解表而施之。
如强发之,“汗出必額上陷”,额上血管下陷不要认为额骨下陷,此古文省略也。
“脉急紧”:一说是脉上寸关尺跳的急,此说欠佳;一说是目系筋脉,司左右上下运动的筋脉“急紧”,因无血养,血被迫而津出,筋无所养所致,“直视不能眴”,不能眴的“眴”者,指眼球运动,因其司筋失养则眼球不能运动或运动减弱。(后学按:此说又开一径:因“额上陷脉急紧”,故致“直视不能眴,不得眠”。似更实际。)
“不得眠”,眼也合不上。(1)是阴血不够,卫阳不能入阴,只留于阳之故;(2)眠同瞑,瞑者目合也,眼不得合。
有此证奈何?汗后也可能出血,也可能不出血,均用犀角地黄汤(千金)以养阴淸热法治疗。
鉴別:
85条、86条皆言血不足不可汗,病因同而结果有异。85条疮疡脓肿于身上,荣血伤于身体四肢,故抽筋。故文中说:“疮家虽身疼痛,不可发汗、汗出则痓”。
86条“衄”,血衂于太阳阳明,五脏六腑经脉上系于目,汗后津不足而失眠,故伤眼。所以文中说:“衂家不可发汗”。汗后往往会出现目系筋脉拘急,以致出现眼发直,眼球运动不灵活与“不得眠”等症状。
(17)伤寒论现代解读:词解
衄家:久患鼻衄,鼻出血的病人。
额上陷、脉急紧:额上陷脉指的是额部外侧(相当于太阳穴)凹陷处的动脉,就是颞浅动脉。颞浅动脉的跳动快而有力,血管壁的紧张度高。
眴:指眼球转动。直视不能眴,即眼球不能转动,只能向前直视。
解读 鼻衄是一个症状,引起鼻衄的原因很多:(1)局部原因:在鼻中隔的前下区,黏膜下就是软骨,黏膜很薄,没有黏膜下层,却有五条小动脉在此交汇;发热使呼吸加快,鼻黏膜蒸发量加大,鼻黏膜干燥,加之鼻中隔的前下区的特殊结构,黏膜容易干燥、破裂出血。如果有鼻中隔偏屈,在鼻中隔突出侧形成鼻腔狭窄,气流通过狭窄区时速度加快,蒸发量加大,黏膜容易干燥、破裂出血。(2)出血性疾病。(3)动脉硬化高血压病。(4)各种原因引起的弥漫性血管内凝血。以上这些病理状态都不适宜使用麻黄汤,因为麻黄汤发汗作用大,容易引起机体失盐失水,加重鼻黏膜干燥;麻黄汤还具有升高血压作用会促使鼻出血的发生。麻黄汤具有升高血压作用,引起颞浅动脉的跳动快而有力,血管壁的紧张度高。颞浅动脉与在鼻中隔前下区交汇的五条小动脉统属颈外动脉的分支,它们搏动的情况是一致的。直视不能眴即眼球不能转动,只能向前直视等。另外长期鼻衄也会引起贫血,与亡血家,不可发汗相连续。
(18)陈亦人《伤寒论译释》:校勘 玉函经发汗作“攻其表”,“必额上陷”句作“必额上促急而紧”,巢氏病源同,惟促字作“葅”字,《外台秘要》引巢氏病源“促”作“脉”,却没有“陷”字,《脉经》作必额陷脉上促急而紧”。
词解  “不能眴”:眴,音舜,目自动也。不能眴,就是目睛不能转动。
语译  经常鼻衄的病人,虽有表证,不可用发汗的方法,如果误发其汗,就会出现额部下陷,而筋脉拘急,两目直视,眼珠不能转动,并且不能睡眠。
提要  衄家血液素亏的,禁汗,及汗后的变证。
浅释  衄家指经常鼻腔出血的人,由于频频出血,阴血必然亏虚,虽有可汗之证,也不可任意使用发汗方法,以免更伤其阴血。这里所说的“不可发汗”,当是指不可用辛温发汗。
汗出必额上陷,脉急紧,直视不能眴,不得眠,是对误汗后病变的推断。所谓“额上陷”的额上,应该是指额旁的部位,即太阳穴处,《素问•三部九候论》谓上部天以候上,王冰注“在额两旁,动应于手。”由于衄家血液素亏,发汗则血液耗伤严重,而经脉空虚,筋失濡养,所以额旁下陷。诸脉皆属于目,经脉既急紧,以致目睛不能眴动,不得睡眠。或者认为本条禁汗与55条衄血用麻黄汤发汗前后矛盾,这是没有了解两者病机的区别:衄家是素患鼻衄,营血亏虚,故禁发汗,麻黄汤所主的鼻衄,乃表邪失汗,腠理郁闭,外寒迫血以致,故必须发汗。一为血虚,一属表闭,病理上截然不同,所以治疗上也迥然有别,岂能混淆不辨。
选注  喻嘉言:目得血而能视,汗为血液,衄血之人,清阳之气素伤,更发其汗,则额上必陷,乃上焦枯竭之应也。诸脉皆属于目,筋脉紧急,则目上瞪而不能合,目不合则不得眠也。伤寒发烦目瞑者必衄,宜麻黄汤发汗,此言素惯衄血之人,戒发汗以虚其虚,宜两谛之也。
张令韶:三阳之脉俱起于额鼻,衄家则三阳之经血俱虚,夺血者无汗,故不可发汗,汗出则重亡其阴矣。额上陷脉,陷中之动脉也。太阳之脉,起于目内訾,上额交巅;阳明三脉起于鼻,交额中,旁纳太阳之脉,少阳之脉起于目锐眥,三经互相贯通;俱在于额上鼻目之间。三阳之血不荣于脉,故额上陷脉紧急也,三阳之血不贯于目,故目直视不能眴也;阴血虚少,则卫气不能行于阴,故不得眠也,此三阳之危证也。
《金鉴》:衄家者,该吐血而言也,谓凡衄血,吐血之人,阴气暴亡,若再发其汗,汗出液竭,诸脉失养,则额角上陷中之脉,为热所灼,故紧且急也。目直视,目瞪不转睛也,不能眴,日睫不合也,亦皆由热灼其脉引缩使然。不得眠者,阳气不能行于阴也,凡此所见之病,皆阳盛阴微之危证,谁谓衄家可轻发其汗耶尤在泾:额上陷,脉紧急者,颧上两旁之动脉,陷伏不起,或紧急不柔也。灵枢云:“两跗之上,脉陷竖者,足阳明。”陷谓陷伏,竖即紧急,与此正相发明。目直视,不能眴,不得眠,皆亡阴之证也。
钱天来;额上,非即额也,颧骨坚硬,岂得即陷,盖额以上之囟门也。……是以误汗则阳气不充于脑,则额上之囟门必陷,血虚则系目之筋脉急紧而直视,所以睛不能转侧而摇动也。《经云》:“夺血者无汗,夺汗者元血”,衄后则无血以归肝,而神不归合,失汗则卫气失常,不能行阴二十五度,所以不得眠也。
按语  各家对衄家不可发汗,虽然说法略有差异,但基本精神是一致的。惟对额上陷,脉急紧的理解分歧较大,如喻氏解为额上必陷,张氏注为额上陷脉紧急,并交待说,陷脉者陷中之动脉也。但额上究指何处?则都含浑而欠明确。钱氏指出额上非额,颧骨坚硬,岂得下陷,责问有理,但主张是额上囟门,则又与实际不符,幼儿固然可以出现岗门下陷,而成人囟门已合,怎么能够下陷?《金鉴》提出是额角上陷中之脉,尤氏提出是额上两旁之动脉,这才合乎实际。尤氏引《灵枢》“两跗之上,脉陷竖者”,意在说明陷脉急紧的含义。总之,额上陷与脉急紧分读,前者是望诊所见,后者对目直视的病理说明,于理可通,额上陷脉急紧作一句读,实际也寓有陷伏不起与紧急不柔两层意思,于理亦通。因此,可以并存,无庸多议。
(19)边正方《伤寒论译注》:额上陷,注家有不释者,有释者,释者也不一致,皆难作准。成氏等释瞬为合目,非矣。应作目动解,衄家乃久有衄病之人,非伤寒得衄之衄也。
(20)李克绍《伤寒论语释》:习惯性鼻出血的患者,多是素秉阳盛。经常衄血,阴亦必虚。若发其汗,会使血虚筋急。最容易看出的是额上两旁陷凹处的动脉搏动紧急。阴亏于下,精气不能上注于目,就会目睛呆直;阳气独亢于上,不能下交于阴,又能影响睡眠。
(21)赵桐《伤寒述义》:衄家亡有形之阴血,血散则气亡。再汗则亡无形之阳气,气散则血更竭。故额陷处之脉因失养而紧张拘急,目直视而不眴。血虚心虚,必烦躁不眠矣。
补曰:额上,在两眉之上,手扪即得。额上处紧急,即出血又汗,血不荣筋,阳不养筋,亦云通矣。而《脉经》作“额陷脉上促急而紧”。促字,又明是脉搏之动矣。《素问三部九候》云:上部天,两额之动脉。注云:在额两旁,动脉应手,手少阳所行。如此,谓两额旁陷处动脉促急而紧,尤通。惟额上陷脉急紧之上字,亦有语弊。《脉经》作额陷脉上,则通顺矣。或谓额上之囟陷,不通。
予旧注亦误,故补之。
(22)程昭寰《伤寒心悟》:【提要】本条论阴血不足的衄家不可发汗。
【词解】“不能眴”:眴(音唤同瞬),眼球转动。不能眴,就是说目睛不能转动。
【心悟】本条有的注家断句有异议,一云“汗出必额上陷脉急紧”作一句。若以语气及韵脚来看,仍以断作两句为妥。征之临床,“额上陷”与“脉急紧”是两个病理层次,并不一定同时存在。至于有的注家对“额”“脉”所指部位,持有不同意见,实际从本条原意去考察并无争论的必要。
“额上陷”,额位于颜面上方正中。阳明主额,此处可反映气血病变。“额上陷”当然不是指额骨陷,而是指额上肌肉塌陷,也寓有色诊上苍白无华之色。《金匮要略》云。“色白者亡血也”,衄家误汗,亡血致此是可以想见的。
“脉急紧”是指经脉急紧,非指寸口脉急紧。因阳明经脉荣于面,布于额,汗多伤津、津液亏乏,则经脉拘急而紧。
“直视不能眴。”本论6条有误下“直视失溲”之训。《金匮要略》有“其目正园者痉”之论。“正园”是直视的意思。这三处所述皆为一致。因肝开窍于目、肾之精上注于瞳子,目直视而不能转动,为肝肾阴虛将竭之证,故承上“額上陷、脉急紧”,就可知不仅阳明津液亏乏,而且肝肾之阴將竭。
“不得眠”阴血亏而阳不敛,虛之甚可知。
综合全条而论,素有衄血的病人,不可用辛温发汗之法。误用既伤阳明津液,又伤肝肾之阴,甚则阴虚而阳浮,是为危候。此时当急救肝肾之阴,《温病条辩》下焦篇“口燥咽干,神倦欲寐”等证,治以复脉汤,可作本证救逆的参考。
(23)陆渊雷《伤寒论今释》:伤寒不发汗,因致衄者,麻黄汤主之。此则素患衄血之人,血燥于上,故在禁汗之例。陷字盖衍文,额上有颅骨撑持,不致陷也。惟衄家之前额部本少营养(后学按:营养不良之病患,如结核重症病人?),复发汗,则额上筋脉拘急,成局部之痉。额内之动眼神经亦拘急,令直视不能眴。眴,同动也。不得眠者,阴虚生烦躁也。此皆亡失血液体液之故。禁汗七条中,误汗之变,此条最剧,法在不治。常器之拟犀角地黄汤,则是治衄之普通剂,非救逆之方。
(24)李心机《伤寒论通释》:《脉经》衄家,不可攻其表,汗出必额陷脉上促急而紧,直视而不能眴,不得眠。(病不可发汗证)
《金匮玉函经》衄家,不可攻其表,汗出必额上急促而紧,直视不能眴,不得眠。 (辨太阳病形证治上、辨不可发汗病形证治)
《千金翼方》衄家,忌攻其表,汗出必额上促急。(忌发汗)
本条指出,衄家必阴血暗耗,即使有表证,也不可径直发汗,若误汗必阴血骤虚而陡变。
衄,后世不仅指鼻出血,同时也泛指多种出血。在仲景书中,则是单指鼻出血而 言,即鼻衄,如第46条、第47条、第55条、第56条、第111条、第202条以及第 227条等,文中之衄均是言鼻衄。在《金匮要略》中,衄,也是指鼻出血。
以衄为证候的一类病人,不论新病、久病,必伤阴耗血。这类病人即使有表证,也不可径直发汗,若发汗则阴血更虚,出现一系列阴亏血虚的症状。
额上陷脉急紧,有注家句读为“额上陷,脉急紧”。钱潢云,“额骨坚硬,岂得即陷”,言之有理。此节句读当是“额上陷脉急紧”,额上陷脉,指额上两侧凹陷处搏动之脉。按,陷脉,见于《灵枢?九针十二原》和《小针解》,文曰“针陷脉,则邪气出”;“针陷脉,则邪气出者,取之上”,张介宾释之曰:“诸经孔穴,多在陷者之中,如《刺禁论》所谓刺缺盆中内陷之类是也,故凡欲去寒邪,须刺各经陷脉”。阴亏血虚的病人,误汗后,阴血骤然陡虚,反映在局部,额上两侧之脉,搏动急剧劲紧,此属亡阴之象。
“直视不能眴”,眴,目摇也,谓目睛转动。“不能眴”,谓目睛呆滞,转动不灵活,两目无神,此属阴精不能上注于目所致。阴血骤虚,阴不养神,血不奉心,故夜不得眠,寐不得安。
(25)胡希恕《伤寒论通俗讲话》:衄家,就是鼻子常出血的人。衄家,不是鼻子一次出血,是经常,搁个“家” 了嘛,所以这个不是说鼻子出血就不能发汗,而是经常鼻子出血的人。这个是津液亡于上,与淋家正好相反的,那个是阴亡于下,这个是阴亡于上(后学按:一得。)。再一发汗,他额上这个地方,上面血平常就伤耗得挺厉害了,那么你再夺其汗,上部血更少了,额上这个地方没有血液了,就要塌陷,就是这个肉,也可以说是脉管,也可以的,但是还是指着肉,人的体重啊体液占最大的,在人身上占最大的部分,哪个地方体液特别的消失,哪个地方特别显出瘦削的样子。这个人久衄,再夺其汗,那么这个地方更消减了,所以额上陷。那么这个脉呢失去柔韧了,所以要急紧。眼睛失去津液,组织枯燥啊,光能直视而眼球不能动。那么这个脑袋不动,光拿眼球瞅人,古人叫做动目失视。这个地方是眼球不能活动,因为组织枯燥,血液不足以流散了。由于上面这个特殊贫血,血液不足以养心就睡不着觉,“不得眠” 。
(26)张长恩《伤寒论临证指南》:素患衄血之人,阴血日渐耗损,有阴虚火旺之虞,虽有表证,亦不可轻用辛温发汗……可用养血滋阴解表法。

 楼主| 发表于 2017/1/2 22:41:1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529778693 于 2017/1/2 22:43 编辑

87、亡血家,不可发汗,发汗则寒栗而振。
简句:亡血家,不可汗,汗则寒栗而振。

(1)伤寒论古今研究:【释义】平素阴血极度亏损的亡血家,虽有外感,也不能用一般的汗法。因为汗
血同源,阴血已亏,再发其汗,益耗阴血,势必犯虚虚之戒。亡血家不但阴血不足,阳气亦不充沛,兼之发汗不仅伤阴,又能伤阳,不但血虚,气亦无依。气血虚微,筋脉失于濡养,肌肤失予温煦,则现寒栗而振之候。
【选注】成无己:针经曰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亡血发汗则阴阳俱虚,故寒
粟而振摇。(后学按:振摇可否解为头晕?)
方有执:伏皮为血,出则为汗,阴也。阴不自出,出之者阳也。亡血阴虚矣。寒栗而振,反汗复亡其阳也。
张志聪:此言吐血便血及妇人崩漏亡血者,不可发汗。若发汗更夺其血液,必寒栗而振,本论云:涩者无血厥而寒。
程应旄:亡血而更发汗,身内只剩一空壳子,阳于何有,寒自内生,故寒粟而振,是为阴阳两竭。凡遇可汗之证,便不可顾虑夫阴经之荣血有如此者。
陈念祖:阴亡而阳无所附,阳从外脱,其人则寒栗振。396
尤怡:阴亡者,阳不守。亡血复汗,寒粟而振者,阴气充胜,而阳气后竭也。按
疮家衄家,并属亡血,而此条复出亡血家者,该吐跌仆金刃产后等证为言也。
吴谦:凡失血之后,血气未复,为亡血虚家,皆不可发汗也。盖失血之初,固属
阳热,然亡血之后,热随血去,热固消矣,而气随血亡,阳亦危矣。若再发汗,则阳气衰微,力不能支,故身寒噤栗,振振耸动,所必然也。盖发阴虚之汗,汗出则亡阴,即发暴吐衄血之汗也,故见不能眴,不得眠,亡阴等病也,发阳虚之汗,汗出则亡阳,即发亡血家之汗也,故见寒粟而振亡阳等病也。
吴遵程:亡血家,阴气耗而孤阳无偶,不可发汗。发汗则孤阳从汗尽越,必至寒栗而振,阴阳两竭而莫救也。亡血阴虚之人而发其汗,本当生热及寒栗而振,则孤阳从汗尽越之故也。
唐宗海:此寒栗而振,与前必振寒,内外俱虚故也,同义。彼是下后亡阴,筋脉失养,复发汗又亡其阳,则寒气发动,筋脉不能自持,故振。此节亡血家即是阴筋失养,复发汗以亡其阳,则寒气发功,筋脉不能自持,故寒栗而振,其义正与前同。
李荫岚:亡血家,病吐血,便血,及崩淋漏血之人也。亡血脉空,经中有热,若更发汗,“以亡其阳,则经内有热,经外有寒,寒逼其热,故寒栗而振也。振者寒战之义,谓战栗而动摇也。
余无言:亡血家指吐血、衄血、便血、溺血、崩漏、产后以及刀伤出血等而言。凡此等病,往往有发热现象,此营虚不能与卫和,卫气无所依附也。盖本以血虚之极,再发其汗则血中水分随汗而泄,血液愈少,血温自然不充,故营虚而卫已亦虚,必寒栗而振颤也。
【讨论】本条之病机,多数注家认为是阴虚及阳,这是正确的。但过分强调了阳
虚的一面,而忽视了阴虚的一面也是片面的。应当根据阳虚或阴虚的孰轻孰重而确定治疗上扶阳或滋阴的主次,不宜顾此失彼。
汗为津液,与血同源,故发汗不仅耗阴而且亦能伤阳。陈氏强调阴亡而阳无所附,立论不够全面。而吴谦氏又将亡血家与暴发吐衄失血两者混为一谈,也是不够妥当的。
余氏认为亡血家,多营虚不能与卫和,阳气常外浮而热,易被误认为表证而发汗,此非仲景原意。但可资后学者借鉴。
本条汗后寒栗而振的治疗,《伤寒论辑义》认为宜芍药甘草附子汤,人参四逆汤之属,可供参考。
(2)吕志杰《伤寒杂病论研究大成》:《金匮要略》第16篇第9条曰:“亡血不可发其表,汗出即寒慄而振。”与本条类同。
(3)曹颖甫《伤寒金匮发微》:人之一身。惟血最热。少年。血盛则耐寒。老年血衰则畏寒。孟子言五十非帛不暖者。血虚故也。妇人血败,虽当盛暑亦必寒战,此其明验也。故无论吐血衄血便血,及妇人崩漏,其体必属虚寒。至如亡血而身热。则里阴不能抱阳。阳荡而无归矣。至是更用凉血之药,十不活一。所以然者,为其阴中之阳气。一戕于亡血。再戕于凉药故也。明乎此,乃可与言亡血家之不可发汗。夫亡血家。血中阳热。虽暴经摧抑。表阳尤未虚也(按华氏寒暑表九十五度、谓之血温。)若更发汗。外则虚其表阳。内则重伤其血之温度。有不寒慄而振乎。空室无人居。炎夏生苦寒。由其动气少而中阳虚也。予尝治宋姓妇人血崩。恶寒蒙被而卧。用大熟地四两。生潞参三两。陈皮五钱。一剂手足温。二剂血崩止。初未尝用附桂之属。盖血分充则阳气自复。意寒慄而振者。亦当如是耳。(予亡友丁甘仁常用附子理中汤以治血证。非深明此理者。不足与言亡血之治法也。)
(4)陈慎吾《伤寒论讲义》:【征引】
皇甫谧: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亡血发汗,则阴阳倶虚,故寒栗而振摇。
《医宗金鉴》:凡失血之后,血气未复,为亡血虚家,皆不可发汗也。盖失血之初固属阳热,亡血之后热随血去,热固消矣,阳亦随亡。若再发汗,则阳气衰微,力不能支,故身寒噤栗,振振耸动,所必然也。
阳:血家汗家,倶指本人平时旧病言之。
山田宗俊:亡血家者,如呕血、下血、崩漏、产后、金疮所伤类是也。寒栗而振,乃干姜附子汤证。
程知:亡血而更发汗,身内只剩一空壳,阳于何有?寒自内生,故栗而振。
常:亡血阴虚发热可与芍药地黄等,石顽云黄芪建中汤。误汗振栗,苓桂术甘汤加当归。
丹波元简曰:汗后寒栗而振,宜与芍药甘草附子汤、人参四逆汤之属。
【讲义】亡血家与衄家同为失血之人,惟一在头部,一在全身,若再发汗,令伤其阴,寒栗而振,汗后亡阳也。
【附注】60条“下之后,复发汗,必振寒者”,即本条寒栗而振之义,内外倶虚故也。征引中本条证之治例虽多仍应视其脉证而定也。
【习题】本条与上条之证孰重?本条与60条何以同属内外倶虚证?
(5)姜春华《伤寒论识义》:识义:“亡血家”,指吐血、便血.产后崩漏,带下之类。
成氏说:“内经曰: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亡血发汗则阴阳俱虚,故寒粟而振摇。”《金鉴》说“盖失血之初,固属阳热,然亡血之后,热随血去,热固消而气随血亡,阳亦危矣。若再发汗,则阳气衰微,力不能支,故身寒噤栗,振振耸动。”丹波说宜芍药、地黄、人参、四逆之属,可用于气不摄血之下。又云,可用苓,桂、术,甘加当归,似宜用十全大补汤。
陈氏说:“阴亡而阳无所附,阳从外脱,其人寒栗”
(6)李翰卿《伤寒讲义集要》:[亡血家]指出血过多之人而言,无论吐衄崩便等都是。
[寒栗而振]是恶寒战栗身体振动也,这是由于汗后伤其表阳之故。
【按语】在未汗之先,发现有可汗之证(如麻黄证),也应该仿照产后使用小柴胡汤之例加减治之,误汗之后,宜补血之剂,但需按证施治,方能确当。
曹氏治一血崩恶寒蒙被而卧之证,曾用大熟地四两、党参三两、陈皮五钱治之而愈,这是因为血崩而致阳虚之故,盖谓血分充而阳气自复也,虽然和本节之误汗不同,但都是阳虚,故有参考之必要,不过证状之鉴别,是需要注意的。
(7)倪海厦《人纪》:所谓亡血家就是指脱血之人,因此遇到素有咳血,便血、贫血, 或是有内出血之病人时,我们是不用发表之药物的,简单说就是如果遇到已经贫血之人,看上去脸色苍白,嘴唇血色不足,误服用发表的中药时,病人就会出现怕冷而全身战栗的现象。亡血之人呈现的症状就是所谓的阴虚,此时唯人参四逆汤或附子理中汤可以救,如果亡血家遇到表证时又非用发汗药时,我们可以给予像小建中汤加葱豉之类,或用小柴胡汤来和解这表证,一定要避免使用辛温发散的药物。
(8)冉雪峰《冉注伤寒论》:冉雪峰曰:此以上五条,均昭示不可发汗。太阳为表病,发汗为治太阳表病正法。无汗表实用麻黄,有汗表虚用桂枝,前已反覆明辨。兹又一系列胪举不可发汗,所以然者,既有病理感受性理的各殊,又有生理偏差素质的各异。此可看出一部伤寒论,讲生理病是整个连系的,讲病理亦是整个连系的,或谓五条平列。后四条举出病变,第一条未举出病变,必有漏落,此实不然。第一条咽喉干燥是言证。后四条淋家疮家衄家亡血家是言病,病能赅证,故后四条均可见咽喉干燥(后学按:似有所得。)。而咽喉干燥,又可见后四条各病变。贯连互通。读书当活泼泼地,不可以文害词,以词害志,太板太死。咽喉干燥,为普讯习见证家,何以邃断为不可发汗,此必干燥证象,殊型昭显,露出郁热已彰,阴液渐涸机兆。有为淋为疮为衄为亡血趋势,此时发汗,须当注意,必知其不可发汗,乃知其所以可发,或不发之发,不汗之汗。郭氏补亡论,常器之云:第一条可与小柴胡 汤,第二条宜猪苓汤,第三条与桂枝加葛根汤,第四条与犀角地黄汤,第五条可与芍药地黄汤,殊太胶着,未中肯要,前贤多已辨及,又均属已汗后的教治,上工治未病,与其救治于已汗病变之后,何若预防未汗病未变之先。本栏各条意旨,即是示人知在机先。机先如何治,或谓不可辛温发汗,意在清凉;或谓渴者润之,意在滋沃,各得治疗一体。吾人须求到治疗大用全体,逆而从之,从而逆之,随其所至,归其所宗,安其屈伏,庶可以济变,庶可以不使成变,庶可以不变应万变。
冉雪峰又曰:按太阳为伤寒第一层,治之当,后无余事。治之不当,变化难极。可汗不可汗,须视病的性理关系,和体的素质关系。吃紧的既由正法,求到变法,更当由变法,求到活法。再举两例说明:(一)汉口宝善里陈宝森女公子,年十岁,体质素弱,瘦骨珊珊。重感于寒,久热不退,辛温辛凉,均不得汗,诸药 不疗,已十余日。其舅父邓春敷亦医学知名士,邀予往诊,见其唇口干燥,舌上津少,颊赤舌绛,躁烦,小便难,其脉数以涩,扪之皮肤炕焕,热蒸蒸自里出。因拟生地一两,沙参麦冬萎蕤知母栝萎根各二钱,薄荷梗三分,外用鲜荷梗四两煮水煎药,邓曰病是发热呀,予曰是设法退热。邓曰这方无表药,能退热吗?予曰,先前服那多表药,何以热不退?(后学按:中医之难,即在于此。)邓默然。一剂略安,二剂略缓,三剂遍身挚挚有汗热退,此为涸者润之,滋培汗源。即上所谓不发之发,不汗之汗的明证。(二)武昌乌鱼池三号涂太婆两孙温毒发疹,第五日咽喉肿痛,疹又半透未透,鼾睡气促,病机颇险。于拟化毒透疹。涂母曰:咽喉这样肿痛,恐表不得了。予曰方今五日,疹将齐未齐,若畏于透表,留一分,则受一分的祸,必至吾莫如何地步。乘此阶段,此时期外透,毒邪外出,减少上熏趋势,正所以缘因疗咽喉肿痛,越日六朝,点至足部,已透,但痰鸣气逆,谵妄,神识欲昏。涂母惊惧万状,予曰无妨,疹已出齐,颜色尚正,渡到明日七朝,病势当减。七朝往诊,病势已缓。予曰现即点出而毒出,尚须点化而毒化,虽不再用表药,仍当略兼表意,俾托住缓缓点化毒化收功。自是日轻一日,至十二日,热全退,点全收,神清气平,咽喉不痛向愈,此审度病机先后缓急,活用治疗原则,为知其不可发汗,乃知其所以可发汗的明证。
(9)刘绍武《伤寒论阐释》:吐血、尿血、流鼻血,齿龈出血是出血证,这就成了虚证,要再用发汗药,把体温津液排出去,就更虚,发汗要照顾到亡血家,如果贫血,就要用四逆加人参汤合麻黄汤(第385条)。亡血时,寒了用四逆加人参汤,虚了用小建中汤,如果热了用竹叶石膏汤,这样就需辨证.不能—概而论。
(10)张横柳《伤寒杂病论临床运用》:此条言“亡血家”是大量失血,气随血亡,或素有失血史而引起气血两虚,故不可发汗。若误汗伤阳,则有怕冷寒战的变证。
(11)承淡安《伤寒论科学化新注》:解曰:素有「咯血」、「咳血」、「大便血」等之失血者,亦不可發汗,發汗則寒慄而振。
亡者,失也。素有「咯血」、「便血」之失血者,曰「亡血家」。血為陰液,失血者必陰虛,其神經必靈敏而衰弱,如以辛溫發汗,內則劫其陰血,而為津液更耗之陰虛重症;外則神經過敏,體溫易於外散而為陽虛重症。內外皆虛,變為寒慄而振之虛脫現象,即上文所謂「發汗則動經,身為振振搖」者是也,斯時當以大劑「人參四逆湯」救之。
「亡血家」發汗如是嚴重,若有外感,祇可以「小建中」加「蔥豉」微汗之,或與「小柴胡湯」,務避辛溫燥烈之品為要。
(12)邢锡波《伤寒论临床实验录》:亡血家,谓呕血,下血,崩漏产后以及金疮破伤之类。失血之后,气血未复,阴津损伤,即使患太阳之表证,亦不可强发其汗。《内经》说:“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所以在失血之后,决不可强发其汗。《医宗金鉴》说:“盖失血之初,固属阳热,然亡血之后,热随血去,热固消矣,而气随血亡,阳亦危矣,若再发汗,则阳气衰微,力不能支,故身寒噤慄,振振耸动,所必然也。”由此说明寒慄而振,乃汗出亡阳之现象。可用芍药甘草附子汤之类以治之。
(13)王占玺《伤寒论临床研究》:本条亦为汗法禁忌。
总之“亡血家不可发汗”,不论如何亡血,引起血虛者,此比疮家衄家还重一些。
血为阴,气为阳,阴阳互根,阴不足,阳亦不足。故亡血家血虛是本质,但气也虛,阴虛阳也虛之故也。因阴为阳之基,无阴則少阳,但血虛轻时尙问题不大。血虚重时则阴病及阳。故虽有表证也不可汗,尤不可用麻桂汗之。“发汗则寒慄而振”,如强发,则阳亡阴亦伤,大汗亡阳虛则寒,再重则“振”。血伤亦振,此“振”是双重原因所致。
其治奈何?大补气血,解肌发表,卽“扶正”同时“驱邪”。“振”者,如水气不上升,就会起则头眩,本条不是水气。
发汗寒慄而振者奈何?助阳养阴,药用芪归参附之品,方则四逆汤加人参,药如附子、干姜、甘草、人参以补气血。有人说芍甘附汤亦可用;更有主张用眞武汤者,但无水气则不用;也有人用芩桂朮甘,原则已定,方各有异。
阴阳俱伤,何者为主,此时不是以血虛为主,故亦不能先补血。而振寒等证是阳虛为主,治疗也要以补阳为主,气为血之帅,应该先回阳。例如面苍白者,阴阳具虛,当用大量参芪以补气,“阴无速长,阳可急回”,阳回后卽要很快地补阴。这是对阴阳兼表证的一般治疗法则。
(14)伤寒论现代解读:词解   亡血家:平常有出血的病人,往往有失血性贫血。
寒栗而振:即寒战。
解读 亡血家,不可发汗;发汗则寒栗而振。平常有出血的病人,往往有失血性贫血,或者处于低血容量状态,这时大量发汗,病人还很快进入休克代偿期,出现寒战。
(15)陈亦人《伤寒论译释》:校勘  玉函经、脉经、金翼打不可发汗作不可攻其表,“发汗则”作“汗出则”。
语译  平素有失血疾患的病人,不可使用发汗的方法,误发其汗,就会发生寒栗振战。
提要  平素失血的禁用汗法。
浅释  经常失血的病人,不但阴血损伤,阳气亦不充沛,即使患外感表证,也不可用发汗方法。假使误用汗法,不但阴血更伤,阳气也必更伤,阴血伤则无以营养筋脉,阳气伤则无以卫外为固,因而发生寒栗振战的变证。其病变机理与68条的芍药甘草附子汤证极为类似,不过彼仅恶寒,此有振战而已。
选注  成无己:针经曰: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亡血发汗,则阴阳俱虚,故寒栗而振摇。
程郊倩:亡血家为阴虚,阴虚阳已无依,更发汗以夺其液,阳从外脱,则寒栗而振,是为阴阳两竭。凡遇可汗之证,便不可不顾虑夫阴经之营血,有如此者。
金鉴:凡失血之后,血气未复,为亡血虚家,皆不可发汗也。盖失血之初,固属阳热,然亡血之后,热随血去,热固消矣,而气随血亡,阳亦危矣;若再发汗,则阳气衰微,力不能支,故身寒噤栗,振振耸动,所必然也。盖发阴虚之汗,汗出则亡阴,即发暴吐衄血之汗也,故见不能眴,不得眠,亡阴等病也,发阳虚之汗,汗出则亡阳,即发亡血虚家之汗也,故见寒栗而振,亡阳等病也。
唐容川:此寒栗而振,与前必振寒,内外俱虚放也,同义。彼是下后亡阴,筋脉失养,复发汗又亡其阳,则寒气发动,筋脉不能自持,故振。此节亡血家,即是阴筋失养,复发汗以亡其阳,则寒气发动,筋脉不能自持,故寒栗而振,其义正与前同。
按语  阴阳相互依存,平素失血,必然阴阳两虚,发汗则阴阳更加损伤,所以寒栗而振,唐注认为本条与60条振寒的病理相同,颇是。该条为脉微细,本条未及脉象,当也可以互参。金鉴把本条亡血家单纯作为阳虚,显然不够全面,把衄家说成暴吐衄血,尤其不够允当,不仅割裂阴阳,并且混淆了旧病与新疾的界限。
(16)边正方《伤寒论译注》:〔注释〕①亡血家:素有出血疾患的人。
〔语译〕素有失血的患者,不可以用发汗法,发汗则出现怯寒战栗振颤的症状。
〔选注〕成无己:“《针经》曰,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亡血发汗,则阴阳倶虚,故寒栗而振摇。”
张隐庵:“此言吐血、便血及妇人崩淋、亡血者,不可发汗,若发汗更夺其血液则必寒栗而振。本论曰:涩则无血,厥而且寒。”
《金鉴》:“凡失血之后,血气未复,为亡血虚家,皆不可发汗也。……若再发汗,则阳衰微,力不能支,故身寒噤栗,振振耸动,所必然也。”
汪琥:“常云:可与芍药地黄汤。夫亡血家,亦有阴虚发热者,上汤固宜用也。石顽云,黄芪建中汤,误汗振栗,苓桂术甘汤,加当归。据成注云:亡血发汗,则阴阳倶虚。愚以上二汤,皆亡血家汗后之剂。”
丹波元简:“案汗后寒栗而振,非余药可议,宜芍药甘草附子汤,人参四逆汤之属。”
山田正珍:“亡血家者,如呕血下血,崩漏产后,金疮破伤类是也。亡者,失也,非减也。寒栗而振,乃干姜附子汤之证。”
〔边按〕山田正珍于淋家条亦谓宜附子理中之类,皆急于救阳也。常器之则谓可与芍药地黄汤,是急于救阴也。夫咽喉干燥、淋家、疮家、衄家、亡血家及下条汗家皆阴液亏者也。阴液亡,若至阳无所附时,则救阳急于救阴,若未至此,则自当以常言为当。救阳救阴,是在医者无临机应变,否则差之毫厘,失之千里矣。然以上数条皆言液伤后再发汗,亡阳者多,附子干姜为宜,加芍药保阴,甘草以和阴阳,尤为妥当。斟酌损益,要须能手。
(17)李克绍《伤寒论语释》:患过二便下血,大口吐血,或崩漏产后,以及外伤出血等患者,往往气随血亡。又因此等患者多是素秉阳虚,不能摄血,所以也不可发汗。发汗就会阳气更虚,出现恶寒战栗的变证。
(18)赵桐《伤寒述义》:亡血家,崩产吐衄金疮便溺统言之也。阴血既亏,汗再亡阳,阴阳重亏,故寒栗而振也。
(19)程昭寰《伤寒心悟》:【提要】本条论素有失血疾病的外感患者不可发汗。
【心悟】“亡”作丢失解。“亡血家”,指素有各种失血如衄血、便血、吐血等疾病的患者而言。本条承上条而来。上条“衄家”,亦属失血患者,本条亡血家亦包括衄家。仲景所以运用这个借代,譬喻文法。意在避免重复,又可以醒读者耳目。上条言失血家误发其汗,而导致津液亏乏,肝肾阴虚之变。本条则论失血家误发其汗,可由血亏而导致气虚,阴损而导致阳衰。因气为血帅,血为气母,失血家误发其汗,不但血虛而且使气尤所依附。气血两虚,筋脉失养,而见寒慄而振。严重时既亡阴又亡阳,可致阴阳两脱。
(20)陆渊雷《伤寒论今释》:亡血者阴虚,寒栗而振者阳虚。阴阳互根,故阴虚而误汗,则阳亦随虚。六十一条下后复发汗,振寒脉微细,与此同一机转。山田氏云:亡血家者,如呕血下血崩漏产后金疮破伤类是也。亡者失也,非减也。寒栗而振,乃干姜附子汤证。
(21)李心机《伤寒论通释》:《脉经》亡血家,不可攻其表,汗出则寒栗而振。(病不可发汗证)
《金匮玉函经》亡血家,不可攻其表,汗出则寒栗而振。(辨太阳病形证治上、辨 不可发汗病形证治)
《千金翼方》亡血家,忌攻其表,汗出则寒栗而振。(忌发汗)
《太平圣惠方》凡失血者,不可发汗,发汗必恍惚心乱。(辨不可发汗形证)
本条指出,失血的病人,不可径直发汗,误汗则重伤阳气,必振栗而寒。
亡血,亡,丢失的意思。亡血家是泛指失血一类的病人。称之为“亡血”,即不是一般性的出血,当是指崩漏、产后、痔疮以及外伤等较严重的出血。这一类病人,不论新病久病,其阴血虚的程度都比较严重,所以即使有可汗之表证,也决不可径直发汗,若误汗,虽阴阳俱损,但由于阴亡则阳无以附,故而更突出伤阳;汗出损阳,阳衰里寒,必寒自内生,振栗而寒。
前条之衄家虽亦属亡血,但与本证比较,证尚属轻浅,故前者发汗以伤阴为主,本证发汗更偏重于伤阳。
【启示与范例】
白某,女,55岁,1972年7月19日初诊。体温39.3,消化道出血后体虚未复,又感风邪,营卫不和,发热4天不退,恶寒,有汗不解,口不渴饮,苔薄白,脉浮小数。虽在夏令炎热,仍应桂枝汤加味:桂枝4.5g炒白芍9g生甘草4.5g鲜藿佩各3g茯苓9g白蔻壳3g鲜荷梗1枝。2剂。二诊:恶寒发热,1剂即退,但仍汗多,疲倦,脉细弱,舌淡红。风邪巳解,营卫未和,正气未复,再拟桂枝加人参汤,扶正以止汗:桂枝4.5g炒白芍9g生甘草4.5g人参3g孩儿茶12g浮小麦30g炒防风6g 陈皮4.5g。三诊:汗出已止,已思饮食,但面色萎黄,难眠,脉细弱,舌淡红。客邪退后,气血两亏,心肺同病,神不守舍。姑再调养心脾而补气血。
患者失血之后,可知营血已伤,表气亦弱。今又复感风邪,故症见恶寒发热,有汗不解等表虚营卫不和之象。虽为血家,又值夏令炎热,而仍用桂枝加人参汤,续调营卫而补其虚。由此可见,《伤寒论》方不拘之于治疗伤寒,桂枝汤虽为温药,亦不忌血家,不限于夏季,只要脉症符合,便可对证用方。(张伯臾医案)
(22)胡希恕《伤寒论通俗讲话》:亡血家,就是大失血的人。那么这个虚,头前有了,所以发虚人之汗,虚厉害了,要寒栗而振,就是打寒战,就是虚极必要陷阴证的,就是阴寒证。
(23)张长恩《伤寒论临证指南》:如亡血者兼感外邪,可选用益气养血解表法。

发表于 2017/1/21 15:22:11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楼主,辛苦了
发表于 2017/2/10 21:52:09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师春节快乐,元宵节快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民间中医网论坛 ( 黔ICP备19001372号 )

GMT+8, 2025/1/24 11:37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