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加入
楼主: 529778693

伤寒论条目及学习笔记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5/9/30 10:50:46 | 显示全部楼层
50、脉浮紧者,法当身疼痛,宜以汗解之。假令尺中迟者,不可发汗。何以知然?以荣气不足,血少故也。
简句:脉浮紧,法当身痛宜汗解。尺中迟者,不可汗。何以然?荣气不足血少故

(1)、伤寒论古今研究:【释义】脉浮紧,主表实,证见身疼痛发热恶寒等,应以麻黄汤发汗解表。若寸关浮紧而尺脉迟者,则不可使用麻黄汤发汗,因为汗血同源,尺脉迟是血少的表现,强发其汗则更伤其血,故不可单纯使用汗法。尺脉迟,此处是弱小之意,非一息三至之迟。本条以脉浮紧当以汗解,尺中脉迟不可发汗相对举,示人以不可发汗之理,是荣血虚少之故。又,前条是尺中脉微不可发汗,本条则尺中脉迟不可发汗,前后两条贯联起来可以看出,用麻黄汤等发汗之时,当用于表实而里不虚者,反之,凡气虚血少者,虽有表证,亦不可单纯发汗解表。其治法可补气发汗并施或养血发汗同用。
【选注】成无己:《针经》曰夺血者无汗。迟脉迟者,为荣血不足,故不可发汗。
方有执:尺以候阴,迟为不足。血,阴也,营主血。汗者,血之液,尺迟不可发汗者,嫌夺血也。
张璐:尺中脉迟不可用麻黄发汗,当频与小建中和之,和之而邪解,不须发汗。设不解,不妨多与,俟尺中有力,乃与麻黄汗之可也。
柯琴:脉浮紧者,以脉法论,当身疼痛,宜发其汗,然寸脉虽浮紧而尺中迟,则不得据此法矣。尺主血,血少则营气不足,虽发汗决不能作汗,正气反虚,不特身疼不除,而亡血亡津液之变起矣。
周扬俊:攻邪者,必顾其正,尺中迟则真阳必虚,而真阴亦少矣。肾为血脉之源,未有肾气虚而荣血反足者,尚可汗之以伤其液乎!建中之设,正谓此也。
钱潢:浮紧伤寒之脉也,法当身疼腰痛,宜以麻黄汤汗解之为是。假若按其脉而尺中迟者,不可发汗,何以知之?夫尺主下焦,迟则为寒,尺中迟,是以知下焦命门真阳不足,不能蒸谷气而为荣为卫也。盖汗者荣中之血液也,为热气所蒸,由荣达卫而为汗,若不量其虚实而妄发之,则亡阳损卫,固不待言,此以寒气伤荣,汗由荣出,以尺中脉迟,则知肾藏真元衰少,荣气不足血少故也。未可以汗夺血也。559
尤怡:脉浮紧者,寒邪在表,于法当身疼痛,而其治宜发汗。假令迟中脉迟,知其营虚而血不足,则虽身疼痛,而不可发汗,所以然者,汗出于阳而生于阴,营血不足而强发之,汗必不出,汗即出筋惕肉润,散亡随之矣。可不慎哉!
唐宗海;以勿药俟愈解上节有误,而此节又将尺中迟连浮紧解,谓脉浮紧者不易出汗,而尺中迟又为阴气本虚,此不知寸关尺止一条脉,迟者均迟,安有关浮紧不迟而尺中独迟者哉!仲景凡部分言者,必曰寸口关上若何,尺中若何,今其文法明以假令二字别于上文,谓假令脉不浮紧而尺中迟者,则不可汗;举尺中迟者,则知其三部皆迟也,盖脉之动,必由尺而及于关寸,举尺则关寸可知矣。
讨论:对本条的认识总的精神是一致的,但对一些细节的解释尚有分歧,比如对尺脉迟的看法,多数注家随文解释为寸关浮紧而尺脉迟,唯唐氏提出异议,他说:“寸关尺止一条,迟者均迟,安有寸关浮紧不迟而尺中独迟者哉!”他认为“尺中迟,表示三部均迟。这种看法符合目前对脉象的认识,但《金匮要略》有“寸口脉沉而迟,关上小紧数”等语,若与本条相联系,知此为仲景原属,那么,前后两者,孰是孰非?我们认为,对此处所提出的“迟”,应灵活看待,不能拘泥于一息三至之迟,应广泛理解为涩而无力或细弱等脉象,则更为符合临床实际。总之,本条重点是说明表实兼阴血不足时,不可单纯使用汗解,至于迟脉应如何理解并非重要。(后学按:医学非文学,春风可“绿”江南岸,然今“迟”恐非汉之“迟”矣!不可解而强解之风,一大弊!)
(2)、吕志杰《伤寒杂病论研究大成》:先建中补虚,后麻黄汤解表案 乡人丘忠臣,寓毗陵荐福寺,病伤寒,予为诊视。其发热头痛烦渴,脉虽浮数而无力,自尺以下不至。予曰:虽属麻黄证(后学按:既有“烦渴”,何不是太阳阳明合病?),而尺迟弱,仲景云:尺中迟者,荣气不足,血气微少,未可发汗。予于建中汤加当归、黄芪,令饮之。翌日,病者不耐,其家日夜督发汗药,其言至不逊。予以乡人隐忍之,但只用建中调荣而已。及六七五日尺部方应(后学按:如今日之病家,早远遁矣!),遂投麻黄汤,啜第二服,狂言烦躁且闷,须臾稍定,已中汗矣。五日愈。《伤寒九十论麻黄汤证第四》
(3)、曹颖甫《伤寒金匮发微》:(古人然字多有作曰字解者、宋玉《九辨》用然字、并同。有议扁鹤难经多用然字为伪书者、则不明古训之过也)
(4)、陈慎吾《伤寒论讲义》:山田宗俊:本条“法当”、“假令尺中迟”、“荣气不足”皆非经文辞气。
《本事方》:一人病伤寒,发热头疼烦渴,脉虽浮而无力,尺以下迟而弱,因与建中汤加当归、黄芪,令饮,翌日脉当如故。五日尺部方应,遂投麻黄汤,啜二服发狂,须臾稍定,略睡得汗。临证必须顾其表里虚实,待其时日,若不循次弟,暂时得安,亏损五脏,以促寿限,何足贵也。
王焘:黄帝问岐伯曰:当发汗而其人适失血及大下利,如之何?岐伯曰:数少与桂枝汤,使体润絷絷之汗出,连日如此,自当解也。
(5)、李翰卿《伤寒讲义集要》:[尺中迟]不是单指尺脉而言,根据实践,没有寸关二脉不迟而尺脉独迟者。
[荣气]指血液循环之生理机能。
【按语】本节再一次说明脉浮紧而身疼痛者,可用汗解;同时着重指出脉迟者,不可发汗之辨证方法。前段宜汗解,可用麻黄汤;后段不可发汗,当用小建中汤治之。
(6)、倪海厦《人纪》:脉浮紧就是寒,法当身疼痛,他应该感觉到全身痛, 宜以汗解之,要用汗来解他,假令尺中迟者,尺中脉很迟的时候,就是血不足了,血里面有百分之六十的水,血不够代表血里面的津液不足了,这时候不可以发汗,所以在开麻黄汤之前,要确定病人有没有足够的津液来发汗,张仲景提供一个方法,就是摸一摸尺脉,平常开麻黄汤,病人的尺脉都很大,又浮又紧,摸寸脉是『阳』,也就是胸、肺、皮肤表面、上焦,摸关脉就是肝、胆、脾、胃、中焦,尺脉是『阴』,就是肾、膀胱、下焦,平常开麻黄汤给病人发汗的时候,一定是寸、关、尺三脉都浮在上面的,才用麻黄汤,这是用脉证来确定病人的身体虚不虚,如果吃了麻黄汤会手脚厥逆,就是病人变成甘草干姜汤证了。一般来说,如果吃了麻黄,不会感觉到心悸的人,都是心脏比较好的。
(7)、冉雪峰《冉注伤寒论》:金鉴曰:脉浮紧者,寒伤营之脉也。身疼痛者,寒伤营之证也。脉证皆表邪实,则当发汗,宜麻黄汤。设若寸关脉浮紧,惟尺中迟者,则又不可发汗。何也?以其人平素营气不足,血少故也,由此可知脉阴阳不俱紧,不可轻汗也。
柯韵伯曰;脉浮紧者,以脉法论,当身疼痛,宜发其汗。然寸脉虽浮紧,而尺中迟,则不得据此法矣。尺主血,血少则营气不足,虽发汗,决不能作汗,正气反虚,不特身疼不除,而亡血亡津液之变起矣。假令是设词,是深一层看法,此与脉浮数而尺中微者同义。阳盛者不妨发汗,变证惟衄,衄乃解矣。阴虚者不可发汗,亡阳之变,恐难为力。
李东垣曰:尺中脉迟,不可用麻黄发汗,当频与小建中和之。和之而邪解,不须复汗,设不解,不妨多与,俟尺中有力,乃与麻黄汗之可也。138
舒驰远曰:按此二条,俱为里虚不可发汗。然病在表,不得不发其。但当以法汗之,营气不足,发汗药内宜加归地,心悸身重者,乃为阳虚,发汗药内宜重加茯苓附子,则俱得之矣。
冉雪峰曰:按本条重要关键,在假令尺中迟者,不可发汗二句。脉浮紧,为伤寒麻黄证的脉。身疼痛,为伤寒麻黄证的证。宜以汗解,为伤寒麻黄证的治疗。这个理性,为研究伤寒论正规普讯知识。前各条已反复辨论。本条重举者,不过以总结作一个撇笔。经论以上多条,均言当发汗,可发汗,更发汗,或汗出则解,汗出则愈。惟本条与上条,是言不可发汗。上条脉浮数,此条脉浮紧,上条曾误下,此条未经下,上条言可汗的脉,而以不可发汗的证区别。此条言可发汗的证,而以不可发汗的脉区别。且同是诊尺,上条是尺中微,此条为尺中迟,尺主里,微是里气薄而不敦厚,迟是里气弱而不运行,微迟均主阴分,均主血分,又均显于气分,此可看出营卫同出异名,气血原是一家,不仅上条微单言气言卫,此条迟单言血言营,脉微弱者不可发汗,在前大青龙条已申其禁,微弱微迟,互文见义。但大青龙条是浑言脉,此两条是专言尺脉。率词揆方,参错尽义,会而通之,必更有进一步的领悟。本栏是辨论麻黄汤证,不可发汗,是对麻黄汤言,曰不可发汗,对面即有合理可发汗者在,各注有主张先培其里,俟尺脉应,尺脉强,然后再汗的,有主张于发汗剂中,阳虚加附子茯苓,阴虚当归生地的,各有见地,各悟彻一面,要二须看病机的轻重缓急,然后再定疗法的分合先后,未可拘执一面,反先治疗活泼化机,素问至真要有云,各随胜气,安其屈优,又曰随其攸利,归其所宗,愿学者三复,深深记入。
(8)、成友仁《伤寒论阐释》:吴子玉病发热头痛腰疼,烦躁口渴无汗,有主麻黄汤者,有主羌活冲和汤者,脉之阳部浮数而不甚有力,阴部沉微而涩。谓曰此证此脉有两感之象,必重有所用力,兼之房劳而得者,不可轻汗,宜先投补剂托住其气血,待日期而汗之。或曰太阳证而用补,仲景有此治法乎。曰虽无此治法,而未尝无此论,太阳证宜汗,假令尺中迟,不可发汗,何以知之,以营气不足,血少故也。今寸脉浮数而无力,表证不甚急,尺脉沉弱而涩,则里虚可知。伤寒有失汗而传里者;亦有误汗而传里者,此证是矣。众不决,姑服羌活冲和汤,一日夜二剂,前证俱剧,拟麻黄汤者,以药轻病重,欲大汗之。予曰若服麻黄汤,亡阳谵语即见,毙可立俟也。乃用补气养荣汤二剂,病未减亦不剧,诊之寸关如故,两尺稍有神,再二剂又约一日夜,方以参苏饮微汗之,汗后诸证悉愈。《续名医类案》卷一
(9)、刘绍武《伤寒论阐释》:浮紧脉是麻黄证,尺中迟者,不可发汗,“迟”,跳动不流利,脉见代、涩,表明是因为荣气不足,血少的缘故。
桂枝汤是调和营卫。用桂枝汤先补营卫(新加汤第62条)。然后再用麻黄汤解表。
(10)、张正昭《伤寒论归真》:然发汗既需阳气鼓动,又需阴液作为汗源。
(11)、李培生《伤寒论讲义》:本条以脉浮紧当汗,尺中迟禁汗对举,示人麻黄汤之用,当在表实而里不虚者。否则,虽有类似之证,不可用之。还须注意,本条禁汗,禁在营血不足,而尺脉迟滞无力是举例言之,而营血不足之临床表现非一,故辨证时须生动活泼,不可执一。对营血不足而兼有表证的治疗,总宜养营补血,兼治表邪,注家有提出用小建中汤者,可供参考。……
(12)、张横柳《伤寒论解读与临床运用》:虽“以汗解之”,但致“尺中迟者”,言汗不如法,出现气血受损,亦不可发汗。
(13)、承淡安《伤寒论科学化新注》:但既有身痛之表證,似不能不汗,為尺遲弱營虛之故,而任其自愈,亦不可能,當於發汗之中加入補氣補血之品,未始不能解其病邪。本條可以「桂枝加附子湯」或「新加湯」治之。……
本條之舌證:當為質淡苔白。
本條之針法:治尺脈遲而身疼痛。風門Τ、肩禹Τ、曲池Τ、氣海×、神闕×。
針「風門」、「肩禹」、「曲池」治身疼痛。灸「氣海」、「神闕」強心運血以抗外邪。
(14)、姜建国《伤寒论释难》:仲师虽然重视脉诊,但汉代脉法尚处于初级阶段,很多脉象的概念尚未定型,脉诊的运用则更为灵活。因此,分析、研究《伤寒论》脉象,当历史地看待,切不可以今释古。仲师论“迟”,虽有缓慢之义,但又绝非后世脉学单纯的一息三至的至数概念。“迟”尚寓有“涩”之意,即有迟滞的涵义。
(15)、陈亦人《伤寒论译注》:这里的尺中脉迟,乃与紧相较而言,不能单从至数理解,应含有微弱无力的精神在内,可与尺中脉微互参。既然是营血不足,那么,后世的养血发汗方法,当可斟酌使用。……
(16)、边正方《伤寒论译注》:魏荔彤:“治之之法,建中而外,少阴温经散寒诸方,犹不可不加意也。”
(17)、李克绍《伤寒论语释》:因为尺脉主里,尺脉既然迟涩,就表示荣气不足,那么他的身体疼痛,也就必有血少的因素在内,所以禁汗。……上条可与以小建中汤,本条可予以新加汤。
发汗需有足够的津液作汗源,还要有充足的阳气来鼓舞。因此,凡阴虚、血少、阳虚、里寒的患者都在禁汗之例。
论中指出咽喉干燥者、疮家、衄家、亡血家、淋家、尺中脉徵者、尺中脉迟者等,都是举例。我们要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如果这类患者,确实又有当汗的表证存在,而又不得不发汗的话,也应当用后世的滋阴解表法、扶阳解表法等灵活运用。如果不顾患者的内在弱点,鲁莽地采用一般的常规发汗法,就会导致上述各种不同的变证。
(18)、赵桐《伤寒述义》:夫尺左候阴血,右候阳气,阳卫阴营,迟为不足,汗为血液,血少者忌汗也。如强发之,则散阳耗血,阳亡(三十四)则厥逆筋惕,阴绝(二八四)则下厥上竭矣。此宜建中复脉,以补为攻,待其自汗而愈。于此益证麻黄证阴阳俱紧是六脉俱紧矣。
(19)、程昭寰《伤寒心悟》:合上条而观,一言伤寒误下致阳虚(阳虚与素体阳虚有关),一言伤寒夹阴血不足。辨证于脉微、脉细之间来区别阴阳,论治则宜扶正以祛邪。上条可用桂枝加附子汤,本条宜用建中汤,2方都在桂枝汤基础上变化而来,实际上是调补阴阳气血不足,以达扶正祛邪之目的。两条对照,则有加强辨证的意义。
“虚人伤寒建其中”,是对虚人患外感病,不可强发虚人汗的一个很好示范。但是,后有助阳解表,益气解表,滋阴解表,养血解表等法的设立,无疑有助于虚人感胃的论治,读者可读 《通俗伤寒论》,即可悟出其理。
(20)、高级伤寒学:郭白云(郭壅):此一证与前证(指49条)略相似,宜小建中汤,次则柴胡桂枝汤,又不若待其别见证而治之。盖前证(指49条)是下后证,当无别证出,故仲景不用药,此证是汗前证,须别有证出,故不若少待之。既知血少,不可便用柴胡汤也。……汪苓友:按此条论,仲景无治法,《补亡论》郭白云云:宜小建中汤,次则柴胡桂枝汤。愚以此二方,实祖《活人书》之意,盖小建中者,即桂枝汤加饴糖一味,以甘能生血而先建其中也,但仲景法,无汗者不得服桂枝,今脉浮紧,为无汗,虽尺中迟,恐不宜用此汤。又柴胡桂枝汤,即小柴胡汤加桂枝,药不对证,更属不解。
(21)、陆渊雷《伤寒率今释》:浮紧是伤寒脉,当有身疼痛之伤寒证,宜麻黄汤发汗者也。假令以下,盖后人所沾。营气不足,谓血浆少也。下文八十六条至九十条,皆由血少不可发汗。然彼有显著之原因,可以知其血少,此则但见尺中迟,何由知为血少乎!(后学按:不愧费师维光言惟陆书可读之赞!)
《外台》引范汪论:黄帝问于岐伯日:当发汗而其人适失血,及大下利,如之何?歧伯答曰:数少与桂枝汤,使体润荥絷汗才出,连日如此,自当解也(《千金》同)。渊雷案:脉浮紧,发热汗不出者,不可与桂枝汤(十七条)。范汪之论,殆不可从。余意阴虚血少之甚者,可于麻黄汤中加当归地黄人参生姜等补血之味,与之。其不甚者,径与麻黄汤急发其汗,犹无伤也。
山田氏云:此条言法当,言假令尺中迟,言营气不足,皆非仲景氏辞气。
(22)、李心机《伤寒论通释》:……本条指出,虽脉浮紧、身疼痛,但尺中脉微、营虚血少,不可发汗。
太阳病脉浮紧,另见于第46条(后学按:46、太阳病,脉浮紧,无汗,发热,身疼痛,八九日不解,表证仍在,此当发其汗。服药已微除,其人发烦,目瞑,剧者必衄,衄乃解。所以然者,阳气重故也。麻黄汤主之。)、第47条(后学按:47、太阳病,脉浮紧,发热,身无汗,自衄者愈。)。太阳病脉浮紧,症见身疼痛、无汗,此属其常,发汗乃是正治之法。但是,如果尺脉不紧,而是迟涩,则反映出本证营血虚的一面,从中可见,其证实质上是表兼里虚,故仲景强调“不可发汗”。
本条所述与前条所述,均为表兼里虚。前证较轻浅,仅为气阴轻微不足,故“津液自和,便自汗出愈”,本证较深重,不仅阴津不足,而是阴虚血少,故不能“津液自和”,也不能“自汗出愈”,即是出汗也只能是虚汗。其治法,可参考第62条(后学按:62、发汗后,身疼痛,脉沉迟者,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主之。)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证和第102条小建中汤证(后学按:102、伤寒二三日,心中悸而烦者,小建中汤主之。)。
【启示与范例】
(一)昔有乡人丘生者,病伤寒,予为诊视。发热、头疼、烦渴,脉虽浮数而无力,尺以下迟而弱。予曰,虽属麻黄证,而尺迟弱,仲景云,尺中迟者,营气不足,血气微少,未可发汗,予于建中汤加当归、黄芪,令饮。翌日,脉尚尔,其家煎迫,日夜督发汗药,言几不逊矣。予忍之,但只用建中调营而巳,至五日,尺部方应,遂投麻黄汤,啜第二服,发狂,须臾稍定,略睡已得汗矣。信知此事是艰是难。仲景虽云,不避晨夜,即宜便治,医者亦须顾其表里虚实,待其时日,若不循次第,暂时得安,亏损五脏,以促寿限,何足贵也。
(二)《南史》记范云初为梁武帝属官,武帝将有九锡之命,有旦夕矣。云忽感伤寒之疾,恐不得予庆事,召徐文伯诊视,以实恳之曰,可便得愈乎?文伯曰,便差甚易,政恐二年后不复起矣。云曰,朝闻道夕死犹可,况二年乎!文伯以火烧地布桃叶,设席置云于上,顷刻汗解,扑以温粉,翌日果愈。云甚喜,文伯曰,不足喜也,后二年,果卒。夫取汗先期尚促寿限,况不顾表里,不待时日,便欲速效乎?每见病家不耐,病未三四日,昼夜促汗,医者随情顺意,鲜不败事,故予书此,为医者之戒。(许叔微医案)
(23)、刘渡舟《伤寒论讲稿》:这一条进一步论述伤寒夹虚不可发汗的原则。
.脉浮紧.,如果阴阳俱紧者,就是太阳伤寒表实证的脉象。伤寒表实,寒邪凝滞,营卫不利,必见身疼痛之证,应该用麻黄汤发汗。这就是.脉浮紧者,法当身疼痛,宜以汗解之.的意思。但是,如果这个人脉象并非阴阳俱紧,而是尺中脉迟,尺以候里,迟是营血涩滞不足之象,故为里虚之征。虚人外感,虽有表邪,也忌用汗法。否则,强发虚人之汗,犯了.夺汗者无血.的禁忌,就会更伤营血而有劫阴之变。
许叔微《普济本事方》记载有这样一个医案:.昔有乡人丘生者病伤寒,予为诊视,发热头疼烦渴,脉虽浮数而无力,尺以下迟而弱。予曰:虽属麻黄证,而尺迟弱。仲景云:尺中迟者,荣气不足,血气微少,未可发汗。予与建中汤加当归黄芪令饮。翌日脉尚尔,其家煎迫,日夜督发汗药,言几不逊矣。予忍之,但只用建中调营而已。至五日,尺部方应,遂投麻黄汤,啜第二服,发狂,须臾稍定,略睡,已得汗矣。信知此事是难是难。仲景虽云不避晨夜,即宜便治;医者亦须顾其表里虚实,待其时日。若不循次第,暂时得安,亏损五脏,以促寿限,何足贵也!.
可以看出,许氏对.虚人伤寒建其中.的原则是有深刻认识的。虽然后世对虚人外感的治疗方法有不少新的发展,如助阳解表、益气解表、滋阴解表等等,但在使用这些方剂对虚人发汗时,仍要小心谨慎。至于使用麻黄汤发汗,则更是绝对的禁忌。
(24)、胡希恕《伤寒论通俗讲话》:这个浮紧脉就是太阳伤寒脉,表实嘛。那么这个它表实,身上一定疼痛的,它受到毒素的刺激加上这个体液的压迫,所以它疼的厉害。那么这个呢应该发汗,“宜以汗解之”。所以这个临床啊,我们不能片面的看问题,看他脉浮紧身疼痛就吃发汗药嘛?你还要看看脉。除了这个浮紧,你再看看还有旁的脉没有,如果同时有迟,尺中迟这个脉都迟啊,就是浮紧而迟的脉呀,尺不是说尺中的脉迟而寸脉数,哪有那事啊,这血管就是一条,心一动脉一跳,脉一跳三部脉它全跳啊,这个脉跳那个脉不跳,没那个事。他搁个“尺中迟”干什么呢?仲景的脉法呀,他是浮沉以候表里了,关的前后也候表里,这都是《金匮要略》里的:脉浮者在前,其病在表。关以上浮那准是表证,关以下浮上面不浮那就不是表证了。这个脉呀没有至数上的不同,可有形状的不同,这是肯定的。我们说的那个促脉,就是寸上浮所以他表不解嘛,那是表证。那这个呢,他特意搁个尺,仲景这个脉法呀,关以上候表,关以下候里,他特别提出来尺中脉迟,就是三部脉全迟,他提个尺干什么呢?告诉你这是里,此里虚,以营气不足,血少故也。说是脉内的营气不足,血少的缘故。凡是津液虚血少的都不能发汗,这个发汗啊,亡失人体的体液是最厉害的,所以你亡汗也亡血,这后头都要有的,我们慢慢的讲。所以这个不能发汗,怎么办呢?用上边的那一条诠释。虽然我们在临床上遇到这个表证,看看都象发汗,你看看有不可发汗的情况没有,如果有,这个汗不能够随便发。这两条诠释的是这个,应该怎么救治,后头有的。这个脉迟正说明里虚,就是前面我说的新加汤啊,就治这个。后头有的,现在先不管。
(25)、张长恩《伤寒论临证指南》:上条言“尺中脉微”,是阳气不足;本条言“尺中迟”,是阴的亏损。可见阴阳气血不足而患伤寒者,皆属虚人伤寒,皆不可用麻黄汤发汗,此亦是麻黄汤的禁忌证之一。
发表于 2015/10/1 10:30:34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节日愉快
发表于 2015/10/1 12:54:39 | 显示全部楼层
祝楼主节日快乐!!!
 楼主| 发表于 2015/10/4 18:05:54 | 显示全部楼层

同乐同乐。
 楼主| 发表于 2015/10/4 18:06:31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别山候鸟 发表于 2015/10/1 12:54
祝楼主节日快乐!!!

同乐同乐。
 楼主| 发表于 2015/10/11 15:34:44 | 显示全部楼层
51、脉浮者,病在表,可发汗,宜麻黄汤。
(1)、伤寒论古今研究:本条与35条(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无汗恶风而喘者,麻黄汤主之。)详证略脉恰恰相反,是详脉略证,从而说明脉象在诊断上具有重要意义,但并非说只凭脉象就能诊断疾病。此处不过是一种省文笔法,临证时,只有脉证合参方较全面。脉浮是正气抗邪达表之征,故言“病在表”。病既在表,自当汗解,故言“可发汗”。如若脉浮而紧,伴见有发热恶寒、头痛身痛、无汗等,则为伤寒表实证,应投以麻黄汤。表证并非皆为伤寒,如非伤寒,即不当选用麻黄汤,故不言“主之”,而言“宜”,令人斟酌详察,全面分析,灵活掌握。
【选注】成无己:浮为轻手得之,以候皮肤之气。《内经》曰:“其在皮者,汗而发之。”
张志聪:此反结上文两节之意,言里气不虚而病在表者,皆可麻黄汤发其汗也。
柯琴:前条论证,此条论脉,言浮而不言迟,是浮而有力也。然必审其热在表,乃可用。若浮而大,有热属脏者,当攻之,不令发汗矣。若浮数而痛偏一处者,身虽痛,不可发汗。
山田正珍:且夫脉之浮者多虽属表证哉,主方则随证区别,岂一麻黄汤之所总耶。
【讨论】注家对本条的认识基本一致,但仔细分析尚有一定差异。如成氏、山田氏认为本条主要是介绍表脉及其治法;而张、柯二氏则认为本条主要是接49、50两条,说明里气不虚仅为表证时的治法。
本条“可”、“宜”二字用得甚妙,“可”为不必他虑,“宜”有斟酌之意。脉浮为病在表,发汗为其定法,因而不必他虑;病在表者,并非都是伤寒,而皆用麻黄汤,故应斟酌情况,选方用药。
(2)、吕志杰《伤寒杂病论研究大成》:外感风寒之初,寒邪束表,必恶寒、体痛、无汗,脉浮紧等,详见前第3、35条所述。正气奋起抗邪,势必发热,此时脉象由浮紧变成浮紧而数,麻黄汤为首选之方;若舌苔由白变微黄,则宜大青龙汤;若表邪未解,肺热已盛,则宜麻杏甘石汤;若脉洪数,舌苔黄,则为太阳病转属阳明,则应予白虎汤。此皆大论成法,学者应心领神会,学以致用。
【验案精选】
郭某,男,42岁,农民。1969年12月某日晨,病发高热,恶寒,头痛甚剧,周身酸楚疼痛,鼻塞流涕,卧床不起,不欲食,其家人邀余诊治。患者平素健壮,其时呈急性病容,面赤气粗,口干,不甚渴,不欲食,体温40.1,舌苔薄白,诊其脉,浮紧而数,诊为“太阳伤寒”。其时余临证不久,对太阳伤寒出现脉数,颇为不解,但是斟酌再三,仍诊断为麻黄汤证,遂试投麻黄汤一剂。次日高热见退,恶寒消失,头痛、身疼等症状悉减,病人自感周身轻松,纳佳便调,遂再投一剂,病热已去,继之调养二日而愈。此后,余对风寒外感颇为留意观察,凡遇外感而属风寒者,症见发热恶寒、头痛身疼、脉浮紧者,无不兼有数脉。《伤寒论通释》第98页)
(3)、曹颖甫《伤寒金匮发微》:此节为里气不虚者言之。故一见无汗身疼痛之证。无论脉浮及脉浮数者。皆可用麻黄汤以发之。与下后身重心悸脉数而尺中微。及未经误下而尺中迟者。固自不同也。
(4)、陈慎吾《伤寒论讲义》:【征引】山田宗俊:本条与下条惟言脉以附方,非仲圣之言明矣。且夫脉之浮者虽多属表,岂一麻黄之所总耶。
程知:麻黄汤为伤寒主方,不必泥定“紧”之一字,始为合法。脉浮无紧,似不在发汗之列,然视其证,一一为表病,不防略脉而详证。无汗可发汗,宜麻黄汤。
【讲义】“脉浮者,乃正气达表之征,主病在表”。“脉沉者,脉微者,乃正气不能达表之征,主病在里”。虽证属伤寒,必以里气不虚、脉象浮、病在表者乃可用麻黄汤发汗。
【附注】本条虽未言证,必具麻黄汤证也。盖麻黄汤证未有不见脉浮者,非脉浮即非属麻黄汤证也。若但凭麻黄汤之所以偾事也。
夫麻黄汤之脉象必见浮紧者,方可与之。今但言浮,岂非与前言脉象不合乎?盖本条立论重在正气,正气不虚则见浮脉,即可发汗。正气虚者之浮脉虽属伤寒,亦不可迳发其汗。须先急其里,后治其表也。麻黄汤脉紧已详本篇,不在本条讨论范围之内,故只言浮而不及紧也。或何曰:麻黄汤证具,当有不浮紧之脉乎?脉不见浮,麻黄汤证当能存在乎?曰:然。虚人得麻黄汤证,表实里虚也,脉必不浮紧。本证因误治,脉自不浮。总之,凡麻黄汤证具,更以脉浮示正气在表,为使用之目标,信不误也。
(5)、姜春华《伤寒论识义》:识义:尤在泾说:“二条凭脉以言治而不及证?……殊为未备,然仲景自有太阳伤寒条与麻黄汤证,在学者当会通全书而求之,不可拘于一文一字间也。”略
本方通用于:伤风感冒,支气管炎,哮喘,荨麻疹。
又麻黄汤证“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又“伤寒脉浮紧,不发汗致衄者。”二条中无汗而喘与脉浮紧可为麻黄证的指标。
(6)、李翰卿《伤寒讲义集要》:“者”字,都代表太阳无汗之表证,这两节是承上麻黄证反复重申麻黄汤之用法,不是单从脉象便可使用麻黄汤。
(7)、倪海厦《人纪》:这条是在尺脉很壮盛的时候会用得到。如果是下针给病人发汗, 就下「合谷」,「合谷」下针的时候要「飞针引气」(后学按:以大指次指捻针。来去上下也。),起针的时候转针,一边起针一边转,下去的时候直直的下,引到第三次的时候,病人就冒汗了。
头痛、印堂痛用「承气汤」;偏头痛就是「小柴胡汤」;整个头痛、头顶最痛用「葛根汤」。
(8)、聂氏伤寒学:《伤寒论》条文写作特点,有时脉、征、治三者一一言之;有时但言证治而略于脉,意在强调证;有时又但言脉治,意在強调脉。这二条就是从辨脉的角度讨论对麻黄汤的运用。如51条是承接50条继论“若尺脉不迟而浮者,则主病在表,而又不挟虚,故可宜麻黄汤发汗”;52条“脉浮而数”的数脉是紧数之意,紧以形象言,数以至数苫。数为表热,指发热。柯韵伯曰“数者,急也,即紧也”。黄坤载曰:“脉数即浮紧之变文”,亦承50条而论尺脉不迟而浮紧者,为伤寒表实之脉,故可发汗究麻黄汤。
51条、52条分别以“脉浮”或“浮而数”的脉证论述运用麻黄汤。临床上单凭脉象是不能贸然使用麻黄饧的,必须具有头痛、发热、恶寒无汗等症才可。因为“脉浮”、“浮而数”除可出现于太阳病和阳明病表里俱热外,尚见于少阴病阴盛格阳证。
(9)、冉注伤寒论:成无己:浮为轻手得之以候皮肤之气,内经曰“其在皮者,汗而发之”。
方中行曰:表,太阳也。伤寒脉本紧,不紧而浮,则邪见还表,而欲散可知矣。发,托而出之也。宜麻黄汤者,乘其欲散,而托出之谓也。
程郊倩曰:麻黄汤为伤寒之主剂,而所禁多端乃尔,将合后人安所措手乎,曰亦于脉与证之间,互参酌之,不必泥定紧之一字, 始为合法也:脉浮无紧,似不在发汗之列。然视其证,一一寒伤营之表病,则不妨略脉而详证,无汗可发汗,宜麻黄汤。
(10)、成友仁《伤寒论阐释》:《医宗金鉴》说:“观其不曰以麻黄汤发之主之,而皆曰可发汗,则有商量斟酌之意焉”。
(11)、刘绍武《伤寒论阐释》:第51、52条这两条应该是一条,都是用麻黄汤,都发汗法,这是它的共性,它们的区别在于一个是脉浮,一个是脉浮数,脉浮是个单纯脉,脉浮数是个复合脉(浮脉+数脉),不管是单纯脉,还是复合脉,虽在脉上有区别,但本质相同,病在表,选用麻黄汤,所以表病用汗解,要用麻汤。
这条既没有说是太阳病,也没有说明厥阴病,脉浮者,病在表,可发汗,宜用麻黄汤,那么麻黄汤究竟治什么病呢,看第3条、第35条即可知道证有“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等,麻黄汤也可以治太阳,也可以治厥阴,麻黄甘草汤治太阳,桂枝甘草汤治厥阴,矛盾的双方共存于一个同一体中,所以麻黄汤是表部的并病,脉浮并不等于有病,也不等于是一种病,也不能认定浮脉就在表,如大青龙汤证、第29条、第71条等,可以看出,只有麻黄汤证存在才能说明病在表。 第52条本质和第51条—个样,只是增加了数目,两条合在一起应改为:“脉浮紧而数者,病在表,可发汗,宜麻黄汤。”
(12)、李培生《伤寒论讲义》:太阳伤寒脉见浮数,浮主表,数乃发热之故(体温升高),脉率增快但太阳伤寒脉浮数,必有风寒表实之证,而无里热之象。若证见里热,或温病初起而见脉数,又当别论。……
【案例】孙XX,男,68岁,农民,因操劳过甚,感受风寒,发热头痛,无汗,浑身关节皆痛,已二三日,曾服西药土霉素等未效。来诊时见两脉浮紧带数、舌苔薄白、身灼热无汗,微喘,气息稍精,自诉骨节酸楚烦疼较甚,似属麻黄汤证,然虑其年高,用此发汗峻剂可能有弊,故嘱其子注意观察,病情有变即来来诊。即处以麻黄汤:麻麻二钱桂枝二钱杏仁三钱(杵)炙草一钱,二剂,数日后,其子来告说,服药二剂,病己愈。《伤寒论方医案选编》
(13)、承淡安《伤寒论科学化新注》:宜「麻黃湯」句,當為「桂枝湯」之誤,否則脈浮者之間,須加一緊字乃合。……二條皆言脈而不言證,皆主「麻黃湯」,殊為未備。按「麻黃證」條必有發熱、無汗、惡寒、體痛等證。若單以脈浮用「麻黃湯」,脈浮數用「麻黃湯」,則失之遠矣。且溫病中最多浮數之脈,若誤用「麻黃湯」,則危殆立見,所以應參合脈與證而處方,斯無誤矣。
(14)、邢锡波《伤寒论临床实验录》:上二条说有表证,如尺脉见微,或见迟的,就不可发汗,本条和下条是说有表证,脉见浮,或浮数的,可以发汗。这种鉴别的方法,不尽取之于证,而尤须别之干脉。如病现太阳之表证,而脉浮,浮脉主表,知其病在于表,病在表而人身抗病之能力,亦必趋向表矣。远者在正气抗邪之际,应顺其势而利导之,使在表之邪,乘势外达,则用力小,而收效大。因此知脉浮乃正气达表之征。在太阳证俱备,而脉现浮时,方能用宣表透邪之法。若尺脉微或尺中迟,虽有太阳证,亦不可轻用辛温散邪之剂,以里气虚寒,正气不足以能驱邪外出,而递与宣散,不但不能驱邪外出,反有伤正亡阳之嫌。故太阳病尺脉微或迟者,不可用麻黄汤。即脉浮亦不可概用麻黄汤,必须浮而兼紧,方为麻黄汤的脉。本条所谓之浮,着重在正气方面,正气不虚能驱邪外出,则脉象乃浮。若正气不能抗邪,则脉不浮,虽属伤寒亦不可轻用发汗之法。以前言脉浮紧只着重在邪,此处言脉浮,侧重干正,这一点必须细心体会,方能有进一步理解。(
(15)、王占玺《伤寒论临床研究》:太阳伤寒的基本脉象是浮紧,或浮紧而数或浮数脉,临床辨证时要全面理解太阳伤寒的表寒实证,否则但见浮数脉易于误为“风温”,而与辛凉挟辛温法,用银翘散加减,就会影响治序效果,如本书31条所举医案,初用锒翘散加减服3剂后病情反而加重,改用葛根汤后、其效甚捷。又如46条所举刘XX医案,脉亦浮数,辨证为麻黄汤证服1煎药而解。
(16)、李克绍《伤寒论语释》:【提要】凡表证脉浮而不弱者,或浮数而不弱者,当用麻黄汤。
【语释】麻黄汤的主脉是浮紧,这里又提出脉浮和脉浮而数,宜麻黄汤,是包含着浮而不弱的意思。如果脉浮弱,就仍是桂枝汤所主,凡表证有汗,身不痛者,脉必浮弱;无汗,身痛者,脉必浮紧。但也可能痛止紧去,脉象但浮,或里将化热,浮而兼数,不管如何,只要脉象还浮,就得解表;浮而不弱,就用麻黄汤。即使有其他里证,当在表解之后,再酌与处理。第51条脉浮者,指出病在表,而52条脉浮而数者,未指出病在表,可能意味着病不仅仅是在表。
【按语】同是脉浮而数,57条汗解之后,余邪未净,必浮数而弱。而52条未经汗下,脉必浮数不弱。故前者宜桂枝汤,后者宜麻黄汤。
又按:“脉浮数者,可发汗,宜麻黄汤”。柯韵伯认为,数脉主热,不宜用辛热的麻黄汤,因而解释说“数者急也,即紧也。”这样训数为紧的解法,恐与《伤寒论》的原意不合。因为在本条之上的49、50两条,曾分别提到“脉浮数者”,“脉浮紧者”。这说明浮数与浮紧不能混为一谈。另一方面,训数为紧,这在《伤寒论》中也找不到先例,而脉浮数者可发汗这样的条文,却倒是有的。这除了49条之外,还有134条:“太阳病,脉浮而动数,……而反恶寒者,表未解也”,这条还明确指出,“浮则为风,数则为热”,是行将化热而表邪未尽,故宜解表。依《伤寒论》的用药规律,显然是有汗宜桂枝汤,无汗宜麻黄汤。
我们再把“脉浮者,病在表,可发汗,宜麻黄汤”,在论中试作举例,就有37条“脉但浮者,与麻黄汤”。235条“阳明病脉浮无汗而喘者,宜麻黄汤”。232条“脉但浮无余症者,宜麻黄汤”等。这除了37条的脉象可能但浮不数外,而235条是阳明病,232条是阳明中风,这都是里热病,岂有脉象但浮不数的道理?这就说明“脉浮数者,可发汗”,是可发在“浮”字上,而不是可发在“数”字上。若抛开具体症状,解浮数为浮紧,浮紧也不一定可以用麻黄汤发汗。如第221条“阳明病,脉浮而紧”,却是“若发汗则躁,心愦愦反谵语”。这足以说明读《伤寒论》若不从其写作的出发点来领会其实际精神,就会矛盾百出。当然,脉浮数而用麻黄汤确有辛热的缺点,但在仲景当时,还没有表里双解法,这对于古人,岂可过责。因此,我们在今天学习本文时,应当重点领会“可发汗”三字,而对于“宜麻黄汤”,则不可拘泥。又,浮数,作为浮紧兼数,这在外感初起,是常常可以见到的,与以麻黄汤似无不可。
(17)、赵桐《伤寒述义》:此伤寒无汗之定法也。言此以证上二章伤寒证当汗不汗之变法也。夫浮为在表,浮紧为寒,浮数为热,紧寒数热,大相径庭,而皆以麻黄发汗,殊滋疑惑也。要知紧之寒是初得之表寒,数之热是已郁而化热。紧与数,是二是一,而于早晚分之。紧脉绝不是数脉。黄坤载谓浮紧是浮数之互辞,似不足怪。柯琴之博,亦作是言,予甚惜之。合参(五十二)汗解后复烦,脉浮数更汗用桂枝,自生悟境。
(18)、高级伤寒学:柯韵伯:前条(指35条)论证,此条论脉。言浮而不言迟弱者,是浮而有力也。然必审其热在表,乃可用。若浮而大,有热属藏者,当攻之,不令发汗矣。若浮数而痛偏一处者,身虽疼不可发汗。
(19)、陆渊雷《伤寒论今释》:脉浮者,知其病在表,其实非病之本体在表,乃正气驱病于表,欲使从表解耳。正气欲从表解,当承其势而汗之,经文用麻黄,原注用桂枝(《脉经》作桂枝汤),本无定法,要不出于发表解肌已。
山田氏云:此条及次条,惟言脉以附主方,非仲景之言明矣,辨已见上(三十八条)。且夫脉之浮者,多虽属表哉,主方则随证区别,岂一麻黄之所总耶。
(20)、李心机《伤寒论通释》:本条指出,伤寒脉浮而不弱者,可与麻黄汤发汗。
《伤寒论》论述伤寒辨证,就一般而言,大抵脉浮主表,脉沉主里。脉浮反映气血趋向肤表,病势向上向外,必表现出相应的若干症状。本证脉浮,选用麻黄汤,可与第42条对比,文曰:“太阳病,外证未解,脉浮弱者,当以汗解,宜桂枝汤。”彼脉浮弱者,宜桂枝汤,那么,此脉浮者,宜麻黄汤,其脉浮即使不浮紧,但必定是浮而不弱。
【启示与范例】人之禀赋随天地之气化为转移,古今之气化或有不同,则今人与古人之禀赋,其强弱厚薄偏阴偏阳之际不无差池,是以古方用于今日,正不妨因时制宜而为之变通加减也。
麻黄汤原用解其外寒,服后遍体汗出,恶寒既愈,有其病从此遂愈者,间有从此仍不愈,后浸发热而转为阳明证者,其故何也?愚初为人诊病时,亦未解其故。后乃知服麻黄汤汗出后,其营卫内陷之热,若还表随汗消散,则其病即愈。若其热不复还表而内陷益深,其热必将日增,此即太阳转阳明之病也。悟得此理后,再用麻黄汤时,必加知母数钱以解其内陷之热,主治伤寒无汗,服后未有不愈者矣。
麻黄汤原宜加知母矣,而间有不宜加者,此又不得不斟酌也。间有其人阳分虚者,又当于麻黄汤中加补气之药以助之出汗。一人年近四旬,身体素羸弱,于季冬得伤寒证,医者投以麻黄汤,汗无分毫,求为诊治,其脉似紧而不任重按,遂于麻黄汤中加生黄芪、天花粉各五钱,一剂得汗而愈。
一人亦年近四旬,初得外感,经医甫治愈,即出门作事,又重受外感,内外俱觉寒凉,头疼,气息微喘,周身微形寒战,诊其脉,六部皆无,重按亦不见,愚不仅骇然,问其心中除觉寒凉外,别无所苦,知犹可治,不致有意外之虑,遂于麻黄汤原方中为加生黄芪一两,服药后六脉皆出,周身得微汗,病遂愈。(张锡纯医论)
按:对典型的麻黄汤证的诊治,尚有为难之处,况不典型者。本案的可贵之处,即在于举一反三,既知麻黄汤证其常,而又能达其变,游刃于方与圆之间。
(21)、刘渡舟《伤寒论讲稿》:这两条承接上条并与之对比,指出凡太阳表实证,非尺脉微、尺脉迟者,可以考虑用麻黄汤发汗(按:子集与母集之关系,于理论甚明,于实际多无禆益。)。浮脉主表,数有紧之意。从.可发汗,宜麻黄汤.看,其证当属太阳伤寒表实,应发汗以解表,用麻黄汤。但是,必须是脉阴阳俱紧才能用。如果尺脉微或尺脉迟,则当禁用汗法。因此,这里说脉浮或脉浮而数,意在言外,就是尺脉不微不迟,才.宜麻黄汤.,而不禁之。 (后学按:于上两条,觉得应简单如此,但只是感觉,因论未熟读,先存之。)
发表于 2015/10/11 18:02:29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楼主的分享
发表于 2015/10/12 09:29:28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楼主的奉献,让我们省出时间,衷心感谢!
楼主上传时能否把字加黑,阅读时比较省眼睛省力。麻烦楼主了。方法:全选,点“B”即可。
发表于 2015/10/12 09:34:50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您好,您是要将伤寒论的所有条目的解读都列出来吗?
 楼主| 发表于 2015/10/12 10:48:28 | 显示全部楼层
非·非·情 发表于 2015/10/12 09:34
楼主,您好,您是要将伤寒论的所有条目的解读都列出来吗?

这些是我在学的笔记,学一篇传一篇,平时忙于诊务,无专门时间上传,所以时间可能需要较长,请凉解。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民间中医网论坛 ( 黔ICP备19001372号 )

GMT+8, 2025/1/24 14:57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