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加入
查看: 2275|回复: 7

【原创】中医的藏(脏)象为什么是五脏六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5/14 21:15: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医的藏(脏)象为什么是五脏六腑?
金栋  河北省河间市人民医院

1、藏(脏)象的概念

藏(zang)者,藏也,隐匿、隐藏也,指藏于体内的脏腑。象,征象、形象之义。王冰次注云:“象,谓所见于外,可阅者也。”张介宾《类经三卷·藏象类二》注:“象,形象也。藏居于内,形见于外,故曰藏象。”根据取象比类的思维方法推之,脏腑居于体内,而形象表现于外,从外而知内,故称为“藏象”。

脏腑为什么要藏于体内呢?是因为贵重之缘故。《灵枢·胀论》:“藏府之在胸胁腹里之内也,若匣匮之藏禁器也。”

藏象二字,首见于《素问·六节藏象论》。藏,指藏于体内的内脏,包括五脏(肝、心、脾、肺、肾)、六腑(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和奇恒之腑(脑、髓、骨、脉、胆、女子胞)。由于五脏是所有内脏的中心,故“藏”之所指,实际上是以五脏为中心的五个生理、病理系统,五个功能单位。

又,脏指藏神气的地方。如《素问·宣明五气篇》:“五脏所藏: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是谓五脏所藏。”《灵枢·九针论》:“五藏: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精志也。”《难经·三十四难》载:“脏者,人之神气所舍藏也。故肝藏魂,肺藏魄,心藏神,脾藏意与智,肾藏精与志也。”《难经本义》注云:“脏者,藏也。人之神气藏于内焉。”

由于汉字的演变,藏(读为zang音),演变为“臓”,是为古今字。古字在先(前),今字在后;古字简,今字繁。臓后演变为“脏”,是为繁简字。藏象演变为脏象,此乃脏象之来源。

2、藏象学说“皆自谓是”的多种说法

在藏象学说的形成过程中,五脏、六腑和奇恒之腑的最后定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最早有多种说法,这在中医经典《内经》和《难经》中可以见到。

《素问·五脏别论》载:“黄帝问曰:余闻方士,或以脑髓为藏,或以肠胃为藏,或以为府,敢问更相反,皆自谓是,不知其道,愿闻其说。”的“皆自谓是”之说。这在当时,对于何者为藏或府的制定,尚未成熟和统一,故而说法不一,莫衷一是。

2.1最早的九脏说

《六节藏象论》:“三而成天,三而成地,三而成人。三而三之,合则为九,九分九野,九野为九脏,故形脏四,神脏五,合为九脏以应之也。”此句当出自《三部九候论》,云:“天地之至数,始于一,终于九焉……三而成天,三而成地,三而成人。三而三之,合则为九,九分九野,九野为九脏,故形脏四,神脏五,合为九脏。”的九脏说。

“形脏四”,指藏有形之物者为形脏,有四即胃、大肠、小肠和膀胱,因“皆受不净”(《难经·三十五难》);“神藏五”,指藏无形之气者为神脏,有五即肝、心、脾、肺、肾。高士宗《素问直解》:“形脏四,谓膀胱、小肠、胃、大肠,所以藏有形之物,故曰形。神脏五,谓肝心脾肺肾,所以藏无形之气,故曰神。”五脏所藏之神的具体名称,如《宣明五气篇》所云:“五脏所藏: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是谓五脏所藏。”

关于九脏之说,又有“五正藏、四正府”之称。

如《周礼·天官冢宰·疾医》:“参之以九藏之动。”郑玄注:“正藏五,又有胃、膀胱、大肠、小肠。”贾公彦疏:“云‘正藏五’者,谓五脏,肺、心、肝、脾、肾。并气之所藏,故得正藏之称。……云‘又有胃、膀胱、大肠、小肠’者,此乃六腑中取此四者,以益五脏为九脏也。六腑,胃、小肠、大肠、膀胱、胆、三焦,以其受盛,故谓之府。亦有脏称,故入九脏之数。然六腑取此四者,按《黄帝八十一难经》说:胃为水谷之腑,小肠为受盛之腑,大肠为行道之腑,膀胱为津滴(液)之腑……此则正府也,故入九脏。其余,胆者清净之府,三焦为孤府,故不入九脏也。”

腑有六者,为何只有四腑入围正府?

因胃、大肠、小肠、膀胱,此四腑“皆受不净”而入正腑,与正脏五合为九脏。其余,胆者清净之府,三焦为孤府,故不入九脏也。

形脏四、神脏五,其数有九,以应天地之至数,即“天人相应”的整体观。黄钟制数,以九为数之极。此盖系九脏之来源耳。

《六节藏象论》:“黄帝问曰:余闻天以六六之节,以成一岁,人以九九制会,计人亦有三百六十五节,以为天地久矣。”《三部九候论》:“天地之至数,始于一,终于九焉。”

经文中之数字,如“三三、六六、九九”,虽美其名曰“天人相应”的整体观,实乃牵强附会、勉强凑数之义,不可深究,亦不必深究。胡天雄《素问补识》:“九九,各家皆无明确解说,或以黄钟之数,起于秬黍,以九重之;或以为九州九野(九天之野);或以为神农大九州(出《淮南》)。原文本为勉强凑数……不可深究,亦不必深究……实在牵强之至。”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之一是“天人相应”的整体观,这在中医经典《内经》中体现的淋漓尽致。如果无“天人相应”学说,中医学则不好讲理。在《素问》有不少篇单看题目就是讲“天人相应”的,如《上古天真论》、《四气调神大论》、《生气通天论》、《阴阳应象大论》、《天元纪大论》、《五运行大论》等。但是多数“天人相应”的说法只是出于理论需要,故牵强附会的倾向很明显(语出赵洪钧《中西医结合二十讲》)。

2.2“胆”腑属奇恒不属六腑之说

《五脏别论》“脑、髓、骨、脉、胆、女子胞,此六者,地气之所生也,皆藏于阴而象于地,故藏而不泻,名曰奇恒之府。夫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此五者,天气之所生也,其气象天,故泻而不藏,此受五脏浊气,名曰传化之府。”的“胆”腑属奇恒不属六腑之说。将胆虽定为一腑,“清净之腑”(《难经·三十五难》),却属奇恒之腑,而“藏而不泻”,但却不能进入六腑,去“泻而不藏”。胆腑不能与其他脏腑并列,在《灵兰秘典论》则云:“凡十一脏,取决于胆也。”未算做一腑。

2.3《难经》的五脏五腑与五腑六脏说

《难经·三十八难》:“脏唯有五,腑独有六者,何也?然:所以腑有六者,谓三焦也。有原气之别焉,主持诸气,有名而无形,其经属手少阳。此外腑也,故言,腑有六焉。”简言之,三焦之腑只不过是个空名,等于说只有五脏五腑。

更为奇怪的尚有五腑六脏说,如《难经·三十九难》载:“经言腑有五,脏有六者,何也?然:六腑者、止有五腑也。然五脏亦有六脏者,谓肾有两脏也。其左为肾,右为命门……故言脏有六也。腑有五者,何也?然:五脏各一腑,三焦亦是一腑,然不属于五脏,故言腑有五焉。”
三焦不属于五脏,等于说,当时尚未有相匹配的脏,故《灵枢·本输》篇载:“三焦者,中渎之府也,水道出焉,属膀胱,是孤之府也。”将三焦主水的功能隶属于膀胱,属“孤之腑”。或认为膀胱、三焦是一腑,后世医家如日本人·丹波元简《素问识》和明·张介宾《质疑录·论三焦有几》中有详述。
3、藏象学说中为什么是五脏六腑

在脏象学说中为什么最后定的是五脏六腑呢?为什么五、六凑十一呢?这主要受“天人相应”学说的影响。

《汉书·律历志》说:“天六地五,数之常也。天有六气,降生五味。夫五六者,天地之中合,而民所受以生也(洪钧按:此句之意为‘人之所以有生命’)。故日有六甲,辰有五子,十一而天地之道毕,言终而复始也。”于是要说五脏六腑。否则,不够十一,有违天意。

天六地五是什么意思呢?

这是从天干地支来的。干支二者,干为阳,支为阴。天干本来有十,地支本来有十二。可是,在一甲子(即六十花甲,古人先是用它记日)中,甲出现六次,子出现五次。其中的数学道理本来很简单,因为十和十二的最小公倍数是六十。在这一循环中,天干只能循环六次,地支只能循环五次。古人则认为这是妙不可言的天意。关乎人的生命。所以阳经有六,阴经有五。腑有六,脏有五。不如此就违背天数。《难经》的作者,未能站到这一高度说清问题。(赵洪钧《中西医结合二十讲》)

这就是五脏六腑的最后定型。

中医理论学术体系的形成,是古代圣贤以“取象比类”的方法,在古代哲学思想阴阳、五行学说及天人相应观的统帅下,结合古代解剖知识并经临床验证共同完成的。在中医经典《黄帝内经》时代就已形成,而历代医家又有所发展和创新。其结果,“并非使理论更圆满细密,相反,它们引起混乱或模糊。”(赵洪钧《中西医结合二十讲》语)牵强附会之处非常多,不能自圆其说者亦不少。至今很多理论问题仍未能解决,仍是未知。

 楼主| 发表于 2014/5/26 22:07:19 | 显示全部楼层
《<内经>时代·第十五节  <内经>自相矛盾举隅》
附:藏五府六考
五藏六府之说,久已深入国人之心,虽山野村夫,知其大略。学中医者尤其习听此说。久而久之,遂成套语。藏五府六被视为显而易见,理所当然之成说。凡此种成说,极少追究其所以然者。因而,若问:藏何以有五,而府有六?藏府不等,何以配阴阳五行?窃恐当代为人师者,大多不知何所对。其实,不仅当代为然,《难经》时代,医家已不得其要。据笔者所知,除《灵枢·经别》及《白虎通》略有关于此说之矛盾解释外,古今文献从未说清其何所据,是以作“藏五府六考”,或于当代同道认识中医基本理论略有小补。
【注】为了进一步说明藏府学说的发展过程以及五藏六府说是如何形成的,特附上本文。又,藏五府六和象数之说也关系密切,读者可将此文与第十三节所附“象数略论”对看。

1.《难经》之说恍惚

《内经》之外,探究五藏六府说者,最早为《难经》-似乎亦仅见于《难经》。引入下:(八十一难在不同版本《难经》中,顺序有异,但不难找到以下引文)
“三十九难曰:藏唯有五,府独有六者,何也?
然:所以府有六者,谓三焦也。有原气之别使焉,主持诸气,有名而无形,其经属少阳,此外府也。故言,府有六焉。”
简言之,三焦者,空名而已。它应该后起,且为凑六府之数。
岂知尤有可怪者,《难经》且有五府六藏说。
“四十难曰:经言府有五,藏有六者,何也?
然:六府者,止有五府也。五藏亦有六者,谓肾有两藏也。其左者为肾,右为命门。命门者,为精神之所舍也。男子以藏精,女子以系胞,其气与肾通,故言藏有六也。
府有五者,何也?
然:五藏各一府,三焦亦是一府,然不属五藏,故言府有五焉。”
显然,五藏六府或六藏五府,《难经》未名言何者为是,亦未折衷两说,径说五藏五府或六藏六府。
此后,历代医家就三焦、命门等多有争论,本文概不评价。难解之处是,五藏六府说沿用至今,除《白虎通》外,无人予以进一步解释,且再无人提及五藏六府等说。
时贤或曰:今《内经》五藏六府说触目皆是,何必怀疑古经成说?
答:诚然!今本《内经》,凡总提藏府,唯见五藏六府。计《素问》凡14见,《灵枢》37见(注:当为38见,疑查检疏漏)。总提处如此之多且一致,具体所指似不应有何矛盾。
惜乎,略细读《内经》,便知其不然。

2.《内经》之说混乱

笔者亦曾以为,《难经》作者乃庸人自扰。唯略感挥之不去,便中或就此稽查今本《内经》。稍事查考,遗憾即多。盖《内经》论藏府,混乱或自相矛盾出颇多。
即如,唯一以“藏象”命名之《素问·六节藏象论》有:“帝曰:藏象何如?”岐伯答曰,仅提心、肺、肾、肝四藏。下文却谓:“脾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者,仓廪之本,营之居也,能化糟粕,转味而入出者也。”
据此,脾应系“府”,“府”数足六,缺少一“藏”。所缺之“藏”,尚须追查。该篇下文云:“凡十一藏,取决于胆也。”据此,胆应属于藏。拙见以为,此乃五藏六府说之出处。《难经》作者,或未见此段文字,于是分肾为两藏搪塞。
总之,该篇仅有五府,盖因“胆”尚不属于府,故不足六府。
何以见得?此论开篇足示彼时争论。
“黄帝问曰:余闻方士,或以脑髓为藏,或以肠胃为藏,或以为府,敢问更相反,皆自为(注:当为谓)是,不知其道,愿闻其说。”
此非该篇作者故弄玄虚,乃因彼时藏府说尚未定型。
藏府之说混乱不仅见于该两篇,类似矛盾尚多。试读《素问·灵兰秘典论》,总提十二藏或十二官,其中有它篇均不承认之“膻中”,却因脾胃作一官,实际仍系十一官。可知,脾毕竟属于藏抑或府,亦曾犹豫。
再查《灵枢》“本输”及“本藏”两篇,五藏与六府之关系,仍有矛盾。前者曰,三焦乃孤之府。后者曰,肾合三焦膀胱。然终于大体固定。
三焦、膀胱两府与肾藏相合大异于今说。又,一旦视“胆”为府,便与“藏而不泻”、“泻而不藏”之藏府定义背道而驰。“胆”久久不能入府,关键大概在此。此且勿论。
本文探讨之要害为:何以必须五藏六府或六藏五府?五藏五府或六藏六府岂非更整齐有序?
学者或知,为完善十二经脉说,《内经》终于完成六藏六府说。即五藏六府各一脉,再加手厥阴心主(即心包络)之脉。从此有名无形之三焦属于“府”,有名无形(实则有形)的心包属于“藏”。有形之藏府仍旧五藏五府。换言之,今《内经》中,五藏五府、五藏六府、五府六藏以及六藏六府四说并存。
既然如此,何以凡总提藏府,今《内经》必称五藏六府?

3.《白虎通》表述简明而欠深透

最早明确回答此问题者,乃非医学文献《白虎通》。其“五行”条云:
“人有五藏六府何法?法五行六合也。”
不但如此,明确且具体指出五藏六府为何者,亦系《白虎通》。其“性情”条云:
“五藏者何?谓肝、心、肺、肾、脾也。”
“六府者何谓也?谓大肠、小肠、胃、膀胱、三焦、胆也。”
试查今本《内经》,无如此简明之表述。
如《灵枢·经别》云:“人之合于天道也,内有五藏,以应五音、五色、五时、五味、五位也;外有六府,以应六律;六律建阴阳诸经而合之十二月、十二辰、十二节、十二经水、十二时、十二经脉者,此五藏六府之所以应天道。”
五藏之五,来自五行,《白虎通》之说无误。《经别》所云,应系本末倒置。五音、五色等暂不论。五时之说则绝不应出现于五行说之前。四时变为五时,必然出于五藏附五行之需要。此前,仅四时配四藏。除中医外,至今只说四时(即四季),不说五时。
“外有六府”之说是否肠、小肠、胃、膀胱、三焦、胆,颇可疑-六府不在外也。即便指肠胃等,六府法六合或应六律之说,亦甚勉强。六合与六律均非重要理论,远不足与五行相提并论。
要而言之,虽然《白虎通》之后,于五藏六府具体所指再无争议,藏五府六毕竟据何而来仍无满意解说。
为释此疑,本文略作进一步考证。

4.五六天数不可违

何以必须五藏六府“凡十一藏”呢?
追根溯源,天六地五,曾系极重要之天人相应原理。即五六乃天数。
汉代之前,天六地五原理已见端倪,但尚未被视为生命构造之最高模式。藏府经脉说创立之时,五六原理已是天数。“人之形体,化天数而成”(董仲舒语,见《春秋繁露·为人者天第四十一》),其核心构造万不可不副天数。
五六天数之说,大倡于《汉书》。
《汉书·律历志》云:“天六地五,数之常也。天有六气,降生五味。夫五六者,天地之中合,而民所受以生也。故日有六甲,辰有五子,十一而天地之道毕,言终而复始也。”于是必然藏五府六。否则,不得天地之中和,民无以受生,即人之生命无所从来。
读者约已清楚天六地五之意。此乃来自天干地支。干支二者,干为阳,支为阴。天干有十,地支有十二。一甲子(即六十花甲,古人先是用它记日)中,甲出现六次,子出现五次。其数学道理原极简单:十与十二之最小公倍数为六十。一甲子中,天干仅可循环六次,地支仅可循环五次。古人以为此乃关乎人体生命之天数。故阳经有六,阴经有五。府有六,藏有五。否则违背天数。
未来科学能否证实此种天数,笔者尚无定见。然而,居然冲破阴阳五行说,于三焦无形之府外,另加“藏而不泻”之“胆”为府,唯有出于天人相应之五六说,当无疑义。
参与白虎观盛会之东汉儒生,应通晓天六地五之天数说。《难经》及《白虎通》均未能追根溯源至此,笔者颇感意外。
上述拙见倘有前人或时贤提及,则幸甚。

 楼主| 发表于 2014/5/26 22:13:58 | 显示全部楼层
河间金栋 发表于 2014/5/26 22:07
《时代·第十五节  自相矛盾举隅》附:藏五府六考①五藏六府之说,久已深入国人之心,虽山野村夫,知其大略 ...

受赵洪钧《中西医结合二十讲·第四讲 脏腑学说与解剖生理的兼容和抵触》中“为什么一定要五脏六腑和十二经脉呢”的启示,曾撰写拙文“中医的藏象为什么是五脏六腑”(见上文),后又见到赵先生上文“藏五府六考”,终觉赵先生考证详实精确,说理入微透彻,见解不凡,结论精当,深感自愧不如。
 楼主| 发表于 2014/5/26 22:16:20 | 显示全部楼层
河间金栋 发表于 2014/5/26 22:13
受赵洪钧《中西医结合二十讲·第四讲 脏腑学说与解剖生理的兼容和抵触》中“为什么一定要五脏六腑和十二 ...

中西医结合二十讲封面.JPG 中西医结合二十讲扉页.JPG 中西医结合二十讲定价.JPG
 楼主| 发表于 2014/5/26 22:18:47 | 显示全部楼层
河间金栋 发表于 2014/5/26 22:07
《时代·第十五节  自相矛盾举隅》附:藏五府六考①五藏六府之说,久已深入国人之心,虽山野村夫,知其大略 ...

43《内经时代》封面.JPG 43《内经时代》扉页.JPG 43《内经时代》定价.JPG
 楼主| 发表于 2014/5/26 22:28:37 | 显示全部楼层
河间金栋 发表于 2014/5/26 22:07
《时代·第十五节  自相矛盾举隅》附:藏五府六考①五藏六府之说,久已深入国人之心,虽山野村夫,知其大略 ...

3.《白虎通》表述简明而欠深透
最早明确回答此问题者,乃非医学文献《白虎通》。其“五行”条云:
“人有五藏六府何法?法五行六合也。”
不但如此,明确且具体指出五藏六府为何者,亦系《白虎通》。其“性情”条云:
“五藏者何?谓肝、心、肺、肾、脾也。”
“六府者何谓也?谓大肠、小肠、胃、膀胱、三焦、胆也。”
《白虎通疏证》封面上.JPG 《白虎通疏证》扉页上.JPG 《白虎通疏证》封面下.JPG 《白虎通疏证》扉页下.JPG 《白虎通疏证》定价.JPG

 楼主| 发表于 2014/5/26 22:34:16 | 显示全部楼层
河间金栋 发表于 2014/5/26 22:28
3.《白虎通》表述简明而欠深透最早明确回答此问题者,乃非医学文献《白虎通》。其“五行”条云:“人有五 ...

白虎通,书名,又称《白虎通义》、《白虎通德论》。东汉汉章帝建初四年(79年)朝廷召开白虎观会议,由太常、将、大夫、博士、议郎、郎官及诸生、诸儒陈述见解,“讲议五经异同”,意图弥合今、古文经学异同。汉章帝亲自裁决其经义奏议,会议的成果由班固写成《白虎通义》一书,简称《白虎通》。《白虎通》是以今文经学为基础,初步实现了经学的统一。清代陈立写有《白虎通义疏证》。(互联网《百度百科》)
 楼主| 发表于 2014/5/26 22:36:14 | 显示全部楼层
白虎通,书名,又称《白虎通义》、《白虎通德论》。东汉汉章帝建初四年(79年)朝廷召开白虎观会议,由太常、将、大夫、博士、议郎、郎官及诸生、诸儒陈述见解,“讲议五经异同”,意图弥合今、古文经学异同。汉章帝亲自裁决其经义奏议,会议的成果由班固写成《白虎通义》一书,简称《白虎通》。《白虎通》是以今文经学为基础,初步实现了经学的统一。清代陈立写有《白虎通义疏证》。(互联网《百度百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民间中医网论坛 ( 黔ICP备19001372号 )

GMT+8, 2025/1/15 23:20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