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 读内经的秘诀 说到了象和数,在《黄帝内经——素问》开篇就提到了这个“法于阴阳,和于术数”。 《素问——上古天真论篇第一》 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 …… 帝曰:人年老而无子者,材力尽邪?将天数然也? 岐伯曰: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 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 三七,肾气平均,故真牙生而长极。 四七,筋骨坚,发长极,身体盛壮。 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 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 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 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 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泻,阴阳和,故能有子。 三八,肾气平均,筋骨劲强,故真牙生而长极。 四八,筋骨隆盛,肌肉满壮。 五八,肾气衰,发堕齿槁。 六八,阳气衰竭于上,面焦,发鬓颁白。 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天癸竭,精少,肾脏衰,形体皆极。 八八,则齿发去。 什么叫法于阴阳,和于术数啊,我们现在就来看看。 女子七岁、二七、三七、四七;丈夫八岁、二八、三八、四八,肾气逐步充盈,至四而盛极。而无论男女从五数开始,不是虚,就是衰。 那么为什么是这样呢?这些数字又代表了什么呢?我们先来看一幅图。 易曰:“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河图与洛书是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两幅神秘图案,历来被认为是河洛文化的滥觞。河图洛书是中华民族文明,阴阳五行术数之源。 “天一生水,地六成之;地二生火,天七成之;天三生木,地八成之;地四生金,天九成之;天五生土,地十成之”。 这幅图画,这些数字所描述和代表的是什么呢?是道。是天地之道。是生死之道。 现在我们来看,一二三四是什么呢?在河图里,这些都是生数。六七八是什么呢?是成数。生数代表什么呢?成数又代表什么呢?没有具体的对象,这个生成之别的概念是很抽象,很难讲的清清楚楚的。现在看了这段文字应该明白了吧! 有人说了,这里还有一个五呢,也是生数啊,对吧?怎么讲啊? 在《素问——太阴阳明论篇第二十九》里,帝曰:脾不主时何也?岐伯曰:脾者土也。治中央,常以四时长四脏,各十八日寄治,不得独主于时也。脾脏者常着胃土之精也。土者生万物而法天地,故上下至头足不得主时也。 佛家讲“四大”,中医讲“五行”,矛盾吗?不矛盾。黄元御近来为何备受学者追捧,一句土枢四象,真的是说到了点子上。 所以说文以载道,文字的东西是用来承载,来解释这个“道”的。 那在这里,女子七岁,丈夫八岁,七八之数又做和解呢? 看看后天八卦,兑卦数七,艮卦数八。兑为少女,艮为少男。知道了这些,再看后边讲的七损八益,就容易理解了。兑上缺,艮覆碗,兑卦上爻是阴爻,艮卦上爻是阳爻,原来七损八益就是在诠释兑卦和艮卦的卦象啊! 易经为体,内经为用;内经为体,伤寒为用。不是人们读不懂《伤寒论》,因为《伤寒论》的理论真相全在《黄帝内经》里;不是人们读不懂《黄帝内经》,因为《黄帝内经》创作的理论基础和哲学模型是《易经》。 一部内经,所有的文字,都是围绕着这些阴阳术数在讲啊,都是在诠释这个道啊。所以对于学习中医来说,你如果看不懂文字背后的这些东西,不理解法于阴阳,和于术数的真正含义,纵然你妙语连珠,把《黄帝内经》讲的天花乱坠,记得倒背如流,与学医又有何益呢? 再来看《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第二》 春三月,此为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夏为实寒变,奉长者少。 夏三月,此为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勿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逆之则伤心,秋为痎疟,奉收者少,冬至重病。 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逆之则伤肺,冬为飧泄,奉藏者少。 冬三月,此为闭藏。水冰地坼,勿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极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逆之则伤肾,春为痿厥,奉生者少。 …… 逆春气则少阳不生,肝气内变。 逆夏气则太阳不长,心气内洞。 逆秋气则太阴不收,肺气焦满。 逆冬气则少阴不藏,肾气独沉。 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逆其根则伐其本,坏其真矣。 故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生死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 这又是说的什么呢?少阳、太阳、少阴、太阴这些又是什么呢? 易曰: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讲了这么多在讲什么呢?四时阴阳又是什么呢,原来诠释的就是易经里的四象啊!明白了这个,再来读这些文字的东西,理解起来是不是也就简单多了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