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加入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残月

何时才能复兴中医(讨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5/9 16:01:0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是跟师学艺的,没有上过一天正规学校,全是师父口述学习,没用什么学校的课本,要考医师证太难了吧.难到我这就算是学无用处了吗.非法行医又得罚巨款,中医几千年来好多都是这种学法,现在不行了我们的出路在何方呀.
发表于 2006/5/10 13:37:16 | 显示全部楼层
去读一下学习班,你有实践经验,学理论知识应该不难,只要努力,应该可以考得出,对自己要有信心!
发表于 2006/5/11 12:00:23 | 显示全部楼层

转贴:不要小看中药汤(中华医药)

不要小看中药汤(中华医药)

与中成药相比,中药汤可随病情变化及时调整组方及增减药量

张  继  增

编者按:当前,有些人看中医开药时,有一个认识上的误区:宁可开中成药,不开汤药,因为前者方便,后者还要煎药,比较麻烦。那么,这对疗效是否有影响?成药与汤药哪个更好?请听专家见解。
  传统中药有多种剂型,如丸散膏丹,但最常用的还是汤剂。近些年来,中成药剂型新添了很多种,既便于质量控制,也便于患者服用。不过,千万不要走进一个误区:偏爱成药,忽视汤药。
  中医治病的基本程序是辨证、立法、处方,即人们常说的辨证施治,是中医的灵魂。患同一种病的病人可能出现不同的症候,一个患者在病程的不同阶段症候会随时变化。因而,中医强调个性化治疗,随时据病情变化处方,才能取得最佳疗效。中医在几千年发展的过程中积累了很多经典方,或者叫基础方,但并非照开即可,好医生须以此为基础,灵活使用,名为化裁。
  以“四物汤”为例,其组方为熟地黄、白芍、当归、川芎,是养血调经的基本方剂,适用于月经不调、痛经及血虚头痛头晕等症。但在临床应用上,若兼有气虚就要增加人参、黄芪;血虚有寒加炮姜、肉桂;血虚有热加黄连;月经过多加阿胶、艾叶炭。而且本方用于补血时宜用熟地,用于调经时则宜用干地黄。再如桑菊感冒片,本源于《温病条辨》中的桑菊饮,主治风温病起的咳嗽,为辛凉轻剂。如果患者兼见高热、气粗、喘促时,则可在汤药中加生石膏,这就变成了辛凉重剂。除了药味加减和配伍变化之外,处方还有药量加减的变化。大黄、枳实、厚朴三味药组成厚朴三物汤,主治气滞内实,方中厚朴的量倍于大黄、枳实;若厚朴的用量少于大黄、枳实,就变成了主治胃腑燥实的小承气汤。
  由此可见,中药处方变化多端,中医师水平高低一方面体现在辨证、辨病、立法是否准确,另一方面体现在组方是否合理,二者缺一不可。现在很多人考虑服用方便,偏爱成药。其实,在中医发展过程中成药的出现主要还不在这点上。据沈括的《梦溪笔谈》所载,古人用丸散膏丹,初衷主要考虑药物作用时间长短、毒性大小、作用部位等,并未考虑“方便”与否。
现代社会,人们都很忙,成药服用便捷。但我们若选择中医,就千万不要忘记中医的灵魂——辨证施治,不要排斥汤药。汤药固然吃起来不太方便,但其药容量大、收效快,且能随症加减变化,因而疗效就好,应当作为首选剂型。


《人民日报》 ( 2006-05-11 第15版 )
发表于 2006/5/26 00:59:05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医既是要从西医的压迫中突围,就是斗争。就是竞争。就是革命。就是要研究对手长短处,研究自身弱点。中医必然有大弱点,不然也不会走到今日如此被动的局面。应该欢迎研究中医的弱点的课题。我们如果没有这点自信,也不该活下去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民间中医网论坛 ( 黔ICP备19001372号 )

GMT+8, 2024/11/20 23:36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