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加入
查看: 850|回复: 0

认识中医学派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4/6 10:31: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东华子 于 2014/4/6 10:34 编辑

在“当代名老中医学术流派分析整理研究”课题中,对个人流派归属的命名缺乏统一的体例。例如“孟河医派”,有“孟河学派”、“孟河流派”、“孟河派”等多种提法,“脾胃学派”也有诸如“‘脾胃学说’流派”、“东垣学派”等说法,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学术流派命名的不规范性,影响了学术流派的相关研究。今就什么是中医学派的问题进行讨论。
什么是中医学派
中医学派的概念
中医学派是指中医学中经过长期传承而形成的以某种独特的理论主张或尊奉经典为基础的不同学术派别。中医学派大多是经过长期发展而形成的,具有较长的历史积淀。特点是以“学”(如学术理论、主张、学说等)为核心,影响较大(甚至是中医学中的重要理论),几乎人人都可以学习并传承,但传承途径、方式不同(特点是有传承,无谱系)。如伤寒学派、温补学派、脾胃学派、攻下学派、活血化瘀学派等,其理论主张对于中医临床具有较为普遍的指导意义。
中医学派属于广义中医学术流派范畴
中医学术流派简称中医流派,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中医流派可涵盖中医学派、中医医派及狭义中医学术流派。医派,大多是以范围论派,如地域范围(新安医派、孟河医派)、服务范围(御医、少林)或其他。狭义学术流派即通常认为的典型中医流派,一般局限于某个科内,有“学”(或法、或术、或技),有“人”(代表人物),有“承”(有传承,有谱系),有“度”(知名度,在一定范围内或行业领域内,往往通过比较而言有特色,有知名度)。中医学派属于广义学术流派范畴,与医派、典型流派有联系,亦有明显的区别。学派以“学”为主,有传承,无谱系(人人均可学而习之,人物之间可以是平行关系),影响大。学派和医派下可再划分不同流派(狭义流派),如伤寒学派可分为维护旧论派、错简重订派等,“海派中医”又有骨伤之魏氏伤科、施氏伤科,妇科之蔡氏妇科、朱氏妇科等。
中医学派的重要性
学派是学术发展过程中具有规律性的现象,也是学者探求真理的一种组织形式。学派伴随着学术发展的整个过程,是学术获得发展的重要标志。中医学派对中医学术发展而言具有重要意义。
中医学派是中医理论产生的土壤
理论创新、方法创新、技术创新是学术流派的核心内容与生命所在。一个学派的诞生与发展,正是源自其学术主张或技术方法的与众迥异,是同时代其他医家或学术流派所欠缺或不完全具备的。新的学派,能够填补原有的学术空白,或者开拓新的学术领域。
中医学派是中医学术争鸣的动力
新学说的出现,是新学派产生的基石。一个学派必须形成特色鲜明的学术观点,才能够独树一帜。通常,新学说的出现,往往还引发学派之间因对相同的学术问题持有不同的学术见解而产生的分歧,随之引发的必然是学术争鸣。因此,在某种意义上来讲,中医学派是中医学术争鸣的动力。
尽管“任何学者或学派都不可能穷尽真理,更不能垄断真理”(杨学功《学科意识与学派关系》),但“这些以不同的理论学说为核心,以科学家集团为特征的科学学派成为现代科学进步和理论更迭的重要推动力量和创造源泉”(鲍健强《现代科学学派形成的机制和特点》)。每个学术流派都对中医学的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学派林立彰显着学术的繁荣。
研究当代中医学派应注意的问题
中医学派研究应注重学说而非师承
目前学术界关于中医学术流派划分比较公认的标准有两条,即学说和师承。但笔者认为学派应注重学说,师承关系可作为参考。因为学派以“学”为核心,学术体系已较为成熟,而且沿传已久,传承途径多,传承范围广,故学派之间的代表人物并不像典型流派师承关系那样明确。“如果研究者着重于考察师承关系的有无,将使得一些学派因其主要代表医家之间无师承关系可循而不能得到广泛认可”,甚至那些早已被公认的学派也遭到了怀疑,“如有人对伤寒学派、温病学派提出质疑就是因为两派诸家均无明显师承关系”(宋淳《关于学派划分标准的商榷》)。
事实上,学派划分的主要标准只能是学说。学说是学术上有系统的主张或见解,而学派正是以自身学说、观点为基础而形成的学术共同体。“学术共同体在探求真理的过程中,具有不同知识背景的群众和个人,从不同的视角切入相同的问题,就可能形成相同或不同的见解,而持相同见解的人结合在一起,就形成一个学派”(杨学功《学科意识与学派关系》)。
虽然并非每一种学说均可发展为学派,但同一个学派内部,必然具有一类被实践验证了的学说,并被一批人长期传承下来。这些传承者之间可以没有必然的师承,但却存在着学术上的继承。看似错综复杂,实际是“共同的科学思想使科学学派呈现出‘形散而神不散’的特征”(吴致远《科学学派的本质特征析说》)。
中医学派的学术思想并非其唯一的学术主张
独特性是学派的魅力所在。学派自身学术思想的独特性,通过与其他学派的相互比较而显露出来,集中体现了本学派的学术倾向,一般而言,即是本学派最为重要的学术成就与学术贡献之标识。如东垣学派,以重视脾胃为其学术特色,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理法方药体系,与其他学派颇为不同。
但必须指出,独特性并非唯一性,学派所具有的独特的学术主张,并非其唯一的学术主张。如寒凉学派重视火热,只是相较于仲景重视风寒而言,其自身也并非拘泥不化。又如丹溪,虽力主阴虚之说,亦是与东垣阳虚之论相较而言,其于阳虚亦有发明。
因此,当代中医学派必须有鲜明而独特的学术思想,而且是该学派最显著的学术成果,对中医临床与理论的发展具有无可替代的贡献,但并不一定是其唯一的学术主张。就当代名老中医而言,典型流派很少,而学派特点相对明显。越是大家,治学越宽,兼收并蓄,甚至一人可体现出多个学派特色。
典型流派可以发展为学派,对典型流派应重点保护
一个学术流派为了求得生存和发展,固然需要保持自身的同一,即个性与特点,但同时又只有使本学派原有的理论或方法不断深化、不断发展,才能使学术流派真正保持自身的同一。一种新观点、新学说,经众多弟子的继承阐扬,广为传播,往往能形成学派。如金元医家刘完素提出“火热论”,由穆大黄、马宗素、戴元礼、王履等直接传承,张从正、葛雍、镏洪等人私淑其学。弟子张从正将其发展为攻邪理论,再传弟子朱丹溪发展为滋阴学说。众多的弟子继承并发展其学说,最终形成了河间学派。
现在,由于教育模式、临证方式等改变,中医学术传承方式发生了根本改变,因师承、家传形成与维系的典型流派日渐减少,以往典型的流派出现不同程度的传承困难。重视流派即重视中医特色,重视流派即重视中医传承。从中医药最高级别明确和规范中医学术流派的地位、作用,是发展中医学术的当务之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民间中医网论坛 ( 黔ICP备19001372号 )

GMT+8, 2025/1/23 07:24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