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加入
查看: 4326|回复: 14

解秘千古伤寒之论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4/3 16:13: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songgz 于 2014/4/5 15:29 编辑

  自古至今《伤寒论》都以深奥难解著称,究其源,一是竹简错乱散失;二是传抄谬误极多。

  其中最大的错误,就是把曰抄成了日。何以知之呢?这从《伤寒论》的书名中就可看出一般,所谓的论在古代是一种文体,凡是叫“论”的文章,都是有问,有答,至少要有人说话才叫论。纵观整部《寒伤论》却根本没有体现出这种文体,可能有人会说,《伤寒论》里有问曰、答曰、师曰等这样问答啊。但这些问答都不是正文,而是后人加入的注解。这从《康平古本伤寒论》中看的非常清楚,这些问答都是降两格的注文。可以说整部《伤寒论》并没有完全体现出论这种文体。

  《伤寒论》里没有论,没有“曰”,这是非常可笑的,但是《伤寒论》里到处都是“日”,而这些日的解释,可谓五花八门,都是些攀岩附会之词。比如伤寒一日怎样,伤寒二三日怎样之类,就不依依列举了。有人说一二三就是个量词,大概之词,也有人说一日为一候,为五天或七天的等等很多。包括《内经》里也有类似的问题。也有人说一日一传经之类的,可谓玄之又玄。这病的转变也太快了点了,按现代生理节律,七日为一周期看还是很合理的。


  那么《伤寒论》里的“日”到底是什么呢?它是“曰”,是“说”的意思,也可引伸为“是”,“叫做”,“为”等词,也理解为“一类”的意思。下面举一些例子为证,这些例子取自《高继冲古本伤寒论》,因为它保留了更多的古本伤寒原貌。

  1、《高继冲古本伤寒论》第一篇为伤寒叙论,首句为“论曰∶春气温和。”,这完全符合论的文体,就像《论语》里的子曰一样,论曰这种用法《后汉书》中也常用,就是评论的意思。《宋本伤寒论》普遍把序论里的论曰看作旁注,这是不对的,不合论这种文体的。

  2、《高继冲古本伤寒论》的伤寒叙论篇中有这样一段话:“夫得病一日在皮,当摩膏火灸,淋浴发汗则愈。若不解者,二日在肤,可法针,服解肌散发汗,汗出则愈。若不解至三日,复一发汗则愈。若不解者,则勿复发也。至四日在胸,宜服赤小豆瓜蒂散吐之,则愈。至五日在腹。六日入胃,则可下之。”这段话应出自华佗。在《外台秘要》的天行病发汗等方四十二首中也有类似之语:“时行病始得,一日在皮、二日在肤、三日在肌、四日在胸、五日入胃,入胃乃可下也。”。从外台这句中,很容易看这里的“日”,应为“曰”,是说病邪在人体的不同发病部位。可以翻译为“时行病始得,一为在皮、二为在肤、三为在肌、四为在胸、五为入胃,入胃乃可下也。”,这是说发病部位,而不是发病的时间,首句说的很清楚,时行病,也就是外感病,刚得的时候,无论在那个部位发病,都是外感病的特征,如果是传变,病就变了,比如阳明病之类的,就不叫外感时行了。显然不合理,这里的“日”为“曰”更合理。

  3、《高继冲古本伤寒论》第三篇为伤寒受病日数次第病证,从篇题中可以看出,这是讲伤寒受病曰数的先后顺序的文章。全篇引文如下:

  伤寒一日,足太阳受病。太阳者,膀胱之经也,为三阳之首。故先受病,其脉络于腰脊,主肌之间,故可摩膏火灸发汗而愈也。凡五脏不和,六腑不通,荣卫不行,如是之后三日乃死。何满其脉循于胁,上于颈耳,故得病三日,胸胁热而耳聋也。三阳经络始相传,病未入于脏,可汗而解也。
  伤寒四日,足太阴受病。太阴者脾之经也,为三阴之首,是故三日以后,阳受病讫,传之于阴,而太阴受病焉。其脉络于脾,主于喉嗌。故得病四日,肠满而嗌干,其病在胸膈,故可吐而愈也。
  伤寒五日,足少阴受病,少阴者肾之经也。其经贯肾络肺系于舌,故得病五日,口热舌干渴而引水也。其病在肠,故可下而愈矣。
  伤寒六日,足厥阴受病,厥阴者肝之经也。其脉循阴络于肝,故得病六日,烦满而阴缩也,此则阴阳俱受病,毒瓦斯在胃可下而愈矣。
  七日,太阳病衰,头痛小愈。又伤寒七日,病法当小愈,阴阳诸经传经终故也。今七日以后病反甚者,欲为再经病也。再经病者,经络重受病也。
  伤寒八日,阳明病衰,身热小愈。又八日不解者,或者诸阴阳经络重受于病,或因发汗吐下之后,毒瓦斯未尽,所以病证犹在也。
  伤寒九日,少阳病衰,耳聋微闻。又伤寒九日以上,病不除者,或动(初)一经受病,则不能相传,或已传三阳讫,而不能传于阴,致停滞累日,病证不解,放日数多,而病候改变也。
  伤寒十日,太阴病衰,腹胃如故,则思欲饮食。
  伤寒十一日,少阴病衰,渴止,不烦满,舌干已也。
  伤寒十二日,厥阴病愈,囊缩,小腹微下,毒瓦斯皆去,病日已矣。

  上面这段文字很是珍贵,上面每段开头的“伤寒几日”的日应为曰,即为“伤寒一曰:足太阳受病。”是指的第一个论述,也就是《伤寒论》的第一个要谈论的内容。其余的“伤寒四曰、伤寒五曰至到伤寒十二曰”,也都是这个意思。这可从《高继冲古本伤寒论》六经篇的首句可以看出端倪。六经首句如下。
  辨太阳病形证篇首句为“伤寒一日:太阳受病。”
  辨阳明病形证篇首句为“伤寒二日:阳明受病。”
  辨少阳病形证篇首句为“伤寒三日:少阳受病。”
  辨太阴病形证篇首句为“伤寒四日:太阴受病。”
  辨少阴病形证篇首句为“伤寒五日:少阴受病。”
  辨厥阴病形证算首句为“伤寒六日:厥阴受病。”
  这里的日都应为曰,这非常符合篇首起论的论体文,另外语义上,也更合解,条文意思也好理解。这里应为十二个曰,也同时说明了仲景《伤寒论》的却为十二篇的事实,这里的二三曰不见了,应为散失了,伤寒七曰以下的各篇内容,不见于任何一本伤寒论中,也应为散失部分,而其它部分可以肯定为叔和拟撰次。

  4、《高继冲古本伤寒论》辨厥阴病形证篇每一条辩前都以“伤寒六曰”开头,故计这也是仲景当初在竹简上写法,以区分条辨所属那一篇。也许这些竹简也可能当时并没有扎成册,而是散简,才造成后来的错乱与散失。其它六经各篇条辩都以受病的病名开头,故计这也是叔和撰次的结果。

  5、《高继冲古本伤寒论》辨伤寒热病不可治形候篇,这一篇应为叔和所为,属可与不可篇。其中一条为“伤寒五六日,脉微细沉,但欲卧,汗出不烦,时自吐利,复烦躁不得卧寐者,不可治。 ”,这里的伤寒五六日,也应为伤寒五六曰,因为伤寒五曰:少阴受病,其脉微细,但欲寐。而伤寒六曰:厥阴受病,其脉微浮,为欲愈。所以伤寒五六曰,就是代指少阴病或厥阴病,见脉微细沉,但欲卧,汗出不烦,时自吐利,复烦躁不得卧寐者,不可治。
  同理另一条为“伤寒六七日喘息高者。不可治”,这里“伤寒六七日”也为“伤寒六七曰”,即代指为厥阴受病或太阳病衰。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也是宋版伤寒论很乱,语义不清的地方。

  6、《高继冲古本伤寒论》辨伤寒热病不可治形候篇,还有几条关于热病的如下:
  热病三四日,腰已下不得汗,脉大疾者生,脉细小难得者,不可治。
  热病四五日,头不热,腹不痛而吐,脉来微细,至十二日不可治。
  热病七八日,其脉微,小便如黑,口干脉代,舌焦干,黑者不可治。
  热病七八日,脉微小,病患便血,口中干,一日半而死。
  热病七八日,脉不躁不数,后三日中有汗,三日不汗者死。
  热病八九日,头不疼,身不痛,目不赤,色不变,而反利,脉来叠叠,按不弹手,时大心下坚者,至十七日不可治。
  这里的热病几几日,也是应热病几几曰,这短字引自《内经》热病篇,但是原文好像也找不到了。不过在《《诸病源候论》 》卷九的热病诸候篇可看出一些端倪,现摘抄如下:
  夫热病一日,病在太阳,太阳主表,表谓皮肤也。病在皮肤之间,故头项腰脊皆痛,宜汗之则愈也。  
  夫热病二日。阳明受病。在肌肉。故肉热。鼻干不得眠也。故可摩膏火灸。发汗而愈也
  夫热病三日。诸阳传病讫。病犹在表。未入于脏。故胸胁热而耳聋。可发汗而愈也。
  夫热病四日。太阴受病。太阴者三阴之首也。三阳受病讫。传入于阴。故毒瓦斯入于胸膈 。其病咽喉干。胸膈满。故可吐而愈也。
  夫热病五日。少阴受病。毒瓦斯入于腹胃。其病口热舌干。渴而引饮。故可下而愈也。
  夫热病六日。厥阴受病。毒瓦斯入于肠胃。其人烦满而阴缩。故可下而愈也。
  夫热病七日。三阴三阳传病讫。病法当愈。今病不除者。欲为再经病也。再经病者。谓经络重受病也。
  这段文字也是在说热病的发病部位,及热病的分类,只是有关热病论述的原文已不见,这些都是只言片语的引文,但也足以说明这里的热病几日,应为热病几曰。



看到几个网友的回贴,特补充如下:


补充1:(4月4日写)
  这里所说的日为曰的情况,是指在《伤寒论》里“伤寒几几日”的日字为曰字,代表某一经的病,而《伤寒论》中的其它日字,还为日字,不能当曰字来看待。


补充2:(4月4日写)以下为《康平本伤寒论》和《高继冲本伤寒论》中的条辩对比。
  《康》:伤寒五六日:大下之后,身热不去,心中结痛者,未欲解也,栀子豉汤主之。
  《高》:伤寒六日:大下之后,身热不去,心中结痛,此为欲解,宜栀子汤。  《校》:伤寒六曰(厥阴病):大下之后,身热不去,心中结痛者,未欲解也,栀子豉汤主之。
  (可以看出在古本伤寒论中此条在五曰和六曰中同时重复出现过。或者是后人觉得六日太过确定了,世上没有这样决对的事,而改为五六日,以表示为一个约数日。即使这样,也不甚合理,实际病情大多以七节律变化,每七日一变。也可能是指两经并病。

  《康》:伤寒四五日:身热恶风,颈项强,胁下满,手足温而渴者,小柴胡汤主之。
  《高》:伤寒六日:身体热恶风,颈项强,胁下满,手足温而渴,宜小柴胡汤。

  《校》:伤寒六曰(厥阴病):身热恶风,颈项强,胁下满,手足温而渴者,小柴胡汤主之。
  (可以看出在古本伤寒论中此条在五曰和六曰中同时重复出现过。或者是后人觉得六日太过确定了,世上没有这样决对的事,而改为四五日,以表示为一个约数日。即使这样,也不甚合理,实际病情大多以七节律变化,每七日一变。也可能是指两经并病。

  《康》:伤寒八九日:下之,胸满烦惊,小便不利,谵语,一身尽重,不可转侧者,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主之。
  《高》:伤寒六日:下之,胸满烦惊,小便不利,谵语,一身不可转侧,宜柴胡汤。
  《校》:伤寒六曰(厥阴病):下之,胸满烦惊,小便不利,谵语,一身尽重,不可转侧者,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主之。
  (解释同上条)


  《康》:伤寒六七日:发热微恶寒,支节烦疼,微呕,心上支结,外证未去者,柴胡桂枝汤主之。
  《高》:伤寒六日:发热微恶寒,肢节顺疼,心下支满,外证未去,宜柴胡桂枝汤。
  《校》:伤寒六曰(厥阴病):发热微恶寒,支节烦疼,微呕,心上支结,外证未去者,柴胡桂枝汤主之。
  (解释同上条)


  《康》:伤寒五六日:已发汗,而复下之,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往来寒热,心烦者,柴胡桂枝干姜汤主之。
  《高》:伤寒六日:已发汗,及下之,其人胸胁满,大肠微结,小肠不利,而不呕,但头汗出,往来寒热而烦,此为未解,宜小柴胡桂枝汤。
  《校》:伤寒六曰(厥阴病):已发汗,而复下之,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往来寒热,心烦者,柴胡桂枝干姜汤主之。
  (解释同上条)

  《康》:伤寒二三日:心中悸而烦者,小建中汤主之。
  《高》:伤寒病脉弦细,头痛而发热,此为属少阳。少阳不可发汗,发汗则谵语,为属胃,胃和即愈,不和即烦而悸,宜柴胡汤。
  《校》:伤寒三曰(少阳病):心中悸而烦者,小建中汤主之。
  (少阳为三曰,二三日还是约略词,是把曰当日解的一个牵强赴会之举,而实际应为伤寒三曰,也就是少阳病,心中悸而烦者,宜柴胡汤。这里的柴胡汤应是泛指,包括大小柴胡和建中,力量由强到弱。)

  《康》:伤寒六七日:无大热,其人躁烦者,此为阳去入阴故也。
  《高》:伤寒三日:无大热,其人烦躁,此为阳去入阴故也,宜茯苓汤。

  《校》:伤寒三曰(少阳病):无大热,其人躁烦者,此为阳去入阴故也。
  (这里的六七应为六或三,三曰是指少阳胆,六曰是指厥阴肝,肝胆互为表里,症状有相似也属正常。)



发表于 2014/4/3 17:08:53 | 显示全部楼层
有理 ,赞
发表于 2014/4/3 17:11:20 | 显示全部楼层
简直胡扯,热病三四日,叫热病三四曰?
发表于 2014/4/3 20:01:46 | 显示全部楼层
又出来个版本
发表于 2014/4/3 20:46:49 | 显示全部楼层
真有想像力!
发表于 2014/4/3 21:11:44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妨再详细说说。
发表于 2014/4/4 10:22:45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管观点是否正确,楼主这种探索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佩服。

只是论述的不够详细,以下的内容,应该是论”日“,不论”曰“吧?

”如是之后三日乃死。何满其脉循于胁,上于颈耳,故得病三日,胸胁热而耳聋也。三阳经络始相传,病未入于脏,可汗而解也。“

”故得病四日,肠满而嗌干,其病在胸膈,故可吐而愈也。“
发表于 2014/4/4 15:01:13 | 显示全部楼层
你是说内经热论篇也抄错了?
曰,是口上面一点,表示从嘴里出来的东西,日,是一个圆圈中间一点,表示太阳,一个小口,一个大框,一个开口,一个封口
用现代人连毛笔都没摸过的文盲水平,就能断定古人都不识字?
 楼主| 发表于 2014/4/4 20:14:28 | 显示全部楼层

“热病三四日”,在内经里原文是“热病三日四日”,应该是说三条和四条相同的病症情况。
 楼主| 发表于 2014/4/4 20:15:5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二泉映月 的帖子

正解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民间中医网论坛 ( 黔ICP备19001372号 )

GMT+8, 2025/1/24 17:48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