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分类命名的意义在于正确概括反映病情,以利于进行辨证论治。从疳证为一种以脾胃虚损为主的全身性疾病这一概念来分析,仅以某一病位某一脏腑或某一兼证而命名,只能反映一些表面、局部的现象,不能概括出疾病的本质,更缺乏对这一病证系统性、整体性的综合。 由于分类不统一,命名繁多纷乱,对疳病的规范化辨证论治和进一步深入研究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因此亟须有一个能全面反映病情、正确指导临床的分类方法,以正本清源。 江氏认为,小儿疳病总的病因病机皆由于喂养不当或饮食不节,损伤脾胃而成。 胃主受纳,脾主运化,胃肠的消化吸收和脾的运化功能障碍,则不能将水谷精微输送到全身各个脏腑和四肢百骸,用以维持人体机能的正常需要。小儿的生长发育,对于饮食营养的需要格外迫切,如果消化不良,或者营养跟不上,抗病能力就会削弱,以致百病丛生。如张元素所说:“小儿易为虚实,致令胃虚而亡津液,内发虚热,外消肌肉,一脏虚则诸脏皆弱。”疳病的形成,其关键亦正在于脾胃。 津液,是水谷精微之气化生而来的,而这种有关人的生存不可须臾离开的物质,随着人的活动,总是不断地消耗,而需要不断地补充,才能满足其正常的生长发育。津液来自脾胃,《素问·厥论》说:“脾主为胃行其津液者也。”人的脾胃功能健全,运化输布水谷精微正常,则津液充足,气血旺盛,精力充沛,保持健康。相反,如脾胃受伤,水谷精微供应不足,气血津液亏虚,肌肉百骸不得濡养而成病。故钱乙谓:“疳皆脾胃病,亡津液之所作也。”疳疾由脾胃起病而逐渐影响全身。在病程的演变过程中,由浅入深,由轻转重,由单纯脾胃而殃及其他脏腑。如疳之初起,脾胃之气未伤,仅属功能失调,临床除纳谷欠香,食欲不振,形体稍有消瘦外,无明显的见症。若病久或失治,导致脾气虚损,积滞内生,病理上谓之脾虚夹积,积久生热,脾虚而肝旺,临床可见形体消瘦、肚腹膨大,由脾虚而致积滞为虚中夹杂兼证。 若迁延日久,气血两亏,津液消亡,由脾虚而发展至整体,导致五脏皆虚,则产生各种兼证。病至晚期,可因阴竭阳衰而卒然虚脱。也有因气虚血不统摄,血溢脉外,而致紫癜及各种出血者;若脾虚阳衰,气不化水,泛滥肌肤,而致全身肿胀;脾病及肝,土虚木乘,产生性情急躁、咬指磨牙等异常动作;肝阴不足,精气不能上注于目,目失所养,可见目翳遮睛;脾病及心,心失所养,心火内炽,循经上炎,则口舌生疮;脾病及肺,土不生金,肺卫不固,易罹外感,导致肺闭咳喘;脾病及肾,肾精不足,骨失所养,久则酿为骨骼畸形。故疳证虽病在脾胃,而终则累及五脏和全身,所谓“脾胃一病,五乱并作”。 从以上疳证之病理变化、发展、转归分析,可以发现该病有初、中、晚的阶段性改变。初期病情较轻,主要表现为脾失健运的病机;中期病情有所发展,表现为脾气损伤,夹有积滞;后期病情较重,表现为脾气亏虚、气血不足。其中以中、晚期症情较为复杂,变化较多,出现病涉他脏的兼证。这是疳证发展变化的必然规律。 江氏认为疾病分证分类的目的在于如何指导临床全面认识疾病,辨别虚实属性,以利采取治疗措施,方法上应结合患儿的全身功能情况和病理特点,含义也应概括而明确,务求达到切合临床实际运用。60年代初,江氏以中医辨证论治为基础,利用现代实验室条件,结合现代医学对营养不良症的分度标准,系统观察了533例疳证病儿,通过全面总结分析,结合数十年临床经验,联系前代医家学术理论,驭繁执简、由博返约,创立疳证新的分类理论,将该病分为“疳气”、“疳积”、“干疳”三大证型。病之初期以功能失调为病理特征者,命名为“疳气”;病之中期具虚实夹杂的病理特征者,命名为“疳积”;病之晚期以正气虚衰为病理特征者,命名为“干疳”。 同时提出治疗原则应处处以顾护脾胃为本,重在调理脾和胃。“疳气”证以和为主,“疳积”证消运兼施,“干疳”证补益为先。这个新的辨证分类理论经过实践,基本符合临床实际情况,体现了该病各阶段的病理特性,便于进行辨证论治,有利于全面认识和掌握病情。该分类命名涵义明确,概念清楚,真实而形象地反映了该病的各个阶段证候特点,因此这一新理论的创立得到广大中医儿科工作者的赞同,并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教学、科研有关工作中,这项新的分类方法,丰富和发展了疳证学说。 关于疳气、疳积、干疳三大类证的辨证论治:1疳气证候:面色萎黄,色泽少华,形体比一般正常儿略为消瘦,毛发稀疏,多数病儿厌食和食欲不振,精神欠佳,易发脾气,睡眠不宁,大便或溏或秘,苔薄白或微腻,舌质、脉象一般无特殊。 《幼科释谜》曾提到:“发作之初,名曰疳气。”但概念简单,缺乏详细说明。江氏把疳证初期,病情尚轻,未涉及他脏,仅表现为脾胃不和,运化失健的临床证候称为“疳气”。 疳气属脾胃不和,治法以和胃运脾为主,若壅补则碍气机,过用消导又易损脾伤正,故以和为上。和者乃补中有消,消不伤正,消中有补,补不碍滞也。 方药:资生健脾丸。常用药:党参、白术、茯苓、薏苡仁、扁豆、山药、莲子肉、泽泻、藿香、砂仁、麦芽、山楂等。可用水煎服,也可磨粉作散剂分服。 腹胀、嗳气或厌食明显,苔厚腻者,乃积滞偏重,夹有湿邪,治宜侧重消食助运。方中去党参、白术、山药,加苍术、鸡内金、枳壳;大便溏薄者酌用煨益智或少量炮姜炭;大便偏干者,加决明子或蜜水调服;能食善饥,啼哭不宁,精神烦躁,易发脾气者,乃心、肝火有余,加胡黄连、灯芯草、钩藤、石决明、夏枯草之类。 2疳积证候:形体明显消瘦、肚腹膨胀,甚则青筋暴露;面色萎黄无华,毛发稀疏,色黄结穗;精神不振,懒言少语,或躁扰不安,或困倦嗜睡;或揉眉挖鼻,咬指磨牙等异常动作;食欲不振,或不知饥饱,喜吃泥土,泻下多酸臭,小便短少而黄;指纹红紫或微青,舌淡嫩或偏红,脉弦细,苔黄白相兼,一般多见腻苔,乃疳证中较重证候。 前人也有“疳积”之名,《幼科释谜》说:“泻痢频并,名曰疳积。”其涵义不清,仅指疳疾与泄泻、痢疾同病的并发症。江氏根据疳证发展至中期,出现脾虚夹积的病程特征,表现脾虚而积滞内停,壅滞气机,阻滞肠胃的临床证候,称为“疳积”。 疳积属脾虚夹积,其中以食积与虫积多见。因滞积不化使胃的受纳和腐熟水谷之功能失司,从而脾失健运,形成积滞。特别是虫积在内,内耗津液,外消肌肉,故面黄肌瘦,肚腹膨大。 病属本虚标实,证情较为复杂。辨证时首先辨别其有积无积,可验腹之满与不满,腹满者多为有积;此外,须详辨虚实,如腹柔软者属虚,硬满或触及包块者为实。 疳积治法重在消积理脾。“积为疳之本,疳为积之标”,积是疳的前因,疳是积的后果,所以有治疳先治积之说。根据临床观察,疳积患儿多伴有虫积,如正气尚盛时,可先驱虫积,但必须在消积的同时顾护脾气。有形之积非消不去,消积的目的也在于保持正气,故治疗法则,应以“消”为主。 方药:疳积散(经验方)。常用药:苍术、鸡内金、胡黄连、蟾皮、砂仁、肉豆蔻、香附、六曲、麦芽、榧子等。脘腹胀满而痛者,加木香、大腹皮;烦躁不安,揉眉挖鼻者,加决明子、钩藤;胁下痞块坚硬者,加山甲片、丹参;嗜食异物,夜间磨牙,或腹中虫瘕聚散,大便排虫者,加使君子、苦楝根皮、雷丸、槟榔等。 在使用消积之法时,须注意积去药停,及时扶益脾胃之气,切勿攻伐太过。对体弱者,可在消导之中佐以扶正健脾之品,免犯虚虚之戒。 3干疳证候:极度消瘦,面呈老人貌,皮肤干瘪起皱,大肉已脱,呈皮包骨头样;大便稀溏或便秘,时有低热,精神委顿,毛发干枯,腹凹如舟,杳不思食,啼哭时无力无泪,口唇干燥。后期严重病例可全出现紫斑,舌淡嫩或红,苔光或花剥,脉多沉细无力。 “干疳”之名,最早见于《太平圣惠方·治小儿干疳诸方》,其中说:“夫小儿干疳者,……皮肤枯燥,发竖毛焦,乳食虽多,肌肉消瘦,四肢乏力,好睡昏昏,月往月来,转加?瘁,故号干疳。”其描述的为疳证的通常症状,并无特异的分类涵义。江氏把晚期重症疳证,出现脾胃衰败、津液枯竭的病理变化,表现为形体“干瘪”、毛发“干枯”的特征,概括为“干”,称该证候为“干疳”。 干疳之证由于久病体虚,脾胃功能衰弱,后天生化乏源、津液、气血耗伤,不能充肤泽毛,营养百骸,故出现极度消瘦,皮枯肉削,病至于此,已将全身衰竭,最易产生突然虚脱。本证为疳之晚期重症,且常发生兼证和严重并发症。 干疳属气阴两虚,治疗以补为先,但以顾护胃气为本,滋腻之品最碍胃气,过于温燥,更致耗损阴津,故以益气之品护其阳,养胃生津之味以固其阴;若出现脉微神委,则先救逆固正,以免暴脱。 方药:钱乙调中丸加减。常用药:人参、白术、干姜、甘草。本方系仲景理中丸衍化而来。 理中为太阴脾经要方,合东垣补中益气法升阳补中,以治诸阳不升,中气不足之证。加白芍、五味子名调中益胃汤。白芍、五味子、甘草酸甘化阴,可收敛耗散之气液,达到气阴并补之目的。 脾胃为生化之源,补益气血,保津救液之中须加麦芽、神曲以醒胃运脾,保护胃气。干疳患儿留得一分胃气,即有一分生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