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6/4/28 18:07:51
|
显示全部楼层
大中医观 续论
<伤寒论>分六经治病, 启万世法程. 其言曰: 一日太阳, 二日阳明, 三日少阳,四日太阴, 五日少阴, 六日厥阴. 其义深矣, 太阳为寒水之经, 于时为冬, 主藏之令.太阳经主人身之表.次之者,阳明经者也 <生水者金, 由阳明燥金生太阳寒水,从内往外生, 自然之性也, 后效此. > 故二日传阳明,阳明为燥金,于时为秋,主收之令. 三日传少阳者, 因土为四象之母, 位中央, 寄位于西南. 少阳为相火,代君火行事. 四日太阴, 太阴为湿土, 于时为长夏, 主化, 五日少阴, 少阴为君火, 于时为夏, 主长, 六日厥阴, 厥阴为风木, 于时为春, 主生. 自内而外,内生长而外收藏, 天地自然之理也. 外邪之入,多自外而内,一层渐进一层,此其常也,知其常方可通其变, 经言: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 因某经气虚可见反常之传变.> 祝味菊言 抵抗之五阶段亦妙. 正不大虚,邪多在经,不在脏腑. 脏腑之气虚, 邪循经传入, 其治也,<伤寒论>中全备. <伤寒论>原名<卒病论>.王东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