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堪回首月明中: 中国文科是如何变成菜户营的?
亲戚家的几个孩子今年都要高考了,过年碰到,我问他们考什么专业,想建议他们考文科,他们都说是理科,一来孩子喜欢,二来理科找工作容易,文科”没用”.有个朋友家的孩子,在读文科,问他们为什么,家长说就是混个文凭,不然没法找工作。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 北京大学钱理群教授在武汉大学老校长刘道玉召集的“《理想大学》专题研讨会”上说:“我们的一些大学,包括北京大学,正在培养一些‘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他们高智商,世俗,老到,善于表演,懂得配合,更善于利用体制达到自己的目的。这种人一旦掌握权力,比一般的贪官污吏危害更大。”
钱先生的观察完全正确,那么这种现象究竟是怎样产生的呢?为什么我们喊了很多年的”精神家园”,在物质大潮中转瞬消失了呢?
前两天,看到这么一篇文章[1],里面有这么一段话:
“大家了解,我们做人文学术研究的人,无论文学、史学还是哲学,常常有一种无力感——这些学问有用吗?人文学术有什么用呢?我们常常感到人文学术是没有什么力量的,内心常常充满了无奈。但念了陈寅恪先生的书之后,对他的学问有一定了解之后,我觉得,史学、诗学等人文学术是有力量的。”
说实话,对陈寅恪先生我没有学习研究过,不便多说.对这篇文章,我能看懂的主要就是这一句话:无用。这个观点其实很有代表性,也很真实.
试想,如果我们的文科专家教授,都觉得很无奈,很无用,那么如何要求别人来学呢?家长学生自然会用脚投票.现在,那些考上人文学科的学生,都是伴着电视,网络长大的,对人生社会也很了解,虽然他们不清楚人文学科的作用,但生活告诉他们这些东西无用,虽然人家的专业知识不丰富,但人家娃娃并不傻,考上大学就是为了混个文凭,好找工作吗?不利己那不成傻瓜了?
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呢?
下面本文将从读书的目的内容和制度来讨论这个问题.
不论古今中外,读书不外这几个目的:追求真理,学习技能,应付考试,休闲娱乐等.外国人如此,中国人同样如此,人心是相同的.
读书志在圣贤
古人读书,有两句非常明确的话,叫” 读书志在圣贤,为官心存家国”,前一句讲的是追求真理,那么什么叫圣贤,就需要从文化本质来谈.也就是说,现要弄清什么是中国文化.
中国文化,本身概念很大,包括诸子百家,本文所讲,主要指以儒道佛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本文以传统儒道为主.如果具体到书上,就是四书五经,老子庄子等这几本书的内容及其传承.
弄清楚了中国文化的意义,那么圣贤就清楚了,具体讲是”圣贤君子”,即圣人,贤人,君子,是指修行修养的三种层次,类似于佛家小乘讲的四种果位,或者大乘所讲的十地.是一种修行分类方法,和普通理解的所谓好人不完全一样,”君子'这个概念是基础,可以视为一般所说的好人概念.中国人读书的目的,就是”志在圣贤”,就是求”道”.本质上,和现代人追求真理,进行基因分析,进行航天飞行的动机是一样的.不过古人是基于人生的历练,修证,而今人是基于唯物科学的实验罢了.
孔子的探索之路
<论语>有名言:“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踰矩。”中国人,只要有些文化,基本都知道这几句话,但真正理解这几句话的恐怕不多。[2]
孔子描述了他的人生修学简历后,总结了这么几条:“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这里简单介绍一下孔子学说里“仁”的修养: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关于这一段话的意思,请参阅南怀瑾先生的《论语别裁》,我就不拷贝了(下同)。这里要强调的是:“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是一个非常明确的修行过程:你做克己的功夫,一旦达到礼的程度,则天下都归到仁的境界里。这个“克己”的功夫,绝非一两日可以完成,可能需要数年乃至终生的修证,这才是关键。
前两天,看网友转贴一篇署名吴启基的文章:《古书今读》,搜了一下,说是《联合早报》于2014年3月7日发表的。这里只能根据网文分析一下。该文中有这么一段:
[
周氏兄弟的“读古”经历,也值得一提。据研究,鲁迅曾说:“孔孟的书我读得最早,最熟,然而似乎和我很不相干”。(《坟•写在〈坟〉后面》) 。周作人13岁时就读完《论语》《孟子》《诗经》《易经》《书经》的部分文章,结果是:“我总不会写,也看不懂书,至于礼教的精义尤其茫然。”(《谈虎集•我学国文的经验》)。80多年前的1922年,还有南开学生在《岂只复古的南开学校》文章中振臂高呼,表达他对课堂读经的愤怒呐喊。
]
通过前面《论语》一段,我们可以看到,孔子开始做学问,是15岁,一直到50岁才知天命。这里,周先生们说“无关”,说他“13岁就读完了”,其实读完并不一定就代表能理解,孔子的学问,很多是需要人生去体验的,不是眼睛一过就能懂的,你不克己,确实和你无关。另外,无论是东方的儒道佛书,还是西方的数理化书,都不是人人能读懂的。你读不懂,不代表别人读不懂;你读不懂的书,不代表就是错的或者是没有用的。“愤怒呐喊”个什么呢?
庄子的修证之路
关于道的论述,先秦诸子中有很多,特别是孔孟老庄中,不胜枚举.
庄子论心斋
仲尼曰:“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听止于耳,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庄子.人间世)
最早知道这一段话,是几十年前学气功的时候,当时还没有国学,儒道佛都还是被称为封建迷信的阶段,气功流行,有一本书叫<气功精选>,里面有陈撄宁先生讲的"静功,庄子听息法".看了之后,觉得很有意思,每天睡觉前,都要盘坐在那里,装模作样的听一会,也没听出个啥名堂.道家讲的什么先天后天,真人假人的,看的人直晕.看完之后,还是要准备高考背政治,论述:”我们已经进入了共产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高级阶段就是共产主义初级阶段”等.把人都要累虚脱了.
庄子论坐忘
庄子在大宗师里写道:
颜回曰:“回益矣。”仲尼曰:“何谓也?”曰:“回忘仁义矣。”曰:“可矣,犹未也。”他日复见,曰: “回益矣。”曰:“何谓也?”曰:“回忘礼乐矣!”曰:“可矣,犹未也。 ”他日复见,曰:“回益矣!”曰:“何谓也?”曰:“回坐忘矣。”仲尼蹴然曰:“何谓坐忘?”颜回曰:“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 ”仲尼曰:“同则无好也,化则无常也。而果其贤乎!丘也请从而后也。”
中学时,听说老庄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源头后,买了不少书,但基本看不懂,除了古文外,发现都是注解,张三引李四的,清朝引明朝的,就是不说自己的看法,越看越晕,就扔在一边.
手上有一本<庄子>的注解版,国内某c教授写的,搜了一下,还算是国家级大腕,82年中华书局出的,515页,1.85元,天价吧.网上搜了一下,这位大教授,2000年又出了个修订本,下面我就把这两个版本关于坐忘的解释讨论一下,这是一件脏活,但总得有人做呀.
2000版解释:
说明修道要抛弃仁义礼乐,并进一步进入坐忘的境界.坐忘是气功中的境界.但<庄子>书中类似气功的一类描写,如<齐物论>篇的”丧其耦”,<人间世>篇的”心斋”,<刻意>篇的”养神之道”,本篇的”息之以踵”,”坐忘"等等,已不仅仅属于养生方法的范畴,而成为书中理想人物的处世为人的基本态度.借以引导人们进入道德虚寂的精神世界.在<庄子>书中,气功是修养入道的缩影,修养入道是气功的扩大,延伸.在虚无的观点指导下易于入静,入静之后通过自身的气功运动又反过来体会到虚静无为的哲理.性命双修,是庄子气功理论的最大特点.
82版:
(同上,至) 而成为书中理想人物的出世为人的基本态度.借以宣传消极的人生观,引导人们进入一种静寂颓丧的精神境界,企图排除世事的"骚扰",强作清淡无为,神乎其神的姿态,籍以慰己,籍以骗人,其实一部<庄子>,不知多少悲哀,多少牢骚,多少仇恨,有哪能忘,又哪能斋!
现在很多文章,你读半天,不知道讲的是什么,你可能觉得你读懂了,实际是糊涂虫看糊涂虫罢了.
下面,先按2000年的,点评一下:
1. 说明修道要抛弃仁义礼乐,并进一步进入坐忘的境界.
庄子内篇,主要是讲道的.包括道的描述,修法,过程境界等.前面心斋讲的,相当于方法,这里是颜回报告修炼成果的时候.对于细节,如什么是”忘仁义",什么是"忘礼乐",不真正做功夫,恐怕很难弄懂,可以先不考虑,整段大意不能弄错了.颜回强调的是一个”忘”字,也就是说他在那里做心斋功夫时,突然到了一个境界叫”忘仁义”,”忘礼乐”,”坐忘"也一样,属于被动形式.而这位c教授,直接引入了” 抛弃仁义礼乐”,抛弃是一个主动行为,完全没有理解,或者说是在玩思想,凭自己的主观想象来胡琢磨.
或许有人问,凭什么你说的对?关于功夫,佛经道藏里大把,大家去看就知道了.这里我们看看今人的描述,严新老师在论四禅八定中讲到十功德时,说:
① 空 如果接着滑触继续练功,就会出现空。突然全身空了,“心身虚空”。这和前面欲界定的最后一步,即“未到地定”的“心身境虚”是不同的。“未到地定”讲的是“虚”,现在是“空”。全身经过滑的过程,滑、滑、滑,一下子全身都空了,好像自己内脏都抛开了一样。这种感觉,常常是突然出现的,不要害怕.
另外,南怀瑾先生也说:到了一定阶段,是功练你,不是你练功.
好好的东西,就给讲成这样.
2. 坐忘是气功中的境界.但<庄子>书中类似气功的一类描写,如<齐物论>篇的”丧其耦”,<人间世>篇的”心斋”,<刻意>篇的”养神之道”,本篇的”息之以踵”,”坐忘"等等,已不仅仅属于养生方法的范畴,而成为书中理想人物的处世为人的基本态度.借以引导人们进入道德虚寂的精神世界.
气功,是近代兴起的一个概念,简单说,可以理解为一种健身方法.跟传统的修道没有什么关系.笔者当年学气功,就是想怎样把气脉,特别是任督二脉打通,身体健康,最好还有个神通啥的,就是这个概念.按传统修道讨论,可能是有误解的.这里就不展开了.
庄子里面并没有提到"气功",这里只能将气功等同于心斋.坐忘这段,讲的是功夫境界,和什么”理想人物的处世为人的基本态度”好像没有什么关系.<论语>里有一段: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这才是颜回处世为人态度吧.
至于, “借以引导人们进入道德虚寂的精神世界”这句,牵扯的问题更大.传统讲,就是两个字"入道"或"证道",基本没有问题.这里道究竟是精神的还是物质的,或者是其他的,是一个大问题,也是根本问题,作者在这里,直接就把道等同于"精神世界"而且下了个定语叫"道德虚寂",还是在想当然.
庄子的师传,大概这样,老子传关尹子,关尹子传壶丘子,壶丘子传列子,列子传庄子,大家传承的是一个东东,写了<老子><列子><庄子>三部书,只是文字描述的方法有别而已.关于道,老子在<道德经.第二十一章>里描述如下:
孔德之容,惟道是从。道之为物,惟恍为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囱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阅众甫。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以此。
这段话,详细意思可能不太容易弄懂,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道这个宝贝东东他不是空的,不仅不空,好像还啥都有阿?”道德虚寂”从何说起那?当然了,这个有,不是普通概念的有,套用道德经一句话"有非有,非常有".老祖宗留下的都是真正的宝贝,不像马大胡子,竟给你下药.[4]
3. 在<庄子>书中,气功是修养入道的缩影,修养入道是气功的扩大,延伸.
前面说过,气功可等同于心斋,属于方法.入道是目的.所以是方法手段和目的的关系,而不是什么"缩影""扩大,延伸”.这里隐隐约约可以看到教授的马列辩证法的底子.
4. 在虚无的观点指导下易于入静,入静之后通过自身的气功运动又反过来体会到虚静无为的哲理.
将人家庄子的"忘"解释为"静",气功等,再套上哲理这个大概念,瞒天过海.你那里看到气功运动了?
5. 性命双修,是庄子气功理论的最大特点.
性命双修,大约是唐宋以后的丹道家提出的概念,老庄这个时候并没有.什么是性,什么是命?c教授恐怕也是茫茫然,拉些流行概念来唬人而已.
下面再整体对比c教授82版和2000版的解释,可以看出,82版恐怕才是教授的真实思想,这是那个年代人的标准思想,以马列为中心标杆,视儒道佛为封建迷信,80年代以后,随着气功的兴起和国学的复兴,新版才又悄然出笼.没有实际的修证功夫,有没有博学多闻,慎思明辨的精神,最后,就只能用气功概念来阿谀潮流,曲解文意.将本来清清楚楚的东西,讲的不知道是什么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