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加入
楼主: hhbffq

老子论坛十八讲【zt-仅供参考】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4/3/3 06:19:59 | 显示全部楼层
列宁是一位深通辩证法的人,他的“后于人”“以退为进”“等,等,等”几乎都是挂在嘴上说的,不断地以此自我勉励和勉励同志。没有列宁。就没有苏联革命的成功。苏联在戈巴乔尔夫的手里出卖给了犹太国际,是戈巴乔尔夫对不起列宁,不是列宁对不起戈巴乔尔夫。
最受人攻击之一的是老子“不敢为天下先”的这句话。有人好意替老子解围,把它解释成:不敢为私利而争先。其实,天下人谁无私?“私”是与生俱来的本性之一,无私也就没有生命与生活了。所以老子既不能违反自然,就从来没有叫人要“完全无私”“去私”,只劝人要“少私”《19》。由于人人都自私,大家打破了头,要想抢到,达到“私”的要求。可是天下很少很少人,凤毛麟角,真能能得到所要的“私”。即使暂时得到了,也绝对长久保持不了,所谓:“金玉满堂,莫之能守。”《9》。而追求的结果,更多人得到的恰好是反效果,所谓: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便是。老子教人,要以“无私--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为。”为手段过程,才真能“成其私”《7》。“私”→“无私”→“成其私”,是一套辩证法。所以“不敢为天下先”这句话应该还有更意义深长的大道理在!从前有个讽刺性的笑话,在曹州曹县有个姓曹的秀才。整天摇头晃脑,诗云子曰的。人家问他,你将来飞黄腾达要做什么?他说:要做“母狗”。大家都很奇怪,不知所云。问他为什么要做母狗?他说:子曰:“临财毋苟得,临难毋苟免。(孔子的意思是:面对钱财,不可不正当的去取得;面对灾难,不可不正当的去避免。)”原来他是个白字先生,他认不得“毋”字,把它当作“母”字。他认不得“苟”字,把它当作“狗”字。他说:孔圣人说的,面对钱财,唯有母狗可得;面对灾难,唯有母狗可免。人生在世,最要的是钱财;最不要的是灾难。只有母狗有钱可得,又可避免灾难,所以他要做母狗。于是人家给他个外号,叫:曹母狗。就连曹母狗也懂得:人生在世最要得的是什么,最怕得的是什么。
老子把“不敢为天下先”列为三宝之一,第一宝是“慈”,就是慈爱。人因为有了慈爱为动机,凭着慈爱,就勇往直前,甚至牺牲自己的生命也在所不惜。所以他说:慈,故能勇。第二宝是“俭”,就是节俭,也是收敛。《易经.节卦》说:“节以制度,不伤财,不害民。”所以他说:俭,故能广(因此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心)。第三宝是;“不敢为天下先”,就是谦卑。《易经.谦卦》说:“谦,尊(高贵)而光(荣耀),卑而不可逾(身处卑下而人格高尚,没有人能超越过他。)所以他说: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当领导)。反过来说:如果,人舍掉慈爱,专门去搞勇敢,就成了莽撞,如同暴虎冯河。舍掉节俭,而去大搞群众运动,就是害民。舍掉谦卑,只顾去升官发财,那么,就死矣(要失败灭亡了)。因为那种作风就是“强梁”,强梁者,不得其死。是注定要失败灭亡的。老子这三宝,更突出了先与后的辩证运用。因此,也有人骂老子是阴谋家。其实,老子是实事求是的,他不是脱离现实的理想主义者,更不是乌托邦的幻想家。说他是阴谋家不对,因为所谓阴谋家,是在暗地里害人的。他说的是宇宙规律,还再三的,明明的说。不如勉强说他是一位:运用宇宙规律来谋求人类真正幸福的策略家。这他提出的三宝,也是从三方面对人审核的纲领和根据。
在《刑事犯罪学》里,要判断一个人有罪无罪,就必须要根据:动机(motive),机会(opportunity)和能力(capability)三个基点来审断。检察官根据这三方面来调查起诉,辩护律师也根据这三方面来辩护。譬如,一个人有谋杀人的嫌疑。第一要审查的是,那个死者的死,对他有利无利,还是有害无害。如果无利无害,他何必杀人?第二是要审查他的环境,他有无条件和机会去杀这个人?如果死者在上海,他人在重庆,他怎么杀得到那个人?第三要审查的是,这个嫌疑者有没有能力去杀人,如果他是个瞎子,路都看不见走,怎么能飞檐走壁,到楼上杀人?检方和辩方都要根据这三个基点去搜求证据,以求断定此嫌疑者有罪无罪。如果因为某种因素,实在得不到真凭实据的话,只要能建立一个“合理的怀疑”(beyond reasonable doubt),推理也可以用来定案。
老子的三宝,也是同样的三个基点,根据这三基点来审查一个人,能不能当领导?人们也要根据这三基点来自己审查,能不能成功?是很科学的,一目了然的方法。所以老子把它们称为:三宝。正是:“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33》。都得靠这个三宝。老子还担心人们不够深切了解和去执行,他再反过来说:“圣人去甚,去奢,去泰,”《29》。甚,是过分。也是超强的欲望和企图。与慈正好对立。慈爱的本质是牺牲为人;甚是过分的为己图谋。奢和检,正好是对立的。泰与谦也正好对立。甚、奢、泰的本质是属于反面否定性的东西,去是去掉,去否定。也就是损之又损,玄之又玄,否定之否定。去掉甚,自然就是慈,去掉奢,自然就是俭,去掉泰,自然就是谦。这三宝的意义,长阔高深,纸短情长,书不尽意。
世界上,物兢天择,弱肉强食,是个血淋淋的事实。它的存在也有它的道理,不是理想主义者骂几句就会消失的。人生在世,不是成功,就是失败,也是血淋淋的事实。所谓:人无良谋智,岂能富贵齐。从自身到国家,都得运用智慧、策略,无时无刻的保护自己,胜过敌人。是生存的起码要求,急迫性有时都只在呼吸之间。
还有就是庄子一类型的人物。他把人生,看得极穿,看得极透。他把成功名,富贵的两面性也看得透彻极了。因此,他想在世界上,找出一个更浪漫,更逍遥的方式来生活下去。老子并不反对他那种的生活方式,不过,人要能领悟到那个层次才行。要能甘心忍受贫穷、屈辱,却能自由,适性,率真,无忧。这话也不是能对一般人讲的啊!

 楼主| 发表于 2014/3/3 06:20:56 | 显示全部楼层
鬼神
鬼神之为德,其盛矣乎!”这是《中庸》第十六章,子思引孔子的话。就是说:鬼神的德性功效,真是大极了啊!接着说:虽然肉眼看不见他们,耳朵也听不到,可他们是万物的“本体”,又是万物不可缺少的。他们有能力使人洁净恭敬,盛服衣冠向他们礼拜祭祀,得意洋洋地就象鉴临在人们的上面,又象在人们的左右。子思并且引《诗经.大雅》说“神之格思,不可度思,矧可射(音意,作厌恶解。)思!”(语释:神明的降临啊,是不可预先测度的,何况对他们厌烦不敬呢?)。最后说:鬼神虽然隐微不见,却又明白昭彰,真实而无法掩藏的啊!在这段话里,子思假借孔子的口,除了没有能说出鬼神的来源以外,可以说是把鬼神做了很“完美”的形容。
抱朴子-葛洪-在他的《论仙卷》里,从“或问曰:神仙不死,信可得乎?”到“而人处覆甑之下,焉识至言哉!”洋洋洒洒共写了4,859个字(标点符号除外)来证明鬼神的存在。其中不少都是用“你怎么知道没有鬼神?”之类的辩词。抱朴子要用这么大力气去辩说鬼神的存在,正恰好反证出,有很多人都不相信有鬼神。所以他才要尽力宣传鬼神,想让人信服。他最强力的举证是:汉武帝由少翁作法,召来去世的妃子李(王?)夫人的鬼魂,如生人状。他说:其事载在史册,所以不可不信。其实,史册所载的故事是:武帝的宠姬王夫人死了,齐人少翁自称能召魂。武帝非常高兴,就叫他作法。少翁叫人腾出静室,四周张挂帷幕。并索取王夫人生前全套衣物首饰,预备召魂。等到夜静时分,在帷幕之外点起灯烛,使武帝在外间独坐等待,自己走入帷幕之中,喷水念咒,过了两三个时辰,果然有一个女子被他引出。武帝正向帷中痴望,昏暗的灯光下见到这般美女,身材妆扮和王夫人无二,急忙起身要进入帷幕与她亲热,却被少翁出帷挡住。一转眼,美女就不见了。武帝感慨万千,作了一首词,载在乐府,词中说:“是耶非耶?立而望之,翩何姗姗其来迟。”从这句话里看,只是:约略模糊,好象是她,并非确见。后来,武帝听少翁的话,在甘泉宫中事奉《泰一》神,并制造了许多奇形怪状的偶像,一同供奉,想邀请天神降临。只要少翁如何说,他就如何照办。可是从来鬼神都不肯降临出现过。有一天,廷下有一人牵牛走过。少翁装妖作怪看了半天,对武帝说:“此牛腹中,当有奇书。”武帝立即命人剖牛,果得帛书。其中文字,语多隐怪。武帝翻来复去,看了又看,突然喝令将牵牛人拿下。重刑拷问,供出是:少翁把写好的帛书杂在草中,令牛吞下。却又故意在武帝面前,自显卖弄神通。武帝遂将少翁以欺君罪名处斩,这是少翁故弄玄虚的结局。所谓少翁的“召魂事件”,其中破绽很多,是否也是少翁在作弊呢?
先秦诸子中,特别提倡鬼神的是墨子。墨经里有《明鬼篇》上、中、下三章(现在只存下章)。墨子是早先中国的社会主义者,甚至是共产主义者。为什么他会大力提倡莫须有的鬼神呢?原来,他认为道德、法律都有它们很大的局限性,往往漏洞百出,在调整社会秩序的功用上,不能真正发挥应有的效果。仔细读过《明鬼篇》,就不难发现:他不是在提倡鬼神,而是想利用鬼神的“无所不在”“偿善罚恶”性,来补充道德、法律的不足。利用人们惧怕鬼神的心理,使人们不敢侥幸。他举周宣王屈杀杜伯的故事为例,说:杜伯临死时说:如果我死后无知就罢了,如果有知,不出三年,我必定会让吾君知道。后三年,周宣王与诸侯游猎于圃田,中午的时候,“杜伯”乘白马素车,穿红衣,戴红冠,手执红弓,带着红箭,射中周王的心,死在车上(大概是心脏病发作)。他说:这件事著在春秋,不可不信。当时知道这件事的人们都说:“戒之慎之,凡杀不辜者,其得不祥。鬼神之诛,若此之急速也。”他警告说:即使在深谷懋林之中,幽远无人的地方,鬼神也会无时无地在监视着的。因而,他说:现在天下的王公大人和士君子们,要想为天下兴利除害,就应该尊明鬼神,这样才能实现圣王之道。墨子没有讲过他自己见过鬼神,只是根据别人的记载而讲鬼谈神,目的很清楚,就是要利用鬼神思想,为天下兴利除害。
易经《观卦.彖》说:“圣人以神道设教,而天下服矣。”这里有四个构成要件:一.服天下。《统说》云:不见圣人使百姓,而百姓自服。这里的“天下”是指“百姓”说的。目的是要人民服从向善,或竟要控制天下人民。二.设教。设立仪式,规矩,戒律,教条或鼓励,甚至于刑罚,务使徒众严格遵循。三.以神道设教。“神道”可能是:天、上帝、鬼神、神秘,也可能是特定的人或物,务使徒众相信它们是客观独立于人身之外,而可以接受着人们的崇拜和畏惧,并且可以对它们抱着一定得到福利的希望。四.圣人以神道设教。不是神道本身来设教,而是人。至少是一些特别“聪明伶俐,口舌给便”的人藉着,或者捏造一个或一些“神道”来设立他们自己的教化。譬如有人说是奉了上帝的特命,有的人说是得了天书...。甚至于这个设教的主体(教主)是一些别的人们把他捧成了“圣人”的。综上所述,就是《宗教》,有所宗而有所教。宗教是人类特有的文化,再野蛮的人类也有鬼神观念;再文明的动物(譬如猴子受了训练穿上人的衣服,用刀叉吃饭等等)也没有鬼神观念。因此有学者主张:因为人类独具“松果腺”,而任何动物都没有松果腺(只有青蛙有个类似的东西,不过没有具备任何功能。)松果腺是给予人类超时空观念或幻觉的“器官”。不论人在什么环境或条件下,就一定自然而然地有“鬼神”“宗教”的思想观念产生,只是因时因地形式上各有不同的包装。因此肯定迷信鬼神、宗教是人类必然的事实,是没有人真能禁止或破除掉的,并且主张应该受到宪法的保障。长久以来,世界上存在着:道、儒、释、耶、回五大“正宗”教派。此外,还有许许多多的随时生灭的小教派,甚至于许多“异端邪教”。不过,严格地说来,是教都有点“邪”!现代新兴的“宗教”,是日益膨胀的“科幻”教。它夹杂着“现代科学理论”和UFO(外星人活动的传说),别具风格,迷惑了不少人,甚至有不少人“诚心”到为它集体自杀。
在出现为正式宗教规模的组织以外,就是“密教组织”。例如:1.圣殿武士(Knights Templars),又称所罗门圣殿武士。曾是欧洲最有力的地下组织,暗中掌握一切政治、经济大权,也是杀手。2.标德堡秘会-由现代世界大资本家、银行家、政府重要官员,学术界领袖,新闻界领袖,即是所谓的的 Elite(这些名人还主要是根据“血统”,才有资格入会。)所组成,每年在世界上一个秘密所在开一次会议,决定世界上的一切大事(包括和平与战争)-(Bilderbergs Secret Society)-世界影子政府的秘密国会。3.设在纽约的洛克非勒的行动总部-简称CFR(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世界影子政府的秘密外交部。4.三边委员会-由犹太人协会,洛克菲勒办公室和吉辛格办公室合成(Trilateral Commission),是世界秘密政府的灵魂机构或实质统治者。5.骷髅秘社(Skull and Crossbones Society)-以耶鲁大学为基地的政治与大企业领导的温床。哈佛大学是洛克菲勒吸收外围分子的温床。6.美生秘会(Mason,Masonary),在各地都设有分坛,集若干分坛设一总坛,坛有各级舵主。是社会里中下级干部或行动者。7.扶轮社(lions Club)-外围组织...。以上是根据:《Holy Blood,Holy Grail, by Michael Baigent, Richard Leigh , Henry Lincoln》,《The Secret behind Secret, by Jon Rappoport》《The Secret Societies of America's Elite, by Steven Sora》三书的研究报告。从耶稣以来,他们的使命就是无所不用其极,来建立:一个思想,一个权力,一个政府,一个文化,一个经济系统,一个军事力量,在一个血统的少数权力人物的统治下,完成世界的统一(天国)。从“联合国”,“世贸组织”,到“鸦片战争”“海湾战争”都是完成“使命”的“步骤”。今年二月里,美国国家广播公司电视访问小布什总统,记者公开问:您是骷髅秘社的,能不能请您说一下“骷髅秘社”?总统回答说:它是太秘密了,秘密到不能说的。所有这些 ELITE,都有一个特征,就是:言必称上帝,指不是同路人都是魔鬼。“理直气壮”的要把别人都消灭掉。真是:鬼神之为德,其盛矣乎!
 楼主| 发表于 2014/3/3 06:23:42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子在《道德经》中也曾提到“鬼神”。
第一次提到“神”字,是在《道德经》第六章:“谷神不死”。谷神两个字连读,再加上一个不死,很容易让人联想到什么神仙上去。其实,“谷”字是山谷的意思,老子曾强调过它的作用,如:“谷得一以盈,...谷无以盈,将恐竭。”(《道德经》39章)。“上德若谷”(41章)。“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以其善下之也。”(66章)。谷神是山谷的功用或精神,不死是功效长存的意思。他接着就作了说明:“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就是说:山谷的功用,就象幽深的阴户,女人的阴户,生殖之门,就象天地的根源,它的功用绵绵长存,作用无穷。这里,老子说的“神“字,与宗教鬼神完全无关。
十多年前,旧金山湾区有地产商,开发了一处山谷地区,建造了许多豪华房屋,并且印刷了非常精美的介绍画册。封面上的大标题是:“谷神不死(Spirit of the valley never dies--Lao tze)”。从前麦克阿瑟有一句名言:“老兵不死”,用来炫耀美国军人的强大战斗力。这次地产商利用老子的谷神不死,来炫耀山谷地区的豪华建筑。既顺口,又新鲜,更有力量。这位广告专家很会动头脑!
第二次提到“神”字。是在《道德经》第39章:“神得一以灵,...神无以灵,将恐歇。”这是说:“神”必须得到“一”,才能灵验。如果“神”不能灵验,就会消灭。道生一,道的本身无形无质,因道动而生一,一就是是道的形质的彰显。因此,可以把一看作:“道”,“道的作用”或“道的规律”。即使是个“神”,如果没有得着“道”,“道的作用”或“道的规律”,就不会有灵验,就会消灭。这样说来,人们崇拜,惧怕或寄以希望的“神”,如果没有得着“道”,就完全没有作用。它如果违反了规律,就和众人违反了规律一样要失败而消失。那么这个“神”有什么值得崇拜,惧怕或寄以希望的呢?在这里,老子的确提到了一般人所谓的鬼神,但他对于鬼神的看法,就和一般人大不相同了。他的这个论调,简直是破除迷信的大先锋。把人们想入非非的鬼神幻景,一下子就戳穿了。
第三次提到与鬼神有关的“天”,是在《道德经》第59章:“治人、事天,莫如啬。”这个“天”字,和在别处,老子说的“天地.天下”有区别。他把“治人”“事天”连在一起说,有权治人和事天的绝不是一般人民。春秋时代,“事天”是一件了不起的大政,形式上似乎比什么都重要些。如:“政由宁氏,祭则寡人。”祭祀,祭天是比什么都重要的大政,这个观念一直保存到辛亥革命。历代有些学者把“啬”字解为“稼穑”,认为老子说的治人和事天,最重要的就是要鼓励农业增产。殊不知,老子的精神向来不赞成什么人为的提倡或鼓励,特别是上面领导人的一举一动。他很清楚:如果上面说,要农业增产。一级一级下来到了农民头上,就要民不聊生了。“鼓励农业增产”的手法,不是奖赏,就是惩罚。执行的官员们贪图奖赏,就去用刑罚去威逼人民,或是浮报,虚报,假造功劳。而人民被逼到一个地步,就把牛杀了吃掉算了,把果树砍掉算了。(见司马光语)。所以“啬”字还是应该照原来字面的意思,解为:节约,省事。就是要在上面的领导们,千万记住要省点事,不要好心乱出主意。即使是祭祀上天,也要节约,不可以作无益的铺张浪费。治人的原则只是“宏观调控”而已,人民走得太急了,让他们缓着点。太左,太右都要调整一下。最有效的增产方法是:平时提供水利和农业知识,最要紧是不可以苛捐杂税。人民耕种对他们自己有利,他自然会去增产,是用不着逼的。章太炎在其《国学略说》中说过这样一句话:“自来学老子而至者,唯汉文帝一人耳。”恐怕就是指着这个重点说的。
老子接着作了更多的解释:“治人事天,莫如啬。是谓:早复。早复谓之:重积德。重积德,则无不克。无不克,则莫知其极。莫知其极,则可以有国。有国之母,可以长久。”就是说:治理人民和祭祀上天(现在可以理解为:应付自然界事物环境),没有比节约、储备力量-啬-的原理原则更好的了。由于节约(包括不毁坏自然环境)、畜力,遇事才能从容,也就是“啬德”的不断累积。因此而无往不胜利。其力量是无法估计的,以此治理国家,就可以长治久安。在这里,老子讲了一大堆治理国家的长治久安之策,并没有丝毫假借“天”“上帝”“鬼神”的力量,相反的,却完全是用人自己的,“啬”的原理原则的力量。
第四次提到“鬼神”,是在:《道德经》第60章:“治大国,如烹小鲜。以道莅天下者,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其神不伤人。非其神不伤人,圣人亦不伤人。夫两不相伤,故德交归焉。”这是说:治理国家,要象烹煎小鱼一样。用道的原理原则规律来治理天下,牛鬼蛇神都起不了作用。并不是牛鬼蛇神不能起作用,而是它们即使要起作用,也伤害影响不到人。不是它们不会兴风作浪要去伤害人,而是因为圣人根本不伤害人。圣人和牛鬼蛇神都不伤害人,所以人民就才真能得到了好处。
这里有好几个关键字眼:“烹小鲜”,“其鬼不神”,“伤人”“圣人不伤人”。
一.“烹小鲜”是烹调小鱼,第一很难清洗,第二,容易破碎,第三,烹调好了,也不一定起眼。所以要把小鱼烹调好,是要异常细心去处理每一个环节,没有能取巧讨好的地方。基本上,它是一种带着牺牲性质的贡献事业,没有伟大的心胸是做不来的。这种人和这种精神,是老子在《道德经》中一再强调的领导人选。这种人当领导就是有道的明君,用这种方法来治理天下,就是合道的治理。所以老子统称为:以道莅天下,就是有道的领导,用道的原理原则规律来治理天下,所得到的结果是百姓完全的安平乐泰。《论衡.知实篇》说:“夫贤圣者,道德智能之号。鬼神者,渺茫恍惚无形之实。”他说:把圣人与鬼神对列起来,只有老子才能做得到,说得正。王道加以补充说:传曰:“国将兴,听于人;国将亡,听于神。”圣人以道莅天下,则公道昭明,人心纯正,善恶祸福,悉听于人;而妖诞之说,阴邪之气,俱不得存乎其间,故其鬼不神。
 楼主| 发表于 2014/3/3 06:24:24 | 显示全部楼层
二.“其鬼不神”是牛鬼蛇神都是随时可以兴风作浪的,但是就在圣人以道莅天下的环境里,它们就闹不起来。因为社会里充满了公道昭明,那些妖诞阴邪的人就没有基础,借故生出事端来,他们想闹,也没有人听信和理睬,因为现实社会那么公道昭明,再没有人需要那些虚空飘渺的妖诞阴邪。反过来说,如果牛鬼蛇神能够有兴风作浪的余地,就是社会里有着不公道,不昭明。人民病急了乱投医,就一头栽到了妖诞阴邪里头去了。人民对现实社会太失望,就会去寻求渺茫的鬼神,希望能在那里得到一线希望。
三.“伤人”是人民受到伤害。人民栽到了妖诞阴邪里去,一定会受到伤害,然而,不栽到妖诞阴邪里去,在不公道,不昭明的社会里一样也会受到伤害。因此,摆在人民的面前,就有了“选择”,看自己宁愿受哪一种伤害。或者哪一种的伤害比较轻,比较好过一点。牛鬼蛇神就有了地盘,就可以“神”得起来了。所谓:苍蝇不钉无缝鸭蛋。
四.“圣人不伤人”是老子把“不伤人”的责任加在执政领导人的肩膀上,而不是责成人民不许去“选择”牛鬼蛇神。这就象现代的“青少年犯罪专家”把青少年犯罪的责任要家长们负担一样。因为根据统计调查研究:百分之八十八以上的青少年犯罪与家庭破裂,家庭教育废驰,或根本就是上梁不正下梁歪,有着正比例的关系。如果认为把不良犯罪青少年关了或杀了,就没事了。那么,在那种家庭里再生出来的,还是一样坏,根本解决不了问题。同理,其他社会问题也一定要正本清源。如果一个社会里存在着严重的不公道和不昭明,要想杜绝牛鬼蛇神是不可能的。只有“以道莅天下”,人民才能自然产生“免疫力”。老子在这个问题前面的态度和处理方式都是非常科学的,他没有主张:严刑峻罚去禁止那根本无法禁止的牛鬼蛇神,同时也不投机取巧,去与牛鬼蛇神妥协,甚至象其他的人,居然痴心妄想,要利用牛鬼蛇神去制牛鬼蛇神。
在三千年前,老子竟然有这样进步的认知和教导,比廿一世纪的大多数人还更睿智,更进步多了。这种前进和领先的思想,与其正确的指导,真是令人惊绝!
 楼主| 发表于 2014/3/5 22:06:57 | 显示全部楼层
士-(MBA)
老子在《道德经》十五章,专门谈怎么样做“士”,可见“士”是多么重要的一群。他说:“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惟不可识,故强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若冰将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浑兮其若浊。”一共用论七个“兮”来形容“士”的心态与体态。
中国自古以来把人民分成四大类:士、农、工、商。民国以后,也有人用:工、农、商、学、兵来区分,故意把“士”去掉了。然而,“士”这一个群族,是否真能去得掉呢?用心良苦,事实又不尽然。那么,到底什么是“士”呢?1.士是周初时代贵族里的最低层,排在大夫之下。《国语.晋语》有:大夫食邑,士食田。《荀子.富国》有:士、大夫众,则国贫。指他们是吃喝享受,不劳动生产的人。2.士是知识分子,而且是工作者。《白虎通.爵》说:士者,事也,任事之称也,故传曰:通古今,辨然否,为士。《书经.多士.序》:周公以王命诰,作‘多士’。孔颖达疏:士者,在官之总号。因此,士又是政府官员的总称。3.士是人民,是不同于农民,工民,商民的士民。《谷梁传.成公元年》有:古者有四民,有士民,有商民,有农民,有工民。范甯注:士民,学道艺者。《管子.小匡》有:士农工商,四民者,国之(柱)石民也。《论衡.实知》有:智能之士,不学不成,不问不知。《王安石上仁宗皇帝言事书》有:今士之所宜学者,天下国家之用也。同时,士不只是文士,也包括武士在内,如《道德经》68章有:善为(武)士者不武。《论语.述而》有:富可求也,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唐书六典.户部》有:凡习学文、武者,为士。总而言之,士,是知识分子,也曾经被纳入为最低层的贵族,学有专长,是为贵族或国家服务的社会中层人物。他们的出身来自社会里的各个阶层,服务于各层有关机构,小则是地方小吏,大则可为将相,也有少数自己做了帝王的。由于“士”是实际办事的人,他们可以帮助贤明君主去体爱人民,为人民造福;也可以帮助暴虐的君主去摧残人民,为虎作伥。理想的“士”有机会导君为尧舜;败类的“士”亦可以诱君为桀纣。
士”的来源出自各方,各个层面,接受了一定的训练,古时的要求起码要有六种技能:礼、乐、射、御、书、数,又称“六艺”。孔子恐怕是最早创办开设“学校”的。孔子自己就是士族里的一分子。曾子说:“士不可以不弘毅(志气远大,坚持不铙。),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儒家认为:一旦成为“士”是终身职业,死而后已的。受过训练以后,就是就业问题,“士”的就业,叫作“仕”。孟子说:士有三种缘故要仕,第一是因为要能实现自己的抱负,第二是君主对自己有礼貌,第三是为了贫穷而接受君主的周济(一般,诸侯有周济自己封邑内穷困人民的义务。)。孔子和孟子的就业情况都非常不佳,几乎到处碰壁。从《墨子.尚贤篇》来看:“王公大人,有所爱其‘色’而使者。其所富,其所贵,皆王公大人骨肉之亲。无故富贵,面目姣好者也。”《荀子.非相篇》则说得更难听了,他说:“今世俗之乱君,乡曲之儇子,莫不美丽妖冶,奇衣妇饰,血气态度,拟于女子。”这是说:当时为了攫取就业和富贵(这些都掌握在王公大人的手中,他说给你,你就有;他说不给,你就没有。),那些有限的职位,早被皇亲国戚占去了。而不是沾亲带故的话,就是因为他爱你。因此,为了谋个职位,就得装妖作怪,除非天生是个美男子。我们注意查看春秋战国的历史,随处都不难发现这些事实。
鬼谷子在《内楗》中把“求职”概括为四种途径,他说:1.结以道德,2.结以党友,3.结以财货,4.结以采色。这样的说法比墨子和荀子全面些,1.士与君主的结合是因为“道德”,其中包括君主对士的智识学识,才能谋略的需要。2.是亲戚故旧的关系。3.是通过贿赂(买官-卖官鬻爵)。4.是通过色情。是谓:四结。鬼谷子也教了许多的“士”,其中最出名的是两文两武。两文是苏秦和张仪;两武是庞涓与孙膑。两武掀起齐魏一场大战,轰动古今。学文的毕业考是挖一个大坑,把学生放下去,然后把梯子抽掉。叫学生开始讲,鬼谷先生在上面听,满意了,就把梯子放下,让他上来,就算毕业。苏秦在坑里说得鬼谷先生,眼泪流出来,把衣襟都哭湿了。后来苏秦先去秦国谋职,带着黄金百镒,高车驷马,跟班仆从,穿着黑貂皮的大氅,本钱下了很不少。在秦国一年,钱花得精光,貂皮大氅,车马,仆从都当掉了,也没能找到事。徒步回家,父母瞧不上他,骂他不把他当儿子看,嫂子不给他饭吃,老婆在织机,掉头不理他。他气得要自杀,猛然想起老师以前交代的话,就把老师的阴符篇讲义再拿出来重新读过。读到精神不济,要打瞌睡,就发奋,头悬梁,锥刺股,血流到脚上也不管。下了这么大的苦功,才有所觉悟。于是再度出发,居然一炮而红,腰挂六国相印。回家的时候,父母到十里以外去恭迎。嫂子和妻子跪在地上,膝行而前,不敢仰视。他还故意调弄嫂子,说:“嫂嫂你怎么前踞而后恭啊?”嫂子也没脸没皮的回答:“因为弟弟你位尊而多金啊!”苏秦叹道:“大丈夫在世,真是不可不富贵啊!”苏秦搞合纵,就是联合六国来堵住秦国,心里明白这个政策很脆弱,一攻即破。左思右想,想起老同学来了。那时张仪还很穷困落魄。长话短说,他就派人暗中去为张仪打点一切,用了大笔钱贿赂了秦国上下,替张仪在秦国“买”了一个相当的职位。条件是要他在秦国替他当内间,压住破坏合纵的措施。张仪后来干得非常出色,连孟子书里都夸奖他是:“大丈夫,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息。”《孟子.滕文公下》
老子自己也是一个“士”。至于他怎么能受到天子的信用,委他作“守藏吏”的,非常可惜没有详细的资料可循。美国人把他的职位比做“国会图书馆馆长”。而“守藏”这两个字,应该宝管的东西不只是文件图书吧?也有人说老子还兼任“太史”的官职,那么他还是周王天子的“顾问”了。他的职位既请且高。而孔子开始时,作很卑鄙的小官《孟子.万章下》,后来做到鲁国大夫季斯的家臣。又由季斯推荐,鲁定公用为司寇。从此之后就再也没有官做了。鲁国等于山东省,大夫好似厅长,家臣好象厅长下面的总务处长。后来当了司寇(好比省会警察局长)。孔子到京都去拜访在中央政府天子亲信的老子,他们之间的地位悬殊,而老子居然肯接见他,可以看出老子的谦虚。后来老子急流勇退,幸亏关尹子强逼他留下了这本《道德经》。老子笔下的“士”,一定入木三分,当然会是与众不同,更为透彻的了。
现代有个MBA,就是“企管硕士”。在美国一时成为有志有为的青年们蜂拥的大热门。现代企业,大的公司财势权力比普通一个国家还大,好比战国时的强大诸侯国,彼此争强斗狠,无所不用其极。而企业的结构虽为股份制,但独资企业也为数不少。即使是股份有限公司,其拥有51%股的,自然就是董事长。至今,多是家族世袭。董事长一般都是“无为”,以聘任有为的总经理(或称总裁)实际执行业务,除非董事长自兼总经理。担任总经理、副总经理,以及以下各部门的经理,重要干部的人选大多以家族中的子侄,亲戚故旧为首选。富家子弟多半读书都不大在行,勉强大学毕业已经很不错了。而以大学毕业的子弟去统御庞大公司起码大学毕业的员工,很难服众。要这些子弟去得个博士,事实上很不可能。于是想出一个办法,在大学里设置一个“企业管理硕士班”让他们去镀一下金,混个两年,出来之后,“名正言顺”地接管企业重要职位,旁人亦无话可说。同时多多少少他们在学校里也能得到一些管理上的知识,总比游手好闲强。由于这般学生,得了硕士(硕士本不是一种独立的学位,他是得博士的必须中间站,只有企管硕士是个独立学位,因为他是为特殊需要所设的。)马上就是企业里的大头头。这个学科既然是在大学里设置,就没有不准别人来申请就读的道理。一般人不知就里,看到毕业者立即高就,于是就都一窝蜂去抢读企管硕士。既然行情好,别的大学为了作生意,也纷纷设立这个班。其实一般人并没有父兄家族的靠山背景,毕业之后只好碰运气了,碰到企业需要人手,起先也能得个职位。以后MBA太多了,就人浮于事,得到的职位就每下愈况,最后企管硕士毕业就等于失业了。企管硕士如要就业,也要依照“四结”从事,近年各大企业纷纷裁员,一度企管硕士们,一窝蜂转去学“酒保”,大概想藉着配酒,或可有所际遇。近日又都一窝蜂去学厨。
然而,一旦进了公司,就成了公司家庭的一员,“血肉相连,休戚与共。”了。做事,大家不管是什么背景,都必须是极认真的,管理阶层薪金不是按小时计算,故为表示勤奋,都是自动早到晚退,并且自动加班。虽然办公室环境不错,可是到处都是“眼睛”。以致公司气氛有其不成文法的要求:办事必须精专细致,丝毫不能马虎。仪表态度,言语用辞,一定要考究幽美。见解行动如果被动,不够积极或迟缓,立刻会受到批评。必须要与同僚合作和谐,显出团队精神,对公司要随时显示绝对的忠诚。所以,谋求进去企业是一回事,进去了以后又是一回事。进去了以后就得卖命,表现,积极,圆融,丝毫大意不得。到了有升迁的机会时,董事长或总经理就会请吃饭,如果结了婚的,配偶也必须一同出席。在餐桌上的一切举动,谈话的姿态用语,以及配偶的表现,都是能被升迁与否的重要依据。企业里称这个“变相考试”为考验其人有没有“深度”,深度的反面,就是浅薄。一旦自己或配偶被定位为浅薄的话,他在这个企业里的前途就消失了,即使过去的业绩不错,也不行。因此,企业的内外,处处都是战场。如果我们把上述情况与老子在《道德经》十五章中所提出的:“微”、“妙”、“玄”、“通”,“深”。五个字来做个比较,是不是觉得它们是充分的暗合呢?“微”是精微,老子一再要求大家一定要把“小事”办好,切忌大而化之。“妙”是美好,品貌仪表,言语举止,不但外表要好,内里也要充实。延伸来说,品貌体态,思想行为,办事能力都要干净利落,让人鼓掌叫好。“玄”是深远,要求不能只顾目前,必须积极向前,对问题要看得深,见得远,未雨绸缪。老子要求人们要.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慎终如始。“通”是通达,明了人情事理,不难与人和睦相处,同舟共济。现代名词是团队精神。连孟子都批评那种自以为是的人:既不能令,又不受命,是绝物也。这种“绝物”在哪里都是绊脚石。“深”是深度,老子还多了一点形容,说他是:“深不可识”,这就比光是深度的意义多得多了。既然深到不可识的地步,就只好用比喻的方法来说明了。“微妙玄通”四个字是对“士”的基本要求,“深”是进一步的要求。老子对“深”的形容是:
 楼主| 发表于 2014/3/5 22:07:56 | 显示全部楼层
1.豫兮,若冬涉川。
豫”是事先准备的意思。如孔子说:“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中庸》。凡事事先妥为准备好,要有先见之明,高瞻远瞩,这更是老子所强调的。易经的豫卦的《彖》说:“豫,刚应而志行,顺以动。”即是:与刚强相应,意志上行,顺理而动。这也正是一个“士”的写照。在冬天过河(冬涉川),意思是冬天河水被冰冻住,车马行人可以在上面自由往来。不过在过河之前,人们必须注意到或探测到,天气的寒度够不够,冰层冻得有多厚,上面能支持大约多少重量等等。不然冒冒失失去过河,走在半当中,冰裂了,车马行人都将不堪设想。同时,如果天气的寒度不够,冰层不够坚固,就要等待。虽然急着过河,也得顺理而动,不可勉强从事。譬如以苏秦为例,他到秦国去谋职,并没有事先准备好,因为他完全没有打听好秦国的行情。那时商鞅变法才过,秦惠文公深恨“士人”,因为商鞅变法时,要用他(那时他还是太子)“王子犯法庶民同罪”做榜样来行法,差一点把他杀了。到他即位之后,商鞅还是态度傲慢跋扈,自夸自满。于是有人告他谋反,有了这个藉口,就把商鞅五牛分ㄕ,处理掉了。再加上丞相公孙衍是个特别小心眼忌才的人。这时苏秦高车驷马,穿着貂皮大氅,来了要求职。所以才会锻羽而归。苏秦经过艰苦的一年准备,揣摩成熟,然后再度出发,就马到成功了。
2.犹兮,若畏四邻。
犹”是一种非常好怀疑而机警的小动物,延伸为:警惕的意思。一般来说,有些邻居们最好管闲事,东家长,西家短,芝麻大的小事落到他们眼里,就会把人搞得不能混。如果在企业里,到处都是“眼睛”,专等别人出事,幸灾乐祸。大家谁不是在钩心斗角,岂可丝毫大意!《诗经》有:“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警告。美国话叫:office politics,平日里,装模作样,尔诈我虞;斗起来,你死我活,毫不留情。譬如庞涓与孙膑同学要好,结为兄弟,誓约将来彼此提携照顾。庞涓在魏国谋到职位,逐渐掌握了兵权。后来魏惠王从墨子口中知道有个孙膑是孙武子的孙子,是鬼谷子的得意门生,才学盖世,深通祖父之学。就问庞涓关于孙膑的事,庞涓无法抵赖,只好写信去召孙膑。孙膑原名孙宾。鬼谷先生,见庞涓来信召孙宾,本不愿他去,可孙宾喜形于色,行色匆匆。就在他名字上加了一个肉字旁,宾成了膑,寓意,他将要被陷害而受刖刑。孙膑到了魏国,惠王封他客卿之位。不久庞涓觉得孙膑处处比自己强,可能会分他的权势。于是设计暗害他,令人诬告孙膑通齐谋反。惠王降罪,要叛判死刑。庞涓假意求情,遂改死刑为刖刑,孙膑从此不能行动,如同废人。庞涓把他接进府里,好酒好肉,尊奉供养。孙膑非常过意不去,庞涓请他把祖父兵法写出,他自然无法推却。后由小校怜他无辜,且一旦写完兵法,就会被庞涓处死灭迹。就把庞涓的整套阴谋偷偷告诉了孙膑,孙膑这才恍然大悟。正在危急万分,无计可施,猛然想起老师在临行时授他锦囊一个,嘱咐他危急时开看。打开锦囊,里面只有“诈疯魔”三个子。于是即刻把写好的部分烧了,装起疯来。庞涓把他放进猪圈,他就吃猪屎猪尿。庞涓让他在街上当乞丐,勒令地方随时报告他的行踪。后来墨子再到魏国来时,设巧计相救,把他暗中带到齐国,介绍给相国田忌。以后孙膑大展才能,在马陵道计杀庞涓,大战中杀了魏太子申,魏国向齐称臣纳贡,割地赔款,齐国在天下称强。孙膑退隐,相传跟鬼谷先生走了。这段故事很长,其重点是孙膑对人太过信任,对人的警觉性太迟钝,即使在现代企业里也难以生存发展。孔子曰:“凡人心险于山川,难于知天。”《庄子.列御寇》。
3.俨兮,其若客。
俨”是庄重,恭敬,整齐的样子。到人家去做客,态度上自然要恭敬,庄重,仪表上自然要整齐。不过在这里还要加上一个俗语说的:“出门看天色;进门看颜色。”的一环。去人家做客,不是光把自己妆扮得齐整,态度恭敬就行的,最要紧的还是要会察言观色,看主人的待客态度而定。如果他不以客礼相待,这边再谦恭也不见得有用。孔子和孟子都很敏感这一点,这点对“士”自己的选择进退是一个重要的关键。如果君主对自己不尊重,不礼貌,其他就可想而知了。颜色不对,就得马上走人。不然不但没有再留下来的意义,弄不好甚至连性命都会有问题。走人,还得要有“走”的技巧。走不好,恐怕连想走都走不了。
这前面三点,都是谈到“士”如何应该在自己身上下功夫,保证自己的主动性,机动性,更要紧的士是自己的安全性。
4.涣兮,若冰将释。
涣”是涣散,洒脱的意思。引申为:为人开朗萧洒,平易近人。夏天有冰在手里溶化,凉凉爽爽,滑滑腻腻,有一种令人非常舒适的感觉。“士”既然要服近来远,待人接物,必须态度和蔼,关怀体贴,令人有如坐春风之感。唐秦王李世民之所以能够得到部下为他卖死力,就是他不但能令人服他,还更能令人爱他,愿意为他牺牲一切,在所不惜。史称,一群人在一起死气沉沉,只要秦王一到,他立刻就能把握住众人的心理,就形成一种特殊气氛,所谓:语惊四座,言服八荒,令人如坐春风之中。
5.敦兮,其若朴。
敦”是敦厚,“朴”是朴实。鬼谷先生特别锺爱孙膑,除了他天资聪颖外,可能他的敦厚朴实是一个重要因素。敦厚朴实的人也很可能不够机警,造成自己的盲点,因为太信任别人而受到伤害。想墨子向魏惠王推荐孙膑,墨子又怎么会知道孙膑是个才能过人的人,当然是听鬼谷子说的,因为他们是好朋友。而墨子的推荐很可能是鬼谷子的授意。等到孙膑在魏受难时,又是墨子去救他,也应该不会只是巧合。鬼谷子高瞻远瞩,早有先见之明,知道孙膑敦厚,一定在庞涓手里上当。庞涓下山的时候,先生也赠他一句话:“欺人者还被人欺”。庞涓的性格做人,先生怎么会不清楚?鬼谷先生也明知庞涓虽然要害孙膑,但绝不肯马上就伤他性命,因为他“要”,要孙膑的兵法。这就成了他致命的弱点。先生要孙膑“诈疯魔”,就是留出余地和时间来拯救孙膑,并送他到齐国去完成他人生的使命。为什么先生不一下子直接就让墨子把他荐到齐国去呢?也许先生觉得为了孙膑能够更完善,有必要让他经过这样的一段磨练。同时,为世界除去一个贪得无厌,损人利己,真正是人类渣滓的庞涓。孙膑留下了孙武兵法十三篇,这是非常大而久远的贡献,同时也留下了《孙膑兵法》(1972年在山东出土,440多片竹简,11,000多字,分卅篇。)如果他真的是最后和鬼谷先生一同到海外的一个岛上,安享余年,倒真是悠哉游哉,他们就真是神仙般的人物,过着神仙般的生活。既浪漫,又敦厚。既逍遥,又朴实。
 楼主| 发表于 2014/3/5 22:09:59 | 显示全部楼层
6.旷兮,其若谷。
旷”是开广,引申为胸襟,度量,要有深谷一般的容纳量。关于“胸襟度量”已经讨论过不少,相对的是鼠肚鸡肠。世界上没有一个鼠肚鸡肠的人物不是自己把自己埋葬掉的。
以上三点,都是谈到“士”的人际关系。从自己出发,通过别人,培养向心力,影响力和亲和力,作为保证最大成功的柱石。
7.混兮,其若浊。
老子用这句话来殿后,是有很特殊的意义的!在这个污浊的世界里,没有一处没有红尘。伯夷、叔齐,以周武王革命是“不义”,就不食周栗,只有双双在首阳山饿死。介子推以晋国诸臣争功夺利为耻,只好在绵山烧死。柳湘莲突然讲究起尤三姐的清白来,只有逼成一死一疯。而梁红玉帮着丈夫,击鼓退金兵,保住大宋半壁江山。历史歌颂她还来不及,谁还去究问她的出身。郑板桥的名言:“难得糊涂”,真是一针见血之谈。老子用“混若浊”来告戒士人,不能太狷介,自命清高。否则就是决裂性的大悲剧,天下谁家没有一本难念的经?即使自己是个十分清白的人,难免周围就有不怎么清白的人在,何况人世间,哪里去找完全圣洁的天使?为了存活,为了完成更大的使命,住在高楼大厦和猪圈里,相去几何?好酒好肉与猪屎猪尿,又相去几何?《吕氏春秋》有:“察见渊鱼者不祥;智料隐慝者有殃。”对很多事就得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是千万弄清楚不得的。因为,越搅越混,就不可收拾了。美国俗语叫做:“ Don't open a can of worms.”
不过,谁不愿意自己是清白的?谁不想世界不是污浊的?然而现实还是现实,需要委婉一点,只要本心不坏,亦情有可原。但是老子还有后面的建议,他说:“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动之?徐生。”他用水来作比喻,浑浊的水,只要能让它静下来,慢慢的浊者沉淀下去,清者自然浮现出来。如果继续安静下去,不去搅动一下,清者就更会一直慢慢新生。换句话说,只要你不故意去打开那罐子的虫,虫就永远在罐子里,不会害到人的。少安勿躁,心平气和,浑浊之水,自然慢慢变清。接着他又说:“保此道者,不欲盈。夫惟不盈,故能弊不新成。”因为“士”的最大目的就是:成功。上面七个“兮”是“士”成功的保证。但是成功后的最大危险是“自满”(盈),自满的结果,很可能弊病丛生,以至于前功尽弃。唯有不自满,才不会有新生的弊病。商鞅虽然能使秦国富强,而自己落得五牛分ㄕ,不是自满的结果吗?
 楼主| 发表于 2014/3/5 22:11:21 | 显示全部楼层
经济
经济这两个字连用,最先是“经世济民”比较笼统的意义,也是形容一个人的抱负的用辞。近世以来,“经济”成了一个专有名词,也是一门单独的学问,如“经济学”是。“经济”的意义包括了从个人的营生,到国家富强的营运,都是人类的经济行为。经济学则是去研究怎么才能把人类的“经济行为”发挥到对人类最有益的最大极限。其研究的趋向大体分为:宏观的经济学与微观的经济学。其中再分各家各派,林林葱葱,蔚为大观。现代“管理学”兼领“宏观经济学”或“宏观经济管理学”又是一种新动向。中国的微观经济学中,自古以来,就有着非常丰富的经验和资料。从远古的范蠡到近世的徽商,都显示着异常成功的先例。然而,中国的“宏观经济学”理论和经验之丰富,可称在世界历史中首屈一指,远非其他世界文明国家所能比拟的!
现代“经济”之大者,举凡资源(包括物质资源和人力智力劳动资源),投资,制造,贸易,市场,利润...以至于股票市场,利息高低,货币价值,税率税制....都是经济管理者所日夜操心的课题。质言之,经济可以称为人类政治,社会,文化的重心,一切都以经济的马首是瞻,譬如为了“石油”的争夺,人们可以不惜生命、名誉,无所不用其极。二十世纪后期,由于现代资本主义的一般信念成为举世的“普遍信念”,认为经济的发展,在于争相发明、制造“怪异奇巧”,并鼓励人们消费(你没有钱消费,我-资本家-借钱给你消费,一边赚商品的钱,另一边赚贷款利息,两头通吃。)以至于浪费为手段,以达到为少数人谋求富裕为目的。于是“开发”就成了最时髦的口头语,好象不开发就是沦落的同义语。从另一面看,有些时候,“开发”又成了“策略”上的运用,譬如美国不开发自己本土的石油,而去鼓励别的国家大量开发,以最廉价格进口。等到有一天,别人的石油用尽了,世界上只剩下美国独领风骚。其他类推。因此,“经济”的内容又不仅限于经济之经济了。
在现实的资本主义经济体制里的普遍信念,其特点如下:贪婪是善(Greed is good),资本家减税或免税,剥削与奴役是合法的(不包括合理),少数人富裕是正常的,鼓励(甚至威逼利诱)大众无限量的消费,大量培养科技人员(发明、制造怪异奇巧),以政治或军事力量搜刮资源,大批量工业制造(工业化或工业主义),不顾破坏生态环境(工业制造到别的国家去,既能利用当地廉价资源,又能损耗当地国潜力,更又能减少本国污染,保护本国生态环境。),利润(不择手段的攫取)即是正义,融资(鼓励债台高筑和以债养债),贸易至上,市场占领胜于军事占领,贫富极端化是必然的必须容忍的现象,...。在人类有史以来,没有这样明目张胆过,也没有这样快速施行过。如同乌黑的灭门魔使打扮为窈窕淑女,招摇过市,飞驰而来。
兹就“发明、制造怪异奇巧”一项,举一个简单的例证。大学教育制度配合资本主义要求(其实是资本主义的教育制度):其欲获得博士学位者必须有新的创建。就是鼓励“标新立异”,不然就没有学位可言,更没有专利权的获得与保障,更何谈名利双收。因此,科学人员挖空心思去搞“怪异奇巧”。譬如“黄豆”,近来被发现对人类有很多好处,单从健康方面说,就有防止乳癌与前列线癌的特效作用。中国人传统喝豆浆,吃豆腐和豆类制品,所以中国人在临床上,对名列前茅杀人凶手的上两种癌症,比起西方来,微乎其微,几乎不存在。美国人素来瞧不起黄豆,根本就不去吃它。种了黄豆,不是喂牲口,就是外销。为了大批量生产,在芟除杂草和扑灭昆虫禽鸟方面必须动脑筋。于是研究人员想到了从基因上下手,把毒素注入黄豆基因,效果非常突出。黄豆苗居然能毒死周围的杂草,同时能毒死想要侵犯它的各种昆虫禽鸟,解除了种植者的一大烦恼。这种生物工程的基因改造,虽然有其成功的一面,试想黄豆居然毒到能自动毒死顽强毒杂草与昆虫,那么,人与牲口吃了会不会中毒呢?当然发明者和创作者都一口否认,可欧洲人却断然拒绝进口美国黄豆。跟着医学界发现,吃了美国黄豆显然使人体甲状腺发生病变,并且致癌,而中国黄豆却从来没有过这样的危险副作用。美国人现在知道了黄豆的好处,在一般超市里都卖豆浆,豆腐和其他黄豆制品。但都标明了是“纯自然生产”(organic),美国人不吃基因改造过的黄豆。他们吃黄豆原是为了避癌,岂肯去吃反而致癌的“改良”黄豆,而大批的美国改造黄豆都是外销!是谓:毒死人不偿命,还要赚大批外汇。由于美国人民对基因改造食物很有疑忌,吵闹的结果,于是政府折中让步,法定:如有在美国国内超市出售基因改造食品者,必须在明显处标明标签,使购物者知所选择。
谁心里都明白,世界上的资源有限。在“进步”工业化的迷信和现实资本主义的信念下,飞快加速的破环自然生态环境,同时,也加速损耗使有限的资源大量加速缩减。有人发表探测太空的感想,认为去发现那些“死去”的星球和它们死去的原因,其意义比什么都更重要。因为我们这个地球也正在加速朝向“死亡”迈进,不久地球就会象那些死去的星球一样,资源耗尽,连起码的“水”也枯干了,即将成为一片死寂。然而,言者谆谆,听者藐藐。正如古语所说:不见棺材不掉泪,不到黄河不死心。这个地球之所以能够如此美丽丰富,正如老子说的: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生之,畜之,长之,育之,成之,熟之,养之,覆之(《道德经》51章),费了不啻千万年的氤氲涵育的功夫,才得有今天,而被人类糟蹋,几年,几十年之间,就能被人损耗破坏殆尽,真可说是罪恶之极。如果现在有人,以清醒的头脑,智慧的思想,正义与大无畏的肝胆和一点自尊心,把“保住资源”,保住“生态环境”作为发展经济的首要考虑,就是:功德无量。
老子的经济思想是很周详的,面面俱到,可以分成三部分来看。第一部分讨论经济的社会主义原理,第二部分讨论搞不好经济的障碍,和第三部分是经济重要施行方法--节省原则。
 楼主| 发表于 2014/3/5 22:12:11 | 显示全部楼层
社会主义原理
老子看宇宙是一个大生命体,是活的,是动的,是不停变化的,是可以认知的,可以言说的,也是可以实行的。人是大生命体的缩影,是个袖珍小生命体,是大生命体的微观结构。而宇宙是人的宏观世界,放大的结构。因此,人和宇宙之间的关系是密不可分割的。从个人到社会到国家都是在同一个原理之下的产物。凡有生命的东西都在宇宙宏观机制下,按照同一种原理、规律运行。生命体既然是活的,变动的,它就不会是一成不变的,永恒不动的。老子在许多处都不承认人生是必需绝对完全完美无缺的,所以他强调“大成若缺”(《道德经》45章),“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弊则新”“少则得”“多则惑”(《道德经》22章),缺,曲,枉,洼,弊,少等概念的重要作用。因此,生命之道,就是在自然而然中,不断的追求“平衡”。生命之所以能存活,最要紧的是要一直不断的,随时随地的调控,匡正,整合。他说:“天之道,犹张弓欤!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77章)这是一个极大的宇宙原理和定律。有人说:道家提倡“缺陷美”。事实上,从辩证的眼光来看,事物要是真的完全完美了,那就是停止,就是丑陋的死亡。这个宇宙的运行,就是万物都在追求它们内在和外在的“平衡”。
在经济社会来说,可能会出现两种情况。一是:天之道;一是人之道。前者的原则是:损有余以补不足;后者的原则是:损不足以奉有余(77章)。老子接下去再强调了一句话:“孰能损有余以奉不足于天下?唯有道者!”就是:谁才能够明白“损有余以奉不足”的这个道理,谁才能够推行这个道理,谁才能够依照这个道理去做。在这个世界中,只有“有道”的人才能够!真是一个了不起的宣言!
什么叫做:“损不足以奉有余”?就是在经济社会里,把穷人的体力,金钱,维生资料,用各种巧妙的方法攫取过来,让穷人一直穷下去,甚至于更穷,就是穷得死了也无所谓,让富足有余的资本家更富足,更享受,更豪华。用现代的名词来说,就是:“资本主义”。接下来,很明白,那么“损有余以奉不足”,就是社会主义。譬如,美国现行的“累进税制”,是窃取了马克思主义中的一个重要原理。搞资本主义是人类中一些人的小聪明,它也能造成暂时的繁荣气象。不过它的结果是把人类带进“灾祸与死亡”。社会主义是宇宙的大道,也是正确的康庄大道,是不能违反的。谁要是违反了,就必定遭到“灾祸与死亡”。老子认为:唯有“有道者”才能够明白这个大道里,才能够实行,做到,才能够把人类经济社会带进永久不败的繁荣里。从辩证逻辑来看,社会主义是“正题”,资本主义是“反题”。
市场经济”就是资本主义经济。而中国现行的是:“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从辩证法来说,它是个合题。这是人类历史里的新尝试。它是合理的,也是合乎辩证法的。既是合乎辩证法,就是合乎老子的。从理论上来说,它是人类经济学上的新高峰。不过,在过程中,必需不断的、随时随地的调控,匡正和整合,其目的是:“长治久安”。
 楼主| 发表于 2014/3/5 22:12:53 | 显示全部楼层
搞不好经济的障碍
老子主张,人要不死,就必先要不病。怎么才能不病呢?就是不断的、随时随地的“病病”。病病的前一个病字当动词讲,就是祛除疾病的意思。所以他说:“夫惟病病,是以不病。圣人不病,以其病病,是以不病。”(71章)。人吃五谷杂粮,没有不生病的,人类的经济行为也是同一个道理,不可能不出毛病,而是要一直不断的,随时随地的匡正它的偏差与违反规律的点点滴滴。老子谈到经济病时,并不去责怪人民,却一贯地把责任加到统治者的头上。从此看来,古今中外,再没有一个人比老子更爱人民,专为人民讲话的。1.第一个毛病是:“人民贫穷”。他说:“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57章)。人民贫穷是经济上的一个大毛病,可是毛病的最大由来是因为“天下多忌讳”。他没有说人民贫穷是因为他们的命不好,或是因为他们太愚笨,太懒惰,或是主义不好,制度不好,干部办事不力。而他是说:“天下多忌讳”。天下多忌讳是政府的法律太繁杂,禁令太多。整句话是说:“政府统治者的禁令越多,则人民就越贫穷。”政府的行为,不过是令行与禁止。根据王注:“所畏为忌,所隐为讳。”就是说,使得人民畏首畏尾,碍手碍脚,不能正常发挥他们的智力体力,由是经济不能发展,长此以往,自然陷于贫穷。殊不知,政府最高明的办法,就是不动声色的去“宏观调控”,政府千万不可自以为是的出头乱出主意,也不要揠苗助长。人民自己知道什么对他们最有利,如果条件不限制,他们自然就会去努力。人民一旦有了自动自发的机会,就绝对不可能再贫穷下去的。2.第二个毛病是:“人民饥饿”。他说:“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75章)。这是说,政府的税制不合理,就会直接影响到人民的生产,而使人民没有饭吃。在过去中国历史里,只要朝廷一出“计臣”,接着就必然天下大乱。计臣就是为朝廷出谋划策去压榨人民来筹款的人物。朝廷一味奢侈浪费,做出许多不合理,不该做的事,钱不够花,就到百姓头上去动脑筋。上头要一个钱,到了百姓头上就成了十个钱百个钱。逼到人民鬻妻卖子都不能应付,最后就只有造反,于是天下大乱。最明显的例证是:自称为“朕非亡国之君”的崇桢皇帝,一辈子自以为是的做错了很多事情。其中一着是:人民一再困于重税盘剥,妻离子散之下,他还下“暂累吾民一年”的加税之诏。而李自成那边却高妙的打出了“迎闯王,不纳粮。”的口号。试想在这种情形下,崇桢的地位还能保得住吗?3.第三个毛病是:“怪异奇巧”。他说:“人多技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57章)。现实资本主义的大本营是美国,大力鼓励“怪异奇巧”,最新发明的东西日新月异,简直没有人能真正跟得上。而美国除了少数大资本家是富裕的外,所有的人民都被盘剥得“寅吃卯粮”,个个负债累累,大人孩子都是债台高筑。据报导:美国人民平均负债额是,每人六千美元。大家把孙子的钱都预先花光了。落得是一国大穷,小穷的叫花子。许多有良心的经济学家,都在不断大声疾呼:美国已经陷得太深,其经济前途的危机极其严峻,这个现代的“罗马帝国”,若不及时悬崖勒马,就会忽然全面崩溃。4.第四个毛病是:“经济败类”。他说:“大道甚夷而民好径:朝甚除-大兴土木盖造宫殿楼台(1),田甚芜-良田被占,农民失所(2),仓甚虚-粮食武备储备不足(3),服文采-人民趋尚浮华(4),带利剑-当众炫耀自己-如开名贵豪华车,当众猛打手机等(5),厌饮食-大吃大喝(6),资财有余-荷包凸凸-如猛耍信用卡(7),是谓盗夸,非道也哉!”(53章)。这是说:本来大道是很平坦的,偏偏有人喜欢走捷径。于是他们就去大兴土木,盖造宫殿楼台(朝甚除),跟着是农田都荒芜了.....。一共七个现象,把一个好好的经济社会变成了“败类”的“强盗社会(盗夸)”。败类的第一个现象,就是大造宫殿楼台。古时候,一个城市里顶多有一家大兴土木,一个国里,有一个皇家大兴土木,就不得了,就足以亡国灭家。现代,一个城市里,大家争先恐后的大建高楼大厦,越造越奢侈豪华,真正有这个必要吗?因为大兴土木是耗费资源最厉害的行为,而更有进者,一旦大兴土木,贪污腐败也必随时跟进,猖狂肆虐,祸害无穷。所以老子把它列为七种拖累经济的败类行为之第一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民间中医网论坛 ( 黔ICP备19001372号 )

GMT+8, 2024/12/23 00:41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