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加入
查看: 8886|回复: 11

请教:“一剂知、二剂已”这话是出自什么地方?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29 12:12: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南齐云 于 2014/1/29 12:13 编辑

“一剂知、二剂已”这句名言,中医人都众所周知。但,不知这话是出自什么地方?本人一直没有查到。若哪位高人知晓,望予指点告知。先谢谢了!

此外,对“一剂知、二剂已”这句话的解释,一般是认为是“服一剂便知道有没有效,、服二剂便病愈了”的意思。
但,“已”是“止”的意思,而按前面用“知”的语法,“止”则好象不是指病愈之义,而是指医生的行为——我理解是这个“以药试病”的法子,一剂你就应知晓了,而最多用到第二次,就应不须再用,也不能再用了!

现在有的庸医开药,因心中对病机并无逻辑思路,全凭碰运气,故一次不行,改方再开,再不行,又改续开,开了五、六次的也不鲜见。而这“一剂知、二剂已”便是对医生开方的一种限定,因为,古代中医医术精湛,因而,虽然一次就开药中的的情况,也不少,但,由于病症所显证状,常有重迭,不易一次即辨准,但以一次服药测试后(最多二次测试),则基本能让医生清楚病机何在了。

因此,这“一剂知、二剂已”的名言,其中的“已”,不应是病“愈”之义,而是“为止”的意思。

这个思考,符不符合“一剂知、二剂已”一话的原意呢?故我想查查这话的来源。但没能查到,特在此求教高人。
发表于 2014/1/29 14:28:5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xiujin 于 2014/1/29 14:30 编辑

回复 南齐云 的帖子

一剂知,二剂已,指的是经方治疗感冒而言。1两是15克,这样大青龙汤就是:麻黄90 桂枝30 甘草30(炙) 杏仁四十枚(去皮尖)
生姜45(切) 大枣十二枚(劈) 石膏90到120(碎) 但是,现在一般医生也不敢使用这么大的剂量,用量达不到,药效当然也受影响。

现在的人多是房事,熬夜,暴饮暴食等所致的慢性虚劳病是不可能一两剂药就好的。
发表于 2014/1/29 16:35:19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4/2/5 19:14:01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剂知,二剂已”这句话,在不少医案里都可见到,有的后面还有“不必三剂”这句话。所谓“知”,是所服药物使病情好转;如果服药后毫无反应,可以说“不知”。“已”,是完结,是病已结束,即病愈。这“知”和“已”,都是指疾病而言,并非指医者。故“一剂知,二剂已”只不过对治疗效果的描述,并非对医者的要求。由此看来,研究是谁首先说这句话,还有必要吗?
 楼主| 发表于 2014/2/6 11:4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ligts 的帖子

谢谢指教!

但,我为何想找出此话的出处,是想了解此话的准确含义。因为,上面我已说了,“一剂知,二剂已”这话,在语法上看,可能存在另外的含义,因话中的“知”与“已”(已,是“止”的意思),按语法逻辑,只能是指操作者即医生的观察与措施,而不是指疾病的状况。若是指疾病的状况,“知”与“已”不在同一逻辑内。

古代中医学即有“以药试病”的诊断方法,因为,不是所有的辨证方法,都能看清病机所在,因而需要用服药后的反应,来准确探知病机。但,这种测试,不应过多,顶多“二剂已”。
而现在,一而再,再而三,不断换方的医生,不是少数。这样做,显然有违医理。

之所以想看看此话的原义如何,就是想证实,其中有没有“以药试病”的意思?
后人的理解,毕竟容易望文生义,或见仁见智。


发表于 2014/2/6 20:38:2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南齐云
如果不考虑语境,南先生所说有一定道理。但是“一剂知二剂已”这句话,往往出现在医案后或介绍验方之后,用南先生的理解就说不过去。
说“知和已不在同一逻辑”,我不理解是指什么,可能是对“知”这个字我们理解不同吧?据我理解,“知”,原是指人对外界事物有所感受,这里引申为疾病对药物有所反应,这种文法,古文里很常见。
疾病是复杂的,作为医生,能够做到“投匕而痊”当然最好,但三、四剂就能使久卧病床者有所起色,也是难得的好医生,用二剂为限,似不合情理。我还未见古人有此一说,或许是我孤陋寡闻吧?
 楼主| 发表于 2014/2/6 22:03:3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南齐云 于 2014/2/6 22:04 编辑

回复 ligts 的帖子

谢谢回复!

你可能对我说的理解有误。
对“一剂知,二剂已”这话,我正是认为可能人们对其理解为“二剂愈”,是搞错了。而我认为这“二剂已”,应是对“以药试病”操作次数的最大限度,二剂试了,就必须停止再试。而不允一而再、再而三的以药试病。

在“一剂知”中的“知”,与“二剂已”中的“已”(即“止”的意思),都是医生应掌握的事。所以,“知”与“已”,二者是在同一逻辑内。而若将“已”理解成“愈”,那么这“愈”就不属医生掌握的事,而是病情的客观反应情况。而这医生的“事”与客观病情,则不属语气的同一逻辑之内。


想研究这“一剂知,二剂已”的来源,就是觉得这话若真是按我的理解意义,那就表明,古代中医学的操作,是有明确程序,而并非可任意行事的。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只能在诊断时可以存在,一旦进入治疗操作,就须按规则行事。

探研这话,也不是想咬文嚼字,而是在学习药的五味与五脏之关系时,发现用药测试,的确能帮助人们探知病机。

当然,因为我不知这话的来源,故也不能贸然说这话,就是我的这种理解意思。故发贴请教。
发表于 2014/2/8 10:25:3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南齐云 的帖子

中医没有“诊断用药”,所谓“以药试病”,都是试病与治病同时进行的。初诊时,开出的方子,既是治病,也是试病,药是医生据病情开的,他的主要目的是治病,如果第一剂即见效,那药是治病;但无论多么高明的医生,也不敢说自己的妙手一触即可回春(除非他是拍胸口说大话的江湖郎中),所以我们经常听到医生把方子递给病家时说“试试看”,那是试病。故此,在未弄明治病方法前,是治病还是试病,不容易分清的。要限定试病只能二剂,那就等于说如果服了二剂之后病还未有起色,医生就不要再给这病人看病了。南先生是不是这个意思?


南先生说“‘愈’是病情客观反应情况”,但“知”也是病情客观反应呀,(具体解释见我第二次回复),照南先生的标准,则应“在同一逻辑内”,为什么说“不属语气的同一逻辑范围之内”?难道南先生认为只有人才会知,病不会知,所以坚持认为“知”是“医生的事”?
 楼主| 发表于 2014/2/8 11:19:1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南齐云 于 2014/2/8 11:21 编辑

回复 ligts 的帖子


此问题,待我再细细思考。谢谢指教!
遗憾我还是不知此话的出处。
发表于 2014/2/26 02:44:34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句话出自《黄帝内经 素问 腹中论》,“黄帝问曰:有病心腹满,旦食则不能暮食,此为何病。歧伯对曰:名为鼓胀。帝曰:治之柰何。歧伯曰:治之以鸡矢醴,一剂知,二剂已。”腹中论的语境很具体,后世把这句话升华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民间中医网论坛 ( 黔ICP备19001372号 )

GMT+8, 2025/1/8 19:16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