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加入
楼主: 水中火

误用麻黄汤救逆案(答案已公布)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18 09:14:15 | 显示全部楼层
少阴感寒,入里化热,患者已有肺热症状,可用麻黄细辛附子汤合麻杏石甘汤



发表于 2014/1/18 12:08:40 | 显示全部楼层
发汗病不解,反恶寒者,虚故也,芍药甘草附子汤主之。
发表于 2014/1/18 13:57:50 | 显示全部楼层
病在少阴四逆汤
发表于 2014/1/18 14:02:06 | 显示全部楼层
怕冷,无汗,鼻塞,喉咙痛。病在太阳,阳明。葛根汤主之。
发表于 2014/1/18 16:53:2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水中火 的帖子

患者说今天眼睛和头都不疼,就是腰疼,不敢动.
伤寒论原文第174条:伤寒八九日,风湿相搏,身体痛烦,不能自转侧,不呕不渴,脉浮虚而涩者,桂枝附子汤主之。若其人大便鞭,小便自利者,去桂加白术汤主之。
我选桂枝附子汤。

 楼主| 发表于 2014/1/18 20:15:3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xihuangzhongyi 的帖子

就诊记录,你都看了吗?患者就腰痛???
发表于 2014/1/18 21:21:3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gadfly_gz 于 2014/1/18 21:25 编辑

患者无热恶寒而咽痛,属少阴。以麻黄汤强发汗,而患者里虚,故无汗。需先实里,宜四逆汤。
发表于 2014/1/18 22:03:2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lanhaicx 于 2014/1/18 22:33 编辑

又把伤寒论丟了 o(︶︿︶)o 唉!
83、咽喉干燥者,不可发汗。
以咽痛为主的这种病,临床大概都不能发汗的
87、亡血家,不可发汗,发汗则寒栗而振

病人可以考虑小柴胡和解
因为已经出现目疼现象 风热已经上头
这时候温燥病 就出来了

封髓丹也出来了

这两个方子得注意

喉咙会疼还是考虑养血为主
目疼考虑小柴胡 和解 不能发汗
厥阴考虑柴胡桂枝干姜汤 去干姜  

目前病例 个人推荐最初用 封髓丹

85、虽身疼痛,不可发汗,发汗则痉。


“虽身疼痛”,身疼痛是表证的证候了,虽然有身疼痛也不能发汗,汗出则痉,他阴血虚,你再夺其汗,这个肌肉组织更枯燥了,完了就要抽。痉,这是一种病名,就是现在咱们说抽,厉害了就是背弓反张,这都是肌肉不和了。肌肉不和有多种原因,这个就是津液、血液枯燥的这种不和。


发表于 2014/1/18 22:04:30 | 显示全部楼层
鼻 流 清 涕

按鼻流清涕一证,有从外感而致者,有从内伤而致者。

从外感而致者,感受外来之客邪,客于肺经,闭其清道,肺气不得下降,清涕是出。其人定现发热,恶风、恶寒,头疼身痛等情。法宜宣散,如桂枝汤、麻黄汤、葛根汤之类。

从内伤而得者,由心肺之阳不足,不能统摄津液。而清涕出。市人称为肺寒,称为陈寒,由其不知阳衰而阴寒即生也。肾络通于肺,肾阳衰而阴寒内生,不能收束津液,而清涕亦出。其人定无外感足征,多困倦无神,或忿嚏不休,或畏寒,或两脚冷,法宜扶阳,如麻黄附子细辛汤、姜桂汤、阳旦汤之类。若久病之人,忽然清涕不止,又见壮热,汗,气喘唇青,脉劲浮空,乃亡阳欲脱之候,争宜回阳。缓则不救。然亦十中

- 22 -

仅救一二。[眉批]知非氏曰:夫涕,本脏腑所生,皆阴类也。《经》曰:水宗也,积水也。积水者,至阴也。至阴者,肾之精也,指涕泣而言。又曰,宗精之水,所以不出者,是精持之也,辅之裹之,故水不行也。指平人不流始涕而言。又曰:涕泣者,脑也。脑者,阴也。髓者,骨之充也。故脑渗为涕。志者,骨之主也。是以水流而涕从之者,其行类也。此指人之所以有涕而言。以外感论,客邪中其经,闭其清道,则阳气并于上而下降,阴气并于下而不升。阳并于上则火独亢也。阴并于下则脚寒,脚寒则胀也。夫一水不胜五火,故鼻流清涕,盖气并于鼻,冲风涕下而不止。以内伤论,夫水之精为志,火之精为神,七情所感,神志纷弛,水火不济,阴精失守,久而津液无所统摄,故清涕亦出。此神之伤,志之夺也。钦安论治,洞达本原,明晰旁流,推及渊浊二证,甚则流红,皆此物此志也,学者入理深造,譬[1]之射矢诸正鹄,医之正宗在此。

查近来市习,一见鼻流清涕,不分内外,一味发散,多经参苏饮、人参败毒、九味羌活、辛夷散等方,外感则则可,内伤则殆。

其中尚有鼻渊、鼻浊二证,俗云:,髓之液也。不知髓乃人身立命之物,岂可流出乎。然二证虽有渊渊者,流清涕,经年累月不止。浊浊者,其色如米泔,或如黄豆汁,经年累月不止。之分,缘由素禀阳虚,心肺之阳衰,而不收束津液故也。不能统摄津液,治之又一味宣散,正气愈耗而涕愈不休。清者,肺寒之征;肺阳不足也。浊者,肺热之验。但肺热者,必有热形可征,如无肺热可征,则是上焦化变之机失职,中宫之土气上升于肺,肺气大衰,而化变失权,故黄涕作。治之须有分别。予治此二证,每以四砂一两、黄柏五钱、炙草四钱,安桂、吴萸各三钱治之。一二剂即止。甚者,加姜、附二三钱,屡屡获效。即甘草干姜汤,加桂尖、茯苓亦可。

又尚有鼻血一证,有由火旺而逼出,定有火形可征,如口渴饮冷,大小便不利之类。法宜清火攻下,如大小承气、犀角地[2]黄汤、导赤散之类。
发表于 2014/1/18 22:08:41 | 显示全部楼层
昨天一冷一热的 虽然非忽冷忽热 也是寒热往来造成的 病人恶寒 得解表
但本身阴血虚 血虚生风 风热上头 目窍
误用麻黄汤补救法应该是茯桂计 但本身还有热 肝开窍目 必须先和解 急着治标
柴胡计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民间中医网论坛 ( 黔ICP备19001372号 )

GMT+8, 2024/12/22 11:25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