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加入
楼主: sissyzly

老年退行性关节炎秋冬复发,行走困难,各位前辈有什么好办法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26 23:07:59 | 显示全部楼层
一般舌下尖部是看不到静脉曲张的,你妈妈露出的半部以显示曲张到了舌下的舌尖部,那我猜舌根部曲张应该很厉害的。所以我说不是最近才这样的。你可以和自己和别人的对比一下就知道了。
 楼主| 发表于 2014/1/26 23:12:57 | 显示全部楼层
刚才看过没那么厉害了,之前她血压高时,舌头反不过来,今天好多了,热则筋萎.
 楼主| 发表于 2014/1/28 22:39:03 | 显示全部楼层

调整思路

本帖最后由 sissyzly 于 2014/1/29 21:55 编辑

服上方后,一直有个症状,服药后太阳穴及头背后至颈上隐隐疼,心脏跳得略快,但不影响睡眠,舌苔转薄,仍舌润,舌质淡红,薄白苔,大便正常,比较顺畅,今天血压上午152/84,下午146/84,思疑前方乌梅酸收太过,是否如我妈这样痰湿类高血压病人不宜,明天去乌梅在看看如何.
1.29日方
制首乌30 杜仲25 夏枯草30  灸甘草18  黄芪30  桂枝10 炒干姜10    浮萍18  麦冬12  地龙20 白芍20  枳壳18 丹参30
鸡血藤30 丹皮18  白术25  杏仁15 法半夏14  茯苓30   柏子仁18 北沙参30  煅牡蛎24                                1剂






 楼主| 发表于 2014/1/28 22:41:26 | 显示全部楼层
江海点评下,为什么会隐隐头痛,她从前只是头上戴帽子,没试过脑后少许痛,她自己说她从小不喜酸味,是我喜欢,说她不需要这个乌梅,意见多多!一定要加柏子仁!
 楼主| 发表于 2014/1/28 22:43:23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过她一边照着镜子,一边告诉我,她脸上的斑又淡了,要求真是高,恨不得马上脚能走,不过这次她的脚确实来得慢,血压也没从前稳定,说我大不如前.
 楼主| 发表于 2014/1/28 22:43:52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过,攻了那个痣,是非常高兴,继续念还有两个.
 楼主| 发表于 2014/1/28 22:58:38 | 显示全部楼层

乌梅各家论述

本帖最后由 sissyzly 于 2014/1/28 23:03 编辑

【性味】味酸;性平

【归经】肝;脾;肺;肾;胃;大肠经

【功能主治】敛肺止咳;涩肠止泻;止血;生津;安蛔。主久咳;虚热烦渴;久疟;久泻;痢疾;便血;尿血;血崩;蛔厥腹痛;呕吐;钩虫病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8-1.5钱;或入丸、散。外用:煅研干撒或调敷。



【注意】有实邪者忌服,胃酸过多者慎服。



【各家论述】

1.《本经》:主下气,除热烦满,安心,肢体痛,偏枯不仁,死肌,去青黑痣、恶肉。
2.《别录》:止下痢,好唾口干。利筋脉,去痹。
3.陶弘景:伤寒烦热,水渍饮汁。
4.盂诜:大便不通,气奔欲死,以乌梅十颗,置汤中,须臾挼去核,杵为丸如枣大,纳下部,少时即通。擘破水渍,以少蜜相和,止渴。霍乱心腹不安,及痢赤、治疟方多用之。
5.《本草拾遗》:去痰,主疟瘴,止渴调中,除冷热痢,止吐逆。
6.《日华子本草》:除劳,治骨蒸,去烦闷,涩肠止痢,消酒毒,治偏枯皮肤麻痹,去黑点,令人得睡。又入建茶、干姜为丸,止休息痢。
7.《本草图经》:主伤寒烦热及霍乱躁('躁'一作'燥')渴,虚劳瘦赢,产妇气痢等方中多用之。
8.《用药心法》:收肺气。
9.《纲目》:敛肺涩肠,治久嗽,泻痢,反胃噎膈,蛔厥吐利,消肿,涌痰,杀虫,解鱼毒、马汗毒、硫黄毒。
10.《本草求原》:治溲血、下血、诸血证,自汗,口燥咽干。
11.王好古:乌梅,能收肺气,治燥嗽,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
12.《纲目》:乌梅、白梅所主诸病,皆取其酸收之义。惟张仲景治蛔厥乌梅丸,及虫NI方中用者,取虫得酸即止之义,稍有不同耳。《医说》载曾鲁公痢血百余日,国医不能疗,陈应之用盐水梅肉一枚,研烂,合腊茶入醋服之,一啜而安。大丞梁庄肃公亦痢血,应之用乌梅、胡黄连、灶下土等分为末,茶调服亦效。盖血得酸即敛,得寒则止,得苦则涩故也。
13.《本草经疏》:梅实,即今之乌梅也,最酸。《经》曰:热伤气,邪客于胸中,则气上逆而烦满,心为之不安。乌梅味酸,能敛浮热,能吸气归元,故主下气,除热烦满及安心也。下痢者,大肠虚脱也;好唾口干者,虚火上炎,津液不足也;酸能敛虚火,化津液,固肠脱,所以主之也。其主肢体痛,偏枯不仁者,盖因湿气浸于经络,则筋脉弛纵,或疼痛不仁;肝主筋,酸入肝而养筋,肝得所养,则骨正筋柔,机关通利而前证除矣。
14.《本草新编》:鸟梅,止痢断疟,每有速效。
15.《本草求真》:乌梅,酸涩而温,似有类于木瓜,但此入肺则收,入肠则涩,入筋与骨则软,入虫则伏,入于死肌、恶肉、恶痣则除,刺入肉中则拔,故于久泻久痢,气逆烦满,反胃骨蒸,无不因其收涩之性,而使下脱上逆皆治。且于痈毒可敷,中风牙关紧闭可开,蛔虫上攻眩仆可治,口渴可止,宁不为酸涩收敛之一验乎。不似木瓜功专疏泄脾胃筋骨湿热,收敛脾肺耗散之元,而于他症则不及也。但肝喜散恶收,久服酸味亦伐生气,且于诸症初起切忌。

按:但肝喜散恶收,久服酸味亦伐生气,且于诸症初起切忌。是不是因为肝久病者不宜?


 楼主| 发表于 2014/1/28 23:06:38 | 显示全部楼层

酸收太过,肝气不能升发,故头隐隐痛

本帖最后由 sissyzly 于 2014/1/28 23:08 编辑

应该是我配伍有问题,全方过于酸收,应加大黄连量,但不对,应乌梅量为黄连的5倍.
 楼主| 发表于 2014/1/28 23:14:18 | 显示全部楼层
可网上那位用乌梅治皮肤病的高手用得很自如啊,量很大啊,也没多少辛温的药制衡啊?何解?
发表于 2014/1/28 23:28:42 | 显示全部楼层
一种情况是药至病所,另一种情况是血液上冲。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民间中医网论坛 ( 黔ICP备19001372号 )

GMT+8, 2025/1/11 21:08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