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下海
由枯燥积累而成的乐趣才是真正的乐趣!由埋头为基础的抬头才是真正的抬头!
获得了执业中药师证书后,凭借我的社会关系和目前合理合法的条件,申办药房是很容易的事情。我打电话回家征求父亲的意见,父亲还是那句话“三十岁之前别想着自己干,你要学的还很多!目前医师资格证还没考到,纵然你的药房开业顶个屁用,谁来坐诊?可以考虑下海,借用药师身份到医院上班,然后找机会考取医师证……”
关键时候,父亲总能将我浮躁的心静下来,是啊!父亲说的没错,我开办国医堂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实现我当中医,为患者解除病痛的理想,光开个药店,再请人坐诊,与我的理想大相径庭。我还是得先考医师证!
我决定辞职,从药师做起。公司领导非常不理解,他们正准备将我升职而我却要离开。但我心意已决。好在新婚的妻子理解并支持我的决定。于是我离开了工作三年的城市,离开了心爱的妻子,独自一人闯荡上海,这个现代化的大都市……
在上海的高中同学崔浩热情为我接风,酒桌上听了我的打算,高兴地告诉我,第二天虹桥人才交流市场正好有医药行业的招聘会。
“看来我的运气还不错!”我笑着说。
“也不看看你是谁的同学!来来!祝你旗开得胜”他笑道。
我的运气还真不错,正如网上报道的一样,上海正好缺大量的执业药师,尤其是急缺执业中药师,招聘会上,有三家医院、十几个药房都在招执业中药师,我选择了一家小型的私立医院,我的医学背景加上几年的新药研发经验和参与药厂GMP认证的经历让我轻轻松松的争取到了中药房主管的职位。工作也非常轻松,主要是负责药材的验收入库、养护和一些日常的管理工作。
医院中医门诊就在中药房隔壁,有两个专家轮流坐诊,每天也就十来个病人,大多是老病号,也许是医院知名度不高,医院经营处在一种不稳定状况,熟悉了药房的所有工作后,没事时我总爱到隔壁的中医诊断室看看,看看上海中医的用药思路和特点。
上海的中医处方相对其他城市而言,用量有些偏小,比如砂仁用量3—5克、黄芪8—10克、当归5—8克、甘草3—5克……慢性病每次开药,每次一般是十剂,有些患者效果很好,有些则效果一般,也许是专家年纪大了,用药小心了些。而药房抓药的则说这都是太平剂量,反正即使治不好也吃不死人。专家总认为我们只是些略懂中药的毛头小伙,根本不把我们放在眼里,时常以专家自居,也许上海人排外思想太重吧!我私下认为。
一次机会,改变了专家对我的看法:
患者,女性,50来岁,头胀痛跳痛2月,伴目赤,心烦,血压160/95mmhg,专家切完脉,诊断为肝肾阴虚、肝阳上亢,处以如下处方:
天麻10克 钩藤10克 石决明25克 珍珠母25克
白芍15克 川芎10克 制首乌15克 龙胆草5克 甘草3克 十剂
患者服用前三剂后,症状明显缓解,服用第四剂开始出现周身不适,服用到第6剂,出现周身疼痛,借用患者的话说,“感觉体内有个东西在串,一会在上,一会在下,有时几个地方同时疼痛。”专家反复切脉,反复看处方,一脸茫然,也不知如何给病人答复。患者平时性情急躁,眼看病没好,反而增加一个新病,拉着专家的衣服说这是医疗事故,眼看事情就要闹大,我急忙站出来说:“别急!来!让我切切脉看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