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3/8/30 14:22:58
|
显示全部楼层
扬“道家文化”是中医发展的必要条件
道家文化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可以概括为两句话:“无为,而无不为”、“道法自然”。
“无为,而无不为”,很多人对此的理解为:什么也别做,等于什么都做了。
无为不是消极,而是一种出事的智慧和方法。
其实“无为”的真正含义为:不要刻意的去做,顺其自然去做事情。
用现代管理的话来说,“无为”就是不刻意的出台什么政策之类的意思。一旦刻意的去研究、施行政策,反而使人心变坏,天下大乱。
我从小在山里长大,看见山上的树木,不用去修枝剪叶,没几年都成了参天大树,很多都成了栋梁之才,而在城市里呆了这些年,经常看到园林工人给公园里的树修枝剪叶,每逢过节,还将树加工成特定的造型,是给树庆贺呢,还是给人庆贺?几年过去了,树不仅没长高长大,反而很多树处在半死不活的状态,每每看到园林工人的努力,我常常在想:“子非鱼焉知鱼之乐?”
一棵树的成长,“无为”而活,“有为”却死啊!
作为中医,我们很多时候都是在“有为”而做,非是“无为”而做啊!
临床上疾病的很多表现形式其实是身体的一种保护性反应,而我们常常不去深入思考,盲目的去针对这些表现形式而努力,违背一些基本的规律,看似在“治疗”疾病,其实是在“制造”疾病,背道而驰,适得其反啊!
为了说明这个问题,我举几个例子:
经常遇到咳嗽的小儿患者,家长不分青红皂白,立即用上镇咳的药物,小孩咳嗽好些了,但其他的问题接踵而来。
我常对这些家长说,“如果你炒菜,被油烟呛了,出现咳嗽,你会咋办?”
这些家长很自然的说,“那没啥事,咳几声,将油烟刻出来,不就好了?”
我反问道,“为什么被油烟呛了,你不喝点镇咳药呢?”
家长笑了笑,“被油烟呛了,喝镇咳药,怕是会坏事啊!”
是啊!我们被油烟呛了,都不敢喝镇咳药,为什么自己的小孩受寒了,出现了咳嗽,却强制性的给小孩灌镇咳药,而不是想办法帮小孩将体内的寒邪散尽呢?难道喝了镇咳药,不咳嗽了,小孩体内收的寒邪就会自然消失?这不是“掩耳盗铃”,这不是“有为”而做?
还有一些小孩饮食不节,消化不良,出现食积发热,而很多家长(包括很多医生)的处理办法是吃退烧药,今天体温降了,明天又烧起来了,反复使用退烧药,为什么不将体内的积食解决掉呢?“对症”治疗,就是针对“症状”来治疗,有多少是在“有为”而治啊?
其实再高明的医生对疾病的认识,都比不上人体自身对疾病的反应,人体的很多“症”,都是身体在寻求自救,都是身体在呼唤,而我们很多时候都没有静下心来听听,为什么身体会发出这样的呼唤?所做的工作不是去理会身体的呼唤,却是压抑身体的呼唤,掩耳盗铃,看似“症状”得到了改善,却是将身体从“这个不良状态”,推向“另外一个不良状态”,也许在这种盲目的推动下,机体状态越来越差,静下来想想,我们“帮了多少病人,又害了多少病人?”,我们不是在“制病”,难道是在“治病”?
道法自然!
其实很多时候完全不需要针对“症状”来用药,只需要针对脏腑,恢复脏腑的功能,让五脏之间相互滋生,而又能相互制约,很多疾病自然就得到了治疗,机体的和谐也很重要啊!
风、寒、暑、湿、燥、火,每一种邪气人体都有一套抵御措施,我们何须人为的去帮机体建立本不属于自身的东西呢?
看看麻瑞亭的书,一个“下气汤”,解决了很多常见疾患。如果你再深入想想,其实“下气汤”业不过就是顺应了五脏的规律用药而已啊。
随便百度一下小柴胡汤,就会发现一个小柴胡汤能治疗很多疾病,这是为什么呢?其实小柴胡汤的核心:疏肝和胃!
它不是在治病,而是在治人!
它不是在治人,而是在治五脏!
它不是在治五脏,而是在顺应五脏之性!
它不是在顺应五脏之性,而是行道啊!
这就是“道法自然”……
现在的人害怕生病,看见别人吃膏方,自己也去吃膏方;听见别人喝水排毒治病,自己也天天喝水排毒;听说“冬至进补”,于是一窝蜂的冬至进补……其实养生最好的办法,不是看别人怎么样,也不是听别人怎么说,而是问问自己的身体,细心体会自己身体发出的信号,顺其自然,不是向外求,而是向自身求,这就是最好的养生。
一个人最好的朋友是自己,一个人最大的敌人也是自己!追求养生,别忘了“无为,而无不为”。
中医看病,不是看你背了多少个方剂,也不是看你记了多少味药,更不是看你发表了多少篇论文,主持了多少个课题,关键是看你的思想是否与道家思想相吻合,行事有没有“背道而驰”,只要不背道而驰,距离成功就会越来越近。
背道而驰,就很难有到达目的地的那一天。
中医要发展,从事中医的人必须要了解道家文化,从道家文化的核心思想中提炼出自己的处事之道,总结出临床工作的应对之道。
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细心参悟人体气机的循环,这样才能感受患者体内气机的循环的失常,知“常”而明“失常”,顺势而为,无为,而无不为。
若不细细参详,看似循常规之道,却处处在做“有为” 之事,最终难成正果啊。
见痰休治痰,见血休治血,见汗不发汗,有热莫攻热;喘气毋耗气,精遗勿涩泄,明得个中趣,方是医中杰。
这不就是在行“无为”之事,这不就是在践“道法自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