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薏苡附子败酱散
【组成】 薏苡仁30g 附子6g 败酱草15g
【主治】 肠痈内脓已成,身无热,肌肤甲错,腹皮急,按之濡,如肿状。
【病案】 王某,男,35 岁,农民,右下腹持续性钝痛2 个月,于1992 年9 月1 日就诊,西医诊断:慢性阑尾炎急性发作。症见:腹痛隐隐,食欲不振,身无热,口不渴,皮色粗糙,舌质润,苔白,脉象滑数。证属肠痈后期热腐成脓。予薏苡附子败酱散化裁:薏苡仁12g,败酱草10g,附子3g,红藤30g,乳香、没药各6g,甘草3g, 水煎服,日一剂,七日为一疗程。治疗期间未应用其他药物。七日后二诊:腹痛消失,食欲转佳,舌淡苔白,脉象沉而有力,唯感右下腹不适。在原方基础上加生黄芪30g,去附子。水煎服,日一剂,连服三剂。B 超复查:阑尾周围液性暗区消失。 (摘自《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分析】 患者“右下腹持续性钝痛2 个月”,时间比较长。西医诊断为慢性阑尾炎急性发作,一般来说多判断为火毒内聚所引起的,可以考虑选大黄牡丹汤。观患者“身无热,口不渴”,似不属于热证,但察其脉数,也可能是因为火毒内聚,无以散发于外所致;“皮色粗糙”为气血凝滞于里,不得上荣肌肤所致;因瘀滞内结,不通则痛,故见腹痛,且因其病位偏里,故疼痛不是很明显,只是隐痛。所以本症是由于火毒聚于内,热腐成脓而发为肠痈。有痰热、瘀血内阻,胃口当然好不了,故有“食欲不振”。“舌质润,苔白”是因为火毒内聚于右下腹,而未来得及损伤津液,引起全身症状。
故用本方化裁,薏苡仁祛湿排脓;附子振阳能行气血津液而散结消肿;败酱草清热解毒,破瘀排脓,加用红藤增强其清热解毒之功,乳香没药化瘀止痛,甘草调和诸药亦能泻火。二诊时患者病情好转,故去辛热之附子,加用托里排脓之生黄芪,使瘀滞消,疼痛止,脓液净,故病告愈。
这里为什么不用大黄牡丹汤,原因有两点:其一,由于患者病情较久,已达2 个月,可能阳气受损(根据舌象),且外在的热象并不明显,妙在薏苡附子败酱散中加用了一味附子以振奋阳气,而大黄牡丹汤药力重,清热力强,恐其太过;其二,患者无便秘、腹痛难忍的表现,故不需要用大黄、芒硝之类药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