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加入
楼主: 仰望杏林

请大家学习由欧阳思清 管华全 刘华东 主编的《方剂学案例分析》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3/8/20 18:45:46 | 显示全部楼层
5  甘露消毒丹
【组成】  飞滑石450份  绵茵陈330份  淡黄芩300份  石菖蒲180份  川贝母  木通各150份  藿香  射干  连翘  薄荷  白蔻仁各120份
【主治】 湿温时疫,邪在气分,湿热并重证。发热倦怠,胸闷腹胀,肢酸咽肿,身目发黄,颐肿口渴,小便短赤,吐泻,淋浊,舌苔白或厚腻或干黄,脉濡数或滑数。
【病案】 宋某,男性,33 岁。2000 年6 月10 日初诊。因受凉后出现发热、畏寒,体温最高至39.8℃,伴咳嗽,咯痰,拍胸片示左下肺炎,先予以抗炎治疗效果欠佳,现又出现声音嘶哑,并逐渐加重。耳鼻喉科检查示:急性咽喉炎。继续抗感染治疗,并给予杜灭芬、沐舒坦、强的松、雾化吸入等对症治疗。发热、咳嗽、咯痰症状于1 周内渐消失,但声音嘶哑持续存在,说话时语音低微,旁人无法辨别语句。病后2 月余转中药治疗。入院时无其他不适,继续完善各项检查,除外其他病因,考虑其诊断慢性喉炎成立。症见:声嘶不扬,语音低微,舌质红、苔白腻,脉弦滑。诊为慢喉,风热袭肺之证。治以疏风清热、利喉开音之法,拟用清咽润喉方。处方:青果10g,玄参10g,板蓝根30g,广豆根10g,大青叶15g,锦灯笼10g,木蝴蝶2g,牛蒡子10g,薄荷(后下)6g,蝉蜕10g。水煎,分2 次服。服6 剂后无明显疗效,继续观察病情。再根据患者形体肥胖,声音嘶哑重浊,缠绵难愈,舌质红、苔白腻,脉弦滑征象,复辨以湿热内蕴之证,再立利湿化浊,清热解毒开音之法治之,以甘露消毒饮加减。处方:滑石30g,茵陈15g,黄芩10g,连翘15 g,菖蒲10g,白豆蔻10g,藿香10g,佩兰10g,薄荷(后下)6g,浙贝10g,射干10g,牛蒡子10g,木蝴蝶2g。水煎,分2 次服。服2剂后,声嘶症状减轻,6 剂后明显缓解,12 剂后声音嘶哑消失,发音恢复正常,与常人无异,腻苔转为薄白,查体无阳性体征,复查喉镜未见异常。继服6剂巩固疗效,痊愈出院,随访半年未见复发。  (摘自《江苏中医药》)
【分析】 慢性喉炎为现代临床常见疾病,病情缠绵难愈。本案患者起先罹患肺炎,据案中叙述,中医可辨为风热犯肺证,但其未采用中医施治,而是接受西医治疗。喉炎是肺炎经服用西药治疗后转变而来,作者起初辨为“风热袭肺之证”,可能是受之前的“左下肺炎”影响所致。从清咽润喉方组成看,包含了疏风清热解毒及清利咽喉药,这对于外感风热,侵袭咽喉所致的声音嘶哑、咽痛等疾患,肯定有较好疗效。但为何该患者“服6 剂后无明显疗效”呢?治不得法,故不能除之。考本案患者形体肥胖,易生内湿,加之外感风热,正如《外感湿热论》所云:“里湿素盛,外邪入里,里湿为合,在阳旺之躯,胃湿恒多;在阴盛之体,脾湿亦不少,然其化热则一。”“热得湿则郁遏而不宣,故愈炽;湿得热则蒸腾而上熏,故愈横。”(《湿热经纬》)所以,“复辨以湿热内蕴之证”,非常准确。作者对之前的“苔白腻”未予重视,而之后通过详加观察,却得出“声音嘶哑重浊,缠绵难愈”之证候特点,很显然,前后辨证变化的关键在于是否注意到“湿”邪的存在!这也充分说明了在临证时四诊诊察及证变方变的重要性。对于湿热病证,“徒清热则湿不退,徒祛湿则热愈炽”,而甘露消毒丹利湿、清热并重,同时注重了芳化行气之法,令气畅湿行。“温邪上受”,咽喉为肺胃之门户,故原方中还特别强调解毒利咽,如选用黄芩、连翘、射干、贝母。本案在原方基础上酌加牛蒡子、木蝴蝶等药以增强解毒利咽开音之力,并兼作引经之用,从而使其更加适合于治疗湿热化毒之喉炎。治之得法,故能“痊愈出院”。
 楼主| 发表于 2013/8/20 18:46:03 | 显示全部楼层
6  连朴饮
【组成】 制厚朴6g  炒黄连  石菖蒲  制半夏各3g  香豉  焦栀各9g  芦根60g
【主治】 湿热霍乱。上吐下泻,胸脘痞闷,心烦躁扰,小便短赤,舌苔黄腻,脉滑数。
【病案】 陈某,男,64 岁,1997 年5 月7 日初诊。间断胃痛二年,曾服用过胃舒平、雷尼替丁、阿莫西林、胃苏冲剂、气滞胃痛冲剂等中西药物,疗效不佳,经胃镜检查诊为“慢性浅表性胃炎”。症见:脘部疼痛,时有嘈杂吞酸,食后脘胀,纳差,口干苦,大便不爽,舌质暗红、苔黄腻,脉滑。证属中焦湿热,阻滞气机,受纳运化无能。治以清胃化湿,理气和胃,以连朴饮加减,处方:黄连12g,川朴12g,陈皮12g,半夏9g,炒谷、麦芽各12g,白豆蔻12g,草豆蔻9g,连翘15g,芦根15g,苍术15g,炒莱菔子12g,当归15g,白芍10g,元胡12g,甘草3g 。服药3 剂,脘部胀痛,口干苦即减。服药一周,泛酸亦缓,纳食基本如常,大便正常。守方继进5 剂,诸症消失。随访1 年,未再复发。 (摘自《河北医学》)
【分析】 慢性胃炎常表现为胃脘胀满隐痛、纳差、恶心、嘈杂或腹泻,迁延不愈常出现消瘦、乏力等症,属中医“胃痛”等范畴,病因不一,病机复杂。本案患者因湿热蕴滞中焦,阻碍气机,脾胃纳运无权,故“脘部疼痛”,“食后脘胀”,“纳差”,“苔黄腻”;胃中郁热,逆而上冲,故“嘈杂吞酸”,“口干苦”;湿热之邪交蒸,下趋肠道,故“大便不爽”。“治以清胃化湿,理气和胃”,确为当法。连朴饮原为霍乱吐泻而设,本案并未见上吐下泻,但湿热病机与其相一致,所以也可选用该方加减治疗。由于患者长期食欲不振,饮食偏少,故自身抗邪能力比较薄弱。若仅予祛邪而不调正,则邪终难尽除,这大概也是“胃痛二年”经服用多种中西药物而疗效不佳的主要因素。全方在清利湿热,使脾胃自和的同时,加用了大量草豆寇、白豆寇、苍术、陈皮等芳香开胃醒脾药及炒谷芽、炒麦芽、炒莱菔子等消食和胃药,其目的在于直接调理患者脾胃纳运功能。也正因于此,服药一周,而“纳食基本如常”。又患者病程较长,情绪波动,土虚木乘,肝失疏泄,有郁而化火,再加之郁结中焦之热,并能损伤肝所藏阴血。而前期所服用之胃苏冲剂、气滞胃痛冲剂等多以辛温理气为法,也可使得患者阴血受损。故方中另配白芍、当归养血柔肝,顺畅肝条达之性,使木不犯土而复疏土之职。脾胃调和,气血生化有源,正气转盛,故“守方继进5 剂,诸症消失”。
 楼主| 发表于 2013/8/20 18:46:19 | 显示全部楼层
7  二妙散
【组成】 炒黄柏  炒苍术各15g
【主治】 湿热下注证。筋骨疼痛,或下肢痿软无力,或足膝红肿热痛,或下部湿疮、湿疹,小便短赤,或带下黄臭,舌苔黄腻。
【病案】 某女,26 岁,1999 年4 月19 日初诊。左小腿抽筋已50 余天,每日发作3~10 次,以夜间为甚。某医院诊断为腓肠肌痉挛,曾用中西药、针灸等法未能治愈。自述1997 年冬,因产后住宿寒凉潮湿,导致腰腿疼痛,某院诊断为坐骨神经痛,经治疗症状缓解,但每当寒冷和阴雨之际,症状即加重。食欲欠佳,口苦,烦躁,腰腿酸重,步履蹒跚,走路往往因抽筋而突然摔倒,被迫卧床,小便色黄,带下多而粘稠。舌苔黄厚而腻,脉沉数。此乃寒湿之邪,郁久化火,湿热下注,侵入筋脉。治以清热燥湿舒筋。二妙散加味:苍术、牛膝各15g,黄柏12g,木瓜9g,甘草6g。水煎服,日1 剂。2 剂后小腿抽筋即止,上方略事增减,共服15 剂,诸证消失。2 年后随访,病未复发。   (摘自《山东中医杂志》)
【分析】 本案患者因产后体虚感受寒湿,寒湿乘虚而入下部,阻滞气机,郁久化热所致。湿热之邪下注,侵入筋脉,气血不调,筋失所养,或热邪上扰,伤津袭心而现各种症候表现。治当清热燥湿,舒筋缓急。方中苍术辛苦而温,集苦温燥湿、芳香化湿、祛风胜湿、健运脾胃而除湿于一体,他药所不能及。然湿与热合而成湿热,胶结难解,若单以其除湿将会助长其热邪,故配伍黄柏苦寒清热泻火,且其苦寒燥湿,专入下焦。以苦寒之黄柏清热燥湿,以避免过燥损液,使清热而无寒凝之弊;以苦温之苍术燥湿运脾,健运而无克伐肠胃之害,苦温而无动火之虞。二者药性相反相成,作用相辅相成。又“邪之所凑,其气必虚”,若肝肾不虚,湿热决不会流入筋骨,加牛膝补肝肾,强筋骨,并领苍术、黄柏,入下焦而祛湿热。患者之苦楚甚者,“小腿抽筋”也。故另加酸温之木瓜入肝以舒拘挛之筋脉,味甘之甘草缓和挛急之病状。湿热运行,热清湿化,经气清利,筋脉得舒,故“2 剂后小腿抽筋即止”,“服15剂,诸证消失”。
 楼主| 发表于 2013/8/20 18:46:34 | 显示全部楼层
8  八正散
【组成】 木通  瞿麦  车前子  萹蓄  滑石  炙甘草  山栀子仁  煨大黄各10g
【主治】 湿热下注之热淋或癃闭。尿频尿急,尿时涩痛,淋沥不畅,尿色浑赤,甚则癃闭不通,小腹胀满,口燥咽干,或口渴引饮,烦躁不宁,目赤睛疼,唇焦咽肿,口舌生疮,舌苔黄腻,脉滑数。
【病案】 某男,61 岁,退休干部。1996 年3 月始感小腹胀满,小便淋沥不尽,直至不通,渐至大便涩硬,随到本市某某医院治疗,诊为“前列腺增生症”,为解临时之急,放置导尿管引出小便,3 天后拔管,不到1 天小便又点滴不出,遂又置管导尿,如此5 次,结果一样。主诊医生告之家属只有手术才能解决问题。患者及其亲属畏惧而终止治疗,转求我院中医中药治疗,患者痛苦面容,面黄色萎,气粗口臭,心烦欲呕,小腹胀满,口渴,舌苔黄垢,腰腹叩击皆痛,小便滴沥难出,大便燥结不行,脉象弦数有力。西医诊断:前列腺增生症;中医诊断:癃闭(湿热蕴结下焦证)。治宜润肺清心,直通二便,斩关夺隘,釜底抽薪。方用八正散化裁:车前子10g,木通6g,酒大黄10g,滑石30g,瞿麦12g,萹蓄10g,栀子10g,灯芯、竹叶各3g,川牛膝12g,琥珀(冲服)5g,泽泻10g,石韦12g,金钱草30g,海金砂15g,甘草3g。服用此方1 剂后小便渐通,2 剂后小便畅通,3 剂后大、小便俱通,患者精神转佳,连服20 剂,排尿困难消失。   (摘自《中国全科医学》)
【分析】 前列腺位于人体下部,在古代医籍中,虽无“前列腺”这一器官名称,但并不意味着忽略其存在,中医把“前列腺”归属到下焦肾之范畴。前列腺增生症为老年人常见病,病因虽多,但临床所见实证多属湿热蕴结下焦,久而瘀浊阻滞,耗伐肾之气阴而致小便淋沥不畅,甚则癃闭不通。本案患者“气粗”且“脉象弦数有力”,可辨为实证,所以在施治时直须祛邪为务即可。《医宗金鉴》云:“受藏津液,气化能出,膀胱之职也。……若受藏不化,则诸淋涩痛,癃闭不通,膀胱之病也。”八正散集清热利水通淋药于一体,着重体现了“清”、“利”、“通”、“下”之法,是临床治疗湿热蕴结下焦膀胱实证之良方,故本案“方用八正散化裁”。由于湿热蕴结下焦日久,影响局部气血运行,甚至炼液成石,尿路阻塞遂致癃闭不通,故在原方基础上加用川牛膝、琥珀活血散瘀以通行经络气血,石韦、金钱草、海金砂化石排石以通利水道。药后大、小便俱通,邪去则正自安,气机流畅,故“患者精神转佳”而获愈。然而,案中并未见西医B 超及尿常规检查报告,即未予证实是否合并有泌尿系结石?在此情况下,作者仍然加入诸多化石通淋药,是否确当?有待商榷。八正散方在临床应用时,一定要注意虚中挟实,或实中挟虚证,避免犯“虚虚”之误。
 楼主| 发表于 2013/8/20 18:46:52 | 显示全部楼层
9  当归拈痛汤
【组成】 羌活  茵陈  甘草各15g  升麻  黄芩  白术3g  人参  苦参  葛根各6g  防风  当归身  苍术  知母  泽泻  猪苓各9g
【主治】 湿热相搏,外受风邪证。遍身肢节烦痛,或肩背沉重,或脚气肿痛,脚膝生疮,舌苔白腻微黄,脉弦数。
【病案】 张某某,男,41 岁,1999 年10 月8 日初诊。自1 年前开始经常出现头、面、胸背、腰腿、足跟胀痛,多次经西医医院诊断为神经官能症。1 年来,多方求医,中西医治疗均罔效。经人介绍而延余诊治,观其既往检查各项生化、常规均无异常,透视、B 超、CT 亦无阳性发现。刻诊:体肥胖,精神差,全身悉感胀痛,而奇处在于其疼痛忽而在头面胀痛,忽而胸腹四肢酸痛乏力,且发作无规律,一动念间疼痛即可出现,不自觉时却又自止。每日发作数次,痛苦异常。胸闷腹胀,口苦心烦,溺黄,便干,舌质红、苔黄腻,左关弦、右濡数。又问及该患者平素易感冒,每易在感冒之后病情加重。余思之,遂辨为脾虚气弱,湿热下注。治当益气健脾,清热利湿。投以当归拈痛汤。处方:羌活18g,红参5g,苦参9g,升麻6g,葛根15g,苍术10g,黄芩12g,茵陈蒿15g,防风12g,当归12g,知母10g,泽泻10g,猪苓10g,白术15g,甘草6g。每日1 剂,水煎分2 次服。3 日后患者复诊,疼痛发作次数明显减少,程度亦减轻,胸中舒畅,唯足跟胀痛未减。效不更方,以原方加全虫6g,威灵仙15g,独活10g。续投6 剂而痊愈。后又以玉屏风散合六君子汤加味而善后,随访1 年未发。(摘自《山西中医》)
【分析】 患者素体肥胖,内湿易成,困阻脾土;情绪波动较为强烈,即肝之疏泄功能常处失常之态,可致木不疏土。脾虚失运,水湿内蕴,气机不行,积而化热;肝气郁滞,亦可化热,湿从热化,湿热乃成。土为金之母,母病及子,即脾虚而肺虚,肺主皮毛,肺虚固表无力,腠理疏松则易感风邪,故“平素易感冒”。湿热内蕴,交蒸“头面”,则头面疼痛;滞留“胸腹”,则胸腹疼痛;停着“四肢”,则手足肢节疼痛。若复感风邪,流走经络关节,气血不得流通,则“每易在感冒之后病情加重”。患者“经常出现头、面、胸背、腰腿、足跟胀痛”,这与当归拈痛汤原“治湿热为病,肢节烦痛,肩背沉重,……遍身酸疼,下注于胫,肿痛不可忍”,情状非常接近,遂投方施治。方中羌活、防风、升麻、葛根、苍术祛风湿,开腠理,透关节,通经络;苦参、黄芩、知母、茵陈苦寒泄热燥湿(苦参、黄芩、茵陈也可清肝热、疏肝气),猪苓、泽泻甘淡渗利水湿。“祛风胜湿而不忘和血”,佐以当归辛温以散之,使气血各有所归;“苦寒渗利而不伤脾胃”,佐以人参、白术、甘草甘温,补脾养正气。全方气味相合,表里、上下分消,使湿热得以宣通、开泄的同时,还不忘“祛邪而不伤正”之旨。复诊时因“唯足跟胀痛未减”,遂加用全虫、威灵仙、独活以增强在足部的祛风通络止痛作用,为对症施治。“治病必求之于本”,病痛消除,再以益气固表之“玉屏风散”合健脾化湿之“六君子汤”加味善后,使脾健运而湿无以成,脾受补而肺气得充,故“随访l 年未发”。
 楼主| 发表于 2013/8/20 18:47:10 | 显示全部楼层
10  五苓散
【组成】 猪苓  白术  茯苓各9g  泽泻15g  桂枝6g
【主治】 (l)外有表证,内停水湿之伤寒太阳蓄水证。头痛发热,烦渴欲饮,或水入即吐,小便不利,舌苔白,脉浮;(2)水湿内停证。水肿,泄泻,小便不利,以及霍乱吐泻;(3)痰饮。脐下动悸,吐涎沫而头眩,或短气而咳。
【病案】 某女,20 岁,1999 年7 月初诊。患者发热3 月,全身浮肿,肌肉关节疼痛,面起蝶斑,小便量少,多泡沫,胸闷心烦,全身乏力,舌淡红,苔白厚,脉滑数。在河南省级某医院诊断系统性红斑狼疮,予甲基泼尼松龙、环磷酰胺冲击治疗,发热减轻,体温在36.5~37.5℃之间波动,余症不减,为求中西医结合治疗,住入我科。中医诊断:阴阳毒,脾虚湿停型。拟方:猪苓18g,泽泻30g, 茯苓18g,白术12g,桂枝6g,白茅根15g,炒山药15g,黄芪15g,丹参15g。日1 剂,水煎服。用药8 周,水肿消退,诸症基本浦失,改服六味地黄丸加减以况固疗效。   (摘自《山东中医杂志》)
【分析】 患者西医诊断为系统性红斑狼疮,为临床难治之病。如若囿见于此,则会使人无所适从,甚则乱下药方。本案作者果断坚持中医辨证的思维,抓住了“小便量少”、“全身浮肿”及“全身乏力”、“苔白厚”等要点,辨为“脾虚湿停”证,甚为难得。《素问• 至真要大论》云:“诸湿肿满,皆属于脾。”水湿内停,困遏脾阳,或脾虚不运,水湿内停,皆可导致水湿泛滥肌肤经脉而致水肿。水湿下趋,膀胱气化不行,可致小便不利,并进一步加重水肿。水湿壅盛,遵“治湿不利小便,非其治也”之训,重用咸寒之泽泻,直达肾与膀胱,渗湿利水;茯苓、猪苓、白茅根甘淡利湿,而白茅根兼清肺以通调水道,下输膀胱,可增利水之力;白术、炒山药、黄芪健脾益气以助运化水湿;桂枝通阳化气,助膀胱气化以通利水湿。另配丹参化瘀通络,合兼温通血脉之功之桂枝,并治“肌肉关节疼痛”。全方重在利水,配健脾益气,使渗利而不伤脾胃,且兼顾活血止痛,故“用药8 周,水肿消退,诸症基本消失”。
既然是脾虚湿停之证,但为何“改服六味地黄丸加减以巩固疗效”?六味地黄丸为肾阴虚或兼有虚热证而设,这与脾虚证似无太大相关性,且案中也没有明示患者肾虚表现。若此是为了配合患者服用大量激素类西药,那又另当别论,只是绝非“以巩固疗效”。
 楼主| 发表于 2013/8/20 18:47:25 | 显示全部楼层
11  猪苓汤
【组成】 猪苓  茯苓  泽泻  阿胶  滑石各9g
【主治】 水热互结证。小便不利,发热,口渴欲饮,或心烦不寐,或兼有咳嗽、呕恶、下利,舌红,脉细数。又治血淋、尿血。
【病案】 何某,女,38 岁。血尿1 个月,伴见腰膝酸软,双下肢轻度浮肿,小便短赤,神疲乏力,易出汗,头晕耳鸣,心烦,口干欲饮,舌质红、苔少,脉细数。曾在多家医院诊治,诊断为慢性肾炎,虽经中西药治疗,但尿检一直有红细胞。今查尿常规:RBC:20~30 / HP,WBC:0~1/HP,PRO:微量,无管型。西医诊断:慢性肾炎;中医诊断:尿血。辨证为肾阴亏虚,热伤血络。治以滋阴清热,凉血止血。方以猪苓汤加减。药用:猪苓15g,茯苓10g,泽泻12g,阿胶15g,炒蒲黄10g,滑石15g,茜草10g,三七粉3g(冲服),琥珀粉1.5g(冲服)。6 剂。二诊,患者诉症状有所好转,仍觉腰膝疲软、乏力,尿常规示:RBC:2~5/HP,WBC:0~1/HP,余无异常,仍守上方继服6 剂。三诊,诉未见血尿,双下肢浮肿消失,帷仍觉腰膝酸软,双目干涩,余症悉消,舌红、苔少,脉细数,查尿常规示:RBC:0~5/HP,余未见异常。治以初诊方去琥珀粉、三七粉,加旱莲草15g,14 剂;另嘱服知柏地黄丸每次1 丸,日2 次,服1 月。再复诊,诸证悉除,尿检阴性。   (摘自《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分析】 尿血是指肉眼血尿或小便镜检有红细胞而排尿不痛的一种病症,不同于血淋伴有尿涩痛。多由实热或虚热伤及肾与膀胱脉络,血溢于外;或因脾肾两亏,统摄失职;或瘀血内阻,血液不循常道,随尿而出所致。本案辨证为肾阴虚,虚热久羁伤络,且耗伤阴精,故血尿时作时休,或长期镜下血尿。治宜滋阴补肾,利水清热,凉血止血。肾主水,与膀胱相表里,肾阴亏虚,虚热内扰,膀胱气化不利则水液滞留,热邪、水邪合而为患,也可成水热互结之证,故“方以猪苓汤加减”。案中先选用猪苓汤为基本方,当为治标为主之法。热与水结,水不利则热终究不得清解,故取猪苓、茯苓、泽泻、滑石为主药渗利水湿而通小便(猪苓、泽泻、滑石还有清热之效),使水去而热无所附,此亦“釜底抽薪”之法。另佐以血肉有情之阿胶,大补阴血而润燥,且防渗利之品伤耗阴血之弊;性平而不温,不会助热,还能止血,能顾及尿血之症。血尿是导致患者看病之主要缘由,而猪苓汤止血力量明显不足,故加入炒蒲黄、茜草、三七、琥珀粉增强止血之功,四药还具活血之效,可防止血留瘀之患,其配伍用药之认真、周全,可见一斑。三诊时,患者“诉未见血尿”,而“尿常规示:RBC:0~5/HP ”,故减去活血作用较强之琥珀粉、三七粉,另加具补肾、止血作用之旱莲草,并配滋阴清热之知柏地黄丸同服,以增强滋养肾阴之力,此时当为治本为主之法。标本兼治,故“再复诊,诸证悉除,尿检阴性”。
作者认为用猪苓汤治尿血古今医家多有启示,如《古方便览》载有“男子患血淋,二三年,一日血大出,痛不可忍即予以(猪荃汤),渐收效,不再发”。故对于临床常见之肾盂肾炎、膀胱炎以及尿路结石之尿痛、尿急、尿血等湿热侵及下焦、阴亏水热互结者,亦常以此方加减治疗,每获良效。
 楼主| 发表于 2013/8/20 18:47:42 | 显示全部楼层
12  防己黄芪汤
【组成】 防己12g  黄芪15g  白术9g  炒甘草6g  加生姜、大枣,水煎温服。
【主治】 表虚不固之风水或风湿。汗出恶风,身重微肿,或肢节疼痛,小便不利,舌淡苔白,脉浮。
【病案】 张某,女,64 岁。2007 年2 月15 日入院,慢性支气管炎病史近30 年,每于秋冬季或感冒后发病,发病喘促后随即并发水肿,肿甚喘促亦甚,每次病程长达月余,入院时患者呼吸困难,张口抬肩,口唇紫绀,精神疲惫,双目微闭,言语不连续,双肺满布干湿啰音,腰以下凹陷性水肿,经西医治疗5 天后症状缓解,唯独水肿不退,遂请中医治疗。诊见:双颧红热,头汗出,油腻粘手,齐颈而还,不恶寒,恶风,舌苔白腻,右寸关脉滑大而数,脘痞膈痛,双下肢重度水肿,每于夜间呼吸困难,考虑湿热郁阻,渐至经络,发为水肿,属防己黄芪汤证兼痰湿,给予防己黄芪汤合四妙散加减:黄芪20g,炒白术10g,汉防己15g,炙甘草5g,黄柏10g,苍术8g,牛膝10g,薏苡仁15g,地龙10g,车前子6g,知母5g,泽泻20g。1 剂后,当晚排尿数升,给予氯化钾缓释片1g日3 次口服,2 剂后水肿明显减退,5 剂后水肿消失,令诸医师感叹不已,继之以生脉饮合大活络胶囊善后1 个月,随访半年,上述情况未再出现。 (摘自《辽宁中医杂志》)
【分析】 现代很多医家把《伤寒论》、《金匮要略》中某方的应用指征称为方证,从而丰富了中医学理论。实践证明,用方证理论指导临床用方,有相当的实效性和灵活性。如有人把防己黄芪汤证规定为:浮肿,以下肢为甚,恶风多汗,尿量减少。为了更容易把握方证,又把黄芪类方证用比较高的体质类型归类为黄芪体质,或称为黄芪药证,这样类型的人外貌特征多为面色黄白或黄暗,缺乏光泽,肌肉松浮,呈浮肿貌。据此,本案患者显然是黄芪体质,具备防己黄芪汤证。“诸湿肿满,皆属于脾”,患者久患肺病及脾,脾主水运,肺为之通调水道,上源失于通运,脾亦受累,故每于肺病后,水湿泛滥,脾不制水,则肾关不利,水停于内,上凌于心肺,宗气亦不能升,故喘满重。方中黄芪、知母相济,取《医学衷中参西录》 升陷汤之意,有行云施雨之妙;泽泻、白术配伍取《金匮要略》泽泻汤之用,健脾利水;防己、车前子、地龙给水湿之邪以通路。水湿内阻,气机不行,郁而化热,故“双颧红热,头汗出,油腻粘手,齐颈而还”, “右寸关脉滑大而数”。另配用四妙散(黄柏、苍术、牛膝、薏苡仁)清化湿热,引热下行,寓“上病下治”之理。由于“ 1 剂后,当晚排尿数升”,为防因小便增多而引起的丢钾现象,遂加用氯化钾缓释片以保钾。方证合拍,故“5 剂后水肿消失”。患者病变日久,正虚络阻现象较为严重,先用防己黄芪汤合四妙散加减实为治标之需,“继之以生脉饮合大活络胶囊善后”,则为治本之法,不可不知。
 楼主| 发表于 2013/8/20 18:47:57 | 显示全部楼层
13  苓桂术甘汤
【组成】 茯苓12g  桂枝9g  白术  炙甘草各6g
【主治】 中阳不足之痰饮。胸胁支满,目眩心悸,或短气而咳,舌苔白滑,脉弦滑或沉紧。
【病案】 陈某,男,57 岁,2001 年8 月2 日入院。患者平素嗜酒且喜食肥甘,头目眩晕月余。脑血流图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X 线颈椎摄片示:颈椎退行性变。西医诊断:脑动脉硬化,颈椎病,脑供血不全;中医诊断:眩晕。诊见:头晕目眩,胸闷不适,肋胁胀痛,间有呕吐清水痰涎,食少,倦怠多寐,小便不利,口渴不欲饮,舌质淡、苔白腻,脉弦滑。证属痰浊中阻,风痰上扰。治宜温阳蠲饮,健脾利水,化痰熄风。方用苓桂术甘汤合半夏白术天麻汤。处方:茯苓15g,桂枝、法半夏、天麻各10g,白术9g,炙甘草3g。水煎服,每天1 剂。服3 剂后,眩晕症状改善,续服上方3 剂,诸症悉除。  (摘自《新中医》)
【分析】 本案西医诊断有“脑供血不全”,绝不能因此而认定患者有中医的血虚证。中医治病贵在辨证。患者嗜酒、食肥甘,极易酿湿生痰,并能伤及脾阳;而脾阳不足,健运失职,不能散精,水湿内停,也可聚湿成痰。脾主中州,为气机升降枢纽,痰湿内停,既阻浊阴下降,又碍清阳上升,故“间有呕吐清水痰涎”,“胸闷不适”,“口渴不欲饮”;脾虚失运,脾主四肢,故“食少”,“倦怠”;土虚木乘,肝气不舒,故“肋胁胀痛”;痰湿壅遏,引动肝风,风痰上扰,蒙蔽清阳,故“头目眩晕”,“多寐”。由此可见,本案之病因为“平素嗜酒且喜食肥甘”,病位在中焦脾胃,病机为痰湿中阻,脾阳不振,土虚木乘,风痰上扰。《金匮要略》云:“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用桂枝、甘草辛甘化阳,开泄腠理,通行水道,使表里阳气温升宣通,则痰湿得化。脾为湿痰生成之源,用茯苓、白术祛湿健脾助运,促水谷精微营贯周身,使旧湿去而新湿不致产生。另仿《医学心悟》半夏白术天麻汤(参考祛痰剂)组方之意,加半夏燥湿化痰,和胃降浊,天麻平肝熄风,并增苓桂术甘汤调中止眩之效,故“服3 剂后,眩晕症状改善”。
 楼主| 发表于 2013/8/20 18:48:14 | 显示全部楼层
14  真武汤
【组成】 茯苓  芍药  生姜  炮附子各9g  白术6g
【主治】 (1)脾肾阳虚,水饮内停证。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畏寒,腹痛下利,或肢体水肿,苔白不渴,脉沉;(2)太阳病,发汗,汗出不解,其仍发热,心下悸,头眩,身瞤动,振振欲僻地。
【病案】 钱某,男,43 岁,某酒厂锅炉工。1996 年1 月9 日来诊。自述2 个月前开始出现双上肢震颤,始以为劳累使然而未及时就医,后震颤逐渐加重,有时端杯饮水亦致水晃溢出,曾在某省级医院作多种检查,均未明确诊断。患者要求中医治疗而来诊。诊见:双上肢震颤,脉诊时亦然,稍用力固定方止,面色 白似肿,按之不凹陷,吐灰色痰(可能与职业有关),大小便尚属正常,舌质淡、苔白润,脉细弱。治以真武汤加减,处方:附片12g(先煎20 分钟),白术15g,茯苓20g,芍药15g,生姜10g。嘱服3 剂。二诊时病人自述服药后感觉舒服,但观之双上肢震颤并无明显减弱,他症及舌脉同前。因病人服药后自感舒服,又无其他不良反应,故嘱原方再进3 剂。三诊时病人自述震颤偶尔有停止之时,脉诊时已无需再用力固定,舌脉仍同前。说明方已对证,再进3 剂。四诊时,震颤已明显减弱,端杯饮水已不外溢,面色始转荣,已无似肿之感,脉也较前有力,再进3 剂。五诊时震颤偶作且极微,需仔细观察方觉,其他症状也明显改善,唯吐灰痰同前。病已十去八九,再进3 剂以巩固疗效。  (摘自《江苏中医》)
【分析】 上肢震颤(肌肉蠕然颤动),西医认为其发病主要与脑部疾患和中毒等有关,也有原因不明者。本案患者曾经西医多种检查,均未查明病因。作者诊毕,联想到《伤寒论》中论肢体震颤的两条原文:“……发汗则动经,身为振振摇者……。”(第67 条)“太阳病发汗……身动,振振欲僻地者,真武汤主之。”(第82 条)两条原文所述皆为发汗伤及元阳(肾阳),伤阳耗阴,阳气大虚,筋肉失养,经脉失于温煦,致肢体震颤。鉴于本案患者为“某酒厂锅炉工”,长期在高温环境下工作,阳加于阴则腠理开,使得在表之卫阳常呈耗散之势,而卫阳根植于元阳,这确与前述误用发汗伤及元阳颇为相似。肾阳是人身阳气之根,能温煦生化各脏腑组织器官。肾阳虚衰,脾阳亦不足。阳虚不能固镇其水,寒水上泛,水气浸润,故“面色 白似肿”,“苔白润”。“按之不凹陷”,此处可理解为邪水较少。四肢禀气于脾,脾气不流行,水气上行攻臂,故见“双上肢震颤”。阳虚不养筋,筋脉不柔,故“治以真武汤加减”。方中熟附子、生姜温阳散水,茯苓、白术健脾助运,芍药舒筋缓急,合则使阳复、阴化、水行,筋脉柔顺,故震颤向愈。
案中二诊时,患者虽“双上肢震颤并无明显减弱,他症及舌脉同前”,但患者“自述服药后感觉舒服”,故作者并未因此而更方。若没有二诊时的“原方再进”,则不会有三诊时“方已对证”之感触,更不会有五诊时“再进3 剂以巩固疗效”之颀喜。本案提示对于患者(初)服药后的各种表现,一定要详加询问,细心体认,绝不能因一时的药效不显而轻易更方施治。另外,作者认为,临床上只要辨证准确,仲景方尽量以原药为佳,若行加减,药味当不过二三;若大量加减,恐违仲景方本旨。可谓言语中肯,确为运用经方之心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民间中医网论坛 ( 黔ICP备19001372号 )

GMT+8, 2024/11/24 03:20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