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飞雪 发表于 2013/8/9 09:19
从直觉里,总是觉得五脏理论简单易用,六经有点难。
比如,六经,少阴经,它把心和肾放在一起作为一经。 ...
你說的五臟辨證,實際上是五行模式,將臟腑和經絡並在一起看,是比較粗略的理論,便於理解。但實際治病還要再細分一點,人體是五運六氣結合體,天氣所感和地氣所化的一個結合。所以,我們得把臟、腑、經絡、和經絡所統的區域分出來,這樣就成為六經體系,這是比較有機地看一個生命體。
如果把膀胱和腎並在一起,治腎就能治膀胱嗎? 如果行,那麼就這樣好了。而問題實際不如是,故要分別用藥,臟腑畢竟地天殊氣。腎氣丸能治腎,不能治膀胱病,治腎臟的方也不一定能包治腎經上的病。仿此,同屬少陰臟,又分水火,少陰平氣是水火並統。病時,水火異氣,或從標,或從本,或水或火,得知道往哪裡用藥,並非含糊治一少陰,不分心腎。三陰之間,三陽之間,陰陽表裡之間都有聯繫,慢慢研究,熟練以後就慢慢好用了。我學中醫很久一段時間,都是學的五行五臟理論,五行我非常熟悉,可到實際用的時候還是覺得難用,五臟五行,無法涵蓋所有的病。就比如一個外感,你說是哪個臟生病? 最可能說是肺臟,問題是去治肺,根本就打不著外感。而為什麼學傷寒可以一抓一個準? 不但是醫聖的方靈,也是六經辨證體系和實際很接近,用起來方便。
總之,你既然已經有了五臟辨證基礎,就趕快進入六經體系,這個過度並沒什麼困難,只是六經辨證的涵蓋範圍大很多,比較能實際針對疾病。這樣能結合傷寒金匱的理法方藥,在六經體系裡的運作。六經解方面黃元御講的很好,我還沒看到講的更好的,當然我也會留意其他人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