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微论
作者:王世保
第一辑
1
多元文化背景下的中国,科学主义已经成为世俗的准宗教。大多数中国人都把科学看做认识自然的唯一正确途径,并把科学理论看做不二真理。这种盲目信仰已经遮蔽了国人领悟和把握以儒道医为核心的中国古典文化的内涵与真谛,使得大多数中国人还处在百年前的文化自卑心理状态中,进而影响了中国文化的复兴。
2
科学主义信徒对科学的信仰与基督徒对基督的信仰没有本质区别。科学主义信徒预期科学能带来现世天堂,最大限度满足自己原欲放纵。基督徒则期望基督教能带来彼岸的天堂,消除死后可能存在的痛苦,获得彻底自由。随着科学衍生出来的技术不断地满足人类日益放纵的欲望,科学至高无上的地位也不断地被强化。
3
十八世纪以前的科学家信仰上帝和基督,他们从事科研目的是用理性发现宇宙的秩序,证明上帝存在和无比正确性。工业革命之后,由于科学技术促进生产力极大地提升,越来越多的科学家仅是局限于去建构更多的抽象规律,用于制造更多的能够满足人类欲望的人工造物。科研的目的也随着社会的世俗化而世俗化了。
4
由于在十八世纪取得成功,欧洲思想家们就将自然科学的还原论框架与理性建构的研究方法用于认识人类社会。还原论在人类社会领域的应用导致千万年形成的自然伦理秩序被彻底解构和破坏。欧洲人发展物质文明是以破坏自然生态秩序和社会伦理秩序为代价的,而生态秩序与伦理秩序是维持人类可持续生存的根本。
5
科学有文化属性,属于理性主义文化。科学的文化属性与其地域性无关,虽然它源于欧洲,却能传播到世界各地,为世界各地所有人发展和运用。科学的普适性也突显了其工具性特征,工具是任何人都可以按照既定的程序制造和使用的。科学的文化属性也划定了科学理论拓展的边界,那就是它不可能把中医整合进来。
6
科学是西方理性主义文化的核心部分,其元理论框架就是古希腊原子主义,思维方式就是抽象的逻辑思维,研究方法则是还原性的建构(也就是实验),理论形态就是以抽象概念为基本单元的逻辑命题。理性的抽象性决定了科学理论的认知和表达边界,科学把非理性的认识视为神秘主义,并加以排斥突显理性的自负。
7
科学主义只是理性主义的变种,其本质依然是对理性的绝对信仰,而理性主义则是自我主义的体现。巴曼尼德斯否定了处在永恒变易之中的自然,企图在自我意识里构造能够替代自然的静态世界,这个静态世界就是以概念为基本构造元素的抽象世界。自此以后,西方哲人和科学家都掉进了巴曼尼德斯设计的理性陷阱。
8
科学的世界是建立在抽象的空间基础上的,它不属于自然世界。自然世界只是为科学世界提供还原建构的质料,科学家在实验室里通过对这些质料的重构不断丰富科学世界。因此,科学家对自然世界的理性认识,是对自然世界的遮蔽与替代。科学家让人们看到的不是自然事物真相,而是利用这些质料建构的抽象关系。
9 科学世界,抽象的微观和宏观世界,没有自然界。科学的微观世界是科学家在实验室中对自然质料加以破坏和还原重构而建立起来的抽象关系来充实的,微观世界粒子只是抽象的存在,而不是自然的存在。科学的宏观世界则是抽象的微观世界的无限放大,那些星辰被抽象为孤立的天体原子,并被重构以新的抽象关系。
10
以物理、化学和生物学为核心的自然科学是科学主义滥觞的根源,批判科学主义不批判科学,犹如隔靴捎痒。只有指出科学的局限性和弊端,才能动摇科学主义信徒的信心,打掉科学主义信徒的自负,为中医和其他非科学的文化赢得生存空间和尊重。只有把握中国古典文化的精髓,才能有这个信心和洞见去批判科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