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3/7/10 16:54:52
|
显示全部楼层
辛辛苦苦看了这么久,才知道当年看医生种种不如意的原因了
以前小的时候,每天趴在村口池塘边,玩水吊鱼,有的时候就‘半声咳’(声音不大,偶尔咳嗽一声)。
98年洪水的时候,在洪水中涝稻子,浸水了,开始咳嗽,但能治好。
大学的时候,症状有好转;
毕业以后经常出差,吃饭也不定时,有的时候一天吃一顿。
结果越来越严重。
最后的情况就是:秋天天气转凉的时候开始咳嗽,一直到第二年春暖花开的时候才好。
咳嗽的时候,连续十来声,弯腰缩肩,咳完,大口喘气。
医院里检查是没有病的,但就是治不好,中医那里去了,能搞到不咳,但第二年照样。
没办法,只能靠自己了。
一边吃药,一边自学,开始的唯一收获就是:动手就错。
后来发现:书上说的不一定是对的。
再后来发现:药量是根据病情走的,不是书上的固定剂量
再发现:复杂的症状要分步治疗的
。。。
最近刚发现:病还是有病根的;人体气的运行途径对认识病很重要。
这个小孩的病,也说说我的看法吧,请灶心土老师参考,对不对不好说。至少也是我的一点心意。
1、首先:小孩激素打多了,骨髓热,所以好动,急,吃苦药也没关系;
2、肺极虚。骨髓热,就要求各内脏努力干活,所以脾胃吃了那么多寒药,至今还能正常。
而肺却要加班加点,表现出来的就是喘。肺虚了,就对外界刺激敏感了
(西方人对啥都敏感,就因为他们的肺天生就虚,所以满身的斑,各种过敏源)
治疗方法:
1、骨髓层的,用地黄,作用不大,最好能考虑龟板鳖甲龙骨牡蛎之类的,在痰去掉以后再加地黄。
2、肺极虚 需要补肺,但要分情况,有外感和没外感。
没外感:喘的时候,要大剂量的黄芪,必要的时候,还要加几粒五味子敛肺。
不喘的时候,可以党参+黄芪
也可以 红、白参各半 +黄芪
肺气有了,就有能力行水了,这个时候就有痰了。滑痰。
有外感的时候,既要补气,又要驱邪。关键在于比例。
如果不喘,说明肺不虚,稍补气: 黄芪 麻黄+杏仁
喘:说明肺虚,要大补气。 黄芪+ 黄芪 麻黄+杏仁
有外感的时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