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6/4/7 11:50:54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知道师兄您做个这种事情没有,我曾经做过这样的事,那就是,把所有手头的艾灸书籍,都搬出来,然后搜索,看看某一个病名,各位艾灸大家都是在书中如何指导取穴的,做出个表格,然后看看,大家取穴相同的是那些个,取穴不同的是那些个。
第一步完成后,下面,再静下心来,慢慢分析,仔细揣摩,看看为什么他们会这么取穴,取的穴位都是那条经络上的,几个穴位的配伍,为什么有要这么配伍。
第三步,是自己根据自己的分析,来吧老师们取穴的思路,总结整理出来,然后,看看是否大道至简,大道同源,是否有疗效差异。是否针对不同经络条件不同身体情况不同致病机理的情况,都要区别对待。
走过这三步,您就会发现,其实,条条大路通罗马。同样的病,有些老师可能侧重本经取穴,有些老师侧重母子补泻,有些老师侧重五行时辰子午流注,有些老师侧重阴阳调和,有些老师侧重自己使用习惯的经验穴。不一而足。
因此,看书多问为什么,参照取穴但不死模仿死记硬背,这不正是我们学习的初衷么?融会贯通,正开始于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