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加入
楼主: lml2002

重温《伤寒百问》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3/4/18 16:00:36 | 显示全部楼层
    七十九、“凡服桂枝汤吐者,其后必吐脓血也”,为什么?   
    答:徐灵胎批《临证指南吐血门•周案》云:“风嗽夹火者,服桂枝必吐血,百试百验。”,《金匮要略•肺痰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云:“振寒脉数,咽干不渴。”又说:“热之所过,血为之凝滞,蓄结痈脓,吐如米粥”。   
     徐灵胎又云:“药果中病……闻其气馨香可爱,人于口即和顺安适,如不中病之药,则闻其气必厌恶,人于肠必懊恼。”桂枝汤本非吐药,其气味又不甚难服,所以除平素艰于服药者外,服桂枝汤一般不至于吐。如果服其他药不吐,而每服桂枝汤即吐,就应考虑是患者不喜甘辛之品,可能是肺胃早已蕴有湿热或风入血络,如上述风嗽夹火,或者是肺痈内痈早期表证之类,当及时加以注意。当然,要肯定以后必吐脓血,仅凭服桂枝汤即吐这一点是不够的,但要因此而引起注意,并结合其他脉证作详细观察。
 楼主| 发表于 2013/4/18 16:05:55 | 显示全部楼层
    八十、92条“病头痛发热脉反沉,若不差,身体疼痛,当救其里。”“若不差”三字、张路玉、柯韵伯认为是服解肌发汗药后病不差,成无己认为表病见沉脉本当差,仍身疼痛,故曰不差。这两种说法哪一种为是?   
    答:本条原文,根本役有发汗解表的提示,何况太阳病而见沉脉,一般是不会用发汗解表之剂的,即使用了,也肯定病必不差。而“若不差”的“若”字,是从有病差的可能来考虑的,所以认为是服发汗解表药之后病不差,这种假设是不合理的。另外,如果真是服解表药之后病不差而出现身体疼痛的话,那是新加汤证,而不是四逆汤证。如果本来就有身疼痛,发汗解表之后岂有不差的道理?即使身疼痛仍不差,由太阳之身痛,转成少阴之身痛,也是附子汤证,而不是四逆汤证。所以认为“若不差”是指发汗解表之后,这一说法是不能自圆其说的。   
    至于成无己的说法却能讲得通。因为“平脉法”有“若表有病者,脉当浮大,今反沉迟,故知愈也”的说法。就是说,表病的脉象如果由浮转沉,首先要向表邪消退方面考虑,如果身痛仍旧,这个沉迟之脉就不是表邪消退,而是里阳有逐渐不支之势。就当以四逆汤温里。以四逆汤温里,意味着像91条那样,俟里阳充实之后,再以桂枝汤救表。    少阴篇有“少阴病,脉沉者,急温之,宜四逆汤”的明文。本条是太阳病而见少阴脉象,急温少阴正是支援太阳。
 楼主| 发表于 2013/4/18 16:08:44 | 显示全部楼层
    八十一、《伤寒论•太阳病证治》风湿两条条文和《金匮要略》中完全相同,为什么《伤寒论》之去桂加白术汤却比《金匮要略》中之同一方。分量加大一倍呢?   
    答:《伤寒论》中之去桂加白术汤,与《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之近效方术附汤药物完全相同,只是近效术附汤的药物用量仅为去桂加白术汤之半。近效方术附汤,在《外台秘要》第一卷的“论伤寒日数病源并方”中名附子白术汤,与《外台秘要》第十五卷风头眩方之近效白术附子汤少桂心,多姜枣。陆渊雷认为这是林亿失检,将近效方术附汤误作去桂加白术汤而附入《金匮要略》风湿中之故。
 楼主| 发表于 2013/4/18 16:10:37 | 显示全部楼层
    八十二、少阴病提纲为什么没有下利、厥冷等症状?   
    答:下利清谷、四肢不温等症,这不是少阴病所独有,所以未列入提纲之内,只有“脉微细,但欲寐”,才真正反映出心肾阳衰。如果有了这一特点,就是不出现下利清谷,也足以说明病己人少阴,所以少阴病提纲只此六字。
 楼主| 发表于 2013/5/3 08:59:59 | 显示全部楼层
    八十三、伤寒大法是先解表后攻里,而124条的蓄血证,为什么表证仍在,就以抵当汤攻之?   
    答:一是因为“脉微而沉”不是脉浮,病邪已无向外之机,亦即“沉为在里,不可发汗”之义。第二是因为抵当汤内全是血分药,不入气分,不至于使表邪继续内陷。三是因为其人发狂,病情已急不可待。但其所以也敢攻之的道理主要是第一、二两条。
 楼主| 发表于 2013/5/3 09:03:42 | 显示全部楼层
    八十四、153条的太阳病汗下之后,形成发热恶寒心下痞,表里俱虚,阴阳气并竭,复加烧针,因胸烦。在这种情况下,亦有治法否?
   答:这属于火逆证。118条云:“火逆,下之,因烧针,烦躁者,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主之。”就是说火逆证有因先下后烧针而致成者,由于下过之后,里气已较为虚寒,这时再加烧针,阳热就不至于过亢,故可不发生惊狂。但下后伤阴,烧针又令火盛,却能使水火不交出现烦躁。应以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养心镇静之剂治之。本条亦属火逆坏证,主证为烦躁,其成因是下后复加烧针。与118条相合,所以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正是对证方剂。
 楼主| 发表于 2013/5/3 09:10:30 | 显示全部楼层
    八十五、153条的火逆坏证采用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治疗,有把握否?
    答:这要看火逆之后变证的轻重如何。论中6条温病的证治中曾说过:“若被火者,微发黄色,剧则如惊痫、时瘈疭,若火熏之。”最后又说:“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153条所说的“面色青黄”,是黄中带黑,就是“若火熏之”的样子,153条所说的“肤膶”就是“如惊痫”,所说的“难治”和6条指出的“促命期”,都提示医者,虽然有方,也不可麻痹大意。至于153条所说的“今色微黄,手足温者易愈”和第6条“微发黄色”一样,病情既已轻微,就不必多所顾虑了。
 楼主| 发表于 2013/5/3 09:16:53 | 显示全部楼层
    八十六、“四肢烦痛”为什么叫作太阴中风,怎样治疗?
    答:“烦痛”是痛处兼有火露露、热辣辣的一种感觉。在外感病中出现烦痛,一般是夹湿的缘故。如《金匮要略》就提到“湿家身烦痛”,“关节疼痛而烦,名日湿痹。”如果烦痛再兼见脉浮、发热或恶风等,便叫风湿。如174条的“身体痛烦,不能自转侧”,脉又“浮虚而涩”和175条“骨节疼烦,掣痛”,又“恶风不欲去衣”,都叫风湿相搏,就是证明。但是风湿相搏于太阳之肤表,是周身或周身关节疼烦,若周身不疼烦,仅仅是四肢疼烦,这就不得不撇开太阳而找到太阴。因为太阴行气于四肢,其气化又主湿,太阴之里湿由四肢与风邪相搏,就会出现四肢烦痛这一特殊症状。
    “四肢烦痛”,对比伤寒系在太阴的手足自温,属于阳邪,故名太阴中风。
    太阴中风的烦痛症状虽然局限在四肢,但其病理却和身体疼烦一样,都是风湿相搏,因此,其脉象也同样是浮虚而涩,这可以从太阴中风欲愈的脉象推测出来。论中提到太阻中风的欲愈脉象是“阳微阴涩而长”,那么未愈之时,阳脉不微,阴脉涩而不长,也正是浮虚而涩了。
    因为浮则为风,涩则主湿,因此,它的治疗原则应当是祛风、化湿、镇痛。“太阴病,脉浮者,可发汗,宜桂枝汤”,再加入白术附子扶阳化湿镇痛,治一身烦痛有效,治四肢烦痛也应当有效。
 楼主| 发表于 2013/5/3 09:20:17 | 显示全部楼层
    八十七、205条既然是阳明病,又心下硬满,为什么不可攻之?
   答:“攻之”是指用大承气汤说的。硬满在心下,不在腹部,是宿食在胃而未人大肠,尚未形成燥屎或硬便,若用大承气汤,为病轻药重,故有“利遂不止者死”之戒。虽然也能“利止者愈”,但此属侥幸,只有体质壮实者才能这样,其实不可取。
    “不可攻之”,只是说禁用大承气汤,并不禁用小承气汤。因大承气汤峻下为攻,小承气汤和调胃承气汤缓下为和。如251条就说:“烦躁心下硬,至四五日,虽能食,以小承气汤少少与微和之。”就是证明。
 楼主| 发表于 2013/5/3 09:23:52 | 显示全部楼层
    八十八、大青龙汤是不是表里双解之剂?
    答:由于麻黄桂枝能解表,石膏能清里,所以有的注家便把大青龙汤解释为表里双解之剂,其实这样解释并不恰当。因为凡需要表里双解的,必须是表里同病,如果只是表有病,或者只是里有病,就不能用表里双解之法。大青龙汤的主证是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病位是在太阳之表,其所兼见之烦躁,也并非病位在里。乃表邪郁闭过重,阳欲作汗而不能,扰于胸中所致。要解除这样的烦躁,关键不在于清里,而仍在于发表,所以条文中说:“不汗出而烦躁者,大青龙汤发之。”
    用发汗法解除表邪引起的内烦,论中并不少见。如“欲自解者,必当先烦”,“烦乃有汗而解”,“发汗已解,半日许复烦,可更发汗”等,都说明只要发汗,就可以除烦,不需要,再加除烦的药物。大青龙汤证的烦躁,病理和治法也同样如此,只不过表邪和内烦都比前更重些,所以发表药也需要重些罢了。
    不要把大青龙汤的药物配伍看得机械呆板,本方中麻桂与石膏,并不是分道扬镶,各行其是,而是取石膏配麻桂,变辛温为辛凉,以更有利于发越郁阳。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民间中医网论坛 ( 黔ICP备19001372号 )

GMT+8, 2025/1/15 10:49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