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加入
楼主: lml2002

重温《伤寒百问》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3/3/26 16:31:48 | 显示全部楼层
    五十八、249条“伤寒吐后,腹胀满者,与调胃承气汤。”66条“发汗后,腹胀满者,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主之。”为什么证同而方剂不同?   
    答:凡用发汗法者必有表证,用吐下法者必有阳明里证。这说明二者在未治疗之前,病位就不同。发汗以散为主,容易伤阳,脾阳素弱者发汗后必脾虚气滞,故以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健脾行滞气。吐法以涌越为目的,易伤胃阴,也容易影响胃气的下行,所以也能出现胀满,这样的胀满,当以硝黄和降胃气。   
    总而言之,这两条未施治之前,一属表证,一属里证,病理不同。施治之后,发汗伤脾阳,催吐伤胃阴,一是太阴虚而气滞,一是阳明实而不降,病机也不同。明白了这两点,就可以知道,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证的腹胀满,舌质舌苔二便的变化不大,而调胃承气汤证的腹胀满,则当有苔黄舌燥、口干或身热便秘等症状。
 楼主| 发表于 2013/3/26 16:34:37 | 显示全部楼层
      五十九、《伤寒论》中的腹胀满共有几种原因?   
    答:腹胀满的原因虽多,但总离不开太阴和阳明,论中的太阴腹满,有属于里虚里寒的,如太阴病提纲,自吐自利致成的腹满,和下利清谷反攻其表致成的腹满,都是里寒为主,宜四逆汤温之。也有本来不吐利,只是由于发汗耗损脾阳而致成的腹满,这和前者兼吐利的腹满相比,是寒不重而虚为重,所以不用温里的四逆汤,而改用健脾行滞的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此外,还有由于脾络气血阻滞形成的,必满而兼痛,如桂枝加芍药汤证和桂枝加大黄汤证就是。至于脾被肝乘的腹满,其责在肝而不在脾,所以不用温脾、健脾、通络等法。而只刺期门就行了。   
    除太阴腹满外,其余腹满大都属于阳明,均以承气汤主治,病理、治法都比太阴腹满简单,因为阳明之为病,只是“胃家实”是也。
 楼主| 发表于 2013/3/26 16:39:48 | 显示全部楼层
    六十、“汗出谵语者”,何以知“有燥屎在胃中,此为风也”?    、
    答:阳明的谵语出现于大便硬或者有燥屎这两种情况下。但是一般的大便硬,是由于肠中燥所致,肠中既燥,就必周身无汗,甚至皮肤干涩。如果谵语的同时又见全身汗出,这说明肠中尚不甚燥,所以不是一般情况下的大便硬,而是肠中有燥屎。燥屎的形成,是未消化好的宿食停留变化而成,它比一般的大便硬更为顽周难下,也不一定完全是肠中水液于枯,因为它有时能和塘粪混杂在一起。正因为燥屎的形成,不完全是肠中燥,所以谵语的同时又周身汗出,胃中有燥屎的诊断便可以成立。   
    至于“此为风也”,是因为风邪常见汗出的缘故。但只见汗出不见恶风,要诊断为风邪就有一定的困难,因此还需要日数作参考。未过经的谵语,虽然已不恶风,亦当考虑是表邪未尽,故曰“此为风也”。已过经而仍汗出,又不恶风,就可能是里热外蒸。最后说“过经乃可下之,表虚里实故也”。“表虚”,就是表己无病(“虚”,作无病解),“里实”,就是里已成实。这是根据时间作出的估计。
 楼主| 发表于 2013/3/29 14:31:37 | 显示全部楼层
    六十一、252条病人既然“大便难”、“身微热”,为什么又说“无表里证”?   
    答:这是说,全身只是微热,没有恶寒身痛等表证,只是想大便而便不出来,也没有潮热、谵语等突出的里证。尤其在“目中不了了,睛不和”的情况下,更使“大便难”、“身微热”不易引起注意,故曰“无表里证”。其实,微热而不恶寒。确非表证,但大便难,则不能不说是里证,只是里证不全面不典型罢了。
 楼主| 发表于 2013/3/29 14:33:52 | 显示全部楼层
    六十二、背恶寒一证,见于附子汤证,也见于白虎加人参汤证,为什么病理不同而症状相同?   
    答:心阳不能达于背部就会背恶寒或背部发冷。心阳之所以不能达于背部,有因热结者,有因湿郁者,有因痰阻者。热结在里者,口燥渴,心烦,宜白虎加人参汤以清热生津;寒湿郁遏者,口中和,宜附子汤以助阳化湿。痰饮内阻者,见于《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之“夫心下有留饮,其人背寒,冷如掌大”,宜逐痰化饮。   
    背恶寒就像手足厥冷一样,虽有属寒属热的不同,但都是阳气不能外达所致。
 楼主| 发表于 2013/3/29 14:37:42 | 显示全部楼层
    六十三、太阳病误下后,有“其气上冲者”,有“微喘”者,有“脉促胸满”者,有“因作结胸”者,有“因作痞”者,这些不同的结果有无内在联系?   
    答:这些不同的结果都是正气向上向外的抗邪力量,受下药挫伤后所致成。由于正气受挫的程度不同。所以变证也不同。正气受挫最轻者。患者还有气上冲的感觉,稍重,冲气使肺气下降受影响,就会出现微喘。“微喘”是微微作喘,不细心观察还容易忽略过去,但和气上冲比较,已不仅仅是自觉症状了。再重一点,气已冲不上来,就会郁于胸中,出现脉促胸满,出现胸满,正气向外的力量比之“气上冲”、“微喘”就更小了,所以前者用桂枝汤不需去芍药而后者就得去芍药。如果正气受下药挫伤更重,不冲,不喘,脉也不促,这就是外邪已陷于里,已不再向外,就会或成结胸,或作痞,这样就不可再用桂枝汤加减治疗了。不过成结胸者,多是兼有痰水,如无痰水,则只能成痞,更多的是气痞。
 楼主| 发表于 2013/3/29 14:41:13 | 显示全部楼层
    六十五、92条“病头痛发热脉反沉”与301条“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一样,都是表兼里寒,但92条只用四逆汤温里,301条却用麻黄附子细辛汤温经兼发汗,为什么?
    答:这两条由于病位不同,所以方剂也不相同。发热而兼有头痛、身体疼痛的,这是太阳病。而301条的发热脉沉,不兼有头痛身痛等症状。这是少阴病的表证。太阳病的病位在表,其发热能持续较长(一经)的时间,而少阴病的发热,只是始得之的暂时现象,发热较轻,又极短暂,一般是二三日之后热即消失而出现里证。由于太阳病发热重且兼有头痛,所以必须用发汗专剂以发汗,又因脉沉不可发汗,故先用四逆汤温里,为一下步服发汗剂准备条件。而少阴表证的发热轻,只须微发汗,故可趁里证未出现之前,用麻黄附子细辛汤,于温经于中微发其汗,表证即可消失。   
    由于麻黄附子细辛汤中没有桂枝,是微发汗之剂,所以像92条那样的头痛发热脉反沉,即使用了此方,也解决不了问题。
 楼主| 发表于 2013/3/29 14:45:53 | 显示全部楼层
    六十六、有的讲义讲,“本条(92条)虽只提到脉沉,并无里虚里寒症状,但从脉测证,还有下利清谷等症状。”是这样的吗?   
    答:这样解释《伤寒论》,就把生动活泼的《伤寒论》讲成了教条。因为只要能确实说明里虚里寒,一脉一证都可以定治则定方剂。“少阴病脉沉者,急温之,宜四逆汤”,就是据脉不据证所定的方剂。这并非据脉而否认症状,因为这正像柯韵伯解释本条脉象所说:“必有里证伏而未见。”里证伏而未见,就应当据脉温经,早作预防,何必等到下利清谷、手足厥冷等症状完全齐备之后再作处理呢。须知张仲景对于《伤寒论》中的方证,虽然也列举了一些典型示范,但对任何汤方,都从来不要求读者——或者说怕读者在心目中形成一个固定不变的刻板模式。
 楼主| 发表于 2013/4/2 09:01:41 | 显示全部楼层
    六十七、《素问•皮部论》云:“少阴之阴,名日枢儒,上下同法,视其部中有浮络者,皆少阴之络也,络盛则入客于经。其入经也,从阳部注于经,其出者,从阴内注于骨。”据此,注《伤寒论》者,有谓麻黄附子细辛汤证的反发热,就是从阳部注于经,附子汤证的骨节痛,就是从阴内注于骨,是这样的吗?   
    答:有这样一派注家,对《伤寒论》的每一脉证,都喜欢引用《内经》作解说。作证明。其中有一些是很恰当的,也有一些则牵强附会。如解少阴病反发热为太少两感,解少阴三急下证为中阴溜腑,就是这样。用“从阳部注于经”、“从阴内注于骨”来解释少阴病的麻黄附子细辛汤证和附子汤证,也只可存此一说,此说似有断章取义、牵强附会之嫌,因为“从阴内注于骨”,本有肾主骨之义,而这却是骨节痛。《灵枢,九针十二原》云:“所言节者,神气之所游行出入也。”阳虚湿盛、神气不能游行于骨节之间,因而骨节疼痛。这样的解释,比“从阴内注于骨”更为合理。
 楼主| 发表于 2013/4/2 09:03:21 | 显示全部楼层
    六十八、消渴是厥阴病的特点,为什么又说“渴欲饮水者,少少与之愈”?
    答:从“渴欲饮水”的“欲”字看,可知渴的程度不重,是不饮亦可,这与随饮随消,饮不解渴的消渴不同。厥阴病由消渴转为渴欲饮水,这表示热邪初退阴液未充,是由重转轻的现象,故少少与饮之,令胃气和则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民间中医网论坛 ( 黔ICP备19001372号 )

GMT+8, 2025/1/15 11:09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