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加入
楼主: lml2002

重温《伤寒百问》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3/3/20 10:48:22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十九、149条“伤寒五六日,呕而发热者,柴胡汤证具,而以他药下之……”能成为心下但满而不痛的痞硬,能不能成为按之濡的气痞?   
    答:不能。为了说明这一问题,首先要分析一下气痞和痞硬的病理。痞硬和气痞虽然都是由“热入”所致成,但气痞只是热郁而无湿浊,痞硬则主要是湿热壅聚。两者之所以不同,与痞证形成之前的内在因素有关。气痞形成之前,是表证未解,医反下之,挫伤气血向外的气机,致使热郁于里,壅逆心下而成气痞。它不是胃脘有湿浊,所以舌苔不是厚腻垢浊,也不出现呕吐、下利、肠鸣等症状。而本条的痞硬形成之前,已出现呕而发热,是外邪已入半表半里。邪入半里已触及胃周围,故出现呕。呕说明胃的降浊功能已不正常,所以呕而发热的柴胡证舌上必见白厚苔。这时下之,外热内陷与湿浊相结,就必心下较硬。明白了上述道理,就会这样理解:凡呕而发热,是外邪已人半里,胃已不能降浊,这时下之,只能使热人而湿浊壅聚形成痞硬,决不会有热无湿形成气痞。
 楼主| 发表于 2013/3/20 10:51:11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十九、149条“伤寒五六日,呕而发热者,柴胡汤证具,而以他药下之……”能成为心下但满而不痛的痞硬,能不能成为按之濡的气痞?   
    答:不能。为了说明这一问题,首先要分析一下气痞和痞硬的病理。痞硬和气痞虽然都是由“热入”所致成,但气痞只是热郁而无湿浊,痞硬则主要是湿热壅聚。两者之所以不同,与痞证形成之前的内在因素有关。气痞形成之前,是表证未解,医反下之,挫伤气血向外的气机,致使热郁于里,壅逆心下而成气痞。它不是胃脘有湿浊,所以舌苔不是厚腻垢浊,也不出现呕吐、下利、肠鸣等症状。而本条的痞硬形成之前,已出现呕而发热,是外邪已入半表半里。邪入半里已触及胃周围,故出现呕。呕说明胃的降浊功能已不正常,所以呕而发热的柴胡证舌上必见白厚苔。这时下之,外热内陷与湿浊相结,就必心下较硬。明白了上述道理,就会这样理解:凡呕而发热,是外邪已人半里,胃已不能降浊,这时下之,只能使热人而湿浊壅聚形成痞硬,决不会有热无湿形成气痞。
 楼主| 发表于 2013/3/21 15:24:04 | 显示全部楼层
     四十、半夏泻心汤所治的心下痞硬,其病理是寒热互结吗?   
    答:因为干姜辛热,黄连苦寒,半夏泻心汤中姜连合用主治心下痞硬,因此,有的注家就把半夏泻心汤证心下痞硬的病理说成是寒热互结。其实“寒热互结”这个词并不妥当。因为凡称“结”,都必须有物质基础,如大结胸是热与水结,小结胸是热与痰结,寒实结胸是痰水寒结,热人血室是热与血结,这些虽然寒热属性不同,但都有物质相结。此外还有脏腑之气自结者,则热亦能结,寒亦能结。如柴胡证之胸胁满微结和白虎加人参汤证,舌上干燥而烦的热结在里,都是热结。阳衰阴盛的脏结则是寒结。这些,或因热而结,或因寒而结,可就是没有寒热互结者。因为撇开物质而言寒热,则寒热只是两种不同的属性,寒和热的属性,恰恰相反,只能互相抵消,不能相结,所以说“寒热互结”这个词,至少涵义不够明确。
 楼主| 发表于 2013/3/21 15:28:29 | 显示全部楼层
    四十一、气痞为什么关脉浮?气痞有没有不因误下而成的?   
    答:气痞关上脉之所以浮,从来路说,是未下之前浮紧的变脉,因为151条说:“脉浮而紧,而复下之,紧反人里,则作痞。”“紧反入里”意味着紧去浮存,所以关上脉浮。再从病理分析,浮脉主热,主向外向上,下后表热陷于心下而成痞,故关上脉浮。浮脉表示气血郁聚心下,实质也是趋向肤表以抗邪之气血,受下药挫伤后仍有向上向外的抗拒形式,它和太阳病下之后的“其气上冲”颇有相似之处,不过上冲之力,极其微弱,这和《金匮要略》所说“不冲者,心下则痞也”是一个道理,仅仅使气血郁聚心下而已。   
    气痞既然是“气上冲”的微弱表现,因此,凡太阳伤寒过程中出现气痞,都毫无例外是过早误下所促成,它不像痞硬那样,发汗催吐也能促成。也正因为它是误下所促成,所以,气痞有兼表未解者,而痞硬如半夏、生姜、甘草三泻心汤证,则绝没有表未解的现象。
 楼主| 发表于 2013/3/21 15:30:15 | 显示全部楼层
    四十二、气痞之兼表阳虚者,表未解者,都有恶寒证,二者如何区别?如何治疗?   
    答:7条已经说过,“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凡恶寒而兼有发热—即使是微热也罢,都是表未解。只恶寒而不发热,尤其是无热而汗自出,就是表阳虚。凡气痞兼表未解的,当先解表,然后攻痞,解表宜桂枝汤,攻痞宜大黄黄连泻心汤。其兼表阳虚的则宜附子泻心汤。
 楼主| 发表于 2013/3/21 15:35:37 | 显示全部楼层
    四十三、脉浮而迟,表热里寒,下利清谷和脉微欲绝,里寒外热,下利清谷,都是阴盛格阳,脉象为什么不同?   
    答:脉象既然不同,是否都是阴盛格阳就值得考虑。如果脉象已到了脉微欲绝,这确实是真阳已经大虚,此时若有表热,这肯定是阴盛格阳。如果脉象未至微而欲绝,仅仅是至数迟缓,还能浮起,这样的表热,还不是阳气拔根,尽浮于外,这就得看看下利清谷的程度究竟如何。如果每日泻下次数不多,又没有四肢逆冷等症状,这可能是平素习惯性脾虚腹泻患者又加外感的缘故,这就得先用四逆汤先温其里,俟其大便自调以后,再治其表。如果是泄泻频繁,水谷清澈,四肢逆冷,脉又浮大中空,方可叫作格阳。不过格阳证而脉浮大,多是过服寒凉泻下药所促成,由脾胃阳衰下利清谷自然形成的格阳证,脉反浮大的并不多见。而且格阳的脉浮,必浮大而芤,若不芤,就不是格阳。
 楼主| 发表于 2013/3/21 15:39:30 | 显示全部楼层
    四十四、276条“太阴病,脉浮者,可发汗,宜桂枝汤”,是不是在发热浮脉的同时,还具有“腹满而吐,自利益甚”等症状?不然的话,怎能叫作太阴病?   
    答:脉浮是邪尚在表,尚未出现吐利等里证,所以才用桂枝汤发汗。如果出现了腹痛吐利等里虚里寒的症状时,脉必不浮,那时就“当温之,宜四逆辈”,如果再用桂枝汤发汗,就会“汗出必胀满”。   
    本条的太阴病实际应叫作太阴表证。太阴表证并不是太阳病,因为虽然发热脉浮,但不头项强痛,而且还具有太阴里寒里湿等因素。这些因素表现在手足自温、小便不利、大便不实等。因为脾主四肢,外感发热,手足却只温不热,这仅比手足逆冷略胜一筹,是脾家有湿的表现。小便不利,大便不实,同样是脾阳不健,所以在这种情况下的发热脉浮,就是伤寒系在太阴,亦即太阴表证,就当用桂枝汤发汗。
 楼主| 发表于 2013/3/21 15:42:17 | 显示全部楼层
    四十五、“手足自温”是伤寒系在太阴,论中虽有明文,但并没有提到小便不利,大便不实,这两个症状是不是根据,“太阴病”三字作出的估计?   
    答:读《伤寒论》应当读于无字处。187条说:“伤寒脉浮而缓,手足自温者,是为系在太阴。太阴者。身当发黄,若小便自利者,不能发黄;至七八日,大便硬者,为阳明病也。”从“若小便自利者”的“若”字,和“至七八日,大便硬者”的“至”字看,可知伤寒系在太阴本来是小便不利、大便不实的。,
 楼主| 发表于 2013/3/22 16:42:27 | 显示全部楼层
    四十六、你说太阴表证继续发展为腹满吐利的太阴里证之后。脉必不浮,也不能再用桂枝汤发汗了,恐怕也不尽然,临床用解表发汗法治腹泻是常有的,曹颖甫先生的《经方实验录》记载,治过一谢姓夏月“下利日数十行,脉不沉而浮者”不就是用桂枝汤加神曲、谷麦芽、赤茯苓治愈的吗?   
    答:用解表法止利,不始于曹氏,古人这类的医案太多了。但是能把所有用发汗法止住的腹泻都叫作太阴病吗?曹氏所治的谢案,是腹痛而后重,小便短赤,是参加西餐宴会,大吃大嚼之后,又畅饮冰琪凌,并汗流侠背感受微风所致。故以桂枝汤加神曲、谷麦芽消导兼解表,这与平素脾家寒湿因外感而形成的太阴病是不同的。曹氏名此案为太阴病,也是不妥当的,因为不能把所有的腹泻都称之为太阴病,尤其不能把用神曲麦芽可以治愈的腹泻叫作太阴病。如果把发汗法所治愈的腹泻都叫作太阴病,那么论中葛根汤所治的下利或呕,为什么不叫太阴病,却叫作太阳阳明合病呢?
 楼主| 发表于 2013/3/22 16:45:54 | 显示全部楼层
    四十七、214条“脉滑而疾者,小承气汤主之”,这是不是说小承气汤的主脉是滑而疾?   
    答:滑而疾,是滑利而快速急疾,是假有余而真不足的脉象,它不是小承气汤的主脉,而是大承气汤的禁忌脉,因为在潮热大便硬的情况下,虽然可以考虑用大承气峻攻,但必须脉象沉迟有力,乃可攻之。如果脉滑而疾,滑虽然是热有余,但急疾不稳,突起突落,是正气不支之象。在此情况下,不攻不可,欲攻又不敢放手,才改用小承气汤。改用小承气汤并不是改攻为和,而是和中寓攻。因为本条是与小承气汤一升,比其正常用量每次服六升,已接近两倍。   
    但即使这样,也可能“明日又不大便,脉反微涩”。微涩,是滑而疾的变脉,因为与小承气汤一升,其枳实厚朴的用量已接近于大承气汤,仍不利于“不支”之正气,故脉象去其假而露其真,即变为微而且涩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民间中医网论坛 ( 黔ICP备19001372号 )

GMT+8, 2024/11/23 13:38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