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加入
楼主: lml2002

重温《伤寒百问》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3/3/12 15:47:57 | 显示全部楼层
    二十、139条“未止者,四日复下之,此作协热利也。”《医宗金鉴》认为“复下之”应是“复下利”,并说,“上文利未止,岂有复下之理乎?”柯韵伯则认为“下”是攻下,他说,“医以心下结为病未尽,而复下之。”究竟哪一种说法为是?   
    答:从临床来看,两者都有理由。但是从行文的语法来看,如果是“未止者四日复下利”,那么,“未止”本来就是利未止,如何又说“复下利”?显然文气不顺,故当以柯说为是。
 楼主| 发表于 2013/3/13 12:42:11 | 显示全部楼层
    二十一、207条“阳明病,不吐不下心烦者”,不吐不下,成注认为是未经吐下,尤在径认为是自觉症状,即想吐又吐不出,想泻又泻不下。两种解释,哪一种说法为是?   
    答:前者以未经吐下来断定应予调胃承气汤,这已脱离了辨证。譬如123条。“先此时自极吐下者,可与调胃承气汤,若不尔者,不可与”,就是在已经吐下之后而采用调胃承气汤的。何况将“不”解作“末”,亦颇牵强。后者则提示肠胃有郁滞,比较合理。但欲吐不吐,欲下不下,也有不属阳明承气证的,如桅子证的心中懊恼,和少阴病的欲吐不吐,其病理都不是胃家实。因此,本条的重点是在“阳明病”三字。由阳明病所导致的心烦,不想吐不想下的当用调胃承气汤,想吐想下而仍不吐不下的,也当用调胃承气汤。
 楼主| 发表于 2013/3/13 12:45:3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lml2002 于 2013/3/13 12:47 编辑

    二十二、“腹满不减,减不足言”,述证过于简单,能用大承气汤吗?                  答:这条是紧接在三急下证之后提出来的,是说三急下证用大承气汤攻下之后,如果腹满不减,或减不足言,就仍当继续用大承气汤一攻再攻,不可迟疑误事。正如柯韵伯所说:“下后无变证,则非妄下,腹满如故者,下之未尽耳,故当更下之也。”可是有的注家,如成无己,往往撇开上条,但就“腹满不减”,与《金匮要略•腹满寒病宿食病脉证治》之“腹满时减,复如故,此为寒”对比解释,认为凡腹满不减都是实,腹满时减则为虚,这就把辨证看成教条化了,造成许多漏洞。因为撇开阳明急下证,则腹满不减,减不足言,在大虚证中也常见到,岂可一概用大承气汤?即使是胃家实的腹满,小承气有时也可应用,也不是一概用大承气汤的。


 楼主| 发表于 2013/3/13 12:51:51 | 显示全部楼层
    二十三、25条“服桂枝汤,大汗出,脉洪大者,与桂枝汤如前法”。26条是“服桂枝汤,大汗出后……脉洪大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为什么脉象同而方剂不同?   
    答:这两条只能说脉名同,其实病理不同,脉象也决不会相同。26条的主证是“大烦渴不解”,这是大汗伤津,阳明化热化燥,其脉是在化热之后才转为洪大。由于是热盛津伤,脉必洪大有力,故主以白虎加人参汤。而25条是汗不如法,汗出之后即时脉转洪大,也没有烦渴等证,这是因为发汗太骤,未能从容驱邪,而桂枝的辛温鼓舞,使阳更浮,汗出液耗,导致阴更弱,才致成洪大。但这样的洪大,是来盛去衰,实际是浮弱的变脉,古称勾脉。夏脉勾,就是阳气外泄,内阴不足之脉,它和阳明化热之后拍拍而来,如水涨潮生按之有力的洪大,实际上是不同的。   
    在《伤寒论》中,脉名同而实际不同的脉象还有不少,必须细心体会。
 楼主| 发表于 2013/3/13 12:54:55 | 显示全部楼层
    二十四、52条说:“脉浮而数者,可发汗,宜麻黄汤。”可是57条又说:“伤寒发汗已解,半日许复烦,脉浮数者,可更发汗,宜桂枝汤。”为什么脉同而方不同?   
    答:麻、桂二方治表证的分界,总是在脉象的弱与不弱上分。52条“宜麻黄汤”的脉浮数,是尚未发过汗,脉必浮而不弱,而57条是已经发过汗,汗解脉静以后不久又出现浮数脉,这是余邪未净,虽浮必弱,故宜桂枝汤。《伤寒论》中提到“太阳病,外证未解,脉浮弱者,当以汗解,宜桂枝汤”,57条就属这个范围。
 楼主| 发表于 2013/3/14 13:00:44 | 显示全部楼层
     二十五、52条“脉浮而数者,可发汗,宜麻黄汤”此浮数是否即浮紧的变词?   
     答:柯韵伯认为,数脉主热,不宜用辛热的麻黄汤,因而解释说:“数者,急也,即紧也。”这样改数为紧,恐与《伤寒论》的原意不合。因为在本条之前的49和50两条,曾分别提到“脉数者”、“脉浮紧者”,这说明浮数和浮紧不能混为一谈。另一方面,训数为紧在《伤寒论》中也找不到先例,而“脉浮而数者可发汗”这样的条文却是有的。除49条之外,还有134条:“太阳病,脉浮而动数……而反恶寒者,表未解也。”这里明确指出“浮则为风,数则为热”,脉象浮数,是行将化热而表邪未尽。依《伤寒论》的用药规律,脉浮不弱,就得用麻黄汤。    我们再把“脉浮者,病在表。可发汗,宜麻黄汤”在论中试作举例,就有:37条“脉但浮者,与麻黄汤”;235条“阳明病,脉浮,无汗而喘者,发汗则愈,宜麻黄汤”;232条“脉但浮,无余证者,与麻黄汤”等。这些除了37条的脉象可能但浮不数外,其余如235条是阳明病,232条是阳明中风。阳明正在化热化燥中,脉象岂有但浮不数的道理?这足以说明“脉浮而数者可发汗,宜麻黄汤”,是可发在“浮”字上,而不是可发在“数”字上,因为浮为在表,要解表就得发汗。如果抛开具体症状,解浮数为浮紧,浮紧也不一定可用麻黄汤。如221条“阳明病,脉浮而紧”,却是“若发汗则躁,心憒憒反谵语”。可见,读《伤寒论》必须从其写作的出发点领会其实际精神,不然就会矛盾百出。   
    当然,脉浮数而用麻黄汤的辛热之剂是有其缺点的,但在仲景当时还没有表里双解法时,也只有先用麻黄汤发汗这一办法了。因此,我们在学习本条时,应重点领会“可发汗”三字,而对于“宜麻黄汤”则不可拘泥。    从另一方面想,浮数作为浮紧兼数,这在外感初起是常常可以见到的,在这样的情况下,以麻黄汤发汗,似无不可。条文“可”字“宜”字,均有斟酌之意。
 楼主| 发表于 2013/3/14 13:03:16 | 显示全部楼层
    二十六、50条“假令尺中迟者,不可发汗。何以知然?以荣气不足,血少故也”。脉象有尺中独迟者否?迟脉主寒,何以说是“荣气不足”?   
    答:寸关尺三部,脉管只是一条,数则皆数,迟则皆迟,绝没有寸关不迟而尺脉独迟的道理。本文的“尺中迟”,是重在脉搏的形态上,而不是重在至数上。《脉诀汇辨》云:“迟之为义,迟滞而不能中和也。”又云:“迟而不流利为涩。”可见迟多兼涩。涩即血少。因为尺主阴主里,尺脉迟涩,必阴虚血少,故虽身疼痛,不可发汗。也正如62条“发汗后,身疼痛,脉沉迟者”的“迟”字一样,不在至数,而重在脉象。因为从至数上讲,迟则为寒。从脉象上讲,才是“荣气不足,血少故也”。
 楼主| 发表于 2013/3/14 13:08:11 | 显示全部楼层
    二十七、《伤寒论》中言脉象,常分阴脉阳脉。有人认为,阴阳是指尺寸的部位而言,有人认为阴阳是指浮取沉取——即诊脉方法轻按重按而言,究竟哪一种讲法为是?   
    答:诊脉法以关前为阳,关后为阴,所以仲景凡言阴脉阳脉,应是指部位而言。至于诊脉法的浮取沉取,仲景则称为“浮之”、“按之”,如《金匮要略•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的五脏死脉,就是这样诊察的。   
    另外,把阴阳指为浮取沉取,有时也讲不通,譬如“伤寒阳脉涩,阴脉弦,法当腹中急痛者……”弦和涩在指下是两种绝不相同的感觉。弦必不涩一个部位有弦涩两种脉象,也是不可能的。又如“太阴中风……阳微阴涩而长者,为欲愈”,“少阴中风,脉阳微阴浮者为欲愈”,94条“太阳病未解,脉阴阳俱停,必先振栗汗出而解。但阳脉微者,先汗出而解,但阴脉微者,下之而解。”都明显地看出,阴阳只能作尺寸解,而不宜作浮取沉取解。,涩必不弦,如果把阴阳讲为浮取沉取,那么,在
 楼主| 发表于 2013/3/14 13:15:12 | 显示全部楼层

    二十八、如此说来,张仲景何不直接称为寸脉、尺脉,却称为阴脉、阳脉呢?   
    答:《伤寒论》论脉有三分法与两分法的不同。三分法是把寸口脉分为三部,称寸脉、关脉、尺脉。两分法是以关脉的中心为界,关前为阳。关后为阴。仲景用三分法者,如“寸脉浮、关脉沉”、“关上脉细数”、“关脉小细沉紧”、“寸脉微浮”、“寸缓关浮又弱”、“关上浮”、“下利寸脉反浮数,尺中自涩者”、“尺中迟”、“尺中脉微”等都是。之所以用三分法,除极少数单独提出“尺”是用以代表里(如“尺中迟”、“尺中脉微此里虚”)以外,大多数都是为了突出病位的在上在中或在下,但有的病则不能用上中下的病位来表示,如内外、阴阳、气血等,则改用两分法,只分关前关后,称阴脉阳脉,而不去分寸关尺。
 楼主| 发表于 2013/3/14 13:15:40 | 显示全部楼层
    二十九、225条“脉浮而迟,表热里寒”,而有的《中医基础学》却说“脉浮而迟为表寒”,哪一种说法为是?   
    答:脉象主病,是浮主表,沉主里,数为热,迟为寒。但是不同的脉象如果兼见,就得结合症状,详加分析,而不能像数学公式那样。形成机械的加减法。譬如浮脉主表,沉脉主里,浮数则是里热外蒸于表,或表里俱热,而不仅仅是表热。沉数是热陷于里,或热结在里,病位真正在里。浮迟则是表热里寒,沉迟才纯是里寒。因为寒与热都决定于里阳的盛衰,而其影响面,则既能局限于里,也可以影响及表。何况这些浮沉迟数之中,还要参考脉之有力无力,才能决定诊断。因此,根据浮数、浮迟,决定表热表寒,是不对的。尤其是把浮迟说成表寒,更是错误。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民间中医网论坛 ( 黔ICP备19001372号 )

GMT+8, 2025/1/15 02:17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