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加入
楼主: lml2002

重温《伤寒百问》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3/3/9 21:04:55 | 显示全部楼层
    十一、葛根芩连汤证可不可以叫作“太阳阳明合病自下利”者?   
    答:不能叫作太阳阳明合病。因为葛根芩连汤证的下利,不是太阳表邪郁闭的结果。第二,太阳阳明合病的下利,既非酸臭黏秽的热利,也非水谷清澈的寒利,只是少量的水液不能上输外达,下趋大肠而作利,而葛根芩连汤则是治热利的。
 楼主| 发表于 2013/3/9 21:10:13 | 显示全部楼层
    十二、146条“发热微恶寒,支节烦痛”是太阳病,“微呕,心下支结”是少阳病,治用桂枝汤加小柴胡汤的复方。为什么不叫太少合病,而只说“伤寒六七日”?   
    答:从这一条就可以看出,把柴胡证混同于少阳病是错误的。“微呕,心下支结”,这是柴胡证,病位是在少阳的半表半里,但和少阳提纲的少阳病不同。论中凡称少阳病的条文,包括与少阳的合病并病在内,都有口苦、咽干、目眩这几个症状,都禁汗、禁吐、禁下。而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呕而发热等,则称柴胡证。柴胡证如兼太阳病,则可以小柴胡汤加桂枝汗之,兼阳明则可以柴胡加芒硝汤下之,都不像少阳病那样,禁汗禁下十分严格。而且柴胡证即使误汗误下,除可能变结胸、成痞硬诸变证以外,还可能柴胡证仍在,而不会像少阳病误用汗吐下那样,出现“胃不和、谵语、脉弦”或“悸而惊”等变证。因此,读《伤寒论》不要把外邪人于半表半里的柴胡证,混同于少火被郁的少阳病。
 楼主| 发表于 2013/3/9 21:13:22 | 显示全部楼层
     十三、麻黄附子细辛汤证是否太少合病或太少两感?   
     答:论中麻黄附子细辛汤条(301条),标明是“少阴病”。不叫太少合病;太阳病本当发热,而本条称“反发热”,这证明不是太阳病;说“始得之”,意味着过此初期,热即消失,也不同于太阳病。尤其是“脉沉”,这是少阴病的本脉。所以,本条是少阴表证,而不当称之为太少合病。   
    把本条说成是太少两感,也不妥当。因为太少两感这个词,来源于《素问•热论》,原文是“两感于寒者,病一日则巨阳与少阴俱病,则头痛口干而烦满”,而本条没有头痛,也不是口干烦满,与《内经》的太少两感不是一回事。如果说这是后世注家对于“两感”的新发挥,那也只好留待广大读者去评论了。
 楼主| 发表于 2013/3/9 21: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十四、48条的二阳并病,当汗不汗,其人躁烦,不知痛处,乍在腹中,乍在四肢,按之不可得,其人短气但坐,脉涩,当以何方更发其汗?   
    答:可用大青龙汤。因为不知痛处,又乍在腹中,乍在四肢,和39条的“身不痛但重,乍有轻时”,都是荣卫滞涩,时通时阻,病理有相同之处。“脉涩”,应当是涩而有力,也和“伤寒脉浮缓”的迟缓有力相似。再加上“当汗不汗,其人躁烦”,这就包括了38,39两条大青龙汤的主证在内,所以应当用大青龙汤更发汗则愈。
发表于 2013/3/11 20:54:45 | 显示全部楼层
好!盼续!向楼主合十!!
 楼主| 发表于 2013/3/12 15:22:06 | 显示全部楼层
    十五、张仲景把38条脉浮紧的大青龙汤证称为“太阳中风”,把39条脉浮缓的大青龙汤证称为“伤寒”,有的注家说这是张仲景有意识地名词互用,示人以辨证为主,不要在名词上作纠缠,是这样的吗?   
    答:“名词互用”也就是“名词乱用”。名不正则言不顺,张仲景恐怕不会这样糊涂吧!按张仲景划分“伤寒”和“中风”这两个名词的原则,可以归纳成两类:一是取义于风性疏泄,寒性凝敛。例如太阳病表虚有汗者,名为中风,表实无汗者,名为伤寒。二是取义于风属阳邪,寒属阴邪。例如,无论哪一经病,都是对比其出现的症状,属于阳邪者名为中风,属于阴邪者名为伤寒。前者只适用于划分太阳表证,后者则广泛应用于伤寒所有的六经,也包括一些杂病。譬如阳明病,能食者为阳邪,名中风,不能食者,相对为阴邪,就算“中寒”。少阳病,目赤、胸中满而烦者,为中风;仅头痛发热,目不赤,不烦满者,对比前者为阴邪,就叫伤寒。太阴病,四肢烦痛,属阳邪,为中风;四肢不烦痛者,相对为阴邪,即名伤寒。由于那时还没有“热化证”、“寒化证”这样的名词,所以少阴病和厥阴病都是以“热化证”名中风,“寒化证”名伤寒。又如《金匮要略•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中的五脏中风、中寒,也都是根据其所出现的症状,凡属热者都名中风,属寒者都名中寒。这也可看出,我们现在所说的寒热辨证,仲景那时叫作风寒辨证。根据这一原则,“不汗出而烦躁者”属阳邪,名为中风,“身不痛但重者”,对比前者不烦躁,为阴邪,名伤寒,就无可非议了。
 楼主| 发表于 2013/3/12 15:26:34 | 显示全部楼层
     十六、大青龙汤证之“脉浮紧”、“不汗出而烦躁”,与“脉微弱”、“汗出恶风”。毫无共同之处,为什么条文中还郑重提出“若脉微弱、汗出恶风者,不可服之”?   
    答:由于38条大青龙汤的主证是“不汗出而烦躁”,但又怕人们忽视了这个不汗出而烦躁是表邪郁闭过重所引起,所以又提示“若脉微弱”,那样情况下的不汗出而烦躁,不属于表邪所致,就不可用大青龙汤。又因为本条之所以名为“太阳中风”,是取义于烦躁为阳邪,与第2条之“自汗恶风”取义于风性疏泄之中风不同,避免名称相同而引起医疗错误,才又指出“汗出恶风”那样的中风,不可服之。这就证明,本条和39条,一称中风,一称伤寒,张仲景是有其定名标准的,有人解释为一是风中兼寒,一是寒中兼风,或者说这是张仲景名词互用,都是没有根据的。
 楼主| 发表于 2013/3/12 15:32:45 | 显示全部楼层
    十七、39条的大青龙汤证指出“乍有轻时”、“无少阴证者”,有什么意义?    答:本条大青龙汤的而身重一症也常见于阳明病或少阴病,为了互相鉴别,才提出“乍有轻时,无少阴证”者。   
    无汗表实的太阳伤寒,初得时是脉浮紧,身疼痛,但不及时治疗,外邪由孙络人于较大的经络,使荣卫更加滞涩,脉就会由浮紧变为浮缓,症就会由身痛变为身重。浮缓是迟缓有力,身重是拘束不堪,毫不灵活,但这又给临床诊断带来困难,所以又提出“乍有轻时”和“无少阴证者”,以便同阳明病、少阴病作鉴别。因为阳明病的身重,是热在肌肉,是沉重的感觉,少阴病的身重,是由于阳虚或湿盛,是全身倦懒,而且两者都是持续性的。至于大青龙证的身重,由于外邪束表,是周身拘束不堪,不轻巧,不灵活,都与“沉重”“倦懒”不同。不但如此,而且由于邪尚在表,所以能随太阳气旺之主症是以“身重”为主,不是以烦躁为主,时(如已至未上),而乍有轻时。这样,排除了阳明和少阴,就证明病邪仍在太阳。
 楼主| 发表于 2013/3/12 15:37:26 | 显示全部楼层
    十八、27条既然说“脉微弱者,此无阳也,不可发汗”,为什么还要用桂枝二越婢一汤?  
    答:对于本条的解释,大多数读者都同意章虚谷的说法,把末句移在“不可发汗”之前。即:“发热恶寒,热多寒少,宜桂枝二越婢一汤。若脉微弱者,此无阳也,不可发汗。”这样一改动,虽然可以讲得过去,但显然是强为割裂,未必符合本论原意。正如吴人驹所说,既然热多,岂能无阳?吴氏认为,本条所谓“脉微弱”,“微”是副词,“微弱”即稍弱,是脉象比浮紧稍弱,不是真弱。所谓“无阳”,是表邪不重,是对比阳气重的壮热而为无阳,不是阳虚阳衰,所以宜桂枝二越婢一汤。吴氏这一说法既不需要改动原文,又符合临床。    至于“不可发汗’,一句,则勿须解释,因为《伤寒论》中凡称“发汗”,都是指的服麻黄汤、桂枝汤等辛温之剂后需要温复取汗者而言,而桂枝二越婢一汤是辛凉解表轻剂,服后听其自然,不需温覆,也没有必要见到汗出,不属于《伤寒论》中发汗的方剂。
 楼主| 发表于 2013/3/12 15:43:3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lml2002 于 2013/3/12 15:44 编辑

    十九、34条“太阳病,桂枝证,医反下之,利遂不止,脉促者,表未解也,喘而汗出者,葛根黄芩黄连汤主之。”注家有将本条分为两段的,认为“表未解也”以上为前段,应予桂枝汤解表,“喘而汗出者”以下才是葛根芩连汤证。也有认为本条都是葛根芩连汤证,不应分为两段的,那一种说法为是?   
    答:“表未解”是对促脉的脉理解释,这是随文随注,应作夹注看,并非到此就作为一段落。只有把“表未解”看作是注文,才能把“利遂不止”、“脉促”、“喘而汗出”等症构成表邪未解并兼热利的葛根芩连汤证。如果把本条截成两段,使“利遂不止”与下文无关,那么这个“利遂不止”是热利还是寒利?如果是热利,则和酒客不喜甘一样,是不宜用辛温的桂枝汤解表的。如果是寒利,又当先温里后解表,也不能用桂枝汤。所以只有热利又脉促表不解,才能适用解表兼清里的葛根黄芩黄连汤。   
    由于21条有“脉促胸满者,桂枝去芍汤主之”的提示,所以注者一见到脉促就想起桂枝汤,因而把本条截为两段,却不知热利兼脉促时,解表宜甘凉的葛根,而不宜辛温的桂枝。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民间中医网论坛 ( 黔ICP备19001372号 )

GMT+8, 2024/11/23 13:46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