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水中火 于 2013/3/27 20:52 编辑
桂枝15 甘草10(炙)生姜3片(切) 大枣4枚(劈)牡蛎25 龙骨20 太子参15
我想我有必要解释一下为什么去芍药
《伤寒论》云:太阳病,下之后,脉促、胸满者,桂枝去芍药汤主之。
桂枝汤是《汤液经法》小补肝汤的变方,肝虚则恐,做恶梦是肝虚,在《汤液经法》原著中,小泻肝汤,用芍药和枳实酸味以泻肝,同时也用生姜辛味以补肝,目的是辛酸合甘,还能缓肝。在张仲景《金匮》中治产后腹痛,烦满不得卧,的枳实芍药散,就把小泻肝汤的生姜去了。目的是突出泻肝,同样,桂枝去芍药汤去掉了酸涩泻肝的芍药,突出了补肝,因为肝虚则恐,部分肝虚的人,吃了泻肝的芍药五味子就会出现胸闷,做恶梦。所以,张仲景治疗胸满闷,就去芍药。
《伤寒论》云:伤寒脉浮,医以火迫劫之,亡阳,必惊狂。卧起不安者,桂枝去芍药加牡蛎龙骨救逆汤主之。
此条也去了芍药,并且加了龙骨牡蛎震慑心魂。
具体到这个患者主要的脏腑定位在肝心。所以,我用了桂枝去芍药加牡蛎龙骨汤。还加了太子参。 太子参味甘。加强了辛甘化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