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利权、标准化成国药“软肋”
外资药企胃口似乎越来越好,开始瞄准新兴中药领域。继诺华之后,又一家跨国制药巨头葛兰素史克近日宣布在中国尝试用中药成分进行药物研发,此外,选择与本土天然植物药研究基地“联姻”的跨国药企也越来越多。“新医改利好中医中药发展,而且中医药在中国有着广泛的民间群众基础,相信未来的本土市场需求会越来越大。”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医科教授张诗军这样告诉本报记者。专家同时也担忧,虽然手握秘方、资源,但国药如果不走中药标准化道路,或在未来拱手相让不少市场份额给外企。
现象:
多家跨国药企瞄准了中药市场
近日葛兰素史克中国研发中心总裁臧敬五表示,对中药的研发将融入一些先进技术,而且将依靠公司的中国研发中心进行此项工作。对此,有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利用跨国药企在中国的研发中心做中药研发是“接地气”的做法,中国的研发人员会更熟悉中药。 而在此之前,诺华中国非处方药部总裁江华曾对外宣布,未来诺华将为中国市场专门研发中草药,并将有条件并购销售在5亿以上的本土药企。
据了解,实际上,早在2001年,诺华就已与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签订协议,投入200万美元进行中药开发。而记者了解得知,目前已有多家著名药企在紧锣密鼓地着手对中药开展现代化开发,仅上海药物研究所就同时与默沙东、强生等著名药企有所合作。据介绍,上海药物研究所是国内最大的天然植物药研究基地,这些外资药企合作方大多是冲着其中药及天然药物项目而来。
分析:
需提高科研能力和市场运作水平
实际上,外资药企此前就曾尝到过中药领域的“甜头”。据了解,诺华曾与军科院生物所合作开发了专利中药复方蒿甲醚,随后通过了英国的GMP认证,从而使诺华在世界抗疟疾药物市场雄居第二。“中国目前面临很尴尬的现状,就是怀揣几千年传统,却可能江湖地位尴尬。”武警医院耳鼻喉中心中医科主任龙目恒说,目前市面上的中药产品仍存在严重的质量参差不齐现象,而且中药制剂年出口额其实占比很小,国内大多数中药没有申请专利,反而是被邻国韩国、日本抢注了不少,中药专利被外国抢注的多达1000多项。“这里面有两大问题存在,一是中药的标准化问题,二是专利权意识不强,商业头脑不够。”
据了解,美国申请了“人参蜂王浆”专利、韩国申请了“牛黄清心丸”专利,市场上热销的如德国银杏叶制剂、日本救心丹等也都是中药产品。“其实这些产品我们都拥有最正统的配方,但就是进一步的科研能力和市场运作水平不如人家。”专家这样认为。
据了解,目前世界植物药市场年销售额超过160亿美元,而我国中药制剂年出口仅在1亿美元左右,只占其中的5%。“外资药企敢于进军陌生的中药领域,就在于其知道目前国产中药开发软肋所在,主打科技牌,利用自身实力实现中药的现代化、标准化生产,搞清成分机理并申请专利。”一位业内人士告诉本报记者,其实不少民族药企都手握独家秘方并掌握优势资源,但如果不“与时俱进”研究分析清楚药物活性并稳定质量、统一标准,很可能未来在国内外中药市场领域,都会将不少份额拱手相让外企。
记者:涂端玉
来源:广州日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