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加入
查看: 2658|回复: 2

脉诊宜粗及舍证从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2/3 17:57: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   脉诊是一门十分综合和复杂的技术操作,“胸中易了,指下难明”从临床实际出发,脉诊不可丢,脉诊不可杂,脉诊宜粗不宜细。宜粗者分清九种主脉,和组合主要兼脉。
九种主脉:
浮脉:脉位浅表,轻手可得,举之有余,按之不足,主表证。
沉脉:脉位深在,重按乃见,举之不足,按之有余,主里证。
迟脉:脉率迟缓,一息不及四至,主寒证。
数脉:脉率数疾,一息五至以上,主热证。
滑脉:脉来流利,如盘滚珠,主痰浊或妊娠月事。
涩脉:脉来不畅,如刀刮竹,主瘀血。
弦脉:脉来有力,如按弓弦,主气滞。
细脉:脉来细小,如线如丝,主虚证。
结代促脉:脉率不整,脉迟,时有一止,没有常数为结;脉数,时有一止,没有常数为促;定数中止为代。均系重症。
主要兼脉:
浮紧风寒,浮数风热,浮濡伤暑。浮而有力表实,浮而无力表虚。
沉迟里寒,沉数里热,沉滑痰浊、食阻,沉涩瘀血,沉细血虚、阴亏。
弦迟气滞寒凝,弦数气滞热壅,弦滑气滞痰浊,弦涩气滞血瘀,弦细阴虚阳亢,细数阴虚内热。
结代痰浊、瘀血,气虚不能运血,阳衰不能温血。
2.   舌诊:望诊重点,比脉诊直观,“一望而得”。
查舌时限极短,更需实用化。
苔有三观:色泽,黄苔属热,白苔属寒;后苔属实,为痰湿或食阻,苔薄属正常,表证或虚证;观其润燥,润者正常或痰湿,燥者伤阴亏津。
舌质二察:
察其色,淡红属正常,淡白属气虚或阳虚,红色属阴虚或实火,绛色为热入营血,紫色为寒盛或瘀血,紫斑为瘀血;
察胖瘦,胖者阳虚,瘦为阴虚。
中医辨证,舌脉比较客观应当列做“金标准”,所谓“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
辩证要准,主证要精。
辩证的精确有两个基础条件:一是组合的单元要精简,不能繁杂,更不能类似。二是选择主症要精简,主证应当是单元的必备症,一般选择一个主症足够,但其主证不能几个单元均可出现,那样就缺乏针对性。单元间就会混杂,单元的不确切,组合也没有精确可言,辩证就会失真。前面所列的几个基本虚证,五脏定位症候以及八个实证主症选择都是遵循必备,专一和精简的原则。

.论治宜活及间治取效

论治应当追求灵活,外感病的活治有四:
风寒:辛温解表;风热:辛凉解表;注意透表、注意分利;强调扶正;
内伤病活治有二:
虚证总则:补脾调肾
实证总则:痰瘀同治
论治之法,还在于间治取效。比如,利用气血阴阳的相互关系,实施间接治疗。气虚者,血为其母,补气药中佐以养血之品。血虚者,气为血帅,养血药中佐以补气之品等。
虚实夹杂及扶正祛邪
原则:先祛邪,后补虚。
祛邪时不伤正,补虚时不恋邪
举例:阴虚痰浊,先用温胆祛痰,再以杞菊滋阴。
冠心病的创新疗法:
冠心病是医界研究的热点,中医治疗冠心病颇见优势其治疗重点均放在“瘀血、气滞血瘀或寒凝”上,而疏忽了痰浊。随着饮食结构的改变,痰浊者变得多了。法随证变。冠心病应该痰瘀论治。痰浊与冠心病的关系追溯到《内经》,提到:“民病饮积心痛,”《灵枢·五味》载有:“心病者,宜食麦,羊肉,杏,薤。”这里的薤指薤白,又称“野蒜”,是一味温通祛痰,治疗冠心病的良药。《金匱要略》中专设:“痰饮”篇,正式创建祛痰温通方瓜篓薤白白酒汤类6张,对冠心病从祛痰论治作了奠基。其中的瓜蒌薤白白酒汤,瓜蒌薤白半夏汤,枳实薤白桂枝汤,桂枝生姜枳实汤。沿用至今,仍是冠心病的效方。特别是仲景提出对薤白的科学煎法要加白酒是非常正确的。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薤白治疗冠心病的有效成分只溶于酒而不溶于水。唐宋时期从痰论治的方剂更丰,如《千金方》立“前湖汤”治“胸中逆气,心痛彻背”,等等。
近代医家也有主张从痰论治者,如蒲辅周认为:“痰阻经络,阻遏气血”,其治多投瓜蒌薤白半夏汤,继进十味温胆汤。任应秋以宣痹涤痰立法,投瓜蒌薤白半夏汤、苓桂术甘汤、二陈汤合方。赵锡武主张通阳化痰,善以瓜蒌薤白半夏汤为主方。冉雪峰常以小陷胸加菖蒲、郁金、枳实,以解谈热内阻。邓铁涛认为气虚痰浊为多见,以温胆汤加党参为治。
主方:温胆三参饮:
竹茹 枳壳 云苓 陈皮 党参、丹参 苦参。其中苦参防痰热化,用在10克以下,对心血管效佳。
增效加瓜蒌 薤白(用白酒浸泡)。
辨别寒热:热痰黄连 天竺黄 浙贝母
寒痰桂枝 姜半夏 生姜
以痰形立法:消导莱菔子 葶苈子 生山楂
透豁菖蒲 郁金 桔梗(剂量宜少)
伍用四法:补气 仙鹤草 扁豆衣 生黄芪
理气 柴胡 玄胡 佛手
温通 桂枝 角霜 川椒1克
化瘀 苏木 三七 泽兰
分利二便:利尿石苇 车前草 白花蛇舌草
润肠(白菊花 当归合用通便润肠)
草决明
祛痰四法:
补气生黄芪
参类 白术 仙鹤草 扁豆衣
益肾枸杞 生地 生杜仲 寄生 佐桑白皮 野菊花
理气莱菔子 四逆散 保和丸 陈皮 茯苓 瓜蒌 薤白
化瘀导痰汤 血府逐瘀汤 胆南星 天竺黄 丹参 地龙 苏木 桃仁
附方:1  失眠梦多者加黄连:肉桂按3:1比例,夜交藤
入睡难加炒枣仁 生龙骨 生牡蛎 青龙齿。分辨虚实酌情配合温胆汤或杞菊地黄丸
    2  冠心病方:生黄芪15 沙参10寸冬15瓜蒌30薤白10酒浸 石菖蒲10 郁金10 丹参30 赤芍10 西洋参5另煎三七粉6冲服
(以上计量克为单位)
高血压病
根据临床表现,相当于“眩晕”,部分包含“头痛”。
古人治疗此病主要方剂:苓桂术甘汤、真武汤、半夏天麻白术汤、独圣散、镇肝熄风汤、天麻钩藤饮等。
现代医家认为,素体阴阳偏胜偏衰,禀赋不足,脏腑亏损之故。病因,精神紧张,情志不遂,饮食失节,劳逸无度,环境恶化等为其诱因。
病机归纳为风、火、痰、瘀、虚。病位上以肝肾为主,涉及心脾。证类归为肝阳上亢,肝肾阴虚,肝风上扰为主。治法上总结出,清热平肝,镇肝熄风,滋水涵木,祛痰化湿,活血祛瘀诸法。现今大多数高血压者,医生多以天麻钩藤饮、镇肝熄风汤为主要代表方。现代药理发现不少单味中药有有效降压成分。一味追求降压药理,疏忽了“君臣佐使,辨证论治”,更疏忽了“法随证变”。
当代临床实践发现,高血压患者,苔腻多为常见,而血循环不畅的舌质紫暗,舌下静脉显露的瘀证亦非少见,痰瘀致病在高血压中日趋增多。“无痰不作眩”,“死血迷闭心窍”对当前的临证十分切中。“毒损心络”观是中医诊治高血压的新思路。是“络病学说”的诠释的新角度、新视点、新途径。它们有三个共性:
1,病机上的关联性:气血不足,痰浊血瘀。
2,症候上的相似性:肝肾阴虚,痰浊阻络。
3,治法上的一致性:痰瘀同治,补气祛痰。
以“络活胶囊”为主药,配合降压四味临床加减,导引实际临床。
附方:络活胶囊共五味药:莱菔子15 海藻15水蛭1 川芎10      ?装入0号胶囊每次1粒,每日三次。(第五味药物由于沈老的商业秘密专利问题,给与隐瞒,我等自己判断)。
降压四味:钩藤15泽泻10川芎10生牡蛎30成降压四味。
发表于 2013/2/17 11:24:33 | 显示全部楼层
请问您这文章的来源?
 楼主| 发表于 2013/2/17 15:34:2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追医迷 的帖子

随便在书里找出来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民间中医网论坛 ( 黔ICP备19001372号 )

GMT+8, 2024/12/23 01:51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