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加入
查看: 1507|回复: 0

天虚子详解灵枢“中阳则溜于经,中阴则溜于府”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1/29 14:02: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1, null, left]天虚子详解灵枢“中阳则溜于经,中阴则溜于府”

论述者:古传中医 天虚子



灵枢 邪气藏府病形第四



原版本文:


黄帝曰:此故,伤其乎?

岐伯答曰:身之中于风也,不必动故邪入于阴经,则其藏实,邪气入而不能客,故还之于腑。故中阳则溜于经,中阴则溜于府。


天虚子断句:岐伯答曰:身之中于风也,不。必动故邪入于阴经,则其藏实,邪气入而不能客,故还之于腑。故中阳则溜于经,中阴则溜于府。


天虚子分而解析:

190、岐伯答曰:身之中于风也,不。必动

天虚子注:190、原版本断句为:岐伯答曰:身之中于风也,不必动。断句的不同那么意思完全相左。

1、不,否也,阻塞,不通也。藏:音cang  之所藏也

2、身之中于风也不,必动。:身中于风会有阻塞不通的现象,必然会引动藏气。

3、风是输送阴液的动力,身中于风,即风收到损伤,那么阴液输送无力有显阻塞此即不(否)也,于是导致所藏的阴液少,(即对臓而言是臓阴少,对腑而言是腑阴少也)臓阴少导致阴不统阳,于是臓阳离散而充胀,于是才有191条之“邪入于阴经,则其藏实” 藏气实者即是藏阴缺少导致阴不统阳,于是藏阳离散而充胀也。

191、故邪入于阴经,则其藏实,邪气入而不能客,故还之于腑。

天虚子注:本条是承接190条,、故本条完整含义是:故邪入于阴经,导致的身之中于风,则其藏实,邪气入而不能客,故还之于腑。

2、为什么邪气入而不能客,因为藏气充胀导致邪气进入臓被藏气挡了出去,而进入府。

192、故中阳则溜于经,中阴则溜于府。

天虚子:中阳者,邪入于阳经也,中阴者,邪入于阴经也。

中阳则溜于经:邪气入于阳经而导致的身之中于风,那么输送到府的阴(名之曰:府阴)会缺乏,阴不统阳而导致付阳离散于是府实,邪气入而不能客,故还之于经。

中阴则溜于府解释见191条。


天虚子总解 190—192条:

身之中风,会导致阻塞 此即不也(不者否也,阻塞 不通,不畅也),那么必然会引动臓腑之所藏(音:cang 那么什么是臓腑之所藏呢,脏腑里面的阴和阳即是臓腑之所藏。
臓之所藏:臓阴与臓阳也。臓阳者,臓所藏之气也
腑之所藏:腑阴与腑阳。腑阳者,腑所藏之气也
风作为阴液运行舒布的动力,它分别运行于阳经和阴经。
风行于阴经而令阴液输送到臓而成为臓阴,
风行于阳经而令阴液输送到腑而成为腑阴
导致身之中风有两个途径:一是邪入于阴经,此名中阴。二是邪入于阳经,此名中阳
]邪入于阴经导致的身之中风,由于阴经入臓,行于阴经的风受到阻塞,导致阴液输送到臓的就缺少,于是臓阴少,臓阴亏少后 根据阴阳互根原理,亏少的臓阴不能固住臓阳,于是臓阳离散而充满臓。此即所谓藏气实也(这里的藏气是臓气)。邪气进入臓后由于臓里面已经被藏气(臓阳)充满了,没有给邪气呆的地方空间,于是邪气就倒转到腑里面去了。


邪入于阳经导致的身之中风,由于阳经入腑,行于阳经的风受到阻塞,导致阴液输送到腑的就缺少,于是腑阴少,腑阴亏少后 根据阴阳互根原理,亏少的腑阴不能固住腑阳,于是腑阳离散而充满腑。此即所谓藏气实也(这里的藏气是腑气)。邪气进入腑后由于腑里面已经被藏气(腑阳)充满了,没有给邪气呆的地方空间,于是邪气就倒转到经里面去了。


所以说中阳则溜于经,中阴则溜于府。溜于是什么意思呢,其实就是还之于,返回到的意思


以上论述为天虚子之古传中医理论体系.




回 察哈尔 的帖子

察哈尔:腑阳腑阴好象《内经》中无这种说法。不能这样对待《内经》吧。 (2013-01-28 19:02)


的确我也没看到内经原文里有腑阳腑阴 臓阴臓阳 这种说法

但是我们首先要明确 万事万物都有阴阳 所谓 孤阴不生 独阳不长是也

岐伯答曰:身之中于风也,不。必动藏。

这里的藏是cang  不是臓  而是臓或者腑所收藏的东西。

那么这个藏 ,不是臓(脏)

万事万物都有阴阳,那么臓或者腑所收藏的东西也有阴阳。
因此古传中医把臓所收藏的东西里面属于阳性的东西 名曰臓阳。
把臓所收藏的东西里面属于阴性的东西 名曰臓阴。

把腑所收藏的东西里面属于阳性的东西 名曰腑阳。
把腑所收藏的东西里面属于阴性的东西 名曰腑阴。

阴为阳根,阳为阴根之阴阳互根原理,是内经也是古传中医体系中最根本最基础的概念,但是现在的中医教育,对这个概念根本用不上,也不知道怎么用。纯粹成了一个毫无指导意义的空虚的概念,除了每年考研会出一道题,让你选阴阳互根的答案,可以得1分外。其他再无用处。
古传中医体系将此阴阳互根概念作为最根基的概念,并且可以说无时不使用这个概念。


岐伯答曰:身之中于风也,不。必动藏。

必动藏。
藏:是指臓腑所藏的“臓阴 臓阳 腑阴 腑阳”
藏气:根据中阴与中阳的不同,藏气分为臓阳(又可名曰:臓气) 和 腑阳(又可名曰腑气)
这里如果按这样断句和理解那么将永远不知道黄帝内经的真实含义
错误的断句与理解:岐伯答曰:身之中于风也,不必动臓。

黄帝曰:此故,伤其藏乎?
此故:以上这些原因
本句意思:以上这些原因,伤其所藏乎? 藏 cang 也
岐伯答曰:身之中于风也,不。必动藏。故邪入于阴经,则其藏气实,邪气入而不能客,故还之于腑。故中阳则溜于经,中阴则溜于府。


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用文字叙述总是比不上用语言的交流阐述。
因此 以后本人的确要考虑讲课传授了。


素问  金匮真言论篇第四

        故春善病鼽衄,仲夏善病胸胁,长夏善病洞泄寒中,秋善病风疟,冬善痹厥。

  故冬不按蹻,春不鼽衄;春不病颈项,仲夏不病胸肋;长夏不病洞泄寒中,秋不病风疟,冬不病痹厥,飧泄而汗出也。

按此文,当今的解释是:冬天如果不按蹻,就不会扰动阳气,那么春天就不会鼽衄,就不会得颈项方面疾病。仲夏就不会病胸肋。……

      我看了如此之理解与解说,唯有一笑。冬天不按蹻竟然有如此大的效果哦,

天虚子断句与解释:

143、故冬不,按跷,
不:否也,不通也,闭塞也。143-148的不字均为否解。阻塞也。
冬不按跷:冬否则按跷以疏之。结合137、冬善病痹厥,则是冬不,则病痹厥,用按跷以疏之。
144、春不,鼽衄,春不,病颈项,
春不:春否也,春气闭塞也。
春否则鼽衄,春否则病颈项,春否者,春为发陈,今发陈之路否塞,故病鼽衄,病颈项。
145、仲夏不,病胸胁,
仲夏否,则病胸胁
146、长夏不,病洞泄寒中,
长夏否,则病洞泄,寒中也。

长夏否,则病洞泄,其导致长夏否的原因是寒中于此也。
长夏者脾也,长夏不,脾不升阴也。病洞泄寒中,即是脾胃虚寒而洞泄也。
147、秋不,病风疟,
秋否,病风疟也
148、冬不,病痹厥,飧泄而汗出也。
冬否,冬气主藏,今冬否,而阴少则病痹厥,飧泄而汗出也


素问这里的“不” 与灵枢 “身之中于风也 不 必动藏。” 的“不”意思一样,都是 阻塞、 阻碍之 “否”也 。即”否塞“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民间中医网论坛 ( 黔ICP备19001372号 )

GMT+8, 2025/1/10 16:04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