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加入
查看: 2203|回复: 0

《黄帝内经》参同契十六 糖尿病”的中医治愈方法探究 杨世廷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1/28 23:00: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黄帝内经》参同契十六“糖尿病”的中医治愈方法探究
杨世廷
对于糖尿病治疗方法,目前普遍存在下列认识:
糖尿病是一种终身疾病。
1型糖尿病不论病情轻重,有无急性和慢性并发症,均需终身胰岛素替代治疗,2型糖尿病在许多情况下也需用胰岛素治疗。
口服降血糖药目前有四大类,即磺脲类、双胍类、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以及胰岛素增敏剂。
目前治疗糖尿病西药是主流,中药只是辅助。
针对上述共识,我们不禁产生了两个疑问:难道糖尿病真的不可治愈吗?中医就没有治疗糖尿病的有效方法吗?
多年来,笔者带着上述疑问反复研究了中医典籍,探索中医文化的发展历史,对比中西医文化的发展过程,探究中医治愈“糖尿病”的治疗理念和治疗方法。略有心得,简述于下,供同道们商榷。
一、从中医文化的发展历史的角度,探讨中医治愈糖尿病的可行性
中医文化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我国现存最早、也是迄今为止地位最高的中医理论经典巨著《黄帝内经》最晚成书于汉代,距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书中大部分内容是春秋战国时代医学经验的纪实和总结。《黄帝内经》是一部传载汉代以前人们运用传统的哲学思想、思维方法,以及当时已经掌握的天文、历法、气象、物候、地理,乃至社会学、心理学,甚至数学等知识来探索生命奥秘,揭示生命本质的,以生命科学为主体的“百科全书”。历代医学家都以《黄帝内经》为源头,运用《黄帝内经》所创造的哲学医学相结合的理论体系,在运用中国传统的系统思维构建的医学原理及发明创造的各种诊疗技术基础上,通过不断地实践、探索、创新,促使中医学的理论和实践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脉经》、《备急千金要方》、《金匮要略》、《本草纲目》等医学著作的问世极大地丰富和完善了中医学的理论和实践,使得中医学的理论一直处于世界医学的前列。16世纪以后,西方的实证科学得到了极大的发展,而中国在实证科学方面的发展落后了,医疗技术的发展相对落后,制约了中医学的发展,但是中医学的古代朴素的自然科学观念和整体诊疗手段仍然是处于世界的前列。
在当代,中国的医疗技术得到了飞速的发展,采用实证科学手段已经间接或直接地证明了中医藏象学提出的诸如阴阳、五行、运气、经络、气血等无形物质的存在,而现代西医应用的解剖学、病理学等医学理论和实践是无法解释这些现象的;另外,现代西医所主要运用的实证科学是15世纪后才出现并发展起来的,而中医学具有两千多年的发展历史,至今仍在沿用着传统的中医学理论并且继续在不断的丰富和发展,这在世界医学史上都属于奇迹。再则,中医学理论体系是从整体、从时空运动变化、从人体功能、精神意识表现四大方面来研究和认识人体生命规律的,而西方医学是以古希腊、古罗马医学为基础,并随着自然科学的进步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现代西医是建立在解剖、病理基础上进行的局部诊疗的医学,不具备中医学诊疗理论和手段的无比优越性,相反,西医的解剖学、病理学等实证科学成果却进一步完善了中医学的诊疗手段,使中医学成为世界医学的最高端。
从中医学的发展史来看,中医治愈“糖尿病”是可行的。
我们再从“糖尿病”诊疗史的角度,简析中医治愈糖尿病的可行性。
西医将糖尿病定义为:糖尿病是以持续高血糖为其基本生化特征的一种复杂慢性全身性代谢性疾病主要特是由于体内胰岛素分泌绝对缺少或由于身体对胰岛素的需求量增多而造成的胰岛素相对不足或由于胰岛素抵抗从而导致以糖代谢紊乱为主的糖蛋白质脂肪代谢紊乱的一种综合病症随着病程延长可导致眼神经血管肾脏等组织器官的并发症是严重危害人体的内分泌代谢疾病。从糖尿病的定义及其治疗药物可以看出西医对糖尿病的确诊及治疗方法都是15世纪后实证科学发展的产物。
糖尿病的典型症状三多一少即多尿多饮多食和体重减轻
糖尿病的不典型症状常可在餐前发生反应性低血糖心悸出汗饥饿乏力等视力障碍皮肤瘙痒突发水疱皮肤破口后不易愈合色素沉着神经病变和各种感染下肢麻木烧灼痛;视力进行性减退;皮肤生疖患疮反复尿路感染,肺结核
我们再将中医学对消渴症(西医称之为糖尿病,下文的西医论证仍以糖尿病称谓)诊治历史做简单研究,不难发现,两千多年前,中医学典籍对消渴症的诊断和治疗就有记载。
我们将中医学典籍有关消渴症的论述摘录如下:《黄帝内经·灵兰秘典论》在论述与排泄有关的脏腑时是这样说的“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焉。”“决渎”张景岳“决通也。渎,水道也。上焦不治,则水泛高原;中焦不治,则水留中脘;下焦不治,则水乱二便。三焦气治,则脉络通而水道利,故曰决渎之官。”津液,是人身上正常水液。《灵枢·决气篇》;腠理发泄,汗出涔涔,是谓津;谷入气满,淖泽注于骨,骨属屈伸,泄泽,补益脑髓,皮肤润泽,是谓液。《黄帝内经》中有关消渴病名的记载首见于《素问·奇病论》。其中写道:“脾瘅……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黄帝内经》在不同的篇章中有“消瘅”、“消渴”、“肺消”、“隔消”、“脾瘅”、“肾热病”、“漏风”、“风消”、“消中”、“食亦”等十个名称,其中用得最多的是“消瘅”。“消”按《素问·阴阳别论》的解释是:“二阳结,谓之消”。消有三个含义:一指善消水谷而善饥多饮,二指消灼津液而至津液失养,阴不胜阳,火热内生,三指肌肤消瘦。
究“消渴”之含义,包括“病”、“症”与病理机制等三个方面,散见于十四篇之中。其中,“病”指具有典型症状的消渴病,如消中、消瘅、肺消、风消、食亦等病名。“症”指渴饮、善食易饥的症状,即消渴侯,病理机制指胃肠结热、津液消耗,即火烹烧之意。
综合历代医家对消渴症的症状及其主要发病原因,可以归纳为:消渴症是中国传统医学的病名,是指以多饮、多尿、多食及消瘦、疲乏、尿甜为主要特征的综合症状。若做现代医学的化验检查其主要特征为高血糖及高尿糖为主要特征。主要发病原因在肺、胃、肾,基本病机为阴津亏耗,燥热偏盛。消渴日久,病情失控,则阴损及阳,热灼津亏血瘀,而致气阴两伤,阴阳俱虚,络脉瘀阻,经脉失养,气血逆乱,脏腑器官受损而出现疖、痈、眩晕、胸痹、耳聋、目盲、肢体麻疼、下肢坏疽、肾衰水肿、中风昏迷等并发症。
可见西医所说糖尿病就是中医的消渴症。另外,《黄帝内经》中的消渴症远远超出现代医学(西医)糖尿病的范畴,消渴症大体包括现代医学的糖尿病、甲亢、尿毒症等。总之,《黄帝内经》对消渴症的论述已经较为系统全面,至今仍然是对此症的诊断、治疗的理论指导基石。
祖国医学对消渴病的认识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其理论基础源于《黄帝内经》,消渴之名首见于《黄帝内经》,论治始于《金贵要略》,症候分类始于《诸病源候论》,体系形成和发展于唐宋,成书于明清,历代医家对消渴病的辨证论治的论述十分丰富,这就奠定了应用中医学治愈消渴症的坚实基础,就是说治愈糖尿病的最佳方案是选择中医疗法。


二、消渴症的三焦论治法中的三焦与“胰腺”的关系
中医认为:禀赋不足,饮食失节,情志失调,劳欲过度等原因均可导致消渴病。其病机,从中医脏象学中,“胰”具备土的特性,所以中医认为其实质是在以上各种致病因素作用下,久病必导致胰虚、胰弱、胰瘀阻。正由于如此减弱了胰的功能,逐渐出现口渴、消瘦乏力,尿频尿量增多,腹泄或便泌交替出现,最终发展成为胰损,导致消渴病。
西医认为:糖尿病是由于体内胰岛素分泌绝对缺少或由于身体对胰岛素的需求量增多而造成的胰岛素相对不足或由于胰岛素抵抗从而导致以糖代谢紊乱为主的糖蛋白质脂肪代谢紊乱的一种综合病症
可见,中医、西医都认为消渴症(糖尿病)与胰有直接关系。西医治疗方法主要是补充胰岛素和降糖,中医治疗方法则分为从肾论治、从肺论治、从脾论治、从肝论治和从三焦论治等方法,没有提出“从胰论治”,却在中医学典籍中明确的论述了胰的形状和功能作用,中医的论治方法中只有三焦没有确定形体的脏腑,好像是一个综合性的功能性的脏腑,那么三焦与胰是什么关系呢?下面我们就几个方面论证三焦就是“胰腑”。
(一)、从中医胰的功能分析,胰应该列为脏腑
在古医书里找不到“胰腺”这个脏腑,五脏六腑和奇恒之腑中也没有胰脏或胰腑。难道中医胰不属于脏腑吗?让我们先简单分析一下五脏六腑:
五脏包括心、肝、脾、肺、肾和心包;因心包是心的外围,主要表现心的功能,故只称五脏。
六腑包括小肠、胆、胃、大肠、膀胱、三焦。
另外,奇恒之腑是包括脑、髓、骨、脉、胆、女子胞(子宫)的总称。它们都是贮藏精气的脏器,似脏非脏,似腑非腑,故称奇恒之腑。这些脏腑之中好像只有三焦没有确指。
可见在传统中医学中没有将胰列为脏腑。

下面我们来研究胰的功能:
胰腑的生理功能与脾相近,但不相同,二者的关系如同一对孪生兄弟,脾主统摄血液,胰主统摄津液,脾为血液生化之源,胰为津液生化之源;胰主调和,主统摄,主通利,主滋养,在体为脂肪,在窍为咽,在志为疑,喜温,喜甘。
(1)主调和:主要表现在调和阴阳,平衡分泌,同时具有一定的藏津功能,藏津功能主要体现在胰内必须贮藏一定的津液,以维护胰的调和及平衡功能。当身体内血糖过高时,胰脏为了保持身体内的血糖平衡,开始进行自我调节,自动增加胰岛素的分泌量,降低血糖;当出现低血糖的时候,胰腑就会自动减少胰岛素的分泌量,保持血糖的平衡,体内的血糖始终在胰腑的监控下处于平衡状态,以保证身体新陈代谢正常进行,各器官功能正常发挥,而当胰腑受到损坏时,就会出现脏腑功能失常,内分泌紊乱,引发血糖升高等一系列病症。
(2)主统摄:是指胰腑有化生和控制散布津液的功能,使津液在体内正常利用不致外泄。胰统津液的机理,即是胰气的固摄作用。胰腑是津液的化生之源,胰气旺盛,就能保证津液的充分布施,如果出现胰不化生和不统摄布施,就会产生体内津液不足或流失,阳气随津液外泄而不固,造成消瘦、无力、神疲等阴阳两虚的症候。所以胰腑具有养阴固阳的作用。
(3)主通利:主要表现在胰腑化生出胰液,注入肠道,有助于肠道的运化正常和排泄通畅。肠道缺少胰液的滋养,蛋白质等物质得不到正常分解,就会出现大便秘结,肠道不通等症候。
(4)主滋养:主要表现在散射津液于脏腑、官窍、肌肤,使之保持阴阳平衡;脏腑不得津液滋养则内生燥热,官窍缺少津液则出现咽干、目涩、鼻热、耳聋耳鸣,肌肤失津液所养则粗糙、消瘦、少弹力。
(5)在体为脂肪:胰腑维持体内糖、脂肪的代谢,将食物化生、吸收,保持体内有丰富的脂肪及糖分,以贮藏和调节体内必需的热能供求量。主要体现在葡萄类物质的化生及统摄作用,阻断糖分的流失,以维持脂肪的活性;脂肪的活性强,利于体内湿热之气的散发,脂肪的密闭性,可抵御风寒外袭进入体内;如果脏腑功能失常,体内津液得不到控制,而挟带糖分等营养物质外流,则出现脂肪松软无力,体内热量减少而畏寒怕冷、肢体酸楚无力等一系列病症。
综上所述,胰的功能作用与五脏六腑一样具有同等重要的生理作用,应该归为脏腑一类才是合理的。

(二)、 从胰的位置分析,胰应该属于腑
胰腺开口于十二指肠,把含有各种消化酶的外分泌液或胰液经胰管输入十二指肠。这说明胰腺和十二指肠是连在一起的,十二指肠是小肠的一部分,那么,胰腺就应当是小肠的附属脏腑,就想肝胆一样,肝胆相照,肠胰相通就是这个道理。
胰有两部分,一是胰腺,是外分泌腺,产生胰液;二是胰岛,胰岛就像大海中的岛屿,是胰脏内一堆又一堆的细胞构成的器官,胰岛是内分泌腺,产生胰岛素。所以,胰是人体内唯一的一个既是外分泌腺又是内分泌腺的腺体,一个特殊的脏腑——三焦腑。

胰的外分泌液或胰液经胰管输入十二指肠,其中含有各种消化酶。在胰内另有散在的岛状细胞团,称为胰岛或Langerhans岛。胰岛的β-细胞分泌胰岛素,起降低血糖,促进肝糖原的合成等作用。胰岛α-细胞分泌 胰高血糖素,可以促进肝糖原分解,使血糖升高。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互相反馈,控制血糖稳定在一个小的范围内。我们从胰腺的所处位置和它的功能作用就知道胰腺就是三焦,属腑。

从胰与小肠的关系分析,胰腺属三焦腑。

小肠(small intestine),一般根据形态和结构变化分为三段,分别为十二指肠(duodenum),空肠(jejunum)和回肠(ileum)。

十二指肠位于腹腔的后上部,全长25厘米。它的上部(又称球部)连接胃幽门,是溃疡的好发部位。肝脏分泌的胆汗和胰腺分泌的胰液,通过胆总管和胰腺管在十二指肠上的开口,排泄到十二指肠内以消化食物。十二指肠呈“c”字形,从右侧包绕胰头,可分为上部、降部、水平部和升部等四部分。

1
、上部(superior part)在第l腰椎的右侧起自胃的幽门,行向右后方至肝门下方急转向下移行为十二指肠降部。上部与幽门相接的2.5cm的一段肠管,管壁较薄,黏膜光滑无环形皱襞又称十二指肠壶腹(球),是十二指肠溃疡的好发部位。

2
、降部(descending part)沿第1—3腰椎右侧下降,至第3腰椎体平面折转向左移行为水平部。降部的后内侧壁有一纵行黏膜皱襞,称十二指肠纵襞(longitudinal fold of duodenum),其下端有十二指肠大乳头(major duodenal papilla),为胆总管与胰管的共同开口处。它距中切牙约75cm,可作为插放十二指肠引流管深度的参考值。

3
、水平部(horizontal part)在第3腰椎平面由右向左横过下腔静脉和第3腰椎体的前方,在腹主动脉前方移行为升部。水平部的前方有肠系膜上动、静脉跨过。
4、升部(ascending part)自水平部斜向左上方升至第2腰椎的左侧,转向前下续于空肠,此转折部形成的弯曲称十二指肠空肠曲(duodenojejunal flexure)。

小肠
十二指肠空肠曲的后上壁被十二指肠悬肌(suspensory muscle 0f duodenum)固定在腹后壁。十二指肠悬肌由肌纤维与结缔组织构成,表面有腹膜覆盖,临床上称Treitz韧带,是手术中确认空肠起始部的重要标志。空肠连接十二指肠,占小肠全长的2/5,位于腹腔的左上部。回肠位于右下腹,占小肠全长的3/5。空肠和回肠之间没有明显的分界线。

应当注意的是“其下端有十二指肠大乳头(major duodenal papilla),为胆总管与胰管的共同开口处”——“十二指肠大乳头”、“胆总管”、“胰管”共同开口于一处,不是三阳交汇还能是什么呢。从经络上分析:手太阳小肠经、足少阳胆经、手少阳三焦经三条阳性经脉交汇在一起,可谓“三阳交泰”(三阳开泰)。“天地交而万物通也”出自《易经》“泰”卦。“泰”卦前三爻为阳爻,也称“三阳”,代表天;后三爻为阴爻,代表地,故象曰:“天地交泰”。这里的“交”是“接触”、“贯通”的意思,因为“天地交”了,所以就“泰”了。“泰”者,“吉亨”也,吉利、亨通也,康泰、泰平也。所以中医的三焦腑就是胰腺(胰腑)。

(三)、从焦字的本义分析三焦腑就是胰腺

关于三焦为何不用“交”字,而用“焦”字。

我们看《康熙字典》对“焦”的解释:


注音:ㄐㄧㄠ拼音:jiāo多音字
仓颉:OGF 五笔编码:WYOU
笔划:共 12 划康熙字典笔划:焦:12;
部首:灬 读音为:四点儿(sìdiǎnér)
分解查字:隹灬(zhuihuo)

【巳集中】【火字部】焦


【唐韻】卽消切【集韻】【韻會】【正韻】兹消切,𠀤音蕉。
【說文】本作
𤓪。火所傷也。
【玉篇】火燒黑也。又炙也。
【禮·月令】其味苦,其臭焦。
【註】火之臭味也。凡苦焦者皆屬焉。
【左傳·哀二年】卜戰龜焦。
【禮·問喪】傷腎乾肝焦肺。
【史記·越世家】苦身焦思。

【禮·問喪】伤肾、干肝、焦肺。


根据以上注释“焦”都是由火引起的。是因火使之焦的意思。伤肾、干肝、焦肺,就是说因火使肾受到伤害,使肝变的硬化,使肺变的不张。那么我们怎样理解三焦腑呢?这是一个能使其他三个脏腑变焦的腑。另外,三焦腑的称谓是中医藏象学称谓与西医解剖学实体(器质)称谓是截然不同的两个概念。

肺在上焦肺(上焦),肝在中间干肝(中焦),肾在下伤肾(下焦)。再次强调的是这个“焦”字是“使之焦”的意思。如果三焦腑火盛就会使肾受到伤害,肝就会干枯硬化,肺就会变的不张(不能呼吸)。又【史記·越世家】苦身焦思。意思是身心焦虑,苦不堪言。其原因也是三焦腑火胜的结果。所以这个三焦腑就是胰腺无疑。因为它是使肺、肝、肾三藏焦的根源所在。因为胰腺具备调和、统摄、滋养、通利、在体为脂的功能。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胰腑有热呢?是因为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因此胰腑功能出了问题必将影响其他脏腑功能的正常发挥,尤其是肺、肝、肾的功能。糖尿病综合症就是由此而来的。

古人的高明之处在于用藏象学理论给胰腺定名为三焦。提示医者如果胰腑有热,定会波及足少阳胆经和手太阳小肠经。反之如果胆经有热,也一定会波及三焦经和小肠经,更重要的是波及其他脏腑如,焦肺、干肝、伤肾而引发高热症或温热病,如黄疸,胰腺炎、肾炎或糖尿病综合症等。

综上所述,我们完全有理由得出以下结论:


三焦腑是中医藏象学称谓,其所指脏腑就是胰腑,三焦经就是“胰经”,中医治疗消渴症的方法中的从三焦论治就是“从胰论治”。由于 “十二指肠大乳头”、“胆总管”、“胰管”共同开口于一处,手太阳小肠经、足少阳胆经、手少阳三焦经三阳经交汇在一起,形成三经重阳。胆肠胰三腑都是将食物精华吸收、运化的重要之腑,其中胰主统摄津液,为津液生化之源,具备调和、统摄、滋养、通利、在体为脂的功能,所以胰腑是食物精华吸收、运化、输送的关键之腑。气之养,血之生,髓之成都依赖肠胆胰三腑的生化滋养,尤其是胰腑生化津液的滋养,由于三腑重阳和三经重阳,三焦腑(胰腑)失调就会导致肺、肝、肾三脏某些功能变化——“焦”就是胰腑的功能体现,这也是“三焦”的本意。所以从肾论治、从肺论治、从脾论治、从肝论治等方法治疗消渴症都必须与从三焦胰腑论治相结合。所以中医治愈消渴症(糖尿病)是有坚实理论基础的。


三、我的议案

病例1:

张某,男,35岁,赤峰右旗,工人。

病史:因工作繁忙,饮食无规律,近一年来全身乏力,口渴善饥,失眠多梦,多汗,日渐消瘦,小便频数。

检查:血糖测定,血糖10·3mmoL/L,尿糖(++++)。脉沉细数,舌质淡红、无苔。

辨证:中焦蕴热,肺肾阴虚。

论治:清热育阴,润肺滋肾。

处方:黄芪30克、黄精25克、生地25克、生山药20克、白蒺藜20克、山茱萸15克、鸡内金15克、知母12克、人参10克麦冬10克、菟丝子10克。水煎两次分服,一日一剂。连服两周,脉不数,口不渴,尿量减少,睡眠较好。二珍用补肾清焦法治疗。
   处方:生山药24克、山茱萸24克、白蒺藜24克、菟丝子20克、枸杞15克、白芍15克、桑螵蛸15克、桑寄生15克、鸡内金15克、川续断10克、五味子10克、天花粉10克、玄参10克、知母10克、人参10克。
  连服三周,症状消失。血糖测定5·4mmoL/L,尿糖阴性。后以此方改配成丸剂连服三个月巩固疗效。随访三年无复发。
  病例2
  宋某,男,53岁,教师,呼市人。
  病史:因工作不顺心,心理压力大,半年前口渴频饮,申时发烧,身倦无力。经某医院检查确诊为糖尿病,血糖测定11·4mmo/L尿糖(++++
  治疗效果不佳转中医治疗。脉细数,舌红无苔。
  辨证:阴虚肝旺,肺燥肾亏。
  论治:滋阴清热,补脾生津。
  处方:天冬24克、生地20克、沙苑蒺藜20克、玉竹20克、葛根15克、生山药15克、杜仲15克、鸡血藤15克、丹皮15克、山茱萸10克、桑寄生10克、乌梅10克、五味子10克、地肤子10克、甘草5克。
  连服12剂,“三多”症状明显减轻,舌质转淡。是肾阴已复,脾阴不足。
  原方加减:沙苑子24克、麦冬24克、玄参24克、菟丝子24克、覆盆子24克、山茱萸15克、白芍15克、知母15克、五味子15克、何首乌15克、枸杞子15克、甘草10克、人生10克。
  连服三周,著症消失。血糖测定5·3mmo/L.尿糖阴性。原方配成丸剂连服两个月以资巩固疗效。随访三年无复发。
  病例3
  李某:女,34岁,护师。病史:患糖尿病两年,用胰岛素治疗半年效果不明显。现口渴尿频,心悸气短,五心烦热,失眠消瘦。血糖测定,9·7mmoL/L尿糖(++++)脉细数无力,舌质红无苔。
  辩症:肾阴虚损,脾运失常。
  论治:养阴健脾,育阴复肾。
  处方:沙苑子30克、覆盆子30克、青葙子24克、枸杞子24克、五味子24克、山茱萸24克、麦冬24克、生山药20克、炒白术20克、苍术20克、人参15克、三七15克、丹参15克、天花粉10克、葛根10克、甘草10克。
  连服15剂,所有症状均减轻。
  原方加减:加杜仲25克、狗脊25克、紫河车15克。减天花粉、葛根、苍术。
  连服一周,所有症状均消失。以此方配成丸剂服用以防复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民间中医网论坛 ( 黔ICP备19001372号 )

GMT+8, 2025/1/16 04:58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