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加入
查看: 954|回复: 1

贴近民众,吸取时代气息——老丁说中医(18-3)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1/26 20:11: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老丁说中医 于 2013/1/26 20:12 编辑



第三,贴近民众,吸取时代气息



    与中医日趋衰落形成鲜明对比的一门学科是市场经济学,它虽然与中医一样同为模糊科学,却不消几年便为我国民众所广泛认同,其科学性很快便扎下社会根基。这虽说与国家的大力提倡、学者们的大力宣传解说有关,但不能否认其身上所透射出来的时代气息之作用。
    虽然医疗事务与经济事务一样,都和每一个人息息相关,但与市场经济学理论相比,中医理论总是给人以古老、玄奥、封闭、不可亲近之类的感觉,在当代诸门类的科学体系之中,总给人一种“穿长衫的老人”般的印象。
    ——中医的阴阳五行、相生相克之类的概念,原本就是从古代传下来的,一副叫人不易消化的古味;
    ——中医的医经医典大量都是先秦的古文,艰涩难懂,一捧上手便叫人云里雾里天旋地转;
    ——当今的中医人士写出来的文章,依然是动辄“之乎者也”的充满酸腐味的文言文,叫人亲近不起来;
    ——针对疾病阐述病理医理之时,中医师每每缺乏通俗气息,叫人找不着北,阐释“天人合一”之类的思想时,则更是要把人拉回到老庄时代去!
    ……
    满身古味,一副艰涩的文言文,说不尽的玄奥神秘,连中国人自身都感觉难懂,要让之走出国门挑战世界,岂非天方夜谭?
    而事物的本原是:中医源自于民间,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来与疾病作斗争的经验和智慧的总结,它的理论本来应该是非常通俗易懂的,应该是非常贴近民众的。比如,“大动肝火”、“肝胆相照”、“健忘”、“没有魂”、“神不守舍”、“心神不宁”、“苦其心志”、“耗费心血”、“大伤元气”、“阴阳怪气”、“神疲体软”、“盛气凌人”……之类的民间口语当中,不都蕴涵着中医的思想吗?中医的理论不正是从这些流传民间的素材中抽象和升华出来的吗?只是由于中国古代文字著作方面的困难,而导致了其凝练化、文言化了。
    但我们要说,这种文言化是一种无奈的选择,是不得已而为之,绝非中医大师们卖弄学问之举!我们说,真正有学问的大师们,是无需要通过玩文言来炫耀自己的。夸夸其谈、故弄玄虚从来不是中医发展的正道。
    应该说,中医遭遇衰落,与其缺乏现代科学气息,古味十足、因古而怪,以及自高自洁、自我封闭这一系列现象不无瓜葛。中医虽然源自于民间、服务于民间,但不少中医师却似武林高手一般,叫人想亲近而又神秘兮兮地叫人无法亲近。甚至,与别的网上专业论坛相比,在中医论坛内的博友之间,相互串门访问都显得特别稀少。
    说到中医的封闭保守问题,我们应当心平气和地承认前述《中医的旗号还能打多久?》一文所说的现象确实不同程度地存在,现在不妨再重述一下其中的一段文字——
    古代的中医采用师徒制,十分闭塞,同行相轻,秘不示人,郎中与郎中之间处方保密,即使住在两壁、同一条街上,也没有交流,老死不相往来。只有少数中医大家,愿意将毕生的行医经验,编篡成册,公之于众,传于后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中医衰落的现实表明,处在当今这个全球文化大融合的时代,自高自洁、自我封闭终将是没有出路的,中医应当尽快走出不可亲近的玄乎神秘状态,无论理法还是文法上,都应当注意自身形象的建设了,都应当注意吸取时代气息,让自己的理论努力走向通俗,以期贴近民众赢取民众了。民众是中医生存的土壤,只要民众深信中医、需要中医、热爱中医,中医便可以始终不败。
    让以古老神秘而著称的中医走出象牙之塔,当是弘扬中医事业的重头之戏!
发表于 2013/2/1 14:59:52 | 显示全部楼层
"古代的中医采用师徒制,十分闭塞,同行相轻,秘不示人,郎中与郎中之间处方保密" -- 中醫最大的問題在於專利保護, 因為所有的藥材每個人都可以買到, 所以只能"秘不示人", 否則在一生中可能只創出的一條方卻被別人拿去賺錢, 而自己卻窮困一生, 這樣公平嗎?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民间中医网论坛 ( 黔ICP备19001372号 )

GMT+8, 2024/12/25 21:36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