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氏温灸法简介
马氏温灸法起源于三十年代,1930年浙江宁波“东方针灸学社”将日本温灸术介绍到中国(日本温灸术源自于公元562年从中国传入日本的“太乙神针”和“雷火神针”灸法),1934年天津马少群先生将日本温灸术改进研制创立了马氏温灸法,用于临床治病屡获奇效,至六七十年代影响逐渐扩大传播至全国各地,治愈了大量疑难杂症。值得一提的是1976年3月叶剑英元帅身患心脑血管病,经中西医治疗效果不佳,请马少群先生用温灸治疗后病体痊愈。身体完全康复,后寿活至90岁。
与传统灸法相比,马氏温灸法除具有温热穴位的物理作用外,还有其特殊的中药配方而起的药理作用,比其他艾灸更性烈,火力更猛,渗透力更强。马氏温灸法用于祛病养生虽然有非常神奇的功效,而且在中国已有七十多年历史,却由于种种原因一直只在民间流传,目前国内仅有个别地方和港澳台及国外的少数人还在研究运用这种方法治病养生。当今有识之士己逐渐认识到长期服药对身体的危害性了,因此绿色自然的各种保健术备受欢迎。马氏温灸法就属于自然疗法,它采用天然植物“艾叶”作为主要原料,视不同病情配以各种天然中药混合装入专用器具内燃烧,产生一种特殊的热渗透力将药力导入人体经穴内,来调整脏腑功能、促进新陈代谢、迅速提高人体免疫能力,达到强身健体之目的。万病皆起因于内脏,脏腑为根本,疾病为末梢,治愈了根本,末梢也就自然痊愈了。因此凡是病人五脏六腑功能尚未出现绝症者,只要认真坚持温灸就有痊愈之希望。
马氏温灸法适应人群:
高血压、低血压、 高血脂、 心肌炎、动脉粥样硬化、 心绞痛、 心肌梗塞、
冠心病、心率失常、风心病、肺心病、脑动脉硬化、脑溢血、脑溢血后遗症、脑血栓、脑栓塞、胃肠炎、妇科病(子宫肌瘤)等均有很好的康复保健效果。
马氏温灸法养生计划:
每天温灸一次,每次60分钟,10天为一周期,每周期之间休息1~2天再进行下一周期。一般情况下高血压、冠心病需坚持温灸六个周期以上可痊愈。中风偏瘫越早温灸越好,可以很快康复。子宫肌瘤需坚持温灸六个周期以上可痊愈,易感冒者欲改善体质需坚持温灸三个周期以上。
“艾叶”和“艾灸法”简介:
《本草纲目》记载:"艾叶苦辛,生温,熟热,纯阳之性,能回垂绝之阳, 通十
二经,走三阴,理气血,逐寒湿,暖子宫,……以之灸火,能透诸经而除百病"。这就
说明艾具有广泛的治疗作用, 艾的药性可通过体表穴位渗透到体内起治疗作
用;又可通过呼吸进入机体,醒脑安神,通经活络。艾叶能宣理气血,温中逐冷,
除湿开郁,生肌安胎,利阴气,暖子宫,杀蛔虫,灸百病,能通十二经气血,
能回垂绝之元阳。用于内服治宫寒不孕,行经腹痛,崩漏带下。外用能灸治
百病,强壮元阳,温通经脉,驱风散寒,舒筋活络,回阳救逆。
艾叶用于灸法非常安全可靠,艾灸法比药物内服治病的范围更广,更方便,但是没有药物服用不当给人体带来的毒副作用。灸法也和针法一样,能使衰弱之机能旺盛,也能使亢进之功能得到抑制。针与灸都是在经络穴位上施行的,有其共同之处,两者往往结合使用。但是灸法的功效有其独到之处,不能以针代灸。过去国内外有许多名医就单用灸法治病,古代我国和日本还有专门的灸师,与针师并列。古人云:“针所不为,灸之所宜”。灸法虚寒者能补,郁结者能散,有病者能治,无病者灸之可以健身延年,说明灸法在某些方面是优于针法的。而且对于畏具针者,尚可避免针刺的痛苦及可能引起的感染。
艾用于灸法,其功效确非我们意想所能及的,灸法的好处,没有亲身经过实践的人是不会知道的。灸法,是中医中最上乘的治疗保健方法,是人类唯一的一套完整的内病外治的体系,艾灸的温热刺激能直达深部,经久不消,使人发生畅快之感。若以普通火热,则只觉表层灼痛,而无温煦散寒之作用。清代吴亦鼎在《神灸经论》上说:‘夫灸取于火,以火性热而至速,体柔而用刚,能消阴翳,走而不守,善入脏腑。取艾之辛香为炷,能通十二经,入三阴,理气血,以治百病,效如反掌。’可见灸法效力之大。明代龚居中在《痰火点雪》中说:‘灸法去病之功难以枚举,凡虚实寒热,轻重远近,无往不宜。’可见灸法治病之广。马氏温灸法在七十多年来临床上的实践也证明,很多病均适宜温灸。特别是对免疫性疾病不论急慢性均可施灸,患者首先是自觉症状消失,体征改善,逐渐化验指标也会相继转阴。如果原先为低血压的能升压;原来血压高的,灸后明显下降。20世纪20--30年代,日本军国主义思潮泛滥,国内传染病大规模流行,人平均寿命仅30岁。据明治19年“卫生局年报”载,当年死亡人数为18万,传染病肺结核死亡首屈一指。由于传统医学汉医几乎被消灭,日本西医束手无策。这时一个叫原志免太郎撰文公布出他的发现:独简单的灸法有治疗的特效。犹如被注入兴奋剂的政府近卫首相立马接受并鼓励其推广,于是从阵地、工厂到学校掀起了国民三里灸运动。第2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得结核病的士兵已经很少。在日本,灸疗法为一种主流医疗保健手段,有很多专门从事灸法治病保健的人,并有很多日本人写的灸疗著作被翻译传入中国。可叹的是,在灸疗的发源地中国,中医界普遍只见汤药针刺治病,而对艾灸这种既保健又治病的技术却极少有人重视。
辨病施灸(整体同步调节)
1.三焦俞(双) 脾俞(双) 环跳(双) 阳陵泉(双) 中脘、足三里(双) 脐
2.肝俞(双) 胆俞(双) 章门(双) 期门(双) 太冲(双) 患处 脐
3.三焦俞(双) 脾俞(双)风市(双)关元、曲骨、申脉(双) 患处 脐
4.肺俞(双) 神道 命门、大肠俞(双) 尺泽(双) 昆俞(双) 患处 脐
5.三焦俞(双) 脾俞(双) 肩隅(双)曲池(双)三阴交(双) 患处 脐
6.心俞(双) 膈俞(双) 风池(双) 檀中、巨阙 神门(双) 患处 脐
7.三焦俞(双) 脾俞(双) 风池(双) 下脘、气海 绝骨(双) 患处 脐
8.厥阴俞(双) 胃俞(双) 气海俞(双) 不容(双) 少海(双) 患处 脐
9.三焦俞(双) 脾俞(双) 委中(双) 天枢(双) 照海(双) 患处 脐
10.肾俞(双) 膀胱俞(双) 督俞(双) 内关(双) 涌泉(双) (1) 患处 脐
11.肾俞(双) 膀胱俞(双) 百会 哑门 列缺(双) 涌泉(双) (2) 患处 脐
12.心俞(双) 膈俞(双) 肝俞(双) 天池(双) 间使(双) 患处 脐
每日灸一组穴,十二天为一个疗程。必须严格按拟方穴位排列的前后顺序施灸,不得随意改动。先阳后阴的灸规,先灸背部每次25分钟,再灸胸腹部穴,每穴灸30分钟,再灸四肢穴灸25分钟(足三里(双)穴、涌泉(双)穴应各灸30分钟)。头部穴灸30分钟。根据具体病情:第十组穴初灸1—5个疗程可灸上边(1)五穴,待下肢腿部气血已开始活动时即可改灸下边(2)六穴。每个疗程完之后可休息1—2天。也可不休息,再从第一组开始循环灸治,直到病愈为止。
该拟方的具体适应症:高血压,低血压,高血脂,心肌炎。动脉粥样硬化,心绞痛,心肌梗塞,冠心病,心率失常,风心病,肺心病,脑动脉硬化,脑溢血及脑溢血后遗症,脑血栓,脑栓塞等的温灸治疗,本拟方都适用。
关于灸疗法的部分书目(仅供参考):
马氏温灸法
温灸研究与实践
温灸术研究法(日)
温灸学讲义
温灸医报
艾草健康法(日)
艾叶
灸法秘传
针灸真髓(日)
中风预防名灸(日)
灸点新疗法(日)
灸术自疗法
灸法自疗学
灸法医学研究(日)
灸法
灸法与保健
实用灸疗
灸绳
实用灸法手册
中医灸疗集要
中国灸法大全
中国灸疗学
中国灸科学
中国灸法治疗学
奇特的灸疗
艾灸养生祛病法
中医天灸疗法
民间敷灸
瘢痕灸
灯火灸疗法
太乙神针
太乙神针临症录
雷火神针
灸法心传
神灸经论
明堂灸经
新编西方子明堂灸经
采艾编翼
备急灸法
hql_0910@163.co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