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3/4/6 19:19:2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xiaodiega 于 2013/4/8 09:14 编辑
回复 灶心土 的帖子
楼主的帖子讲得很好,而且思路开阔,不拘泥守旧,不盲目排斥,善于接受新事物和异类事物(如西医这一完全不同的体系)
只是有个别技术性问题仍值得商榷:
比如这段:
> 其次,古代的经方疗效显著,这是不可否认的,但这些是要经过多少人用多少时间总结归纳出来的啊!如果古人当时就能懂得现代的科学知识,那完全可以缩短或者减少实践归纳的时间,或者找到更好的治疗方法。就拿我前面说的治外感风寒来说吧,如果我们懂了出汗治这个病的道理,那我们完全可以用更加简单的方法来治这个病啊,杀鸡为什么非要用牛刀呢?
西医懂得“现代的科学知识”,相信西医同样懂得发汗退烧的道理。但为何小孩子发烧了,用上西药(具体名字记不清了,好像布洛芬什么的),一吃药,很快出一身汗,比中药还要快。汗出后确实烧退。但过几个小时,烧又起来,又得再吃药?
退烧,不是简简单单的出汗这个道理所能够解决的。中医在外感病方面理论之精深,用药之细腻,观其脉证,或辛温,或辛凉,或温阳,或滋阴,或和解,或通下,也绝不是“出汗治病”这四字所能概括的。且很多时候,不求汗出,用药完全无汗药,服用之后同样“汗出而解”。关键在于抓住病机,用药稍稍调拨了一下人体自身的“正气”,正气振奋,自然汗出邪散。
> 如果古人当时就能懂得现代的科学知识,那完全可以缩短或者减少实践归纳的时间
未必。西医的“免疫系统”,与古人理解中的“正气”“阳气”,不完全是一回事。
我以前打过一个比方。同样一堆积木,既可以按颜色分,也可以按形状分,这两种分法都有道理,但两者之间完全不可调和,完全不是一个概念。而中西医之间在理论体系、认识论上的巨大差异,正有类于此。所以,两种体系,可以互补,可以在面对病人之时取长补短,但两者本身无法融合。而现在的中西医结合,就算做得像样的,也无非实现了某种二级分类法,即类似于:
西医病名AAA
中医证型XXX
中医证型YYY
中医证型ZZZ
西医病名BBB
中医证型YYY
中医证型WWW
中医证型SSS
西医病名CCC
中医证型SSS
...
...
然后治病之时,先按西医分型和检查结果,诊断为某某病,然后再按中医辨证,比如可细分为肝肾阴虚型,可用某某方;心肝火旺型,可用某某方,等等
这种辩证治法,其实是相当机械的。而且最主要的,忽略了不同病之间,同一中医证型(比如同为YYY)在“病机”上的相似性与治法上的共通性(所谓“异病同治”)。由此这种机械式中西医结合,只能类似西医那样培养分科的“专家”“工匠”,培养不出融会贯通、一通百通的全能型的大师级医生。而人的精力本身有限,在没有精力中西医皆通(事实上也无必要)的情况下,专攻中医,走纯中医道路,完全按古人的思维方式来思考,恐比这种中西医结合的路子能取得更大的临床成就。
其实广而言之,中西医,乃至整个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本身就存在着思维方式的巨大差异。西方文化更讲“推衍”,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走的是由少至多、分科越来越细的道路。而东方文化更讲“归纳”,三化为二,二归为一,走的是执简驭繁、一心可驭万物的道路,且更能看到有形背后,一些无形的、场与势的东西。这从国际象棋与围棋在设计与思维方式上的巨大差异,也可见一斑。国际象棋主要是逻辑推理的产物,每个子都有各自的走法和大致价值,易于量化,因而易于为之编写计算机程序。而围棋,是讲“形”,讲“势”,讲一些无形的感觉的东西的,子不过分黑白,本身无价值之分,其价值,是由其在棋坪上的位、势、与其他子之间的配合形成的无形的“场”来决定的。完全是一种模糊的“不科学”的东西,难以量化,至今也没能很好地移植到计算机上。中西医之间的差别,大体也类于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