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好意思,没看仔细,把独孤认作孤独。抱歉! 谢谢您热情解答。 而由您的参与,我才开始思考实火。 百度百科-------- 实火,病证名。指阳热亢盛之火邪。《丹溪心法.火门》:“实火可泻,黄连解毒汤之类;虚火可补,小便降火最速。凡气有余便是火,不足者是气虚。”邪火炽盛引起的实热证。以肝胆、胃肠实火为多见。 1病因实火多为外感六淫(风、寒、暑、湿、燥、火)所致,此外,情绪波动过大精神过度刺激、脏腑机能活动失调、中暑、受凉、伤风、嗜烟酒以及过食葱、姜、蒜、辣椒等辛辣之品,贪食羊肉、狗肉等肥腻之品、中毒、缺少睡眠等亦可引起。 2临床表现实火患者表现为高热,头痛,面红目赤、口唇干裂、口苦燥渴、口舌糜烂、咽喉肿痛、牙龈出血、鼻衄出血、耳鸣耳聋、疖疮乍起,身热烦躁、腹胀满痛拒按,大便秘结,小便短赤,尿血便血、甚或吐血、舌红苔黄、可有芒刺、脉实滑数。 中医临证把头昏、咽喉肿痛等偏上部位的火热症状称为“上焦火”,把烦热口渴、胃脘痛等中间部位的称作“中焦火”,把便秘、尿赤等偏下部位的称作“下焦火”。又按脏腑开窍,把目赤肿痛称“肝火”,鼻煽气喘称“肺火”,口舌生疮称“心火”等等。结合人体脏腑功能活动和物质之不足或有余以及患者的临床表现,这些火还可统分为“虚实”两大类。 -----------
黄帝问曰:何谓虚实?岐伯对曰: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 此实,是说邪气盛,不盛,则也不为实。 ------------------------- 所谓五藏者,藏精气而不泻也,故满而不能实;六府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也。所以然者,水谷入口,则胃实而肠虚,食下,则肠实而胃虚。故曰实而不满、满而不实也。 此实,应该主要是在自胃肠。即胃肠食物填塞之实,是有时段的;如果长时间的总实不虚,就积滞了,久之郁而化火?亦由于胃肠的积滞,少阳的气机也停滞了? ---------------- 脾移热于肝,则为惊衄。肝移热于心,则死。心移热于肺,传为膈消。肺移热于肾,传为柔痓。肾移热于脾,传为虚,肠澼,死不可治。胞移热于膀胱,则癃溺血。膀胱移热于小肠,膈肠不便,上为口糜。小肠移热于大肠,为虙瘕,为沉。大肠移热于胃,善食而瘦入,谓之食亦。胃移热于胆,亦曰食亦。胆移热于脑,则辛頞鼻渊,鼻渊者,浊涕下不止也,传为衄蔑瞑目。故得之气厥也。 膀胱移热于小肠,膈肠不便,上为口糜。---------这个也理解不了。 ------------------ 实火就是因外感火邪而来的火。 风热暑湿燥寒,通常外感风湿寒较多,而暑热的外感,我只能想到中暑。 对实火的来龙去脉,还是比较模糊。呵呵,让您见笑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