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了中医药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规划》中提出:允许药品零售企业举办中医坐堂医诊所,积极探索中医执业医师多点执业的方法和形式。这样,药店中医坐堂又在“转正”之路上更进一步。
有点年纪的人对于药店的中医坐堂应该都有印象,“前厅看病,后堂抓药”这个如今在影视剧中常见的画面很多人都感同身受。然而,2001年国家一纸禁令,将很多已经“变质”的中医坐堂列入了非法行医的行列。近几年,随着中医的发展,药店中医坐堂在全国很多城市慢慢“解禁”,药店与中医结合起来探寻共赢之路。
药店中医坐堂,梦想又照进现实。然而,中医坐堂“转正”之后的道路也并非一帆风顺。如何开办这项业务以及怎样取得消费者的信任仍是一条艰辛的路。
药店:能办和要办是两回事
随着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对药店的生存形成更大冲击,越来越多的药店意识到仅靠药品已经不能维持企业的发展。每个药店也都在探索着新的发展模式,于是中医药特色被越来越多的药店尝试。
“由于卫生部对于开办中医坐堂医的药店都有硬性要求,而中药材赢利空间小,这对房租成本高企的药品零售企业来说是一个不小的负担,所以即使政策上允许开办,也不是所有药店都能办。”平价药房北京青龙桥店的总经理张伟德这样告诉记者。
根据我国《中医坐堂医诊所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申请设置中医坐堂医诊所的药品零售企业,除了要具备《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认证证书》、《药品经营许可证》和营业执照外,药店还要有独立的中药饮片营业区,饮片区面积不得少于50平方米;药店中药饮片质量可靠,品种齐全,数量不少于400种;中医坐堂医诊所配备的医师必须取得中医执业医师资格后从事5年以上临床工作。
“我们药店也是从今年8月份才开始引入这个中医坐堂的,推出后还是吸引了一些消费者,但是具体有没有带来效益目前还不知道,我们也在尝试当中。” 张伟德说。
自2009年北京市卫生局开展在药品零售企业举办中医坐堂医诊疗的试点工作以来,中医坐堂就被很多药店尝试。
“中药销售量在药店中的比例并不高,差不多也就是在10%~15%之间,虽然这几年国家对于中医的支持力度加大,但是与西医相比,中药因为药效慢,使用麻烦并不是很受欢迎。所以国家虽然放开药店中医坐堂,可能具体发展上还要看实际运营。”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中医师:上得了厅堂 下得了药房
“其实目前药店中医坐堂发展面临的另一大问题还是人才的缺乏。中医资源基本为医院所垄断,而医师大多不愿意到药店执业。在人才争夺战当中,药店是不可能与医院进行竞争的,无论从福利待遇还是传统观念来看,药店在招聘中医师方面都没有任何优势。”广东聚仁堂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利平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感叹道。
其实,根据《中医坐堂医诊所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中医坐堂医诊所”可以作为中医执业医师的第二执业地点进行注册。然而现实中,因为社会观念等很多因素,使得许多中医师不愿意到药店执业。
“除非是名气比较大的药店,像北京同仁堂会聘用一些有名的中医师之外,大多数药店聘用的或者是名气比较小的医师,或者是一些退休的老中医。”张利平介绍说,人才的缺乏也制约了药店中医坐堂的发展。
而记者在采访中药店中医师们时,他们或者不接受采访,或者接受采访但不想透露姓名,似乎也证实了这一点。
“到药店这种‘商业味’浓重的企业执业,有时候会受到一些议论,而一些同行也会有不同意见。”一位药店执医的中医师告诉记者。
事实上这些担忧不无道理,一些药店盲目追求利益,为维持生计、扩大销售收入,加上中药销售收益比例不高等因素,或许会出现给坐堂大夫提成,导致开大处方,甚至推荐西药、保健品等现象的出现。这样,2001年坐堂医师成为“药托儿”的现象又会重演。
“其实让药店开展中医坐堂医,对各方来讲都是好事。对于消费者而言,方便看病,用药也更加安全;对于医疗机构来讲,能够分担看病难的负担;对于药店而言,丰富了服务方式,能够更好地吸引消费者,从而获得更高的利润;对于中医师来讲,增加了一条收入渠道,提高了医术,尤其是那些已经退休的老中医,资源不至于浪费。甚至大了讲,都能促进我们中医的发展。”张利平说。
消费者:营销陷阱成隐忧
归根到底,决定药店中医坐堂的最终发展前景还是广大的消费者。记者在走访多家药店的同时采访了多名消费者,担心医师坐堂存在推销陷阱成为消费者对于药店中医坐堂最大的忧虑。
“我上次得了一点小毛病,到一家药店去请中医坐堂大夫诊治,最后竟然花了1000多块钱的诊疗费,从那以后我有点毛病都要去医院,不敢相信药店的坐堂大夫了。”记者在同仁堂颐和园店门口碰到前来拿药的王大妈,说起这段经历她仍旧有些愤慨。
记者采访多位消费者了解到,像王大妈这样曾经被“忽悠”的人并不在少数。
“如今人们为了收益什么招数都使得出来,尤其是像我们这样的老人,他们知道儿女孝顺,在为老人看病上舍得花钱,就变着法地推出一些新的促销手段。反正,我现在拿一些常用药的时候来药店,看病什么的还要去医院才放心。”家住北京市西城区的杨尚忠老人告诉记者。
“我总觉得中医坐堂商业性更浓一些,看病的话不如到医院放心。也可能是现在这个社会好多领域都出问题,所以我反正是比较倾向到权威的医院看病。不过,如果政府真的把中医坐堂这块规划好的话,还是挺方便的。”记者在金象大药房北京市新街口店向市民询问对于药店中医坐堂的看法时,从事教育行业的刘小姐这样说。
对于这些情况,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表示,政府除了政策的支持外,还应该大力宣传和倡导中医执业医师多点执业的可行性,鼓励中医师“走出去”,改变中医师到药店执业的看法。而药店也要以身作则,除了提供合理的福利待遇以外,更重要的是,不能强迫医生违背自己的职业意志,为其销售药品。他们要用具体的行动,改变消费者对到药店中医坐堂的看法。
记者:王俊宁
来源:中国科学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