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2/10/23 21:09:2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水中火 于 2012/10/23 21:20 编辑
仲景云:伤寒,阳脉涩,阴脉弦,法当腹中急痛,先与小建中汤,若不差者,小柴胡汤主之。
小建中汤的方意是:土中泻木。辛甘化阳温脾,倍芍药加饴糖酸甘化阴而缓急。经云: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
纳差 嗳气 稍有痛感 胸肋胀满 右侧肋下隐痛波及后背,有时在胸腔窜至云门穴的地方。上眼皮及太阳穴、头都发胀
从患者的临床表现定性为“肝有实”,大小柴胡汤是对症之方。
方以病证而立,方与病证一体的有机联系,乃张仲景著作的一大特色。按照方证对应原则,只要临床特征性症候与仲景书中的描述相符合,就可将经方信手拈来,而不必受后世创立的诸种辨证方法的限制。直而言之,这实际上是在重复仲景当年的临床实践,堪称运用经方的一条捷径。
《金匮要略》云:按之心下满痛者,此为实也,当下之,宜大柴胡汤。
患者方一用的是小建中汤,方二用的是大柴胡汤
小建中汤方
桂枝三两 生白芍六两 甘草二两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劈) 胶饴一升
大柴胡汤方
柴胡半斤 黄芩三两 生白芍三两 半夏半升
生姜五两(切) 枳实四枚(炙) 大枣十二枚(劈) 大黄二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