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加入
查看: 4077|回复: 2

子午流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8/8 23:09: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六经病的欲解时为什么与12 经络子午流注各经气血最旺盛的时间不一致?不解?求教!
发表于 2006/5/28 18:27:11 | 显示全部楼层

转贴 子午流注 未整理,不知对错

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中国中医药论坛 (http://cntcmorg.w37.leoboard.com/cgi-bin/leobbs.cgi)
-- 百家争鸣 (http://cntcmorg.w37.leoboard.com/cgi-bin/forums.cgi?forum=18)
--- 五积散专栏 (http://cntcmorg.w37.leoboard.com/cgi-bin/forums.cgi?forum=48)
---- [转帖]子午流注与灵龟八法 (http://cntcmorg.w37.leoboard.com ... um=48&topic=17)






--------------------------------------------------------------------------------

-- 作者: 五积散
-- 发布时间: 2004/12/02 11:16am

 
启  明  星

第八章   子午流注与灵龟八法

第一节  子午流注,

   一、子午流注的涵义与源流

   子午流注为子午流注针法的理论依据,它是从时间角度认识人体生命现象,即十二经脉的气血流注盛衰规律的一种学说。子午流注外法是以时间为主要条件的一种特殊配穴治疗方法,属于古代时间医学的范畴。其选穴限于分布在十二经脉肘膝以下的五输穴,根据气血流注、盛衰开阖的原理,配合阴阳、五行、脏腑理论,运用天干、地支推算逐日按时开穴的时间,把握时机,取穴施治。因此,本法具有“择时选穴”的特点,其与辨证选穴处方存在着明显的区别。

   (一)子午流注的涵义

   子午,代表时间。十二时辰中,子为夜半为由阴转阳之时,午为日中为由阳转阴之刻。《针灸大全俄五曰:“子时一刻,乃一阳之生;午时一刻,乃一阴之生。故以子午分之而得乎中也。”可知子午是阴阳转化的起始和界限。《灵枢·卫气行》曰:“岁有十二月,日有十二辰,子午为经,卯酉为纬。”其意为子午分别位居南北,成竖线为经;卯酉分别位居东西而为纬。说明子午所涉及的时间和空间概念具有广泛的意义。

   流注,从字面上看是为流动转注,比喻自然界江河湖海水流的汇合和往返不息,也包含宇宙万物的随时变化。中医学将人体气血循环比作水流,用以阐明十二经脉气血的流注过程。

   《素问·八正神明论篇》指出:“先知日之寒温,月之虚盛,以候气之浮沉,而调之于身。”说明人的生命活动与自然环境是息息相关的。外界温热、冷湿和朝夕光热的强弱,随时影响着人体的气血流注。并呈现一定的节律性。由此可知机体内部存在着适应自然而灵敏度很高的信息传递和调节系统,这些系统一旦遭受破坏,可以导致疾病的发生。这种有规律的现象,可归属于子午流注。

   古代医家非常重视时间和气候的变化,《灵枢·四时气》指出:“四时之气,各有所在,刺灸之道,得气穴为定。”说明针灸施术应择时而行,这种按时开穴的治疗原则,是《内经》中“人与天地相应”思想的发展,子午流注针法则是时间治疗学在针灸领域的具体运用。

   近代兴起的“生物钟”理论和子午流注两者有相似之处,因而引起国内外学者的研究兴趣,发表了为数可观的专论和专著。子午流注作为一门学术,同样需要利用现代科学技术进行研究,不断注入新的内容,更新方法,使其日臻完善。

   (二)予午流注的起源与沿革

   子午流往,其学术渊源,可谓远宗《内经久《难经人创用于宋、金。有关子午流注的论述首推《内经》,如《素问·六微旨大论篇》:“天气始于甲,地气始于子,子甲相合,命曰岁立,谨候其时,气可与期。”提出了以干支顺序推算,形成六十环周的岁次,并强调要候其气至再予下针,这样才可如期而愈。类似的论述,还可见于《素问·八正神明论篇》、《素问·六节藏象论篇》等。同样在《灵枢》中有很多篇名反映了气血流注、盛衰开阖。应时选穴的内容。如《灵枢·本输》:“凡刺之道,必通十二经络之所终始,络脉之所别处,五输之所留,六腑之所与合,四时之所出入,五脏之所溜处。”提出五输穴的经气出入、气血盛衰,无不与四季阴阳消长有关。

   《难经》继承了汉以前的医学成就,对《内经》理论作了合理的分类。其中腧穴篇六十四难、六十五难将井、荥、输、经、合明确配合五行和阴阳属性。在针法篇六十九难中根据脏腑、经脉所属五行的母子关系,提出了“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的治疗方法。

   《内经》、《难经》两书的问世,对中医学理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成为历代医学研究、学习和应用的经典著作。其中子午流注、气血运行学说,对宋、金时期子午流注针法的具体实践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

   西晋时期,皇甫谧撰著的《针灸甲乙经》,对先秦、西汉针灸学成就作了系统总结,其中卷之三偷穴篇将心经五输穴补上,使子午流注针法的内容更加完善。盛唐时期,王冰创运气学说,其所注《素问·五运行大论篇冲说:“首甲,调六甲之初,则甲子年也。”对宋、金干支学说的兴起,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宋、金两代、临床医学从各方面都取得了不同程度的成就。同时由于干支学说的盛行,自然也影响到医学,众多医家潜心研究子午流往。子午流注就由理论趋向临床实践,这是一个重大的转折。其时各家纷起著书立说,而多半来取歌赋形式,如《子午流注针经》刊有《流注指微赋》、《针经指南》刊有文道俱佳的名篇《标幽赋》和《流往指要赋》、《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载有120穴和玉龙歌85首,还有一位不知名的贾氏著《并荥六十首法》。至于《子午流注》、《灵龟八法》两书的来源与上述著作有关。其中有些著作虽已散佚,亦可概其全貌。可以说,宋、金是子午流往针法的鼎盛时期。

   明代,针灸名家辈出,各家在前代子午流注成就的基础上,进而对针法的运用和机制作了赋予新意的论述,如高武的《针灸聚英》曰:“使人知某病直针灸某经某穴,当用某日某时开方针。”其在选穴方面提出了木同见解,所论五输穴的补虚泻实,为钢支法的取穴开创了先例。又如徐风的《针灸大全》、杨继洲的《针灸大成》以及李极的《医学入门》等,对有关于午流注外法都有不同程度的发挥。其中《针灸大全》所载子午流注逐日按时走穴歌10首,对子午流往外法的开穴,提出了简明合理的方法。获得了后世医家的遵信。

   清代,由于遭受“针刺、艾灸,究非奉君之所宜”的谬论影响,针灸学术逐渐衰落,针灸著作有《刺灸心法要诀》、附灸逢源》、《针灸集成》、《针灸易学》等,其与明代比较,已显著减少。子午流往针法也无可幸免,几乎陷入失传的境地。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的中医政策的实施,推动了针灸事业的复兴和繁荣。子午流注针法重新受到众多学者的关注。数十年来发表的论著,超过了历史上任何时期,促使这一古老的针术流派,在新时期结出了新的果实,继续为人民健康作出贡献。

   二、子午流注纳子法的运用

   子午流往纳于法,又称纳支法。其运用是按十二地支时间的推移配合十二经脉的气血运行顺序开穴施术,还可按五输穴配合五行相生的母子关系取穴针刺。其与纳甲法有相辅相成的关系,而具体应用较纷申法简便。纳子法可分为按时循经取穴法和补母泻子取穴法两种,现分述如下:

   (-)按时循经取穴法

   按时循经取穴法又称一天六十六法。按一天分为十二时辰,一个时辰分配一经,即肺属寅时,卯属大肠,辰属胃,已属脾……。这种配属关系是固定不变的。

   气血流注有盛有衰,肺气旺于黄时(清晨3~5点)而终于卯时,如肺经发生病变,选取肺经的有关购穴,当其方盛之时,采用“迎而夺之”的泻法;肺气衰退时则用“随而济之”的补法。各经病变可依次类推。

   (二)补母泻子取穴法

   补母泻子取穴法是根据五输穴与五行的相生规律法于“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的治疗原则,以子母穴作为基础。如肺经病变属实者,取肺经的子穴尺泽(水穴)用污法;虚证则取肺经的母穴太渊(土穴)用补法。各经病变可依次类推。为便于参考,列表8-l如下。

                               表8-1补母泻子取穴法

经脉
五行
流注时间
证候

分析
补法

母穴
补法

时间
泻法

子穴
泻法时间
本穴
原穴


辛金

咳喘、心烦、胸满
太渊

尺泽

经渠
太渊

大肠
庚金

齿痛、咽喉及面口鼻疾患
曲池

二间

商阳
合谷


戊土

腹胀、烦满、

脚气
解溪

厉兑

足三里
冲阳


己土

舌本强、腹胀满、体重、黄疸
大都

商丘

太白
太白


丁火

咽干、舌痛、掌热
少冲

神门

少府
神门

小肠
丙火

项强、颌肿、肩痛
后溪

小海

阳谷
腕骨

膀胱
壬水

头项腰背(月国)(月喘)疼、癫疾
至阴

束骨

足通谷
京骨


癸水

心悸、腰痛、少气
复溜

涌泉

阴谷
太溪

心包
丁火

痉挛、心烦、肋痛、妄笑
中冲

大陵

劳宫
大陵

三焦
丙火

耳聋、目痛、喉闭、癃闭
中渚

天井

支沟
阳池


甲木

头痛、肋痛、疟疾
侠溪

阳辅

足临泣
丘墟


乙木

肋痛、疝气、呕逆
曲泉

行间

大敦
太冲


    三、子午流注纳甲法的运用

   子午流注纳甲法,又称纳于法。纳甲法的应用是按天干的演变规律和十二经脉的气血流注开穴施治。其所涉及的内容相当广泛,如天干、地支、阴阳、五行、脏腑、经络,以及肘膝以下的五输穴,熟悉这些内容及其相互关系,是运用纳甲法必须具备的条件,现分述如下:

   (一)于支配属阴阳

   干支是代表年、月、日、时的符号。天干始于甲而终于癸,即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计10数;地支始于子而终于亥,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计12数。凡逢单数(奇数)属阳,双数(偶数)则属明,因此天干中甲、丙、戊、庚、王为单数属阳,乙、丁、己、辛、癸为双数属阴。十二地支中子、寅、辰、午、申、成为单数属阳,丑、卯、巳、未、酉、亥双数属阴。按两明相配和两阳相合的方法,形成所谓“甲子、乙丑、丙寅、丁卯……等年序,列表8-2如下:

                               第一书子午流注257

                             表8-2干支阴阳属性表

代数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天干













地支














   (二)干支配用五万

   干支配后五行,应与四时季节相联系。五行是指金、木、水、火、土,四时为春、夏(长夏)、秋、冬,其配底是甲、乙、寅、如属木为春,丙、丁、巳、午属火为夏,戊、己、丑、辰、未、戌属土为长夏,庚、辛、申、酉属金为秋,壬、癸、干、亥属水为冬。附干支配属五行图如图8-1。

               春——夏——长夏——秋——冬

         甲 乙 丙 丁 戊;已 庚 辛 壬 癸

         寅 卯 已午 辰 戍 丑 未 申 酉 亥 子

               木——火——土——金——水

                                   图8-1干支配属五行图

   (三)天于配属脏腑、经脉

   天干配属脏腑、经脉是根据脏腑、经脉互为表里的理论构成的,脏腑、经脉既存在表里关系,天干也有阴阳之分润而阴干配属六脏和六阴经脉,阳干配属六腑和六阳经脉。脏腑和经脉其数均为12数,天干为10数,两数不等,可伴同属相火的心包和三焦分别归属于心和小肠。列配属歌诀及配属表8-3如下。

                         甲胆乙肝丙小肠,丁心戊胃己脾乡,

                         庚属大肠辛属肺,王属膀优势肾脏,

                       三焦阳火须归丙,包络从明丁火旁,

                       阳干宜纳阳之腑,脏配阴干理自当。

                             表8-3十二经脉纳天干表

十天干











十二经脉


小肠

三焦


心包


大肠

膀胱



   (四)地支配属脏腑、经脉

   地支配属脏腑、经脉是按十二经脉气血流注和十二地支时辰的推移,两者数字相等,次序排列固定不变。经脉气血流注始于肺,顺序为大肠、胃、脾……而终于肝。地支的时序始为贵时,顺序为卯、辰、巳……至五时乃尽,然后再由肝而注肺,如此循行往复,环往不息。列地支配届脏腑经脉歌诀及配属表8-4如下。

                       肺寅大卯胃辰宫,脾已心午小未中,

                       申膀酉肾心包戌,亥焦子胆丑肝通。

                           表8-4  十二经脉配属地支表

十二地支













十二经脉



大肠



小肠
膀胱

心包
三焦


   (五)子午流注针法的选穴

   子午流往外法,其选穴为持走穴中的五输穴,即井、荣、输、经、合。此类航穴,最早见于《灵枢/本输”、“九针十二原”、“根结”等各篇,对五输穴的命名含义、穴位的名称和具体位置,分别作了详细的论述。《难经》更进一步将五输穴分属于五行,成为补母泻子法的依据。

   历代文献记载与现今临床实践证明,五输穴占有较高的比重。《医学入门》提出:“周身三百六十穴,统于手足六十六穴”的经验,由此可以肯定五输穴的临床价值是无可置疑的。子午流注针法的运用,是以五输穴配合于支、经脉的气血流注,按时开穴治疗。五输穴与五行关系等列表8-5如下。

                       表8-5五输穴与脏腑阴阳、五行的分配



阳 经 六 腧 穴
  

阴 经 五 小 输 穴

经脉
井(金)
荥(水)
输(木)

经(火)
合(土)
经脉
井(木)
荥(火)
输(土)
经(金)
合(水)

胆(木)
足窍阴
侠溪
足临泣
丘墟
阳辅
阳陵泉
肝(木)
大敦
行间
太冲
中封
曲泉

小肠
少泽
前谷
后溪
腕骨
阳谷
小海
心(火)
少冲
少府
神门
灵道
少海

胃(土)
厉兑
内庭
陷谷
冲阳
解溪
足三里
脾(土)
阴白
大都
太白
商丘
阴陵



大肠(金)
商阳
二间
三间
合谷
阳溪
曲池
肺(金)
少商
鱼际
太渊
经渠
尺泽

膀胱(水)
至阴
足通谷
束骨
京骨
昆仑
委中
肾(水)
涌泉
然谷
太溪
复溜
阴谷

三焦(相火)
关冲
液门
中渚
阳池
支沟
天井
心包(君火)
中冲
劳宫
大陵
间使
曲泽

                           

   (六)按时开穴的规律

   纳甲法的运用是在熟悉上述多种配属关系的基础上,首先将患者来诊的年、月、日、时干支推算出来,结合十二经脉的流往和五输穴的相生规律依次开穴。推算时应掌握如下几点;

   1.阳进阴退根据干支的阴阳属性,天干属阳主进,地支属阴主退,即天子由甲进到乙,再由乙进到丙……。地支由戌退到酉,再由酉退到申……。以并穴为例,如甲日甲戌时开取胆经并穴足劳阴,欲知乙日开井穴的时间,按阳进阴返原则,天干由甲进一数为己,地支由成退一数为酉,则乙日开井穴大敦应在乙酉时。可依次类推(见表8-6)。

日干











时辰































经脉


小肠



大肠

膀胱


井穴
窍阴
大敦
少泽
少冲
厉兑
隐白
商阳
少商
至阴
涌泉


     表8-6子车流注按时开“并穴”表

   注:阳进一阴退

   流往从甲日起开穴,最后至癸日。至于癸日肾经开穴涌泉,则不按“阴退”的原则,而在癸亥时开穴涌泉,其因是每日每经值11个时辰,十日值110个时辰,十日应有120个时辰,相差10个时辰,所以不在癸丑时开穴,提前10个时辰,在癸亥时开穴,这样使申日成时相交的流注循环不受影响。

   2.经生经,穴生穴继每日开取井穴之后,欲掌握当日以后时辰应开胸穴,可按经生经,穴生穴的原则推演。阳日阳时开阳穴,阴日阴时开阴穴。例如,甲日胆经主气(值日),甲为阳木,甲戌时开穴之后,下一个阳时为乙日的丙予,丙为阳火属小肠,而上一个时辰所开之井穴足窍明属金,金生水,故丙子时当开小肠经的荣(水)穴前谷;丙子下一个阳时为戊寅,当开胃经输穴陷谷;戊寅下一个阳时为庚辰,当开大肠经经穴阳溪;庚辰下一个阳时为王午,当开膀脱经合穴委中;壬午下一个阳时为甲申,与第一个时辰甲戌同起于甲,此为“日干重见”,起于甲必重见于甲,起于乙必重见于乙,依次间隔5个时辰。列表8-7如下:

                               表8-7甲胆主气日

时辰  甲戌一丙子一戊寅一庚辰一壬午一甲申(日干重见)

时间  9~21~23~1~3~5~7~9~11~13~15~

经脉  胆一小肠一胃一大肠一膀眈一三焦(气纳三焦)

穴别  井一菜一输一经一台一荥

穴位  窍阴一前谷一陌谷一阳溪一委中一液门

五行  金一水一本一火一上一水

                            (同开丘墟为返本还原)

   依次如乙日肝经生血,乙酉时开取肝经并穴大敦;已为阴木,按阴日阴时开明经穴,则知乙酉下一个时辰为丁亥,丁为阴火属心,当开心经荣穴少府;丁亥下一个时辰为己丑,已五为阴上届脾,当开牌经输穴太白;已五下一个时辰为辛卯,辛为阴经属肺,当开肺经经穴经渠;辛卯下一个时辰为癸己,癸为阴水属肾,当开肾经合穴阴谷;癸已下一个时辰为己未,其与第一个时辰乙酉同起于乙,亦为“日干重见”。附表8毛如下:

                               表8-8 乙肝主气日

  时辰  乙酉——丁亥——己丑——辛卯——癸巳——乙未(日干重见)

  时间  17—19---21-23---- 1-3--  5-7----9-11----13-15

  经脉  胆 —— 心 —— 脾 —— 肺 —— 肾 —— 心包(血归包络)

  穴别  井 —— 荥 —— 输 —— 经 —— 合 —— 荥

穴位 大敦— 少府 — 太白 — 经渠 — 阴谷 — 劳宫(我生他)

五行  木 —— 火 —— 土 —— 金 —— 水 —— 火

  (同开太冲为返本还原)

3.返本还原表8-7、表8-8所提出的“返本还原”,其中“本”指本目的值日经,“原”指值日经的原穴。其意为阳经在开输穴的同时,必须同开原穴。开取原穴的时辰是在开取非穴之后的4个时辰。例如,胆经在甲日甲戌时开取井穴窍阴,到乙日戊灾时则开取原穴丘墟。明经无原穴,可以输代之。

   4.气纳三焦,血归包络“气纳三焦”是指天干重见田阳经五输穴均已开过,根据三焦为阳气之父,诸阳气皆归于三焦的理论,按“他生我”的规律(“他”指三焦经的五输穴,“我”指值日经),开取三焦经的五输穴。例如,甲日五输穴开过之后,在日干重见的甲申时,则开三焦经的菜水穴液门。余皆类推。

   “血归包络”是指天干重见日阴经的五输穴均已开过,根据心包为阴血之母,诸血皆归于心包的理论,按“我生他”的规律(“我”指值日经,“他”指心包经的五输穴),开取心包经的五输穴。例如,乙日五输穴开过之后,在日干重见的乙宋时,则开心包经的荣水穴劳宫。余皆类推。

   综上所述,开取三焦经和心包经的五输穴都在日子重见时,也就是主经(值日经)开井穴之后的5个时辰。并说明了本日与值日开穴时辰的相互关系。

   (七)徐氏(子午流注还田按时走穴欧》

   子午流注逐日按时开穴的规律,前人论述颇多,推算方法不尽相同,其中徐氏《子午流注逐日按时走穴歌》,其法最为简要,因之广为流传而博得众多医家的采纳。本节予以重点讨论。

   关于徐氏有说是南齐时代的徐文伯,据近人多方面考证,确认是明代《针灸大全》的作者徐凤。

   徐凤为明代针灸学家,《子午流往逐日按时走穴歌》是他的晚年著作,以歌诀形式总结了他的毕生经验。其依据:“阳日阳时开阳穴,阴日阴时开阴穴”的原则进行配穴,其开穴具体步骤顺序如下:

   1.阳进阴退  按阳进阴退的原则,推算井穴的开穴时辰。

   2经生经,穴生穴  按五行相生的原则,推算井穴后开穴时辰应配的具体脑穴。

   3.阳干注朋,阳干注脏  《针灸大全》提出:“阳干注腑,甲、丙、戊、庚、壬而重见者,气纳三焦;阻于注脏,乙、丁、己、辛、癸而重见者,血归包络。”据此确定,“日子重见”的时辰应配三焦经(阳日)或心包经(阴日)的具体脑穴。阳日按“他生我”的规律开三焦经中值日经的母穴;阴日按“我生他”的规律开心包经中值日经的子穴。

   4.返本还原  按“返本还原”的原则,在每回输穴开穴的同时,并开值日经的原穴。子午流注的配穴规律以十日为一周期,循环开穴。

   本歌诀如能熟练背诵,就能在临床应用时迅速推算出所开胸穴,避免按通常方法计算时在换算过程中发生的差错,因此而受到后世医家的重视。附徐凤《子午流注逐日按时走穴歌》。

                           子午流注逐日按时走穴歌

                       ① 甲日戌时胆窍明,丙子时中前谷荣,

                       戊寅陷谷阳明俞,返本丘墟木在寅。

                         庚辰经注阳澳穴,壬午膀助委中寻,

                         甲申时纳三焦水,荥合天干取液门。

                       ② 乙日酉时肝大敦,丁亥时荣少府心,

                           已丑太白太冲穴,辛卯经渠是肺经,

                         癸已肾宫阴谷合,乙未劳宫火穴荣。

                       ③ 丙日申时少泽当,戊戌内庭治胀康,

                           庚子时在三间俞,本原腕骨可祛黄,

                         壬寅经火昆仑上,甲辰阳陵泉合长,

                         丙午时受三焦火,中港之中仔细详。

                       ④ 了日宋时心少冲,已酉大都脾土逢,

                         辛亥太渊神门穴,癸丑复溜肾水通,

                         乙卯肝经曲泉合,丁已包络大陵中。

                       ⑤ 戊日午时厉兑先,庚申荣穴二间选,

                         壬戌膀跳寻束骨,冲阳土穴必还原,

                         甲子胆经阳辅是,丙寅小海穴安然,

                         戊辰气钢三焦脉,经穴支沟刺必痊。

                       ③ 已日已时隐白始,辛宋时中鱼际取,

                         癸酉太溪太白原,乙亥中封内踝比,

                         丁丑时合少海心,已卯间使包络止。

                       ① 庚日辰时商阳居,王午膀既通谷之,

                         甲申临泣为俞木,合谷金原返本归,

                         丙戌小肠阳谷火,戊子时居三里直,

                         庚寅气钢三焦合,天井之中不用疑。

                       ③ 辛日卯时少商本,癸巳然谷何须忖,

                         动未太冲原太渊,丁酉心经灵道引,

                         已亥脾合阴陵泉,辛丑曲泽包络准。

                       ③ 王日寅时起至明,甲辰胆脉侠溪荣,

                         丙午小肠后溪俞,返本京骨本原寻,

                         三焦寄有阳池穴,返本还原似的亲,

                         戊申时注解溪胃,大肠庚戌曲池真,

                         王子气钢三焦寄,井穴关冲一片金,

                         关冲属金兰属水,子母相生思义深。

                       ⑤ 癸日亥时并涌泉,乙丑行间穴必然,

                         丁卯命穴神门是,本寻肾水太溪原,

                         包络大陵原并过,己巳商丘内踝边,

                         辛未肺经合尺泽,癸酉中冲包络连,

                         子午截时安定穴,留传后学莫忘言。

   四、子午流注推算法

   子午流注推算法,是具体运用子午流注针法的重要环节。就是说在诊治各种疾病时,首先将患者就诊时的年、月、日、时干支进行推算,求得逐日按时开穴的正确时间。因此,必须掌握年干支、月于支、日干支、时予支的推算,特别是日、时干支尤为重要。今将推算法分述如下:

(一)干支推算法

   1.干支配合六十环周  干支纪年在我国很早就普遍采用,举凡国家大事,均以干支纪年的方法来表示,如近代甲午战争、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天干始于甲而终于癸,许有10数;地支始于子而终于亥,计有12数。干支配合,天子轮6次(10X6—60),地支轮5次(12X5=60),成为六十环周的年序。例如1994年为甲戌年,依次顺推则1995年为乙亥年,1996年为丙子年。列表8-9如下。

                           表8-9于支配合六十环周表

甲子
乙丑
丙寅
丁卯
戊辰
己巳
庚午
辛未
壬申
癸酉

甲戍
乙亥
丙子
丁丑
戊寅
己卯
庚辰
辛巳
壬午
癸未

甲申
乙酉
丙戍
丁亥
戊子
己丑
庚寅
辛卯
壬辰
癸巳

甲午
乙未
丙申
丁酉
戊戍
己亥
庚子
辛丑
壬寅
癸卯

甲辰
乙巳
丙午
丁未
戊申
己酉
庚戍
辛亥
壬子
癸丑

甲寅
乙卯
丙辰
丁巳
戊午
己未
庚申
辛酉
壬戍
癸亥


   以上是年干支的推算法。确定年干支,还有一种公式计算法,即以所求的年数减去3,再除以干支的周期数(60),剩下的余数就是所求年干支的代表数。如求1994年的干支,按上述公式就是:

     (1994一3)de 60一3小…··1

   余数1即为1994年的干支代表数,查对六十千支环周表,1代表甲戌,便知1994年为甲戌年。

   2.月干支推算法推算一年中每月的月干支,是以农历计算,每年的1月都是寅月,5月都是午月,11月都是于月,各月固定不变。具体推算时,应从寅月开始。为便于推算,列月干支歌诀如下:

                       甲己之年丙作首,乙庚之岁成为头,

                       丙辛之岁庚寅上,丁壬壬寅顺行流,

                       若言戊癸何方起,甲寅之上去寻求。

   歌诀的首句,其意为逢甲年、已年,两年第一个月的月干支都起于丙寅,丁卯即为第二月的月干支;第二句己年和庚年,第一月的月于支都起戊寅。以下顺次类推。

   3.日干支推算法推算年、月干支之后,依次推算口干支。田干支的推算都采用阳历,因为农历存在大小月和闰月不固定的缺点,推算比较困难,而阳历除了每《年有一次闰2月外,每年的大小月都是固定不变的,改用阳历推算口干支就比较容易。1992~2039年各年元旦的口干支见表8-10。

263  第一节  子午流注

表 8-10  1992~2039年各年元旦干支

闰    年
平    年

年份
元旦干支
年份
元旦干支
年份
元旦干支
年份
元旦干支

1992
丙子
1993
壬午
1994
丁亥
1995
壬辰

1996
丁酉
1997
癸卯
1998
戊申
1999
癸丑

2000
戊午
2001
甲子
2002
己巳
2003
甲戍

2004
己卯
2005
乙酉
2006
庚寅
2007
乙未

2008
庚子
2009
丙午
2010
辛亥
2011
丙辰

2012
辛酉
2013
丁卯
2014
壬申
2015
丁丑

2016
壬午
2017
戊子
2018
癸巳
2019
戊戍

2020
癸卯
2021
己酉
2022
甲寅
2023
己未

2024
甲子
2025
庚午
2026
乙亥
2027
庚辰

2028
乙酉
2029
辛卯
2030
丙申
2031
辛丑

2032
丙午
2033
壬子
2034
丁巳
2035
壬戍

2036
丁卯
2037
癸酉
2038
戊寅
2039
癸未


  日子支的推算方法是:平年可利用当年元旦干支的代数作为基础,加上所求的目数,然后再按各月或加或减,再除去干支的周转数,所余之数即为所求的日子代数。若逢闰年,因2月多1日,所以用上法推算时,从3月份起,应在所求出代数上再加1,即为闰年所求日干支的代数。为便于记忆,列各月干支加减歌及表解如表8-11。

                           一、五双减一,二、六加零、六,

                           三减二、加十,四减一、加五,

                           七零、九加二,八加一、七走,

                           十上加二、八,各三、腊三、九,

                           闰从三月起,余数均加一。

                         表8-11日于支各月加减数表

   例如:1996年元旦为丁酉(查表8-10),丁的代表数为4;酉的代表数为10。这一年为闰年,其各月1目的干支可按上述方法推算见表8-12。

                 表8-12 1996年各月 18于支推算法(闰年,元旦为丁酉)

   4.时干支推算法一日始于子时,所以从子时开始推算。每日子时的时干与日子相关,即甲乙起甲子,乙庚起丙子,丙辛起戊子,丁王起庚子,戊癸起壬子。有歌诀如下:

                       甲乙还加甲,乙庚丙作初,丙辛生戊子,

                     丁王庚子头,戊癸起王子,周而复始求。

凡甲日或已日都从甲子起始,然后是乙丑、丙寅、丁卯……直至已亥。已日、庚日从丙子起始,丙日、辛日从戊子起始,丁目、壬日从庚子起始,戊日、癸日从王子起始。由于5天为60个时辰,正值一个干支周期,所以甲日与己日、乙日与庚日、丙日与辛日、丁目与王日、戊日与癸日的时干支是一致的(表8-13)。

表8-13    时干支推算表

   (二)计算盘使用法

   采用子午流往计算盘对开穴的推算,具有实用价值。计算盘是由三个大小不同的盘组成的(图8-2)。

   第一盘1~0是代表阳历口数(1包括1、11、21、31四日,2包括2、12、22三日,余可类推,见图8-2(a)。

   第二盘1~12是代表阳历月数。其分甲、乙、丙、丁……是代表日干。在第二盘的边缘附地支对时表,见图8,2(b)。

   第三盘,第一、第二白是子午流注穴位,第三圈是时辰,第四圈是日干,见图  8- 2(C)。具体使用方法如下:

图8-2子午流注计算盘(a)、(b)

图8-2子午流注计算盘(C)

   (1)先将第一盘“l”对准第二盘本年元旦的口干,例如1998年元旦日是“戊”,那么“1”就应对着“戊”这一格。

   (2)推算时,先找回,后找月,从月旁找回干,从日子找某时应开某穴。例如推算1998年1月7日未时应开何穴,应先在第一盘找到7日这一格,在同格第二盘上找到1月,1月旁口干是甲,然后将第二盘(主)穴“门”缝转到甲日,按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戍、亥的顺序,找到甲日辛未时尺泽穴(主),同时在对面已日“门”缝中出现辛宋时鱼际穴(客)。若主日穴不开,可用“客日”开穴,若主、客两口皆无开穴,是为闭穴。主客两穴可以互相调用,推原穴不能互相通用。

   (3)以上推算指平年,若逢闰年推算时,1~2月同上,3~12月须将第一盘移前一格。例如2020年是闰年,元旦口干是癸,推算3~12月的口干,应从“癸”移至下一格“甲”,然后按上法推算。

   (4)推算下一年元旦干支,只要推算出本年12月31目的口干,就可以知道下一年元旦口干,例如1998年12月31日是“壬”,“壬”下为“癸”,即是1999年元旦口干,依次类推。

  第二节  灵龟八法

   灵龟八法,又称奇经纳甲法。其所采用的奇经八穴是和八卦相配属,故又称奇经纳卦法。灵龟八法与子午流注针法同属于以时间为条件的配穴法,两者存在着相辅相成的关系。

   一、八法的起源及由来

   来、元之际,“干支”、“运气”学说兴起,医学自然受到影响。在针灸领域,何若愚著《流注指微赋》成为子午流往法的倡导者。其后窦汉卿著《针经指南》及其门人所作《重注标幽赋》等,无不反映了这种学术思想。窦氏很重视人脉八穴的应用,在其所著《标幽赋冲可以看出,如“阳增、阳维并督带,主肩背腰腿在表之病;阴暗、阴维、任、冲脉,去心腹胁肋在里之疑”,并注意其配穴和主治征候。在此基础上,结合古代哲学九宫八卦之说,逐渐演变为灵龟八法和飞腾八法。名为“灵龟八法”,是在明代徐凤所著《针灸大全》中才正式提出。灵龟八法作为一种针灸流派而传播至今。

   二、八脉交会八穴

   八脉,指奇经八脉,《十四经发挥》说:“脉有奇常,十二经常脉也。奇经八脉则不拘于常,故谓之奇经。”明确指出了十二经脉与奇经八脉的区分,又说:“其造经满溢,则流入奇经焉。”说明八脉具有统辖和调节十二经脉气血盈亏的作用。《标幽赋》论及“八脉始终连八会,本是纪纲。”指的是奇经八脉与分布在四肢腕踝上下的人穴会合,即八穴通向八脉。奇经八脉主要分布在躯干及头面,而非四肢,从八穴所属经脉通向奇经八脉,才能构成两者在治疗上的联系。

   关于八穴通向八脉,散见于《内经》、《针灸甲乙经》等。如《索问·举痛论篇》说:“冲脉起于关元,随腹直上。”《灵枢·逆顺肥瘦篇》说:“冲脉者……并于少阴之经。”另如《针灸甲乙经》说:申脉“为阳路所生”,照海“为阴跨所生。”说明阳路脉与阴暗脉分别由两穴分出。

   由此可知八脉各有其交会穴,八穴依次是:公孙通冲脉,内关通阴维,足临泣通带脉,外关通阳维,后溪通督脉,申脉通阳原,列缺通任脉,照海通阴暗。《医经小学》卷三编成歌诀,为便于应用,采录如下:

                               八脉交会八穴欧

                         公孙冲脉胃心胸,内关阴维下总同,

                         临泣肥经连带际,阳维目锐外关建,

                         后溪督脉内毗颈,申脉阳德络亦通,

                         列缺任脉行肺系,阴德照海隔喉咙。

   《难经》对八脉病证作了系统的论述,并规定了治疗法则。如“督之为病,脊强而厥;任之为病,其内苦结,男子为七缅,女子为瘕聚……”将八穴分为四组,相互结合,名为“父母”、“夫妻”、“男女”、“主客”。为便于参考,列表8-14如下。

三、八脉八穴与九宫八卦

   八卦源于《易经》,古人以此种基本图形来表达阴阳之象,《索问·五运行大论篇》曰:“天地阴阳,不以数推以象之谓。”不以数推,而以象显,这是易学的显著特点。结合自然界的天、地、水、火、风、雷、山、泽而构成八卦。即乾为天作兰形,坤为地作于形,坎为水作天形,离为火作二形,卖为风作二形,震为雷作已形,良为山作兰形,兑为泽作兰形。《针灸大成》载有八脉配八卦歌:

表8-14八脉交会八穴表

八穴名称
互相关系
通于八脉
合于部位

公孙

冲脉
心、胸、胃

内关

阴维

后溪

督脉
目内眦、颈项、耳、肩膀、小肠、膀胱

申脉

阳蹶

足临泣

带脉
目锐眦、耳后、颊、颈、肩

外关

阳维

列缺

任脉
肺系、咽喉、胸膈

照海

阴蹶


                        乾属公孙员内关,巽临震位外关还,

                       离居列缺坤照海,后溪兑坎申脉连,

                       补泻浮沉分逆顺,随时呼吸不为难,

                       仙传秘诀神针法,万病如拍立便安。

   九宫指的是方位,古代将八方及中央定为九宫,各有专名(见《灵枢·九宫八风》),并以八卦的名称和图象结合方位即成为九宫。八卦各有方位,配合九宫,根据戴九履一卿上九下一),左三右七,二四为肩,八六为足,五居于中,寄于坤局。九宫配上八脉八穴,就成为炊一联申脉,照海坤二五,震三属外关,男四临泣数,乾六是公孙,兑七后溪府,员八系内关,离九列缺主(则窦文真公八法流注》)。其中八穴代表数对灵龟八法的推算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四、灵角八法的运用

   灵龟八法的运用,从八法的组成观之,除上述八脉、八穴及八卦的配合外,尚有逐日干支代数和临时干支代数,这两个代数是演算灵龟八法的基本数字,分述如下:

   (-)八法逐日支代数

   干支代数的由来是根据五行生成数和干支顺序的阴阳决定的。为便于应用附歌诀及表8-15。

                         甲乙辰戌丑米十,乙庚申酉九为期,

                         丁壬寅卯八成数,戊努已午七相宜,

                         丙辛亥子亦七数,逐日干支即得知。

   表 8-15八法逐日干支数字表


10
9
8
7

代数
甲     己
乙  庚
丁  壬
戊癸  丙辛

天干
辰丑  戍未
申  酉
寅  卯
巳午  亥子


地支

   (二)八法临时干支代缴

   每日时辰的干支,亦各有一个代数,这个代数与逐日干支的代数有着同样的意义于应用,附歌诀及表如下(表8-16)。

                       甲乙子午九宜用,乙庚丑未入无疑,

                       丙辛实申七作数,丁王如酉六须知,

                       戊癸辰戌各有五,已亥单加四共齐,

                       阳日除九阴除六,不及零余穴下推。

                         表8-16八法临时干支数字表

代数
9
8
7
6
5
4

天干
甲  己
乙  庚
丙  辛
丁  壬
戊  癸


地支
子  午
丑  未
寅  申
卯  酉
辰  戍
巳  亥


(三)日、时干重的推算

   口、时干支的推算是将日、时干支的数字,共同相加,得出四个数字的和数,然后按照阳日用9除,阴日用6除的公式,去除干支的和数,再将它的余数,求得八卦所分配的某穴的数字,就是当时应四8-3灵龟八法逐日按时开穴环周盘(第八章子午流注与灵龟八法

                             图8-3灵龟八法逐日按时开穴环周盘(b)

注:1.(a)团中数字是代表八穴的穴名,即:1.申脉,动照海,3.外关,4.临位,5.照海,6公孙,7.后溪,8.内关,9.列缺。

2.()图是八穴与八卦、九宫的关系,每穴各有代表性的只字,上边是12时辰配合24ho

   (日干十日支十时干十时支)+6(阳)或6(阴)一商—…·(余数)

   如欲求申子口的子、丑等时,所开穴位,首先要从甲子日上起出时干来,甲子时按五虎建元(日上起时干)推算,则仍起于甲子,再按六十花甲子的顺序排列,第二个时辰就是乙丑。

   八法逐日干支代数,甲为10,子为7;八法临时干支代数,甲为9,子亦为9。四数相加的总和为35,由于天干的甲属阳,故用9除,所剩的余数是8,8为内关穴所应,所以甲子日的甲子时为内关穴当开。

   即日乙丑时的代数是16,加上逐日甲子的代数17,合为33数,由于天干的甲属阳,故仍用9除,所剩余数是6,6为公孙穴的代数,所以甲子日乙丑时为公孙穴当开。

   如欲求乙丑日子时应开之大,乙日的子时是起于丙子。天子乙的代数为9,地支丑的代数为10,时干丙的代数为7,地支子的代数为9,四数相加的合数为36数。由于动日属防,所以要被6除,其结果是除尽无余,遇到这种情况,阳日作9计算,应开的穴是列缺;阴日则作6计算,应开的穴是公孙。由于己日为阴日,合数又被除尽。故应开之穴为公孙穴。

  以上仅是开穴的公式计算法,临床应用时,还有父母、夫妻、男女、主客等配穴关系,就是公孙配内关,临泣配外关,后溪配申脉,列缺配照海,可以和上述计算法相互为用。

   为便于掌握和运用灵龟八法开穴,绘成灵龟八法逐日按时开穴环周盘,以便临床应用(图8-2)。

   在制作时,第一盘应较第二盘小一圈,将第一盘斜线处剪掉,使成空缺,覆盖于第二盘上,露出第一圈的干支名称,如须查对开穴时间,将第二盘的当天干支名称,对准第一盘的空缺,再按时辰去对数字,即可知道所开的穴位。








--------------------------------------------------------------------------------
© 中文版权所有: 中国中医药论坛  版本: LeoBBS X Build051108
发表于 2006/5/28 22:49:57 | 显示全部楼层
六经里讲的是六经时相,而十二经气血流注和六经时相是两码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民间中医网论坛 ( 黔ICP备19001372号 )

GMT+8, 2024/12/29 16:12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