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2/9/8 17:50:19
|
显示全部楼层
167#回复 作者:然然小天使 回复日期:2011-7-10 23:17:00
补充一下,小孩子经常苔白,眼袋位置总有点黑,2岁多时有龋齿,头发自小不多,黄,最近还发现后脑下方发梢有分叉。晚上多是十时左右睡觉,早上7点起床。胆小,不太活跃。103公分,最近只有32斤。
=====================================================================
这是胆逆不降之证。
发乃血之余,巅顶(脑袋)之上,唯厥阴(肝经)可到。也就是说,头发是由肝经主导生发的。
肝胆相照。肝与胆互为表里,肝病胆即有病。
黄本来是土色(脾土、胃土),土入木(肝)为黄。头发黄,这显示的是肝胆与脾同病。或者说这是“内黄”病(黄疸分内黄和外黄)。
胃肠下降,依赖胆经分泌苦胆。现在胆逆不降了,胃肠得不到充足的苦胆,自然不会下降。不下降,或者下降缓慢,郁阻在中部,所以肚子痛。此所谓“胆逆胃必逆”,或者胆病胃必病。
眼袋乃脾经所主,舌苔乃胃经所主。脾经、胃经病了,此二处会发生相应的病变。
胆本应下降,现在逆上了,进入口腔,导致口腔异味。
肝郁于下,陷于肾水之位,故脚掌热(脚底涌泉乃肾经要穴);胆逆于上,心火不降,陷于胸部,故手掌热(掌心心包经乃心包要穴)。
胆颤心惊。胆汁是心火下降的载体。胆汁不降,意味心火不降。心火郁于上,火的本性是向上的,故上部热大,晨起表现发烧。
心火本来借助苦胆下行进入肾水。胆逆不降,必然导致肾火不足。“肾主骨”、“齿乃骨之余”,肾阳严重不足,牙齿自当有龋坏。
“肾主志”,肾阳不足,卫气不强,人就易感冒,甚或肚子痛,而且夏天怕热,冬天怕冷。
食物消化乃在于氧化发酵。氧化发酵需要温度,此温度来自于肾脏,来自于肾水中收藏的胆经相火(心火称君火,传递给胆经后,即称相火)。没有足够的温度供给食物发酵,食物当然不会彻底消解,肾阳不足,大便中经常有不消化的东西。
荔枝与桂圆补性差不多,但荔枝凶悍,桂圆平和。肾水枯涸,荔枝的纯阳之火便得不到收敛,在体内散发。火的本性是向上的。胸部(又称“上焦”)本来火旺,再加荔枝的火上浇油,上部火气会更大。
桂圆乃补血佳品,能提升记忆力,常吃有益,身弱血虚者更宜。
用2克茵陈,剔去杂质,大概剩下1克,洗净,剪碎,另5粒桂附地黄丸,7粒杞菊地黄丸,温开水吞服。茵陈,中药店有售,桂附地黄丸、杞菊地黄丸,各药房都有售。日二服。如果孩子不配合,就煎水服。茵陈8克,桂附地黄丸15粒,杞菊地黄丸20粒,煎成汤,分两次服,早晚各一次。
如果当天服下后,第二天腹痛不消失,加两三粒黄豆大干姜同服(买药时问店家要一点点,就服一次到两次,不必多买)。
山药能补虚损,打成粉烧糊糊,具滋补之性;以此送服鸡内金。山药每次可10克,鸡内金1克左右。鸡内金含有稀盐酸成分,能疏通积滞,能化解铜铁,助消化吸收。
鸡内金打成粉,直接吞服。
孩子胆怯,既有身理因素,又有心理因素。
心理调法,参见上一页15#楼末段所言之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