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加入
查看: 1275|回复: 4

养生热背后中医却在萎缩 重庆中医"家底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8/29 16:52: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8月6日,2012年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专家名单公布,重庆市有6名中医榜上有名。这让中医的传承又一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市名中医95人,传承工作室13个,中医院41所,中西医结合医院4所,加上一些综合性医院的中医科和数量并不多的个体中医诊所。这就是重庆中医的家底。

  这样的家底,显然不能应对去年全市500万人次看中医的需求。

  名中医一号难求的背后,是未来5年我市中医药人员1.33万人的需求缺口。

  让中医界着急的是,重庆至今没有一所独立的中医药高等院校,更缺乏振臂一呼的大师级人物。

  老中医在消失,年轻中医在转行,中医在重庆到了薪火难传的境地——

  8月18日,家住渝北人和东方王榭小区34岁的黄宏一大早就赶到市中医院,在针灸科排了20分钟后,后颈和背上贴上了6块“三伏贴”。

  “这是入伏后第三次贴‘三伏贴’了,冬病夏治,冬天背心就不发冷了。”尽管大热天贴着并不舒服,但黄宏还是坚持了下来。

  “我们也没想到,重庆人现在这么注重养生,来贴‘三伏贴’的人比去年多了三成左右。”该院针灸科主任王竹行说,入伏以来,到市中医院贴“三伏贴”的就有4500人次。

  这个夏天热的不仅是冬病夏治,针灸减肥、拔火罐、中药调养、防暑降温汤药等都大受欢迎,而各家中医院的名中医更是忙着接诊……

  1 门诊:名中医一号难求

  “啷个恁个多人哟!”8月17日上午7点过,还没来不及擦掉额头上的汗水,刚踏进南岸区中医院国医馆的唐大忠,就被眼前的情景镇住了——挂号厅站满了人,有的站累了,就在过道上捡个空地坐下眯一会……

  42岁的唐大忠家住南岸区峡口镇,今年年初被查出患鼻咽癌,病友推荐他找名中医夏中和看看。

  于是,化疗结束的第二天,唐大忠6点多就起床了,匆匆赶到南岸区中医院。

  本以为自己算早的了,没想到前面已排了一长串人,且都是点名找夏中和看病。

  “夏医生一周看3个半天门诊,只要是他坐门诊,医院还没开门,号就被排完了。”该院副院长周红说,夏中和是我市第一批名中医,日前还被列入全国名老中医药传承工作室专家名单,这下,找他看病的人更多了。

  夏中和的号难挂,市中医院的专家号也同样一号难求。

  作为我市中医院龙头,市中医院集中了24名市名中医,按理说,挂号应该容易些,但事实是更难。一般来说,专家号得提前3-5天预约,没有预约的,只有凌晨四五点赶到医院排队。

  “中医作为国医,其价值正重新为人们认识和接受。”市卫生局中医二处处长何丽芳说,仅去年,全市就有超过500万人次看中医,年增长率达10%以上。而且,在以往以老年人为主的“粉丝”队伍中,如今年轻人已占了一半左右。

2缺人:从黑龙江挖来中医博士

  面对中医这种热度,市骨科医院主任中医师、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师带徒导师郭剑华却笑不出来,“中医可说是后继乏人,后继乏术!”言下之意,眼下,愿意学中医的人越来越少。

  67岁的张渝云是秀山人,祖辈都是老中医,有2女1儿。

  每年春节团圆饭,他都会试探性地问儿女:“将来,你们谁愿意来跟我学中医?”

  每次,他都会失望。因为,大家的反应只有一个——低头吃饭,回避问题。

  2007年,他的儿子张庆林考上了西南政法大学。临行前,老张悄悄地在儿子行李里放了《黄帝内经》、《山海经》、《易经》等中医书籍;儿子一回家,没事老张就和儿子聊中医话题……“我希望,通过这些努力,能让儿子对中医产生哪怕一点兴趣……”

  但最终,老张失望了。四年后,儿子大学毕业,选择远赴南方,开创自己的天地。

  重庆名老中医中,目前仅郭剑华的儿子在子承父业。

  更让我市中医界汗颜的是,重庆至今没有一所独立的中医药高等院校,更没有博士点。

  “我们呼吁了多年,至今没有下文。”重庆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院长曹文富说,目前全国只有寥寥几个省没有独立的中医药高等院校,重庆就是其中之一,与直辖市的地位很不匹配。

  “没有平台,难以吸引和聚集中医高层次人才。”曹文富说,中医药学院以前是一所专科学校,2002年才合并到重医大升级为二级学院,开始招本科,后来设了硕士点,现在每年能培养二三十名研究生。

  “人才问题已成为制约中医发展的最大瓶颈。”郭剑华说,重庆不仅中医人才缺口大,更缺乏能振臂一呼的领军人物。

  2009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在全国范围评选国医大师。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评选国家级中医大师。重庆推荐了两个候选人,然而最终评出的30名国医大师,却与重庆无缘。

  从2000年起,重庆开始评选市级名中医,先后评出名中医95人。如今,健在的仅89人,不少还抱病在床。

  其实,放眼全国,中医人才都在急剧萎缩:清末民初我国有中医约80万人,新中国成立初有中医近50万人,而现在中医仅有27万余人,不到医务人员总数的1/10。

  《重庆市中医基本现状调查报告》显示,在我市各级医疗机构中,中医药人员只有15930人,仅占卫生技术人员的13.4%,未来5年预计缺口将达1.33万人。

  不得已,只有期望远水能解近渴,我市各中医院将橄榄枝伸到外地,招聘高学历人才。但这条路走起来也不太顺。

  正在创建中医“三甲”医院的九龙坡区第一中医院,几经波折,才从黑龙江中医药大学聘来一个中医博士龚誉华。

  该院副院长杨利说,医院从去年起就四处广招人才,尤其对中医博士这种拔尖人物,更是求贤若渴。但效果并不太好,就连龚誉华,也曾经犹豫过:区级中医院会有发展前途吗?为此,他两次到中医院实地考察,发现中医院不仅有“魏氏正骨术”,住院部还有纯中医病区,很有中医特色,才下定决心来渝发展。

  同是二级医院,奉节县中医院却没那么“幸运”。今年,奉节县中医院本计划招20名中医人才,其中,博士、硕士不限名额,可最终只招到7名本科生。

  3 现状:中医诊所数量锐减

  “还没找到吗,两路口大环道旁”、“对了,问三院门诊部,马路对面就是……”

  8月13日,记者接连打了好几个电话给刘光瑞问路后,终于找到了他的中医少林堂。

  一进门,一股中药味扑面而来。店堂仅10来个平方米,老旧的木制药柜将狭小的空间分作前后厅。

  刘光瑞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刘氏刺熨术第15代传人。中医针灸类别拥有这项殊荣的全国仅有3人,他就是其中之一。

  少林堂,是其父刘少林改革开放后率先在渝中区开设的中医诊所。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渝中区有300多家中医诊所。可到了如今,纯中医诊所只有四五家。”刘光瑞摇了摇头:“这个行业萎缩得太快了,代之而起的是随处可见的西医诊所。”

  眼下,不仅是中医诊所少,实力强的中医院也不多。

  目前,全市共有19所“三甲”医院,其中,中医院仅占2席。《重庆市中医基本现状调查报告》显示,在重庆现有的45所公立中医类别医院中,有三成多亏损,日子好过的也只有市中医院等屈指可数的几家。

  4 医保:中药制剂迟迟没有纳入

  “王医生,上次开的那个糖浆再开两瓶嘛,娃儿喝了都不咳了,效果好得很!”陈敏所说的糖浆,其实是北碚区中医院的中药制剂复方百部糖浆。

  陈敏的女儿今年7岁,体弱,经常感冒咳嗽,担心摄入过多抗生素的她“恋”上了中医。摸脉后,医生开了专治燥咳的复方百部糖浆,没想到效果非常好,喝了一两天后,女儿咳嗽明显少了。

  “200毫升24元,可以喝一个多星期。”陈敏说,要是西药,起码要贵一两倍。

  这样受欢迎的中药制剂在北碚区中医院有60种,平均价格只有十几元。可这样的中药制剂,却没有纳入医保报销范围。

  “我都呼吁好多届了。”郭剑华拿出厚厚一叠政协提案,有些无奈地说道,这已成为医院中药制剂发展的“拦路虎”。

  “中药制剂是中医简、便、廉、效的典型。”郭剑华举例称,以活血贴膏为例,贴在患处,效果非常好,两三天就好了,又便宜,才几块钱。由于它没纳入医保,很多人就宁愿去开贵的、医保能报销的西药。

  5 转行:熬不出来的中医医师

  2006年毕业于江浙一家中医药学院中医学专业的肖华,早早就转了行,现在在市机关工作。“当年,班上50多人毕业,只有一半在医疗行业,而选择中医为业的不过寥寥六七人。”

  “据我所知,以后几届毕业的学弟学妹们,在中医行业就职的也不多。”肖华说,不少人本科毕业后就去读了西医研究生,做了西医医生,有些则干脆改行。“只因中医太难熬,没前途。”

  市名中医张嗣兰说,中医不像西医有量化的标准,中医强调传承和实践,成长周期长。从搭脉、问诊到处方,往往需要长期临床经验的积累,一般一个西医毕业生3—5年就可以在临床上发挥作用,中医往往要到35岁以后。加上市民喜欢找老中医看病的传统思想,更是延长了年轻中医师的成长周期。“成长期收入低,中医地位又不高,很多人半途而废。”

  “老中医在消失,年轻中医在转行,人才在流失,新鲜的血液又无法注入,这些都导致中医人才队伍青黄不接。”市中医药行业协会秘书长、市名中医曾定伦指出,我市现在的中医队伍整体数量落后于北京、广州和上海等地,其中骨干力量年龄偏大,中青年医生数量很少,属“铁杆中医”类型的更是少之又少。

  
记者手记

薪火相传的 不仅是中医,更是文化

    8月18日,刘光瑞去西非的贝宁了。为庆祝贝宁独立52周年和中贝复交40周年,受文化部指派,刘光瑞是继重庆文化代表团出访贝宁后的又一重头戏——开展为期一个月的中医传授活动。

    为何选中刘光瑞?这与他刘氏刺熨术第15代传人的身份分不开,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针灸类别的全国只有3人,他就是其中之一。

    刘光瑞很高兴:因为到非洲不仅是传授中医,更是传播中国传统文化。

    重庆,曾经有深厚的中医根基,上海中医界至今有“巴蜀出名医”的说法。

    抗战时期和解放初期,重庆聚集了大批优秀的中医药人才,如任应秋、冉雪峰、方药中等中医大师,他们都曾在重庆任教、行医。如今,这些辉煌还依稀能从重庆民间中医药博物馆一张张发黄的照片里找到。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随着北京、成都等地中医药学校的建立,这些大师先后被请走了。加上此后的“文化大革命”,重庆中医人才急剧凋零,甚至出现了断代。

    改革开放后,虽然我市出台了不少扶持中医发展的政策,中医院也大步向前发展,却一直迈不过人才这个坎。

    这让许多老中医很着急,在他们眼中,中医与西医不同,讲究平衡、整体,辨证施治,不仅是医术的传承,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不仅包含着有关疾病和健康的理论与经验,其背后更有着一套完整的、中国独有的世界观体系。它是实践医学、哲学、文学、自然学的杂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在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中,中医文化的传承,将发挥重要作用。

    近些年来,从国家到地方,都意识到中医人才培养的重要性,也出台了不少措施鼓励中医发展。从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到名中医“师带徒”,人才培养模式在增多。可不少老中医认为,中医人才的培养不仅仅是搞一两个培训班这么简单,各级政府还得理顺管理体制、解决补偿机制,把扶持中医药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配套衔接起来,从制度上营造良好的氛围,为人才培养提供“沃土”,才能让相伴中华民族繁衍生息的中医薪火相传。

记者:周芹 李珩 郑宇 周雨疏

来源:华龙网—重庆日报
发表于 2012/8/29 18:35:55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医不适合以医院的形式生存。
发表于 2012/8/30 09:27:35 | 显示全部楼层
扼杀了民间中医,现实的中医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发表于 2012/8/31 11:04:36 | 显示全部楼层
疗效被假中药毁了,怎么能有所发展。再加上现在的金钱观念,没有多少人愿从事这职业。
发表于 2012/8/31 15:02:1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倒建议中医学院应该缩减招生人数,把以往转行的人留一半下来算不错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民间中医网论坛 ( 黔ICP备19001372号 )

GMT+8, 2024/12/24 03:51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