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加入
楼主: zx_51553

大家一起来介绍经方名家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2/8/3 09:02:3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qsbyxcd 的帖子

这个应该可以吧,每年论坛好像都会整理几本书的,一般都是由论坛有资历的人号召大家加入整理的,咱们号召的话,响应的人太少,不好整理
 楼主| 发表于 2012/8/3 11:04:04 | 显示全部楼层
刚刚看完倪海厦讲的伤寒论视频,最后推荐了8本书,自己没有看,先介绍给大家
1 伤寒论辑义 丹波元简
2 证因方论  清 汪汝麟
3世补斋医书文集 陆九芝,傅青主,戴天章
4 徐灵胎医书全集
5 伤寒杂病论(台湾士林出版社)
6 石室秘录 陈士铎
7 黄帝外经 陈士铎
8 伤寒论解说  大塚敬节
发表于 2012/8/7 07:10:2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zx_51553 的帖子

请问整理旧书成为文字版的网页是什么?多谢!
发表于 2012/8/8 21:26:4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qsbyxcd 的帖子

遯园医案 已经有高人整理的文字版供下载了。谢谢!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16000235.html
发表于 2012/8/8 21:34:11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8/9 13:4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zx_51553 于 2012/8/9 13:41 编辑

徐灵胎(1693—1771),名大椿,字灵胎,晚号洄溪老人。 江苏吴江人,清代杰出的医学家。徐氏博学多才,对天文、历算、音律、地理、水利、兵法等均有研究。因家亲病故,而肆力于医。 一生精勤不倦,博览群书,著作甚多。 代表者有《医学源流论》、《伤寒论类方》、《难经今释》、《兰台轨范》、《神农本草经百种录》、《医贯砭》、《慎疾刍言》等。
  在徐灵胎看来,《伤寒论》原是一本“救误之书”, 而误治之后变证多端,临床根本不可能有象疾病那样有初、中、末的传变过程,所以仲景《伤寒论》也是“随证立方,本无一定之次序”。他说:“病变万端,传经无定,古人因病以施方,无编方以待病”。那么, 如何才能正确地反映《伤寒论》的基本精神呢?徐灵胎选择了“类方法”。他说:“余始亦疑其有错乱,乃探求三十年,而后悟其所以然之故,于是不类经而类方。盖方之治病有定,而病之变迁无定,知其一定之治,随其病之千变万化,而应用不爽。此从流溯源之法, 病无遁形矣!”。《伤寒论类方》共分12类,计桂枝汤类19方,麻黄汤类6方,葛根汤类3方,柴胡汤类6方,栀子汤类7方,承气汤类12方,泻心汤类11方,白虎汤类3方,五苓汤类4方,四逆汤类11方,理中汤类9方,杂方22方。以上十一类,都以主方冠名,主方之下,列述论中有关方剂证治条文。方以类从,证随方列, 成为《伤寒论类方》的编著特色。
  徐氏学术上推崇汉唐医学,对仲景方、千金外台方应用较多。如以小续命汤治疗中风,用小青龙汤治疗痰喘,用大承气汤治疗伤寒失下,用竹皮大丸治疗产后风热,用大黄肉桂人参五灵脂等治疗血臌等。  

 楼主| 发表于 2012/8/9 13:43:25 | 显示全部楼层
陈修园(1753-1823),名念祖,福建长乐县人。著有《金匮要略浅注》、《伤寒论浅注》、《长沙方歌括》、《医学三字经》等。蒋庆龄在《神农本草经读》序中说:“陈修园老友精于歧黄之术,自负长沙后身,世医环而笑之 。及遇危证。缰断桅横,万手齐束,修园往,脱冠几上,探手举脉,目霍霍然上耸, 良久干笑曰:‘候本不奇,治之者扰之耳”。主人曰:‘某名医’。曰:‘误矣’。曰:‘法本朱、张、王、李’。曰:‘更误矣!天下岂有朱、张、王、 李而能愈疾者乎?’口吃吃然骂,手 然书 。方具,则又自批自赞自解,自起调刀圭、火齐,促服之 。服之如其言”。 / H" Y: j% v- |* O% G: D, o; t$ G
  陈氏尚著《景岳新方砭》,尽讥讽批驳之事。谓左右归二丸是“寻常服食之剂”,“若真正肾虚病服之必增痰多气壅、食少、神昏、心下悸、吐血等病”,景岳为“厨中一好手, 医中一坏手”(《景岳新方砭》)。评李东垣“竖论以脾胃为主,立方以补中为先,循其名而亡其实, 燥烈劫阴,毫无法度”。又以“杂”字论李时珍、王肯堂,以“浅”字论李士材,以“庸”字论薛立斋,以“妄”字论赵献可,以“浮夸”论张景岳、冯楚瞻、陈远公(《长沙方歌括》)。大抵不满宋元以后崇尚臆想、 各创新说之风,而欲返仲景实学之道。他指出:《伤寒论》“是书虽论伤寒,而百病皆在其中 ”“若读《灵》、《素》、《难经》不于此求其实用,恐坠入张景岳一流以阴阳二字说到《周易》,说到音律,并及仙释, 毫无下手工夫”。(《伤寒论浅注》)他说: “长沙当日必非泛泛而求,大抵入手工夫,即以伊圣之方为据,有此病必用此方,用此方必用此药,其义精,其法严,毫厘千里之判,无一不了然于心,而后从心变化而不穷。论中桂枝证、麻黄证、柴胡证、承气证等,以方名证,明明提出大眼目,读者弗悟也。 然而可以谓之方者,非圣人不能作,非明者不能达。其药品察五运六气而取其专长,其分两因上克制化而神其妙用,宜汤,宜散,宜丸,一剂分为三服、两服、顿服、停后服、温服、少冷服、少少咽之 ,服后啜粥、不啜粥、多饮水暖水之类,而且久煮、微煮、分合煮、去滓再煮、渍取清汁、或用水,或用酒及浆水、潦水、 甘澜水之不同。宋元后诸书多略之, 而不知古圣人之心法在此”(《长沙方歌括》)又说:“其用药本于《神农本草经》,非此方不能治此病,非此药不能成此方,所投必效,如桴鼓之相应。”(《医学三字经》)他说:“经方效如桴鼓,非若后世以地黄补阴,以人参补阳,以香砂调气,与归芎调血,笼统浮泛, 待病气衰而自愈也。《内经》云一剂知,二剂已。又云病休而卧。《伤寒论》云一服愈,不必尽剂,可知古人用药,除宿病痼病外,其效只在半剂、一二剂之间。”
发表于 2012/9/5 21:21:04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2/9/5 21:58:32 | 显示全部楼层
经方发挥
经方验
经方沙龙
都不错。
发表于 2012/9/5 21:58:47 | 显示全部楼层

发重复了,删除

本帖最后由 qsbyxcd 于 2012/9/5 22:01 编辑

发重复了,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民间中医网论坛 ( 黔ICP备19001372号 )

GMT+8, 2024/12/23 21:41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